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閣
沈樂逃出一劫,終于沒有被一個莫名其妙的婚約纏上,跟著長須道人一行火速離家。
甩在后面的,是父母殷殷的叮囑:
“狗娃子……到了大城里,讓道長給你引薦,娶一門好妻……多生幾個娃兒,五男二女,開枝散葉,再多買幾塊田地好好種田……”
沈樂簡直恨不得掩耳抱頭,鼠竄出去。雖然如此,他也沒有辦法反駁:
中國的農民,都是把種地、買地、娶妻、生子,刻進了骨子里。富貴榮華太遠,修仙飛升更遠,絕大部分農民,都只有樸素的愿望:
谷滿倉,兒滿堂……
但我不是啊!我是在一段記憶當中!憑什么我觀看陶片的記憶,還要讓我娶妻生子,我不要!
長須道人對他的態度倒是十分滿意。一邊走,一邊鼓勵他:
“不在這里娶妻是對的,這種小地方,也沒有什么好女子可娶。等你跟著我們到了府城,到了大賢良師那里,有的是名門閨秀。
——若是一心向道,想要成真升仙,大賢良師也能給你指路。一個人飛升,總比拔宅飛升容易一些!”
沈樂:“呵呵……大賢良師可會仙法?他會些什么仙法?您見過嗎?”
“當然見過了!”說到自家教主的事跡,長須道人頓時眉飛色舞,疲憊的臉上都涌起了紅潮:
“大賢良師,那是真正的仙人!他老人家揮揮手,就能撒豆成兵,頓一頓九節杖,就有天雷降落!
——哎,空口無憑,等你親眼見到,你就知道了!”
沈樂微笑著努力點頭,裝作已經相信了,心里又是期待,又是忐忑。真會法術?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法術?
不是在符紙上浸透各種藥汁來冒充“有治療能力的符水”,不是雷雨天拉一根風箏線來冒充引雷,是真的存在法術?
按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他在南北朝時期,就親眼見到了仙門弟子。越往前,理論上天地元氣越強,越是可能有真實的法術。
但是,張角如果真的有法術,黃巾軍又是怎么敗的?
什么力量能把黃巾軍殺敗啊!
難道要讓他看見,關公一刀劈下,真的有青龍飛出,諸葛亮搖一搖羽扇,真的能夠強扭天時,借來東風嗎?
他是真的很想立刻看到,很遺憾,并不可能。
太平道,或者天師道,或者五斗米道,三十六方弟子,各有各的傳道區域。
三十六方渠帥,領著一層一層弟子,把觸手鋪滿了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
沈樂跟著長須道人,到處奔走,到處施舍米糧符水,安撫百姓,發展信徒,折騰了足足兩個月,都還沒有走出冀州:
大賢良師在哪里?
反正不在這里!
他很快就融入了這一支小小的隊伍。開始是幫忙壘鍋灶、燒火煮粥、發放符水,很快,長須道人就把一些核心機密,交給他來做:
熬煮藥汁,用來浸泡符紙,再把符紙晾干;
熬煮某種特殊的藥汁,在符紙上寫字,晾干的時候看不出字跡,一旦打濕,就會出現血紅血紅的水珠,在字跡邊緣流下;
熬煮藥汁,然后摻入類似米粉或者瓊脂之類的玩意兒,做成看著像符紙,其實全部可食的冒充玩意兒……
然后,一個個村子,一個個鎮子或者市集,去施舍符水,去為百姓治療。
對了,還要背大量大量的經文,以及大量大量的神仙名諱,在病人床頭背誦,讓病人自己敘述自己做過的錯事,叩頭懺悔,說是療效比較好……
沈樂哪怕在史書上看過這一段兒,看到現場版的時候,也有一種目瞪口呆的感覺。
不是,天主教那種臨終懺悔,原來我們也有啊?
