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三百一十一章:蝴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蝴蝶

第三百一十一章:蝴蝶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羅小明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羅小明 | 風起明末 

作者:羅小明

字數:2635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便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的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這句話只是一個比喻,但是有些時候不起眼的一個微小的變化卻確實會在某個地方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導致一個巨大的結果。

張獻忠執鞭勒馬,立于瑪瑙山上,居高臨下眺望著北面連綿的群山。

朔風獵獵,帶起無數的下垂的旌旗,吹動了漫山遍野一眾西營軍兵頭頂的盔上的旗纓。

“青山關大捷,為自遼左用兵以來第一大捷。”

“陳望是虎狼之將,麾下的軍兵也都是虎狼之兵,今上稱將其與戚少保類比,嘉其勇冠三軍之名。”

“漢中軍以步卒居多,不僅火器犀利,近戰同樣悍勇,真定之戰漢中軍甲兵與建奴步隊正面相接,竟不落下風,依仗火器傷亡甚至還要低于建奴精兵。”

穿著一身深藍色道袍的徐以顯騎乘著戰馬跟隨在張獻忠身側,同張獻忠一樣遠望著北面的群山。

徐以顯是主動投效到張獻忠的麾下的,而并非是和潘獨鰲一樣,在走投無路之下才投奔而來的。

從谷城一路轉戰,數月以來幾經血戰,徐以顯早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只知紙上談兵,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秀才了。

徐以顯博覽群書,尤喜兵書,雖未去九邊,也未曾任官,但是對于鎮戍營兵的情況了解的很多。

如今張獻忠麾下的兵馬全都是經過了他的整編,分成了前、后、左、右四營,從下至上,依次設隊、旗、局、司、部、最后合為一營,與九邊營兵編制相差不大。

當然也根據實際的情況,在編制之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

如果說原先的徐以顯缺乏實踐的經驗,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但現在的徐以顯卻是已經上過了戰場,數月之間,幾次整編,幾次合營。

在徐以顯的管領之下,張獻忠麾下的兵馬戰力確實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行軍扎營、進攻部署也都開始有了章法。

如今張獻忠麾下直系四營,一共有一萬二千人。

前營由張獻忠親領,所部有三千精騎,皆是張獻忠麾下嫡系。

后營由孫可望統管,所部也有三千精騎,常作為殿軍,策應大軍安全。

前后兩營騎兵衣甲齊備,馬匹眾多,甚至可以做到一人雙馬。

左營由一條龍薛成才管帶,所部有三千馬軍,右營則是以李定國為首,所部也是三千馬軍,沒有攜帶任何一名步卒。

他們在急行軍轉進之時騎馬,平時趕路一般是大多步行。

軍中的軍事由徐以顯負責,而后勤軍務則是全部歸屬于潘獨鰲統管。

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沒有獨領一營,而是跟隨著張獻忠的身側,幫助其處理軍務,以及沖鋒陷陣。

“明軍連山為營在多處高地設置炮臺,阻塞在隘口關道,守備極為森嚴,主力為漢中軍,協從部隊為土、川兩地的戰兵,總兵力在萬人之上,這關口……不好過啊……”

徐以顯眉頭緊蹙,他只是看上一眼,便已經是對北面明軍的防線沒有了任何的想法。

“軍師,何必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

徐以顯的話音剛落,同樣騎馬立在一旁的艾能奇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漢中軍是厲害,在北方是打出了名頭,不過回來的只剩下了半數的兵馬,現在漢中府內的漢中兵,大多都是近幾月新募的兵丁,現在能有什么戰力。”

“我西營營下的軍兵,哪一個不是尸山血海里面殺將出來的,哪一個的悍勇會輸給那些個官兵?”

