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65章、首輔之間亦有差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章、首輔之間亦有差距

第65章、首輔之間亦有差距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8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沈一貫已經想了十天,才想明白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錯的。

從六月末到現在的九月末,申時行、王錫爵雖然是來得太快了,但時間也夠久了。

但主要問題就是來得太快了。

現在回想一下,應該是撤回礦監稅使的善政和重新啟用申時行、王錫爵入閣讓沈一貫的思想出現了問題。

但沈一貫從嗣君祈雨期間就開始犯錯了,過早地把大量奏疏堆入宮中,想要凸顯內閣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辛勞。

如此一來固然讓趙志皋的請辭被“恩準”,皇帝和嗣君卻沒有立刻從在任官員中增補閣員,而是準備重新啟用申時行、王錫爵。

他已經實質上做“獨相”很久,在這特殊的時間段里忽略了皇權處于最脆弱時期的問題,腦子里想了太多將來的閣務權柄。

一方面是國本已定和撤銷礦監稅使弊政積累的巨大政治聲望,一方面是兩位經驗豐富老首輔即將還朝的巨大壓力,還有朝堂所謂浙黨之外的人會不會凝聚過去。

沈一貫太渴望趁這段時間鞏固自己的地位了,而剛好嗣君又看上去沒太多主見,從善如流。

但冊立大典之后借儀注和詔書未定,拿嗣君登基大典可能因此拖延來嘗試引導嗣君同意余繼登入閣、蕭大亨上位禮部尚書,這是何等權臣行為?

擬定的諸多“善政”不能寫入登基詔書,已經讓沈一貫不能掌握新朝“四閣老輔政”的主動。

因為張居正問題的隱晦風向,因為田樂站了出來,又想憑借阻止再行新政團結多一些人,這才有了群臣紛紛上疏言外派內臣之害。

如果是在平常時候,這自然沒問題,內閣和六部、科道都應該讓皇帝明白如今的“祖制”不該更易。

可現在不是平常時候,是皇權先做了退讓、主動革弊施恩,是皇帝病重、嗣君尚未登基的特殊時刻。

冷靜下來梳理了一番,沈一貫第十一次來到慈慶宮外請見。

“沈閣老,殿下不是說了嗎?三法司對山海關民變之事沒查出結果出來,諸事皆可稍候。大典儀注已定,悉心準備便好。”

“勞煩田公公呈稟,臣請乞骸骨。諸事處置不周,臣愧列臺閣。”

“沈閣老這又是何必?這已是第五道辭表了。”田義收到了手上,表情卻不置可否。

沈一貫沒多說其他的,在慈慶宮外大禮叩拜后才離開。

田義看著他的背影,進入慈慶宮后見到了朱常洛,轉述了一番。

“擱下吧。”朱常洛看都沒看,“申時行、王錫爵,應該已經到通州了?”

“是。重九前遣了人去,就開始兼程趕路了。”

朱常洛點了點頭:“好。宮外還是越來越不安?”

“那是自然。”田義說道,“殿下一反常態,如今確實人心難定。”

朱常洛擱下了筆,站了起來。

“那就好。申王二位抵京后,孤才重新監理國事,朝中聰明官兒便知道該如何自處。四個閣臣,一個病重難愈,三個古稀之年。未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何必一味依附勢大的浙黨?”

“臣看沈一貫這回是真心求去了。”

“那卻不能讓他輕易走。”朱常洛冷笑一聲,“寶貴的三個月,他都做了什么于國有益的事?形勢好便只想著鞏固權位,形勢不好又想輕松走脫保全名聲?他若只有這點悔意,孤可不滿意!況且,他不見得不是以退為進。”

此時此刻,沈一貫在內閣再次獨自枯坐,通州碼頭上申時行和王錫爵下了船,來迎接他們的車駕早已備好。

迎候于此的不少官紳愕然看著兩位老首輔被火急火燎地接上馬車,仿佛京城里萬分火急地等著他們去救駕似的。

竟連和他們匆匆見一見的時間都沒有嗎?

“……胡鬧。”

“當真是胡鬧!”