他一邊懷著極大的熱情,制作有療效的“靈符”,一邊幫忙發藥,發符水,在攙扶百姓、病患的時候,偷偷拍一點治療術。
不用多,控制著拍那么一點點,假裝是在給病患拍背、讓他們咳痰容易一些——
然后,手按在對方背上,悄悄渡過去一點熱流,讓他們能夠稍微好一點。
別說,治療效果上佳,雖然不敢做到立竿見影,一輪施舍符水結束,總能多治好這么三個五個的!
這個村子三個五個,那個鎮子三個五個,很快,他們這支隊伍,就在這一方的隊伍當中出了名。
沈樂跟著長須道人轉了三個縣,哪怕他盡量克制,也收到了召喚:
“渠帥招你們過去!說是,大賢良師要過來,招見各方出色弟子!”
啊咧!
終于可以看到張角了嗎?
如果是兩個月前,剛剛加入隊伍的時候,沈樂能高興得跳起來。然而現在,他只是有氣無力地“哦”了一聲,就低下頭去,繼續推動石磨!
推啊!
把糯米磨成糯米粉,磨成極細極細的糯米粉!然后加蛋清,加驢皮膠,調成稀稀的面糊!
然后,把面糊倒在涂了豆油的細紙上,讓它攤得非常薄、非常平,攤成大大的一張;再挪到很小很小的火上,細細烘干,揭下來——
在這樣的符紙上涂抹藥液,再晾干,如此反復,就形成了可溶于水的、偷偷丟進去就有療效的藥紙。
沈樂也詢問過,為什么不干脆丟藥丸子進去,被長須道人苦笑著回答:
“有時候也是丟的……但是,哎,萬一施舍符水的時候,藥丸子還沒有化掉,隨著沸水冒出來被人吃到,就很尷尬……”
而且,有時候,也確實沒有那么快的手,畢竟是施舍符水的道士,不是人均三只手……
他一口氣磨完這一袋糯米,才伸直腰桿,努力活動了一下,看向過來通知的師兄:
“真的?這次真的能見到大賢良師?”
“真能!我們收拾收拾,盡快出發吧!”長須道人已經問過了來報信的使者,這時候十分激動,伸手來拉沈樂:
“以你的才能,大賢良師肯定會看重的!走走走,你不是一直想拜見大賢良師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我并不是想“拜見”張角,我只是想“參觀”張角。沈樂默默吐槽著,開始打包行李:
反正他也不急,現在只是庚申年,距離“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還有足足四五年時間。
這次見不到,下次還是能見到的,他有很多次機會!
……當然,機會送上門來,也沒有必要不去。沈樂跟著長須道人,曲曲彎彎,不斷沿著官道前行。
一路匯合附近幾個縣的太平道骨干,一路向冀州腹地行進。投村落,宿市鎮,施舍符水,安撫百姓:
他一開始還有些興奮,但是越往南走,心情就越是低落。最開始,他們投宿的時候,還需要村民努力擠一擠,讓給他們房舍;
漸漸地,一個村子里,就有一家全都死完了的空房子,只要他們不嫌晦氣,可以隨便住;
再走幾天,沿途村落,赫然十室五空!
“我去打點水。”又踏進一間屋主倒斃,只剩腐肉爛骨的房子,沈樂反射性地退了出來,快步往外走去。
他也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只是悶頭向外沖,走著走著,前方轟的一聲,飛起來一群烏鴉:
“別過去了。”一只手搭在肩上,沈樂回頭,只見長須道人不知什么時候趕了出來,面色凝重:
“前面,前面是……”
“是倒斃的餓殍,是沒有人收斂的尸骨,是扔在溝壑里的棄嬰,之類之類吧。”不等他說完,沈樂一口氣接了下去。
他只覺得喉嚨哽得發慌,眼前光影晃動,仿佛又回到了隋末那段記憶當中,滿地荒蕪、十室九空的冀北: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史書上只是淡淡兩行文字,落到現實當中,卻是如此凄涼而沉重……
“唉,年景不好,官府稅賦又重,豪強兼并……”長須道人望著禾苗稀疏的田野,低聲嘆息:
“什么時候,大賢良師救世,能建立黃天太平之世就好了……”
沈樂默然點頭。書本上寫得清清楚楚,東漢末年,土地兼并和社會矛盾已尖銳到極致,加上天災頻仍,底層百姓幾無活路。
太平道也好,白蓮教也好,太平天國也好,諸如此類的組織能迅速壯大,無不是因為如此——
百姓太苦了!