艾能奇對于徐以顯沒有多少的好感,每次徐以顯說話,都說一些影響軍心的喪氣話。

“要我說……”

艾能奇并沒有說出后續的話,因為張獻忠猶如豺狼一般兇厲的眼神已經投射了過來。

“艾將軍的所言確實有理。”

對于艾能奇的敵意,徐以顯并沒有多少的在意。

“漢中軍在北地傷亡慘重,如今多是新募的營兵,不過即便如此仍舊不可小覷。”

“陳望其人尤擅練兵,近三個月的時間,麾下的部隊必然已經是初具戰力。”

徐以顯抬起手,指著遠處明軍的營地,沉聲道。

“最為重要的是,漢中軍火器犀利,尤重火炮,漢中軍在山間高地多設炮臺,我軍若是強攻官兵營地,必然遭受火炮殺傷,北上的道路狹窄,損失必定慘重。”

“依在下看來,如今最好是轉道去往他處,另尋路途。”

張獻忠拉了一下馬韁,止住了座下不安的戰馬,眼神陰冷。

就在前不久他領兵巡視了一遍漢中軍的營地,漢中軍的營地修得極好,炮臺架設也都有講究。

張獻忠的看法和徐以顯完全一樣,他沒有任何想要硬沖漢中軍營壘的想法。

他也是看過了來自北方的塘報,自然是知曉陳望麾下的戰力。

誠如艾能奇所說,漢中軍如今新兵眾多,或許是能夠打贏。

但是打贏了以后,又有什么用。

得到的收獲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當初李自成在沔縣吃過陳望的苦頭,他和祁總管、爭義王領著幾萬大軍進攻沔縣打了一個多月時間,最后丟了五千多具尸體在沔縣的外面,都沒能打進去,當時陳望領的兵馬統共都只有五千人。”

張獻忠并沒有被一路來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反而是越發的清醒。

“再說了,你們還真要和李自成在陜西會和。”

張獻忠牽引著座下的戰馬,寒聲道。

“陜西這么多年受災,又有兵禍,人都沒有多少,找糧都是難事。”

就算是真的打了進去,他麾下這些兵馬只怕也是要折損大半。

陜西連連受災,早已經是一窮二白,哪怕是刮地三尺都刮不出什么好的東西。

“秦良玉已經到了萬縣,要是在這里死的人多了,到時候拿什么去打那些土兵?”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在谷城的時候張獻忠已經是想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潘鰲永和徐以顯兩人給他講述了很多關于古時的事情。

講了陳勝吳廣、也講了項羽劉邦。

從春秋戰國一直講到了明初開國。

歷朝歷代,成大事者,必先割據一方,而后方能發展壯大,進而一統天下!

陜西四戰之地,九邊重鎮有數鎮皆位于陜西之中。

占據陜西難之又難。

而且明軍掌控潼關,以重兵鎮守,整個關中平原都在明軍的兵鋒之下,占據陜西也難以進取。

李自成既然對陜西這么戀戀不忘。

那就他就好好的,在陜西這年年受災的風水寶地繼續呆著。

他張獻忠卻是不想再重回陜西,繼續去吃那北地的風沙。

湖廣富庶之地,南國萬里江河,入目望去滿田的稻米,士紳地主家中的金銀珠玉,哪一點不比如今的陜西要好?!

憑借著手中的刀槍,整個南國所有的東西全都將會被他收入囊中!

只不過……計劃到底是趕不上變化……

張獻忠的眼神陰冷,千算萬算終究還是算錯了一步。

他籌謀了將近一年的計劃,數月之間以來的布局,現如今卻是沒有辦法再去實施。

秦良玉的突然到來,打亂了張獻忠的全盤計劃。

秦良玉如今帶兵進抵萬縣,等于是切斷了羅汝才和張獻忠匯合的道路,形成了前狼后虎之局,將張獻忠和羅汝才隔絕了開來。

張獻忠已經派遣了信使前去知會羅汝才,只是不知道這些情報最后能不能送到羅汝才的手上,畢竟一路上要經過明軍控制的地盤。

“秦良玉為西南之柱國,麾下土兵悍勇非常,難以力敵,如今官兵群狼環伺,一旦我軍露怯,必將被群起圍攻,到時候絕無幸免之禮。”

徐以顯神色凝重,如今的時局對于他們極為的不利,忍不住輕嘆了一聲。

“前有狼,后有虎,如今的局面……”

說實話,徐以顯如今的心中甚至都已經是有一些后悔了。

張獻忠確實是梟雄之資,又有圖謀天下之志,只是原來讓他感覺不堪一擊的官兵,卻是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數十年來,北方一直是談奴而色變。

明軍和建奴交戰以來罕有勝績,一路節節敗退,北方大片的土地被建奴侵占,國勢一日不如一日。

所以這一次等到北方風云再起,徐以顯便徹底堅定了和張獻忠起事的決心。

從龍之功,再造社稷,名垂青史的事情,誰不想做?!

