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第八百零一章,這算快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從行星總督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一章,這算快嗎?

第八百零一章,這算快嗎?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4日  作者:紅心布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紅心布 | 從行星總督開始 
小說分類:


當遠征的第二批部隊,加入戰斗之后,整個遠征的進度和速度,又一次上了一個臺階。

而這還不是結束。

聯盟內部的擴軍計劃,始終在持續。

并且,整個聯盟的經濟體制,早在災難爆發的前夕,就已經在進行轉向了。

從以經濟建設為主,到為戰爭服務。

三級動員令已經簽發,并且要求各單位注意,隨時準備拉響二級動員令。

工廠開始為生產軍工服務,社會環境和風氣,在官方的宣導之下開始轉變,新聞訊息加強管制,戰爭相關的新聞開始變得更多,并且以政府宣傳導向為主。

很多有條件的星球上,民眾開始需要在民兵軍營里面,接受每周四個小時的軍事訓練,作為后備力量。這是幾乎覆蓋全體居民的,視為居民義務。

得到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是為了充沛后備軍的力量。在有必要擴大征兵幅度的時候,這些預備役民兵可以減少篩選成本和訓練成本。

全部的軍工廠,被解除了很多先前為經濟發展讓步時候的限制令。很多民用工廠,開始大量的接受軍工廠方面的加工訂單,乃至于被轉化為軍工廠。

全體居民的一些福利政策開始向戰時轉向。

類似的政策,還有很多很多。

動員令的拉響,本質上就是意味著聯盟的戰爭潛力,開始被釋放。

以當下聯盟這么大的體量,要完全轉向戰時經濟體制,一下子完全釋放潛能,那是很難的,對于聯盟社會的傷害也會很大。聯盟政府不會那么干,現在的局面,也還遠遠沒有到明天就完成總動員的地步。

慢慢轉向即可,聯盟還有很多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

并且,相關的宣傳政策,也是一定要做到位的。

聯盟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度過了一段很漫長的和平發展黃金時期。

現在,這段時間要結束了。

未來,戰爭才是主旋律。整個社會都要為戰爭服務,并且持續的時間不會是簡簡單單的幾年、十幾年,那或許會是更加漫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會覆蓋好幾代人的一生。

當然,那并不意味著聯盟的發展就要停下腳步了。

只不過,過去‘黃金時期’的發展,是著重于全民的、全面的、全基礎性的發展,是打底子。

而在拉起動員令之后的發展,是軍事、軍工方面的發展。

或許普遍意義上的人民,在生活水平上可能會長期停滯,甚至會出現少許的倒退。但在軍事方面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質量,卻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這也是沒辦法的。

危急存亡之秋,生活問題比起生存問題來,就是得讓步。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東方宙域。

東方宙域的情況是比較特別的。

在此之前,聯盟體制是沒有廣泛的在東方宙域實行的。聯盟對于東方宙域的控制,更像是經濟殖民控制,有點經濟掠奪的意思。

客觀層面上,從東方宙域賺取的利益,加速了聯盟本土的發展,但也同樣的,聯盟大量的投資,尤其是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投資,也讓東方宙域獲得了十足的經濟增長。

只不過,這種經濟增長,由于沒有聯盟體制的加持,并沒有落實到普羅大眾的手上,而更偏向于被東方宙域的權貴階層給吃掉了。最后到普遍民眾的收益,比較微小。

當時,聯盟沒有把東方宙域給并下來,一方面是因為統治規模的擴大需要很高的成本,但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則是神圣泰拉的阻撓。由于不想要太過于刺激帝國中央的敏感神經,聯盟對于東方宙域的‘貪念’,是收斂了很多的。

現在,不用這個擔心了。

而極為收到聯盟影響的東方宙域政壇,在通電行動中,就已經全境光復了。而后,當《告災難同胞書》宣告暗面遠征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發生后,東方宙域政府代表全宙域,宣告接受‘帝國暗面管制委員會’的全面管理,承認顧航這位唯一的高領主在帝國暗面的最高權力,宙域全體星球,都將會百分之百服從管制委員會的一切指令。

這也就意味著,東方宙域相當順暢的完成了與聯盟的合并。

而由于在此之前的歲月里,東方宙域里面就有大量的星球,已經接受了非常多的聯盟出身的雇員,作為政府高官、職業經理人。整個政治轉向和改革,變得相當順利——相對于還需要暴力改造的其他地方而言,確實是比較順利的。

而后,聯盟化的制度,將會迅速將整個東方宙域向聯盟本土化去發展,同時按照動員令的標準,制定民眾福利,以及社會生產規模。

但同樣因為這種和平演變留下來了很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整個宙域必然還有大量的歷史殘余,不像是經歷過血與火的聯盟十四星域那樣,被洗成了白紙,讓聯盟可以肆意作畫。

為了安撫并獎勵原先的權貴階層,他們雖然也被納入到了聯盟體制之內,但卻普遍拿到了特別高的職級,享受高級別的福利待遇和津貼不說,還一般不會承擔什么特別的工作任務,還有在職級之外的額外津貼……爽翻了。

真要有權力欲望的,或者有遠大抱負的,也沒有關系。聯盟對于人才的渴求,始終是很大的。而借助聯盟這一平臺,實現包袱也好,掌控權力也罷,遠遠要比過去他們只有一個星球、一個星域、乃至于一個宙域的時候,都要大得多。

投身于一場可以影響整個帝國命運的暗面遠征!

