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126章、各退一步,水到渠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各退一步,水到渠成

第126章、各退一步,水到渠成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08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恭喜王閣老,令郎高中會元,可喜可賀。”是皇帝先點破這一點,而后吩咐道,“準謄黃榜,明日張告。”

“陛下!”王錫爵在眾人目光中出班,“萬歷十六年犬子中南直隸解元,臣在內閣。其時便有偌大爭議,鬧得太上皇帝降旨令眾臣一同覆閱考卷。雖蒙眾覆試同僚謬贊犬子名副其實,然此后臣亦有誓:但仍居朝,不令犬子應試,以免天下有瓜田李下之嫌。”

介紹完前情,他跪了下來磕了個頭,聲音哽咽起來:“犬子年近不惑,避試已有三科。今科會試,犬子已潛心苦讀多年,只盼償了夙愿。老臣七十有二,本已閑居故里,彼時自是勉勵之。蒙陛下之恩,又召臣還朝。上有君父厚望,臣安能推辭?下有犬子仰祈,老臣忍再阻之?”

“然驟授會元,天下又將議論紛紛。老臣聲名事小,犬子何辜?陛下憐臣之難,乞黜其會元,降于榜末。犬子得以報效君恩一展所學足矣,臣乞陛下恩準!”

王錫爵說得情深意切,但說穿了不就是既要又要嗎?啥叫召你還朝就不能推辭?

大家不免看了看重歸朝堂的沈一貫,這會不會是他故意的呢?

只聽皇帝說道:“舉親不避嫌,閣老勝了心魔,可賀之事。舉賢不避親,令郎昔年便名副其實,想來如今潛學十二年后亦如是。如此才俊若為門第所掩,豈非新朝憾事?閣老勿憂,些許小人之心臆測言語,朕自不理會,群臣亦不得以此攻訐。”

看似是對王錫爵的安撫,但王錫爵仍想懇請,皇帝卻堅持己見。

群臣是被下了命令不能拿這一條攻訐王錫爵,但首先人言可畏,其次……這是不是鼓勵大家可以拿其他事攻訐王錫爵?

只見王錫爵失望地磕了頭,站起來神情恍惚地回到班列之中。

而后又像昨天一樣,皇帝命內臣抬了個屏風出來。

“昨日卿等所呈奏本,朕又理了理。于大司馬所奏之拾漏補缺,以為大司馬所奏之諸弊端,卿等再聽一聽。”

等上面的內容被念完之后,朱常洛看向了沈一貫:“沈閣老此前忙于會試,不曾有暇上奏盡抒己見,今日特準卿當廷奏對。”

沈一貫先謝了恩。

這可怪怪的,能在朝會上當廷就某件事發表意見已經成了一種特恩。

但這特恩給了沈一貫,沒有給申時行、王錫爵。

只見沈一貫開口道:“臣以為大司馬之策可行!眾臣拾漏補缺,亦可免除諸弊之憂。”

這話說出來,朝堂上許多人都臉色一變,沒想到浙江出身的沈一貫這回卻沒有選擇幫江南說話。

但他們沒有得到特別恩準,就不能像沈一貫一樣當廷發表意見,以免陷入皇帝所說的“辯論不休”。

現在很多人都看向了申時行和王錫爵,盼望他們能站出來說點什么。

陛下總不至于就不顧江南安穩與否了吧?真要讓南京戶部代征的部分田賦以新增金花銀的方式由北京戶部直征?

這個時候卻是王錫爵走了出來,大家都盯著他。

難道是皇帝剛才一定要他承受流言蜚語的原因,王錫爵要豁出去當廷辯議了?

然而王錫爵只說道:“臣王錫爵奏請陛下:既已裁汰京營冒濫,上直諸衛中,騰驤左右、武驤左右四衛也宜裁汰冒濫精簡之!”

腦筋慢的覺得他瘋了:居然對上直親衛想心思?

腦筋快的才知道:王錫爵雖然是通過呈奏具體事務來發言,這時必定是要有對皇帝有利的解決辦法才行,哪能只是一裁了事?

京營也不是僅僅裁汰冒濫,還有整訓呢。

果然聽得王錫爵繼續道:“四衛精簡為一衛,若盡為忠勇能戰之兵,上可護衛天子,下能震懾宵小,俸糧也可節縮不少。播州既平,改土歸流,土司蠻兵不可不妥善安置。臣請陛下詔令土司精兵良將入京為上直衛,如此亦可宣撫諸土司,以示陛下一體視之、皆得重用之殊恩!”

大家聽得呆了,這么生猛的提議嗎?