只是明軍先是北方勤王竟然打了一場大勝戰,而后一改往日的疲憊,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陳望就像是一個怪物一樣,白土關外的數萬大軍說敗便敗,連一日都沒有能夠堅持下來。

托天王常國安被擒斬,整世王王國寧被壓制在山嶺之間不敢動彈。

歷朝歷代王朝更替之時,似乎舊朝都會躍出一個或是數個極為優異的人,試圖力挽狂瀾。

秦末的章邯、漢末的劉備、唐時的宣宗,北宋的岳飛、南宋的文天祥、元末的王保保……

“軍師你說的對,但是又不對。”

張獻忠咧開嘴,恐怖的笑了起來,一雙虎目閃爍著凜人的兇光。

“漢中軍不好惹,土兵也是硬茬子,現在確實是前有狼,后有虎,但是現在我們可不是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徐以顯神色微怔,一時間沒有想到關竅,皺眉道。

“如今既去不了陜西,又回不了湖廣,還能……”

徐以顯的話未說完,眼眸驟然一亮,險些喊出聲來。

他震驚的看向張獻忠,一瞬間已經是想明白了所有的關竅。

陜西去不得,湖廣也去不得,為何不能去四川?!

“軍師看來也是想到了啊。”

張獻忠神色平靜,雖然秦良玉抵達萬縣的消息傳來,讓他原本訂下的計劃被全盤打亂,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讓他慌了心神。

但是這樣的突然的情況導致計劃破滅,在曾經這些都只不過是家常便飯。

沒有人的可以保證事情一定會按照制定的計劃去推演。

高迎祥布局數年,試圖奇襲西安府,最終卻是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張獻忠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沒有高迎祥那樣的威望,也沒有高迎祥那般的頭腦。

高迎祥制定數年的計劃都會失敗,他制定的計劃事敗也屬正常。

人算不如天算,很多時候戰局考驗的還是將帥的決斷。

“大王此策可謂上上之策,四川確實可去!”

徐以顯雙目明亮,忍不住擊掌贊嘆。

“李自成主力雖然是在陜西,但是川北卻是仍有其留下的部隊,牽制了四川省內大部分的兵力。”

李自成布局深遠,他帶領精騎化整為零逃入龍安府北部的深山巨谷之中。

讓祁總管、仁義王等人詐降,又偽造了爭世王與大天王的死亡,麻痹了川北的明軍。

而后李自成兵出山林,先行傳信給祁總管、仁義王當即反正,里應外合,內外夾擊,大敗川東明軍。

四川總兵侯良柱因此被斥責降職,戴罪立功。

李自成領精騎馬軍竄入了陜西掀起風云,卻令祁總管、仁義王等人領步卒仍然守在龍安府內,依仗地利與川兵對峙。

川中、川北、川西的兵馬皆是前往川北的龍安府進剿,川東此時也是云集了各地的兵馬。

如今的是四川內部,正是最為空虛的時候,此時若是能夠殺進四川腹地之地,必然勢如破竹!

四川在古時雖非王霸之地,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大明之前,可曾聽聞以南伐北可以一統天下?

如今的四川早已經不再是古時人煙稀薄的偏遠之地。

當今天下混亂非常,北地天災連綿不斷,唯有南國氣候仍然正常適宜。

明廷如今云集重兵于陜西、河南、湖廣、南直隸等地,這些地方難以發展。

東南沿海,明廷海軍勢力強大,也非良地。

轉而奔向西南,進入四川的腹地,確實不失為一項良策。

不過……

徐以顯臉上的神色重新凝重了起來,躊躇道。

“去往川中的道路,也有不少的川軍把守,要想入川,只怕也是艱難……”

不同于徐以顯的擔憂,張獻忠神色絲毫無懼。

“一點都不難。”

張獻忠的語氣極為篤定。

“這數個月以來我都是做出一副準備北上陜西府的動作,甚至一路兵進到太平縣境。”

“在陜西,李自成應了我的要求,派兵進攻漢中府,做出一副欲要和我會和的姿態。”

“我告訴李自成、羅汝才、常國安、王國寧……告訴所有人的計劃,都是要返回陜西……”

“沒有人,沒有人能夠想到,我們會轉道向南!”

(本章完)


上一章  |  風起明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