翌日,楊小樂坐上去飛往東京的飛機,隨后轉道大阪。
第二天中午,他這才回到了大阪的養殖場。
重新來到地方的時候,這里已經豎立起了高大的圍墻,速度還算挺快的!
大門口,楊小樂敲了敲房門。
沒一會張雪松就過來開門了。
見楊小樂點頭,這才放他進去。
大門關上,張雪松這才說道:“你可算回來了,怎么樣?有消息了嗎?”
楊小樂聞言便說道:“林顯叛變了,人我已經送回內地了。”
這話,讓張雪松停下了腳步。
眉頭緊皺。
“怎么回事?”
楊小樂便將大概情況給說了一下。
至于人怎么弄回去了,自然是從海運偷偷回去的,正好自己離開這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夠圓了這個謊。
張雪松嘆了口氣:“以后我們兄弟幾個要是誰出事情了,死了也不能出賣對方!”
楊小樂笑了笑:“那肯定的啊!”
至于心里,則是不敢保證,哪怕是張雪松和許進步這些人。
畢竟不是誰都能經受的住死亡威脅。
隨后看著魚塘邊上,正在那里忙活著的許進步,笑道:“魚塘怎么樣啊?”
張雪松聞言笑道:“你還別說,你的辦法還真行,這些魚都沒什么死的,這段時間沿著去碼頭批發了不少鰻魚幼苗,價格是不算太便宜啊,一條一兩重不到就要9日元。”
楊小樂心里算了一下。
換算成美元的話就是2.5美分。
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就是6分錢左右。
確實不算太便宜。
內地的大魚也就兩三毛一斤。
不過這是鰻魚幼崽,這個價格其實不算太高。
隨后收回了思緒問道:“一共收了多少?”
“一共收了七十多萬尾。不過現在好像魚苗越來越少了。”
楊小樂聞言輕輕點頭:“行,這些暫時夠了,等以后再說。”
這段時期是最多的,過了季節也會有,只不過相對來說少一些而已。
再過一段時間捕獲的大魚相對來說多一些。
看了看四周,問道:“不是讓你們招人嗎?怎么就你們兩個?”
說話間,兩人便到了池塘邊上。
張雪松將草帽戴上,說道:“現在每天就是給魚喂食,其他也沒什么太多的事情,準備等以后忙了再招人。而且我們的日語還是不太熟練,為了保險起見,還是緩緩。”
楊小樂嗯了一聲。
將目光放在了池塘里。
只見許進步將一大塊像是面團一樣的灰色粘稠飼料倒進去。
一大群鰻魚都圍了過來,撕咬著飼料。
許進步投放好了以后這才停下來,笑道:“老黑,你的點子不錯啊!這么多魚,都沒看到幾條死的,這要是都喂活了,得多少錢啊!就是每天耗費的飼料太嚇人了。”
楊小樂聞言問道:“每天飼料消耗多少?成本多少錢?”
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
70萬尾魚苗,這都是一兩以上的魚苗,每天投喂身體重量的3,那也要3500斤的飼料。
“一天需要4000斤左右的飼料,魚粉的話是3200斤,一斤6日元,一天19200日元。
豆粕15……
一天下來算了一下,成本在25000日元。”
楊小樂心里估算了一下。
差不多70美元左右的成本。
這還不算機器,電力的消耗。
三天的飼料相當于這里一個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確實不算少。
不過和收益相比,哪怕是養一年,后期飼料需要增加,也就兩三萬美元左右。
70萬條鰻魚,哪怕是一條賣個1美元,也有70萬美元。
是一筆不小的數量。
當然了,鬼子這里的鰻魚根據季節價格不一樣,但是基本上沒有低于5美元一斤的價格。
鰻魚長到1、2斤就停止生長了。
時間需要消耗兩年時間。
他不需要長到這么大的,1斤就足夠了。
加上井水的十倍促進生長。
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能出欄了。
而且他還在空間里的水塘里養了幾條鰻魚,用來做種,不然的話小鰻魚苗就沒辦法跟上。
收回思緒說道:“看著還行,估計再過兩個月就能大量上市了,這幾天招人吧!這一天三四千斤的飼料,還要打魚粉,又要投喂,工作量不少。”
要不是兩人的體質特殊,估計早就累死了。
許進步搖了搖頭:“先就這樣吧!十個工人一天就要100美元左右,星期天還不工作,每天就工作八個小時,太貴了,現在我們還能忙的過來,等忙不過來再說吧!”
