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64章、嗣君很生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章、嗣君很生氣

第64章、嗣君很生氣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7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朱常洛哪里會記得余繼登的生卒年齡?

他并不知道,若一切沒什么變化,余繼登這年七月里就因為爭執不休的國本問題而病逝:“大禮不舉,吾禮官死不瞑目!”

現在六月末就定了國本,更要禪位登基,余繼登這兩個多月倒像是回光返照了,精氣神好得沈一貫覺得十分適合與他進行長久的合作。

實際上余繼登也是沈一貫想達到快速拉攏一個盟友目的的唯一選擇。

他的官途堪稱德行表率,因此余繼登擬出那樣的遺詔也就讓朱常洛內心更堅定。

天下間還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官紳,從骨子里認為他們做得沒錯。

他們對官紳擠壓著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官紳階層本身的問題卻會看得更少,或者不觸根本。

朱常洛也沒資格指責他們:天家更如此,天家掌握著最多的財富。

一年百萬兩金花銀,各地土貢,禮部、工部因皇室儀禮和禁宮營繕而列支的銀兩,宗室俸祿,那又憑什么?

只不過朱常洛不能接受他們只是一味地限制君權,讓宮廷和宗室勛戚節儉守法,好像這樣大明就不會有問題了。

朱常洛可以先做出表率,但他要的卻是一視同仁。

敬老宴后,都察院左都御史留了下來,另外幾個都察院的堂上官也被召來了。

除了田樂之外,朱常洛召見其他外臣,都是在慈慶宮正殿的正堂。

“彈劾或奏請裁革外派內臣的奏疏,這幾日里已多達九十余本。”

朱常洛指了指旁邊矮桌上那一摞奏疏,“科道糾劾時弊、風聞奏事,確實是職責所在。諸多職官建言獻策,也沒什么問題。但父皇這才降旨撤回諸地稅監,山海關民變毆死欽差,孤沒有大動干戈徹查大案,群臣反倒如此迫不及待地再請撤回或裁革外派內臣。溫總憲,這是不是未免過于凌迫孤了?”

擔心了幾天的帽子終于明明白白地扣過來,溫純緊張不已。

這么多奏疏里,自然少不了都察院的人。

現在嗣君把“凌迫孤”這個話擱在他“溫總憲”之后,倒像是溫純鼓動科道干了這件事。

“殿下,列位臣工深知外派內臣之害,多年來奏請從未斷絕。眼下一時奏請者眾,是對殿下廣施仁政祈盼之殷,豈敢借民變之事凌迫殿下?”

朱常洛一臉不滿:“孤就算進學晚,如今也長大成人了,不是什么都不懂!都讓外臣去管,那就沒有差錯了?高淮是該死,但錦衣衛也已經初步查清了山海關之事!遼東巡撫李植、遼東巡按王業洪都牽涉其中,暗自鼓動民變!去年臨清民變,是不是也是這樣?”

“臣……”溫純的聲音有些結巴了。

朱常洛很不滿地站了起來:“孤敬重老臣,愿以為師!可群臣就是這樣欺孤年少無知嗎?只知怪罪內臣,孤要裁撤一些內臣宮女縮減宮廷開支,他們還得寸進尺了!是不是孤什么都聽外臣的,垂拱而治才最好?”

“殿下……”

溫純心里叫苦,因為嗣君現在明顯就是被刺激到的模樣在發脾氣。

凌迫嗣君、得寸進尺,這樣的話多嚴重?

大家是勸諫嘛,只不過勸諫的火候太猛了,刺激出了嗣君的不安全感。

朱常洛看著他說道:“錦衣衛是聽命于孤的,若以為錦衣衛是在羅織罪名牽連遼東撫按,都察院也去查查好了!就從這遼東開始,孤倒要看看,是不是地方萬般禍害皆在于外派內臣!”

和此前幾次虛心請教國事不同,這一次嗣君先禮后兵。

賜宴重臣和老臣后,立刻發了關于群臣想凌迫君權的火。

都察院一干人等離開紫禁城后不久,還在憂心著余繼登病重帶來的影響的沈一貫聞訊不禁站起來。

“殿下是這樣說的?”

