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這道怒斥,不是來自庫克術,而是一旁的阿部曲。
他神色激動,眼中帶著憤怒,他沒想到,這個松滋青榮竟然想與涼人和談?
這對榮國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他嚴重懷疑松滋青榮就是要背叛榮國,投降涼人。
阿部曲的憤怒,松滋青榮沒有反駁,反而頗為平靜的看著庫克術。
上方的庫克術,目光閃動,隨即輕聲道,“左賢王,朕都說了,此次商討,可以暢所欲言,無論說什么,朕都不會責怪,你不要上綱上線,我想右相敢說出這番話,想必有他的道理。”
“朕說的沒錯吧,右相。”
庫克術的示意,松滋青榮微微點頭,而后對著阿部曲之言淡淡反駁。
“王爺,本相知道你的擔憂,但就眼下的局勢,倘若不和談,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怎么沒有?我軍元氣并未大傷,只要合理安排,就能與涼兵一戰,如今你說和談就和談,對我軍的士氣有多大,你知道嗎!”
阿部曲的怒斥,松滋青榮輕嘆一口氣,說道,“合理安排?敢問王爺,什么叫合理安排?如今涼兵給我們展示了最新式火銃,連我軍引以為傲的重裝鐵騎,都無法將其擊潰,反而被打的重創。”
“敢問王爺,面對手持如此兵器的涼兵,如何退敵?難不成要讓我大榮勇士拿自己的命去填?”
阿部曲一時被松滋青榮的這番話,給堵的有些語塞,不等他開口,松滋青榮繼續道。
“就算按照王爺所說,我們與涼兵繼續打下去,不是不可,但最終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甚至會被大敗。”
“這不是本相在危言聳聽,而是就眼下的局勢做出的判斷,本身涼兵的實力就不弱,在加上擁有新式火銃的加持下,我們很難從正面破敵。”
“繼續打下去,對我大榮沒有半點好處,而且看涼兵的樣子,他們同樣也沒能力,徹底覆滅我大榮,最多是擊敗而已。”
“而且與我軍打了這么久,無論是誘敵深入,還是派兵伏擊王城,都沒有魚死網破的意思,足以看出蘇祁安的意思,就是為了想逼迫我們與他和談,否則,真要不死不休,我軍只會傷亡更多,甚至王城都不保。”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選擇與蘇祁安和談,起碼和談少說也能換來十幾年甚至更長的和平,而我們就能利用這些時間,大力發展新式兵器,只有這樣,才能有朝一日徹底擊敗新涼。”
“倘若繼續不顧一切的打下去,從長遠來看,吃虧的還是我大榮,別的不說,從人口規模來看,我大榮便不及新涼,如今新涼軍隊早就不是當年的大涼軍隊,在繼續死磕,對大榮沒有半點好處。”
“松滋青榮,你滿口胡說八道,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看你就是想要背叛大榮,投降新涼。”
阿部曲神情再度激動起來,對著庫克術抱拳道,“陛下,松滋青榮根本不配做我大榮右相,他的狼子野心已經暴露了,還請陛下立刻將他拿下,推出出斬殺,以正視聽!”
阿部曲的斥責,一旁的松滋青榮一副無動于衷,一語不發,而上方的庫克術,同樣很平靜,并未被阿部曲影響。
要是換做平時,松滋青榮膽敢這般發言,他想都不想,勢必會將他拖出去給砍了。
可如今,隨著亞木忠的重傷,重裝鐵騎被重創,榮國大軍群龍無首,又被蘇祁安的軍隊逐漸壓境,這不得不讓庫克術重新思索該如何決斷。
庫克術的沉默并未持續多久,約莫片刻,雙眼一凝,似乎下了某種決定,朗聲道。
“右相所言,的確在理,為了我大榮的未來,那便與蘇祁安和談,和談一事便全權交給右相負責了。”
“陛下,不可啊,萬萬使不得啊,如果我們跟兩人和談,無異于徹底低頭了,這是大榮的恥辱啊...”
左賢王一驚,神情激動,不住的勸解,但得到的卻是庫克術的堅定。
“左賢王,朕知道你是為大榮著想,但如今局勢,想要大榮長治久安,眼下只有這個辦法了,你有再多的意見,只能放在心里,朕已決定了,你便執行就好,不必多言。”
“可是...”阿部曲還想開口勸說,但被庫克術的眼神一掃,生生咽了下去。
與此同時下方的松滋青榮,抱拳點頭,“陛下所托,臣必當竭盡全力,但這次的和談,臣有一事相求,還望陛下同意。”
庫克術眉頭一挑,目光示意。
“陛下,此次和談,還望陛下能夠親自出征出面,一來表示對和談的重視,二來也能對如今的軍心,起到穩定作用。”
此言一出,不等庫克術開口,一旁的阿部曲再度道。
“松滋青榮,你想干嘛?想要陛下去參與和談,我看你這是想要陷陛下于危險之地,本王這要斬了你。”
說著,阿部曲就欲上前,準備拿下松滋青榮,但被庫克術給制止。
“左賢王,慢著,你且退下。”
“陛下...”阿部曲一急。
“朕,叫你退下!”