楊小樂聞言也是一陣的無語。
看著兩人,最后還是說道:“那行,你們兩個先忙著,到時候我去安排一下。”
許進步嗯了一聲,隨后想到了什么說道:“哦,對了,老黑!你讓我們加工魚粉,我們來不及,就去買的魚粉,有專門加工魚粉的工廠,剛剛說的價格就是購買的價格,回來以后是我們自己攪拌的。”
聽到這話,楊小樂想了想。
說道:“那以后繼續購買吧!不要自己做,之前是我不了解行情,才想著自己加工的。等以后我們步入正軌了,再建我們自己的加工廠。”
難怪空氣中的腥臭味沒那么重。
只是腥味重,沒什么臭味。
而且鬼子這邊的工廠,其實質量還是不錯的,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這里的人也是有優點的。
看了看四周問道:“涼子去哪里了?在店里嗎?”
“嗯,她現在每天都會去幾次監督裝修,裝修已經結束了,她在那里招人打掃衛生。”
楊小樂聞言嗯了一聲:“那行,你們在這忙著,我去看看,對了,這幾天日語學習沒落下吧?”
張雪松兩人都是點點頭:“肯定的啊!這可是我們在這里保命的,怎么可能不認真。”
“嗯,那就好,那我先走了,車子我開走了。”
張雪松聞言將鑰匙掏出來。
帶著他去了大門邊上。
楊小樂開車離開,張雪松則是回來攪拌飼料,向機器里投放各種稱重好的原料。
最后加幾滴生命源泉。
楊小樂出來以后,開車向著市區開車趕去。
來到一棟古樸的木屋。
明顯的日式風格的木屋,從外看去明顯都是新刷的油漆,看上去是嶄新的。
木質的結構、飛檐翹角的設計,充滿了古樸的韻味。
門口掛著暫未營業的牌子。
楊小樂直接就走了進去。
一共兩層樓。
剛剛進來就看到一個年輕女孩穿著餐飲的工作服,過來半鞠躬道:“抱歉先生,本店還沒有營業。”
楊小樂還沒說話,就看到吉川涼子過來了。
先是對著楊小樂半鞠躬:“北川君!”
隨后對著女孩說道:“這位就是北川君,是我們店的老板之一。”
女孩見狀立馬彎腰道歉:“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楊小樂平靜的點點頭:“沒關系,讓他們去忙吧!”
吉川涼子說了一句,女孩這才離開。
等人走了以后,楊小樂這才繼續用日語說道:“涼子小姐,店鋪準備的怎么樣了?”
涼子看了看里面笑道:“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了,這些女服務員都是我招收的,一共6個人,廚師以及廚房人員還沒有招收。”
楊小樂四下看了看,輕輕點頭。
說實話,裝修是真的沒的挑剔的。
江戶川時期的建筑風格,四周明柱無墻,兩個樓梯把二樓空間連了起來。
高天花板上掛著圓形提燈照明。
整體燈光偏暗且溫馨。
竹筏、麻繩、水墨畫,開放式的廚房、武士刀裝飾可謂日系感十足。
不過這也是花了大價錢了。
當然了,這只是暫時的,他既然決定開一家連鎖店,自然不會只有這一家店。
先把名氣打響再說。
這里不算特別鬧市區,但是周邊的政府部門非常多,距離金融街道也只有兩公里不到。
未來這里是絕對的鬧市區。
現在也不算差。
他選在這里也是有目的性。
打聽情報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可以作為宣傳的作用。
這里除了廚房前有幾個吧臺,其他大部分都是隔間,每間都有著空調。
所選用的材料都是好東西。
一共兩層樓,樓上同樣也是包間。
不過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
后期,他需要再鋼筋水泥的大廈里看一家日料店。
是一對一服務的那種。
涼子看著他問道:“北川君,廚師什么時候能來,我們什么時候能營業?”
楊小樂想了想說道:“這些人都是有經驗的服務員吧?”
