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南下越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布衣梟雄 >>布衣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南下越州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南下越州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2日  作者:下傳深藍  分類: 歷史 | 架空 | 亂世 | 穿越 | 戰爭 | 下傳深藍 | 布衣梟雄 


下傳深藍:

相比較榮國對新涼的部署反擊,蘇祁安這邊,卻是顯得頗為淡定。

在他結束了京都之戰后,在京都只待了三五日的時間,便馬不停蹄的南下,去往越州。

在蘇祁安心里,有一件要事,需要他去一趟越州,換做一般人,怕根本不敢離開京都半步,而會對北邊的榮國嚴防死守,防止榮國的出兵,

但蘇祁安就不一樣了,不說他對榮國有多熟悉,就憑之前他和榮兵反復打的交道,基本上大概就知道榮國的想法。

如果庫克術真的大軍南下,怕早就出兵,不至于等到他擊敗了蘇泰,將大涼一統,在悍然出兵。

當然,為了謹慎起見,蘇祁安還是在京都等了幾日,可結果寧州邊境,沒有半點榮兵出動的跡象。

多少讓蘇祁安想到了什么,他能肯定,庫克術是不會大軍南下,就算要出兵,多半也只是派出幾萬人而已,而且也是以試探為主。

之所以如此篤定,原因很簡單,隨著寧州被收復,整個北邊的防線,連成一片。

從蒙州到寧州,在到東邊的燕州,都有各州軍團出兵駐扎,無形中形成了一座龐大的北部防線。

如果榮國真要出兵,就幾萬人的兵力,想要擊潰涼兵,在來個長驅直入,直逼京都,也就想想而已。

新涼不是大涼,各州軍團的戰力,可不是當初孱弱的新涼軍隊可比。

雖不至于能和榮兵全面的開戰,但榮兵在想如之前大涼時期,肆意入侵新涼,這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幾萬人的兵力做不到,那就集結數十萬也不是不可能,這點蘇祁安也想過,以榮國六十萬左右的兵馬,想要對新涼給予重創,就得集結一半的人馬。

但三十萬的大軍,可不是隨便一個旨意,就能輕松集結,這時間前后算下來,起碼的兩三個月。

要是在加上各種后勤之事,還得往后推遲,所以,相比較其他人懼怕榮兵,已經建立了各州軍團的蘇祁安,根本不懼怕所謂的大榮勇士。

這還是其一,最重要的,在蘇祁安停留京都的三五日,他可沒有白白的浪費時間,一連下了十多條的命令。

首先各州軍團迅速查清可用之兵,而后第一時間招募兵士。

這次的募兵,可不是像之前那般,從新兵開始,而是直接從各州組建的民兵轉入正規軍。

在大涼內戰時期,蘇祁安早就意識到,軍隊的重要性,他不會做出一批正規軍沒了,就開始重新招募的蠢事。

在招募正規軍的同時,各州軍團也會相應招募民兵,而民兵就是正規軍的預備役。

隨時接替兵力不足的情況,同時也能縮短訓練的時間。

所以,每一次的大戰結束,各州都會有一批民兵,被抽調轉入正規軍。

而這次除了有民兵外,還有一定數量的降軍加入,特別是南部軍,幾乎有著相對完整的建制,起碼有十多萬人。

在加上各州的民兵,新涼幾乎能以最短的時間,恢復到最開始的兵力。

這只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隨著趙涼覆滅,四州正式歸于一統,十二州的行政也會相應劃分。