這個誘惑力,對于那些有遠大抱負的人來說,比什么都還更有誘惑力。

而聯盟,也非常歡迎和需要這些理想主義者的加入。

聯盟本土十四星域,外加東方宙域的七個星域,加起來總計21個星域,就是聯盟當下支撐暗面遠征的基本盤。

而到目前為止,暗面遠征已經進行了三個月的時間,第二批遠征軍已經送往前線,第三批遠征軍最多還有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組建。

這三個月的時間,麥格雷宙域之中,已經有超過七十個星球被拿下來了。

這個速度,怎么評價呢……

說慢,平均下來,1.3天不到,拿下一個世界,當年的太陽遠征,無非也就是這個速度了。

誰能說這個速度慢呢?

哪怕很多世界確實是聯盟大軍一到,就改旗易幟;甚至都不用到,只要通訊一接通,就宣布服從管制委員會的管理,就等著工程船拖著雷炬塔來安裝了。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速度。

但是當年的太陽遠征不也是這樣的嗎?往往打完一場關鍵戰役,毀滅一個口袋帝國的主力部隊,就是幾十幾百個星球一起投降,被納入到了帝國版圖。真要說控制,還指不定太陽遠征之后拿下的世界,控制度有沒有聯盟的暗面遠征拿下來的世界高呢。

多半就是沒有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差別。暗面遠征比太陽遠征有一個十足的優勢,就是聯盟攻打的目標,都是原本的帝國世界,所以阻力會比太陽遠征那種,去打黑暗外域的世界小很多。

但無論如何,1.3天一個世界的速度,肯定是不慢了。

然而,哪怕是以這樣的速度持續下去,攻克整個麥格雷宙域要多久呢?

麥格雷宙域有5000個世界!

就算是按照這個速度不變,指望暗面遠征后面的進程之中,不會碰到什么特別攔住人的難點,那算下來也需要起碼十七年往上,將近十八年,才能夠光復整個麥格雷宙域。

這還僅僅只是麥格雷宙域而已。

整個帝國暗面,總計宙域25個!

排除掉蛛網和東方,剩下23個宙域,都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的話,那得要四百年!

聯盟是很富有沒有錯,但是能夠支撐整整四百年、以20年一代人的話,足足要耗費二十代人的遠征嗎?

恐怕是不行的。

這場暗面遠征,決計不可能只是依靠聯盟自己的力量,單獨的支撐下去。

那些在暗面遠征之中,已經被拿下來的星球的力量,是必須要發動起來、利用起來的。

否則,隨著暗面遠征擴大,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多,聯盟會被拖垮。

這也就意味著,聯盟必須在遠征過程當中,好好經營被拿下的星球。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都不能停。

前者就不用多說了,后者則決定了聯盟能夠在這些星球上,發動和利用多少力量。

大量的經濟、政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反過來,對聯盟政府提出的挑戰,也是相當之高的。

整個政府,全面繃緊了狀態,像是上了弦的發條一樣,一丁點都不能停下來。

所有的行動都得快,但同時還得穩。如此浩大的工程,中間有任何地方出些紕漏,影響都將會是很深遠的。

但偏偏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聯盟又迎來了一波更大的挑戰。

聯盟現在面臨的麻煩,還不僅僅只是要支撐規模越來越大、并且沒有盡頭的暗面遠征。聯盟本身的安全問題,驟然之間也出現了。

那是在蛛網宙域的北部,與屬于帝國北疆的吞星宙域接壤的部分。

吞星宙域是被大裂隙給貫穿了的,有一部分,被分隔在聯盟所在的帝國暗面這一邊。

雖然,聯盟的暗面遠征并沒有將目標放到吞星宙域,但是由于該部分區域,跟大裂隙的距離比較近,那里就會很顯著的遭受到更多的亞空間影響。那里的災難,會很顯著的比其他地方,更麻煩、更多。

并且,混沌叛軍、混沌惡魔軍鋒,恐怕是可以借助猩紅瘢痕,迅速移動的。

對于帝國、對于人類來說,猩紅瘢痕是隔絕帝國兩端的天塹。但是對于那些混沌大敵來說,卻是個快捷通道,他們反而可以借助猩紅瘢痕,迅速的行動。混沌大軍幾乎可以出現在猩紅瘢痕的任何一處。

所以,暗面遠征初期,可以嫌麻煩,追求速度,所以先不去北邊。

但就算是不去遠征,對于那些個跟猩紅瘢痕接壤區域的偵查、預警工作,卻是不能停的。

挑戰,就來源于那個邊境區域。

一支混沌魔軍,從猩紅瘢痕殺了出來。

那是一支血腥的紅艦隊,血色顱骨的標志極為醒目。

而他們的目標,也非常之明確。

吞星宙域那三個星域的領土,他們沒有怎么管,就直奔著聯盟的蛛網宙域北部,直插而來!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上一章  |  從行星總督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