“對,我們是新店,所以我招收的都是有經驗的服務員,按照您說的,都要好看的那種。這些服裝也是根據你的要求統一定做的。”
涼子說完,在那里笑了出來。
楊小樂聞言也笑了出來,之前他確實說過,要好看的。
畢竟吃飯的人,有個漂亮的服務員,總比對著大媽要好。
隨后說道:“這樣,你去招人,至少需要有一位廚房管理經驗的人,包括采購。有管理經驗的人知道需要招收多少人。我要出去一趟。”
他要去找一下哪里有好吃的老牌店鋪。
找一些料汁。
涼子聞言想了想,答應了下來。
楊小樂則是在那里思索著。
大阪這邊其實他之前就已經偷學了好幾家,去了鹿兒島也偷學了一些。
他現在要去東京和名古屋那邊偷學。
匯總其中質量比較好的料汁。
涼子聞言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說做就做。
直接去買機票飛往了名古屋。
在那里待了幾天,又去東京打聽了一圈。
一個星期以后,楊小樂重新回到了大阪。
著急忙慌的來到店里。
此時吉川涼子一陣的著急。
因為廚師已經招過來了,但是老板卻遲遲未到。
再次回來,楊小樂接見了吉川涼子介紹的一個中年男子。
岡本太郎。
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吉川涼子便說道:“北川君,岡本君以前在酒店做過廚師長,本來他是準備自己創業的,但是因為家里的人生病了,沒有資金,正好被我招了過來。他有豐富的廚房管理經驗。”
楊小樂看著對方,年齡大概四十不到。
隨后輕輕頷首:“可以,麻煩岡本君先做幾道擅長的菜出來,不過我們店鋪主推的是鰻魚為材料,正好這次我帶了一些材料已經放在了廚房。”
岡本太郎見狀直接彎下脖子:“哈衣!”
答應下來,三人就出了包間,來到了廚房這邊。
岡本太郎在廚房。
楊小樂兩人則是在外面的臺子上坐著。
對方沒有立刻行動,而是先安排人處理廚房,生火燒木炭,隨后開始檢查楊小樂帶來的東西。
除了鰻魚,還有其他的食材,包含一些調料。
對方拿著一瓶醬油先是看了看,打開以后聞聞,嘗嘗味道。
點點頭,笑道:“龜甲萬御用藏醬油,特級濃口醬油,充滿黃豆的甘甜和濃厚的香氣,充分的油脂使得醬油的味道更有深度,幾乎適合所有日式料理。”
說完,看向了楊小樂。
楊小樂笑著點了點頭。
有兩把刷子。
這里有好幾款醬油,有濃口,有淡口,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醬油用在不同的菜式上。
他特地提前將醬油灌裝在普通的瓶子上。
就是想看看招的廚師有沒有水平。
岡本太郎連續品嘗了好幾種醬油,至少大品牌的醬油都說出了名頭和來歷。
讓楊小樂暗自點頭。
不說手藝如何,至少這一手,大部分的廚師都做不到。
接下來自然是芥末了。
“靜岡山葵,溪水滋養的清甜辣味,最佳賞味期:研磨后10分鐘之內超過時間,味道就會變差。”
楊小樂眉毛一挑。
不錯。
可以。
材料弄完了以后,最后是醬汁。
岡本太郎嘗了一口,臉上一陣的奇怪:“抱歉,北川君,我可以不可以問一下,這個料汁來自哪里?”
楊小樂一陣奇怪:“怎么了?”
岡本太郎想了一下說道:“這款料汁,我只有在東京品川嘗到過,他們的配方是不外傳的,您是怎么有他們配方的。”
聽到這話楊小樂笑了笑:“這是我調配出來,你再嘗嘗其他的”
這話讓岡本太郎一陣的驚訝。
思索了一下,開始嘗嘗其他的醬汁。
每種都很有特色。
什么也沒問。
安靜的開始處理料理。
三文魚、扇貝、金槍魚、鰻魚……
廚房里還有其他人,在岡本太郎的招呼下,開始了制作。
畢竟今天算是第一次正式做飯,很多事情都沒提前準備,所以工位沒那么熟悉。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幾種刺身紛紛上桌。
鰻魚飯也在烤制中,這種魚需要三烤三淋醬汁,最后才能出鍋。
材料不是很充足。
但是這難不倒對方。
楊小樂則是細細品味著上來的菜。
這次他是真的感覺這家伙是有水平的。
和上次那個日料店的松下老頭手藝要好很多,仔細說的話,還真的說不上來,反正就是比之前的要好吃。
話說,沒經過井水升華出來的東西,質量確實差了一些。
吃起來能感覺到差距。
除了刺身和蓋飯,還有天婦羅等等特色的菜式。
很快楊小樂就吃不下了。
停下了筷子,至于涼子早就已經停了下來。
看著眾人的目光,笑道:“岡本君的手藝很好,歡迎你的加入,以后多多關照。”
“哈衣,請多關照。”
岡本太郎彎腰感謝。
楊小樂看著對方琢磨了一下說道:“岡本君,這個鰻魚是我們的特色你也嘗嘗吧!”