“……是,據總憲說,殿下氣憤難平。”

今天是重九,還是要休沐的。

沈一貫在家,到他家來探望一下老前輩很正常,此刻沈家花廳里人不少。

剛剛來到沈家拜訪的這個都察院經歷說完這話,頓時有人望著臉色凝重的沈一貫:“元輔,這……”

“不急!”沈一貫抬手壓了壓,又問那經歷,“溫總憲將如何處置?”

“自然是遵嗣君之命,山海關民變一案要徹查了。元輔,總憲的意思是三法司各遣一員……”

“遼東撫按呢?難道都戴罪待查?”沈一貫臉色一變,“不行!遼東邊鎮重地,豈能驟然大亂?列位,怠慢了,老夫得即刻入宮請見!”

來不及為病重的余繼登發愁,馬上壓到沈一貫面前的是嗣君認為百官凌迫皇權。

這樣的實情怎么能挑明呢?

慈慶宮中賜宴和和氣氣,隨后卻大發雷霆。

是賜宴后錦衣衛的奏報才到,還是嗣君早就知道、故意用賜宴先贏一波敬老名聲?

沈一貫心目中的嗣君形象越來越模糊,總是莫名其妙地就陷于被動。

運氣似乎也不站在他這邊,余繼登還沒把內閣的椅子坐熱就病重了。

“閣老請回吧……”田義過來了,“殿下說,今日重九,該好好孝順長輩的,殿下在慈寧宮。閣老這段時間也頗為辛勞,該好好休息。”

沈一貫內心一沉:“殿下讓老臣休息?”

田義凝視著他,而后嘆了一句:“有句話,咱家姑且一說,閣老姑且一聽。”

“……還請田公公直言。”

午門之外,司禮監掌印和內閣首輔相對而立。

田義深深地看著沈一貫的眼睛,緩緩說道:“陛下口雖不能言,神思卻清明。閣老于國事憂慮有多少,陛下于社稷憂慮就有多少。因病禪位,大明開國以來都是頭一回。嗣君尚未登基,朝野風浪不該越少越好嗎?閣老就是過慮了。言盡于此,閣老請回吧。”

說罷他就轉身往里走去,留下沈一貫神情飄忽不定。

除了覺得他因為一句“該好好休息”想得太復雜了,還點到了更多的事。

皇帝病重禪位的真相如何,沈一貫其實并不能斷定。

但已經下了詔書的皇帝,如果思緒還很清楚,為他兒子多考慮那很正常,盡管過去不是他喜愛的兒子。

和朱翊鈞斗了這么多年的群臣,哪里不知道朱翊鈞對群臣的厭惡?

是……皇帝病癱了,這段時間都是太子在監理國事。

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氣氛,確實會讓人松懈,認為舊時代已經過去了。

直到此刻,沈一貫才在田義的一句“直言”里,發現自己都有些忽略了還未正式退位的皇帝的陰影。

到底是從哪一刻開始亂了方寸呢?

內閣首輔在反思,太子殿下在生氣。

朱常洛這一氣,就氣了足足十天。

和前一段時間勤奮請教國事形成鮮明對比,這五天里,沒有召見任何一個臣子,甚至沒有一本奏疏批報出宮。

群臣有點心慌,沈一貫壓力極大。

熟悉的感覺回來了。

兒子肖父,要是也怠起政來可怎么辦?

這有點像是年初時候的感覺。

“元輔,吏部會推的結果……”蕭大亨尤其忐忑。

太子沒有再召見重臣了,吏部倒是能夠湊齊人舉行了會推。

但會推結果的題本也沒有得到批報。

沈一貫搖了搖頭:“會推既有結果,旨意屬誰,那就不能左右了。你畢竟是正,若這回有變故,錯在老夫。止步吧,老夫還要去內閣里安排一下,準備迎申公、王公。”

蕭大亨停步在了天街上,看著沈一貫緩緩向承天門內走去。

他的背影有些不安、孤獨。

余繼登病重在家,沈一貫接連十天,請見過嗣君、請見過皇帝,都沒能得見。

在外人看來,這是皇帝和嗣君一心等申時行、王錫爵回京的節奏,是沈一貫被忌憚的表現。

莫非嗣君登基后的第一劍,卻是要斬向托孤閣臣?

承天門往午門漫長的路上,沈一貫緩緩行走。

明天,申時行和王錫爵就要抵京了。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