這種故事,好像上一回有名的還是唐太宗時用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胡將,他們在李世民駕崩時還想殉葬追隨。

不是……就一個江南官紳打小算盤的事,至于嗎?你王錫爵搞出這種提議,只為了證明自己持重考慮才票擬贊同南京戶部?

還是因為兒子高中會元被拿捏了,要開始倒向皇帝?

這時田樂又出了班:“陛下,臣昨日回府思慮良久,又有未及具本呈奏之方略。遮洋總改制為商之外,新增金花銀由單確該由南京戶部議定。江南水患風災頻頻,各府州收成年年難有定數,總需靈活處置。”

“臣以為,金花銀畢竟省卻不少解運耗費,可令南京戶部一年一次,拆分千兩為一單,于秋糧將征時由南直隸諸府州及湖廣、江西、浙江諸省各酌年成撲買認繳,如此也可免一些受災地方仍需解運正糧之耗。”

江南的官員們心情復雜地看著他:你玩拍賣玩上癮了?

這聽著怎么像是包稅了。

但又別有用心:南直隸是以府州為單位參與,其他三省卻是以省為單位參與,這件事好像既壓制了一下南直隸各府州,又示好了浙江……的沈一貫。

朱常洛點了點頭:“卿等都聽明白了吧?王閣老所奏請四衛營精簡之方略,大司馬所奏請之新增金花銀由南京戶部組織競價按年成認繳之方略,仍舊先細細斟酌利弊,若有想法便具本呈奏。”

仍舊是沒在朝會上做出決定,但大家都知道這已經到了最后階段了。

也許今天看完大家的奏本之后,明天就當廷頒發旨意。

畢竟現在大家都各自退讓了一步:“蘇黨”的黨魁們用幫助皇帝立刻獲得絕對忠誠精兵的方式表明自己沒有挾漕自重的意思,“浙黨”黨魁與“北黨”黨魁站在了一起,“北黨”黨魁也退了一步,把那支幫助北京戶部插手南京戶部代征之權的手抽了回來。

受傷的仿佛只有北京戶部。

司禮監外書房的門一直到晚上還開著。

說句實在話,專門收攬群臣密奏的司禮監外書房設在錦衣衛官署,這感覺有點怪怪的。

仿佛既有和皇帝直接打交道的親密感,又有種被錦衣衛盯著的緊張感。

這個夜里,朝參官們難以入眠,在京舉子們也同樣難以入眠。

天亮之后就要放榜了。

就算那些很有把握金榜題名的,也會憂慮自己的名次。

天還沒亮時,是官員們先去上朝。

老實說,現在這樣的朝會也比較沒意思了,除了還能時常見到皇帝。

但既然已經可以給皇帝寫私信,而且皇帝還確實給一些人批復送了回來,是不是每天要見見皇帝本人其實不太打緊。

至少已經不用爭執不休的朝會能不能把時間稍微調得晚一點?

但今天的朝會還是沒人敢怠慢的,最終決定只怕會出來。

進了午門,皇極門那邊熱鬧非凡,重建進度在加快。

這也得益于大高玄殿和龍舟之役停了,之前為它們而準備的各種材料可以直接用在這里。

當然,也得益于是被皇帝召回來的賀盛瑞在主持。

也許后面就在皇極門御門聽政要好一點,畢竟少走一些路。

帶著這些想法來到乾清門,皇帝準時出現。

果不其然,直接便是頒旨。

新增金花銀的分配方案確定了:是田樂的方案,有些朝參官心里也竊喜,因為其中補充的內容里有他們密奏中提到的。

被皇帝“博采”了呢。

遮洋總改制的方案也確定了:由戶部和兵部一同來主持競買,所得五成入戶部太倉庫,五成入內帑充作京營整訓專項支出。

所以實質上都要過戶部的一道手,算是對北京戶部的補償吧。

而后則是四衛營的裁汰精簡方案。

“……改為忠勇營,仍屬御馬監。以西涼伯為提督掌營事,共編五營,每營千人,設把總一……”

“詔令西涼歸化將卒……播州白桿兵……”

“詔令馬千乘、秦良玉率軍即刻啟程,經湖廣至武昌,轉南京自運河北上!”

江南的官員們這下聽明白了,不由得心中微微一寒。

如果南京戶部仍不滿足,這支剛剛列編就能殺敵的上直親衛一營將卒,會在南京大開殺戒嗎?

“卿等可有未具題本、未呈奏本之事?可就其事并方略一同奏來。”

朱常洛靜靜地看著他們。

朝堂初現三黨,待補任的北京京官們悉數到來,只怕還會更熱鬧。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