聽到這話,岡本太郎這才動筷子。
拿著筷子夾了一下,放進最后。
和松下老頭一樣的表情,兩眼放光:“北川君,這是哪里產的鰻魚?我從來沒吃過!這是我吃過品質最好吃的鰻魚。”
楊小樂聞言笑了笑:“這是我們自己半養殖的鰻魚。”
說完,不等對方說話,笑道:“大家先準備一下,五天以后正試營業,不追求量,但要追究品質,其中包括服務態度。”
服務員里涼子也招了一個有著酒店大堂經理經驗的人。
也是這里將來的店長。
畢竟他不可能以后都在這里。
眾人聞言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紛紛散去。
接下來自然是定價了。
他要做的是連鎖店,而不是最高端的那種,所以打算按照這里中端或者中端偏上來定價。
至于高端日料店,他還要再等等。
等這邊的體系成熟了,到時候再抽調精兵強將,去成立高端日料店。
而且養殖場那邊,以后還要養其他的東西。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高端日料店,吃一口就破產的那種。
想想,還是按照人均15美元來定價。
有點小貴,但是普通上班族白領都吃的,但是吃了又心疼那種。
價格他心里已經有譜了。
隨后便開始定價格。
定完價格,他便問道:“采購渠道有沒有問題?”
“嗯,已經聯系好了,每天會供應我們一定的食材,數量的話,會根據后廚的使用量來進行調整。”
楊小樂輕輕點點頭。
隨后想到了什么說道:“哦,對了,你以后的工資直接從財務上支取,到時候回頭我簽個字就好了。”
這都過去一個多月了,好像好沒發工資呢!
吉川涼子聞言一陣的高興。
這都過去一個多月了,楊小樂沒回來,工資自然也沒人說什么,現在終于發工資了。
趕忙彎腰感謝。
楊小樂平靜的說道:“涼子小姐,公司暫時可能還需要你,所以希望你能繼續在公司,以后我們是要發展成連鎖店,等這個點能穩定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注冊餐飲公司,以后公司會有很多的事情。”
吉川涼子聞言有些遲疑。
不是楊小樂給的錢不夠多,而是在她看來,只是一個日料連鎖店不一定能發展的起來。
想到這里,她問道:“北川君,不知道你這個日料連鎖店有什么規劃嗎?”
她只是知道楊小樂要開一家全國連鎖的日料店。
但是具體的規劃,卻一點也沒透露。
楊小樂沉吟了一下,點點頭:“可以透露一些,連鎖店不是簡單的在各個地方開設店鋪,其中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
這其中需要形成一個管理體系,包括選址、員工的培訓,廚師的培訓,后勤保障……
將這一切都形成標準化……
讓我們可以做到,隨時開一家店,就能抽調足夠的人過去……
甚至將來餐飲公司可以上市……”
將后世的理念給說了出來。
吉川涼子聞言眼睛一亮,感覺楊小樂說的大有可為。
楊小樂看著對方笑道:“當然了,你不用這么著急給答復,可以在公司待一段時間,你剛剛出身社會也沒有什么太多的經驗,一個公司從成立到完善,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不說其他的,光是這么一個鍛煉的機會就不是普通人接觸到的。
聽到這話,吉川涼子輕輕點頭。
“好,我不考慮了,我答應你!”
楊小樂見狀伸出了手笑道:“那行,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我會將連鎖店的流程規劃寫出來給你,至于合同,到時候找人擬定一下。”
吉川涼子看著他伸出的手,也伸手握了握。
“楊先生,以后請多關照!”
事情談好了,吉川涼子便去安排店里的事情,畢竟還有宣傳冊需要去定制。
而且還需要加急。
畢竟就給了她五天的時間。
楊小樂看著對方離開,心里則是在那里琢磨著。
鬼子這邊的半導體,在九十年代以前,是屬于全球領先地位。
他在港島那邊的科技城已經建成,研究中心以及各個工廠也已經開始向著科技城轉移。
但是不妨礙他在這里重新發展一個。
港島的地畢竟還是太小了。
除了半導體,還有工業母機——機床。
工業皇冠——汽車。
各種家電。
等等各行各業他都要準備參與進去。
畢竟鬼子這邊的輕工業是真的發達,將來和港島的科技城還能形成互補。
距離改開還有四年,但是距離放寬工業進入還有十年。
包括花有容、黃秋靜這些人成立的很多公司,他都是為了內地準備的。
而且有他這個內應存在,將來引進技術,肯定是第一個沖進去。
大不了將來這塊遮羞布不要了唄。
收回思緒,看著這家店鋪。
算了,還是想著怎么掙錢吧!
這里不比港島,畢竟港島有黃秋靜幾人,他不需要去解釋錢財的來歷。
但是在這里他需要把錢的來路變的合理,這就需要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