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史料彩蛋章:介紹一下宅宗愛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史料彩蛋章:介紹一下宅宗愛好

史料彩蛋章:介紹一下宅宗愛好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2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萬歷帝是一個集權力欲與怠于臨朝于一身的性格極為復雜、矛盾的皇帝。

史料里的他性格是非常矛盾的。既怠于處理政事,但又權力欲極強,事無巨細,必親自獨斷,絕不輕易放權而使權柄下移。

而除此之外,他的個人愛好方面,這里依托史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看閑書

萬歷經常叫太監為他在宮外坊間尋買各種新書,竺典丹經、醫卜小說,畫像曲本,就沒有他不看的。

……萬幾之暇,博覽載籍。每諭司禮監臣及乾清宮管事牌子,各于坊間尋買新書進覽。凡竺典丹經、醫卜小說,畫像曲本,靡不購及。先臣陳太監矩,凡所進之書,必冊冊過眼。如《人鏡陽秋》、《閨范圖說》、《仙佛奇蹤》等類,每歲之中何止進數次,所進何止數十部哉?

二、書法

萬歷從小愛好書法,據說字寫得確實不錯:

今上自髫年即工八法,如賜江陵吳門諸公堂扁,已極偉麗,其后漸入神化。幼時曾見中貴手中所捧書金扇,龍翔鳳翥,令人驚羨。嗣后又從太倉相公家,盡得拜觀批答諸詔旨,其中亦間有改竄,運筆之妙,有顏柳所不逮者,真可謂天縱多能矣。

經常寫字后賜給宰輔大臣和左右親信,早年還喜歡叫張居正來看他寫字:

初,上于幾務之暇,游心翰墨,常親書“學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經大法”十二字,懸之文華殿中。又面諭輔臣張居正曰:“朕欲賜先生等及九卿掌印并日講官各大書一幅,以寓期勉之意。先生可于二十五日來看朕寫。”

是日講讀畢,居正等詣文華殿后,諸內臣捧泥金彩箋數十幅。上縱筆如飛,大書“宅揆保衡”、“同心夾輔”各一幅,“正已率屬”九幅,“責難陳善”五幅,“敬畏”二幅。字皆逾尺,頃刻畢就。

辛丑,上視朝,命司禮監太監頒給御書于會極門,以“宅揆保衡”賜輔臣張居正,“同心夾輔”賜輔臣呂調陽,“正已率屬”九幅賜六部、都、通、大掌印官,“責難陳善”五幅賜日講官,“敬畏”二幅賜正字官。

后來張居正估計是煩了,還為此教訓過萬歷皇帝,讓他不要“寫字喪志”,字寫得再好,直逼鐘繇、王羲之又有什么用?

上召輔臣張居正于暖閣前,親灑宸翰,大書“弼予一人,永保天命”八字以賜。

次日,侍講讀,居正因奏:“皇上數年以來,留心翰墨,昨仰睹賜臣大書,筆力遒勁,體格莊嚴,雖前代人主善書者,無以復逾矣。但臣愚見,竊以為帝王之學,當務其大,自堯舜以來,至于唐宋,所稱英賢之主,皆以其修德行政、治世安民,不聞有技藝之巧也。惟漢成帝知音律,能吹蕭度曲;六朝梁元帝、陳后主、隋煬帝、宋徽宗、寧宗皆能文章、善畫,然皆無救于亂亡。可見君德之大,不在于技藝之間也。今皇上圣聰日開,正宜及時講求治理,留心政務,以圣帝明王為法。若寫字一事,不過假此以收放心而已,雖殫精費神,直逼鐘王,亦有何益?”

上曰:“先生說的是。朕知道了。”

張居正死后,他就自由了,再也沒人管他,想寫就寫。據《酌中志》記載,宮內可能很多地方都有萬歷帝留下的墨寶,以至于宮中人見到一些字,就傳說是神廟御書。

另外,萬歷帝的書法在當時的朝鮮也很受追捧。朝鮮純祖時的大臣南公轍曾說:“明神宗御書‘龍’字流出朝鮮,卿士大夫好事者爭相摹刻,以藏于家。”

三、早年還喜耍弄拳腳棍棒刀劍

神廟左右內臣如孫海、客用之流,日以狗馬拳棍導神廟以武,.....一日,神廟偶醉,佩劍夜游,將一內官頭發斫下,又杖二內官幾斃。

慈圣老娘娘知之,翌晨易青布袍屏簪珥,聲言欲特召閣部大臣謁告太廟,將廢神廟,立潞王,且先令喧傳于宮中,神廟恐懼滋甚,跪泣久之始解。遂將客用、孫海斥逐,孫得秀、溫祥、周海皆私家閑住。此萬歷八年十一月事也。

這事被他媽知道以后,差點沒廢了他,萬歷跪著哭了好久。

另外,張居正死后沒人管,萬歷還曾集結了三千閹人在禁宮內演武:

自內操事興,至甲申歲之午日,預選少年強壯內侍三千名,俱先嫻習騎射,至期彎弧騁轡,云錦成群,有京營所不逮者。上大悅,黨賚二萬余金。然是日酷熱,當值候操諸榼,擐甲操兵,伺令于赤日中,因而喝死者數人。按禁本非觀兵之所,......今上因癸未謁陵,始選內臣具軍容扈從,旋蹕后益廣其伍,俱江陵敗后事也。近年來則內教場已鞠為茂草,想武事置不講矣。

后來大概是本人身體不好、腿腳不便,就沒再舉行了。

四、酗酒

文中有寫到萬歷十七年臘月二十一,大理寺左評事雒于仁上了一個《酒色財氣四箴疏》。萬歷氣得不行,正月初一拉著閣臣來喊冤:

上以雒于仁本手授時行,云:“先生每(們)看這本,說朕酒色財氣,試為朕一評。”

時行方展疏,未及對。上遽云:“他說朕好酒,誰人不飲酒,若酒后持刀舞劍,非帝王舉動,豈有是事......”

萬歷說“誰人不飲酒”,完全是承認了自己就是嗜酒。更搞笑的是他說“若酒后持刀舞劍,非帝王舉動”,其實酒后持刀舞劍正是他十年前自己干的事。

而萬歷的貼身陪葬品里,還有下面這玩意:黃金酒注。

帶進墳里,生死不離了屬于是。

五、看戲

萬歷在宮內養了一批戲子學戲、唱戲,他和李太后都愛看,還曾經讓人演什么“掉城”之戲,直到建虜造反,撫順、開原等城真丟了,就再也不看了。

神廟孝養圣母,設有四齋近侍二百余員,以習宮戲外戲。

神廟又自設玉熙宮近侍三百余員,習宮戲外戲,凡圣駕升座,則承應之。又,蔡學等四十余人,多怙侈不法,.....

又數年,神廟宮中偶興“掉城”之戲,于御前十余步外,畫界一方城,于城內斜正十字,分作八城,挨寫十兩至三兩止。令司禮監掌印、東廠秉筆及管事牌子,遞以銀豆葉八寶投之,落于某城,即照數賞之。若落迸城外及壓線者,即收其所擲焉。至戊午年,遂有建州之變,失撫順、開原等處,此戲始不作也。

文中有個聽戲劇情,但沒點到他請李太后一起看。萬歷由于心理陰影,大概也只是一些重要節日請李太后一起看。

六、迷信佛道

萬歷也是迷信的,而且和李太后不同,他兩家都信,還曾打算在宮內選幾十個宮女做女道士。

如遇萬壽圣節、正旦、中元等節,于宮中啟建道場,遣內大臣瞻禮,揚幡掛榜,如外之應付僧一般。其僧伽帽、袈裟、緇衣,亦與僧人同,惟不落發耳。圓滿事畢,仍各易內臣服色。神廟曾選擇經典精熟、心行老成、持齋者數員,放習宮女數十人,亦能于佛前作法事,行香念經,若尼姑然。

萬歷時,每遇八月中旬,神廟萬壽圣節,番經廠雖在英華殿,然地方狹隘,于隆德殿大門之內跳步叱。而誦梵唄者十余人,而習學者數十人,各戴方頂笠,穿五色大袖袍。一人在前,吹大法螺;一人在后,執大鑼,余皆左持有柄圓鼓,右執彎槌齊擊之,緩急疏密,各有節奏。按五色方位,魚貫而進。視五色傘蓋下誦經者以進退,若舞焉。跳三四個時辰方畢。監齋神者,傀儡體制法真,盔甲器械,高與人等,如門神焉。而黑面豎發,威靈可怖,于本殿宮門安之,做法事畢,即收于本殿庫中。

神廟初欲選宮女數十人,令習元教,為女道士。而掌壇內臣李升、白忠、林朝執奏曰:不可。佛教慈悲,凡些微簡褻,尚或耽待;若元教諸天神將,恐女子無知,惹咎不便。是以中止。

......惟番經廠韓長老,神廟極所信禮,稱長老而不名。

七、找茬打人

這是萬歷很差勁的一個“愛好”了。長期宅在宮里,相處最多的就是宮女、太監,但他對這些人挺殘暴的,經常因為一點小事杖責宮女、太監,打死的都不少,這事都傳到宮外了,所以雒于仁說他“今日杖宮女,明日杖宦官”。

萬歷帝自己狡辯說:“如今內侍宮人等,或有觸犯及失誤差使的,也曾杖責,然亦有疾疫死者,如何說都是杖死”,也不是全都是打死的。

另外萬歷還有一點:他最看不得宮女、太監對食的,發現就打,多有因此而死者。

內中宮人,鮮有無配偶者,......今上最憎此事,每聞成配,多行譴死,或亦株連說合媒妁,多斃梃下。

最后掛個畫像:注意頭身寬比。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