阿部曲一怔,而后只能無奈的退到一邊。
庫克圖目光一轉,落在松滋青榮身上,沉思一會,輕聲道。
“右相所言也道理,這次和談,朕的確有必要親自出面,畢竟,連蘇祁安都會露面,朕不現身,不顯得朕多少膽怯了。”
“說起來,朕與蘇祁安也有數年未見,這次相見,也讓朕好好瞧瞧,他到底有多大的變化。”
“臣定當誓死保護陛下安全,定會讓這次和談順利進行。”
下方的松滋青榮抱拳點頭。
而后,殿內,庫克術又對二人輕聲囑咐幾句,不一會,二人一前一后的離開了大殿。
幾乎和上次一樣,期間二人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交流,待松滋青榮坐上馬車,隨之遠去,反觀阿部曲他的眼神隨之收回,在上車后,眼中流露出一絲莫名的陰險...
庫克術同意與新涼和談,這則消息,也是很快的傳了出去。
而得知此消息的蘇祁安,臉上也是露出高興神色,為了這一日,他等的實在有些太久了,好在結果還是好的。
只要這次能與庫克術和談,簽訂條約,起碼能保證兩國日后短時間,不在有大的戰事爆發了,算是能夠回歸和平了。
與榮國的一戰,并非不是蘇祁安不想滅掉榮國,而現實是根本無法做到。
別看榮國人口不比涼人,兵士也不比涼人,但其戰力還是很強了,能夠從十幾個游牧部落,逐漸被統一,而后建國百年不倒,足以說明榮國的強大實力。
與榮國的戰爭,約莫打了有半年左右,這短短半年,雙方傷亡兵力,都有小二十萬左右,從傷亡來看,新涼并未占到多大的便宜。
要是繼續打下去,最終結果就算勝,也是慘勝,而且新涼剛統一大涼不過幾年,一旦在與榮國戰事中,消耗大量兵力,誰能保證日后的涼地不會有叛亂。
所以,此次與榮國的戰爭,能夠與榮國打的不相上下,讓榮國對新涼產生忌憚,最終逼迫榮國與新涼和談,回到談判桌上,便是最好的結果。
如今,打的這么久,總算將榮國逼回了談判桌,這如何不讓蘇祁安感到高興。
為表誠意,三大入侵榮國的軍團,也是陸續的后撤,撤回了雙方邊境。
而榮國也是派出了右相松滋青榮,前來商議和談的具體細節。
經過雙方的數日商定,也是商定了和談的地點。
雙方將和談之地,定在榮國境內,更準確說,是榮國的一片無名荒原。
這片草原,就是與亞木忠的鐵騎的決戰之地。
之所以將位置定在這里,主要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什么意外。
雖然無名荒原很荒涼,但起碼能保證雙方不會暗中動什么手腳。
一眼看到頭,一旦想暗中搞事,后方的軍隊,會以最快的速度奔襲而來。
因此,對這塊位置,雙方都沒有意見,而后將時間定在三日后。
雖說這片荒原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什么意外,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雙方各自派出的上萬名的軍隊,沿著這片無名荒原來回搜查,同時也是為了監督對方會不會搞什么手腳。
為了表示在此次和談的重視,三日時間,硬生生的在這片荒原中間,搭建起了由木頭建造的一座木城。
這座木城不大,但也不小,起碼能容納上百人,特別是在木城的中間,有一座很大的高臺,高臺上,有一座涼亭。
而這座涼亭,便是雙方的和談之地。
之所以建立的這么高,主要也是為了讓雙方軍隊,哪怕隔著距離,也能看清涼亭內眾人的一舉一動,保證雙方的安全。
畢竟這次和談的人物,乃是兩國絕對的頂尖大人物,一個是榮國皇帝,另外一個,是新涼的攝政王,自然不能有半點馬虎出錯。
在這般嚴謹的態度下,三日時間一晃而過,隨著時間流逝,這座木城的兩邊視線盡頭,突然,人馬涌動,緊接著,便看到兩邊的人群中,蘇祁安、庫克術的身影出現。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