他們二人共乘一輛不小的馬車,此刻坐于車廂中面對面,一起搖頭。

畢竟都是從蘇州出發,雖然出發時間不是同步的,但在運河上走著走著就同步了。

遠離朝堂多年,兩人過去也并沒有什么大恩怨,反而大有同鄉同科之誼。

他們同一科會試,王錫爵是第一名會元,申時行是亞元;而后一起參加殿試,申時行是第一名狀元,王錫爵是第二名榜眼。

所以一路上,他們自然也要交換一下對朝堂的看法。

兩位老首輔誰不是門生眾多?一路上并不缺乏消息。

何況隨后嗣君遣了人過來,以敬老之名,實則說了一些事,一些讓他們大驚失色的事。

現在申時行只嘆了一口氣,脾氣更爆的王錫爵就不客氣了。

“國本已定,大典便是重中之重!稅監既撤,他沈肩吾朝野交口稱贊!哼,竟因為疑你我兩個老骨頭,就生出這多事來,弄得君臣相忌!”

“哎……”申時行繼續嘆著氣,“趙汝邁病重數年,內閣忽然要熱鬧起來,你我又都任過首輔。他的顧慮,能體諒……”

“輕重不分,我卻不體諒!”王錫爵坐著也對他作了個揖,“汝默,朝局至此,你我卻不能再像路途中那般另有懷抱了。”

“元馭兄說得是啊……只是群情洶洶……”

虛歲六十六的申時行和虛歲六十七的王錫爵就這樣交換著對時局的看法抵達京城。

一刻也沒有停留,先去叩請探望病重的皇帝。

午門之前,兩個老臣涕泗橫流,一派滿滿的忠誠模樣,和那些“凌迫嗣君”的家伙形成鮮明對比。

而后竟是嗣君親自過來迎接他們。

“殿下!”

“閣老!”

申時行和王錫爵確實很唏噓,當年見到皇長子時,那還只是個小孩。

如今卻已長大成人,要做大明新君了。

嗣君親到午門迎接,兩人豈能不感動。

“陛下躬安?臣等一路都擔憂不已。”

“父皇仍不見好,孤也日夜悲痛。”朱常洛用袖子抹了抹眼睛,“二位閣老,還請隨孤來。知二位已入城,父皇和皇祖母正翹首以盼。”

遠處的內閣里,沈一貫心情復雜地聽別人來告訴他,嗣君親自迎著申時行、王錫爵往慈寧宮去了。

他沈一貫誰也見不到,兩個老首輔一來就誰都見到了。

親疏之別,一至于此乎?

一副好牌就這么打得稀爛。

慈寧宮中,君臣見面分外眼紅,朱翊鈞是真哭了。

可他也沒再表現出什么別的,只能哭給他們看。

還能干什么?還想干什么?

他們兩個握住自己的手,明知自己的手不能動,卻也沒表現出什么啊。

只是不斷請他好好靜養,定會輔佐好那家伙。

沒有誰真在意皇帝還能不能下手諭這件事。

申時行和王錫爵是比沈一貫更老練的老狐貍,什么是主什么是次,他們怎會不知?

但還真有更加驚到他們的事。

等申時行和王錫爵探望了病重的皇帝,到了慈寧宮正殿里之后,李太后坐在簾后說道:“太子,申閣老和王閣老都是持重老臣。皇帝因何病重至此,你卻能說予他們知曉。”

朱常洛“驚”了一下,忐忑問道:“皇祖母,那件事當真能說?”

“……固是家門不幸,但焉知當時沒有后手圖謀、里應外合?當時大事化小,只懲處了幾個小臣,誰料群臣洶洶逼迫之勢愈演愈烈,竟至于凌迫君上,要盡撤外派內臣!如今申閣老和王閣老還朝了,自該知曉其事,知局勢之艱難!”

申時行的聲音顫抖起來:“太后娘娘……陛下染疾之事,另有內情?”

其實他們都想得到當然有內情,要不然皇三子為什么要被送往鳳陽?

所以他們才說沈一貫胡鬧,在這段時間內還想搞那么多事。

但現在李太后的意思,皇帝第一次中風都有內情?不只是第一次中風后鄭氏不依不撓激得皇帝二次中風?

皇太后只差說朝中有大奸佞了!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