這種劃分,主要是以軍事為主,這種變動,能夠方便快速的跨州集結兵力,北上作戰。

十二州中,除去蘇鎮的越州,蘇祁安將十一州劃分了三個大區軍團

首先以甘、蒙、寧、晉四州,為西北軍團,總軍團長由謝蒼擔任,而西、交、南、中四州,為西南軍團,總軍團長由蘇勇擔任。

燕、趙、東三州,為東北軍團,總軍團長由樊崇擔任。

三個大區軍團的存在,就是為了能夠迅速的跨州調動,而三個大區軍團的兵力編制,也是隨著各州軍團報上來的數,而逐漸確定。

西北軍團四州總兵力二十萬,這二十萬中,其中一半都是以南部軍為主,倒不是蘇祁安不想擴編。

而是這四州,基本上常年都在爆發戰事,境內的百姓早就疲憊不堪,蘇祁安自然不愿大肆擴軍,這會加深四州底層百姓的負擔。

有了南部軍的加入,西北軍團新編的兵力,也就幾萬人,對四州來講,負擔不大,這也算一舉兩得。

而東北軍團的總兵力則是三十萬,這三十萬中,一半都是東州軍為主。

主要因為東州地界很大,一州堪比兩州,人口、賦稅也是最多的一州,如果不是財力支持,也不至于能夠組建水師。

看似三十萬很多,實則其中水師就有十萬之人,達到了三分之一,這還不是東州的極限,如果蘇祁安愿意,東北軍團還能擴編二十萬,達到驚人的五十萬,這就是東州的豪橫。

而西南軍團也不弱,總兵力也有三十萬人,這三十萬人中,基本上四州兵力大差不差。

最多的當屬西交二州,不過也只是多出了一兩萬人,要知道西交二州,是蘇祁安的地盤,也是最早得到發展的地方。

在以往的征戰中,西交二州的兵力傷亡,在各州中還是很低的。

一方面是動用較少,二來這二州軍團的實力很強,能夠和榮兵硬碰硬的情況下,打成一比一的傷亡。

所以,西南軍團中,這二州自然兵力會多一些。

三大區軍團算下來,總兵力達到了八十萬人,這等兵力,和大涼時期相比,還少了二十萬。

之前的大涼,全國兵力達到了百萬之眾,如果只是看兵力,自然不如大涼,但論戰斗力,新涼絕對可以吊打大涼的百萬之兵。

這之中還不包括,偏居一隅的越州兵力,加上越州之兵,差不多也有小百萬的規模。

這次的總計兵力,還是很順利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往日的兵力,這一切自然離不開之前的籌備。

如果沒有組建民兵,而是傷亡一批補一批,蘇祁安想在這么短的時間,聚集八十萬的兵力,基本不可能。

而這八十萬人,是新涼能否收復青幽十四郡的關鍵,隨著三個大區軍團的組建,他們也是得到了蘇祁安的命令,西北、東北兩大軍團,兵力陸續集結,組成新涼的北邊防線,隨時防備榮國的進攻。

而西南軍團,目前擔任預備隊,根據戰況,在由軍機司發令,隨時抽調支援。

在組建三個大區軍團時,蘇祁安也把三司機構,再度的改變了他們的駐地。

交州的諜政司,北上進入西州,西州的政務司東進,進入京都,而中州的軍機司,北上進入寧州。

這次的調動,并非心血來潮,而是蘇祁安最終的調動方案,之前只因趙涼還未擊敗,只能將三司相應的調動。

而如今,大涼一統,三司也該去他們所在的位置。

新涼的建立,身為正統,自然不能在偏居一隅,當得重歸舊都,而政務司返回京都,也就宣告了蘇閑等新涼朝廷中樞,回歸京都。

標志著,新涼的崛起。

京都的位置,是絕佳的中樞,而政務司的回歸,自然能更加履行他的職責,以京都為中心,輻射整個周邊各州。

同樣的駐扎在西州的諜政司,也能輻射整個涼地西部,而北邊的軍機司,也能徹底發揮他的戰爭機器的能力。

這才是蘇祁安想要看到的,真正的大涼。

沒有任何各州的阻礙,實現真正的上傳下達,特別是寧州的軍機司,更能表明,對北邊榮國的態度。

日后在想兵犯新涼,看看新涼的兵士,究竟答不答應。

正是這種決心,更讓蘇祁安有底氣離開京都,在整個新涼上下,都憋著一口氣,對付北邊的榮國,蘇祁安迅速南下,去越州,打算和蘇鎮,商議關于出兵解決海外扶桑一事。

海外的扶桑,榮國或許不看重,但蘇祁安必須得重視。

倒不是懼怕扶桑,而是不想在新涼上下,全力與榮國開戰,扶桑在背后捅刀。

這種捅刀之事,對扶桑來講,可沒少做的,因此,趁著如今勢頭強勁,也該解決這座海外的島國了。

而此次去越州,很簡單,蘇祁安希望蘇鎮能夠共同出兵,兵發扶桑,不說占領,但起碼要打服,打到扶桑重新稱臣,在無反心。

而想擊敗扶桑,就得遠渡重洋,依靠水師,無論在大涼還是新涼,最出名的水師當屬東越二州水師。

這也是蘇祁安愿意提供幫助,修復越州水師的原因,總有一日,肯定會有用到的時候。

而這一日并不算遠,終于讓蘇祁安等到了。

這次去越州,可不是蘇祁安上趕子求人家,而是得到了蘇鎮的傳信。

除了恭賀新涼結束涼地的動亂,重新一統天下,同時,還給蘇祁安帶來了一則有用的消息。

那就是扶桑的前太子,昭和良川以使節的身份,在他的手下做事。

看到這則消息,蘇祁安很敏銳的意識到了,這是出兵扶桑的好機會。

蘇祁安了解這位小越王,此人可不簡單,不僅僅十來歲,就有能力掌控一州,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智聰慧,完全不輸于大人,甚至比一般的聰明人還要聰明。

蘇鎮能在這時候給他傳遞這個消息,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是邀請他來越州。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偷香

閩ICP備16029616號1


上一章  |  布衣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