百姓,活不下去了啊!
但是他們也不能做什么——除了施舍符水,贈送藥物,偷偷扔個把治療術之外,沈樂完全做不了任何事。
他既不能扭轉天時,讓晴熱少云的天空下雨,也不能改變官府,讓官府少收一點稅,開倉放糧,給百姓一條活路。
這時候,漢靈帝已經開始賣官了吧?地方太守,一個官職賣兩千萬錢;縣令,賣四百萬錢到一千萬錢不等。
掏錢赴任的官員,不大撈特撈,把這錢賺回來,怎么可能呢?
懷著悲哀沉默的心情,幾經輾轉,他們終于抵達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太平道據點。
走進山坳,舉目所及,都是頭裹黃巾或佩戴符箓的信徒,人人臉上都帶著一種近乎狂熱的虔誠與期待。
沈樂抽了抽鼻子,差點打個噴嚏:香火的味道!草藥的味道!太濃了,快要嗆死我了!有沒有口罩,有沒有豬嘴過濾器……
很遺憾,啥都沒有。沈樂只能默默溝通天地,讓一股清風縈繞在自己周圍,可以暢快呼吸。
他順著人流不斷往前,一直爬到山頂平臺,來到一座臨時搭建的高臺下,被告知在此停留,大賢良師要當眾說法!
太好了!
第一天來就能看到人!
能看到張角演示法術!
能看到“雷公助我”嗎?
沈樂興致勃勃地左右觀望。只見高臺巍然聳立,周圍旗幟烈烈,更有兩根盤龍柱如華表一般,左右對峙。
臺下人頭攢動,都是四方聚集過來的太平道骨干,在這里席地而坐,翹首盼望。
太陽從當頂挪到即將西斜,沈樂終于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大賢良師——張角。
張角并非想象中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相反,如果不穿那身杏黃道袍,不拿那根九節杖,他看著甚至有點兒像個老農:
臉色被曬得黃里發黑,手掌粗糙,一看就是常年在鄉間奔走的模樣。年約五旬,面容清癯,眼神卻異常明亮銳利,似乎能洞穿人心。
他一步步登上高臺,輕輕一叩節杖,朗聲開講: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唯留一線生機!
瘟疫流行,九州大旱,蝗蟲食苗,餓殍遍野。此乃陰陽失調,太清之氣不降,濁陰之氣不升……”
沈樂聽著聽著,他一半在說精微奧妙的道家經文,一半倒是在說天時不寧、百姓太苦。
總而言之,暫時還沒到要造反的地步,卻字字句句指向官府、指向皇帝;
說世事,言語質樸動人;說經文,又有一種“雖然我聽不懂,但是很厲害”的感覺。
所以,真的要這種人,才能聚集數十萬黃巾軍,發動震撼天下的大起義吧?
張角滔滔不絕,一口氣講了半個多時辰。沈樂不得不承認,古往今來,能成大事的人,在演講方面都有一套:
最起碼,下面的信眾們,個個聽得聚精會神,一時淚流滿面,一時又嗚咽著歡呼。
沈樂都不用展開精神力,就感覺一股龐大而躁動的力量,環繞著高臺,起伏波動,一點一點匯聚起來——
講到酣處,張角猛然上前一步,大喝一聲,廣袖向前一拂。幾點寒星從他袖中飛出,落在臺上,拔地而起,化作八條全身黃衣的大漢。
高臺下,轟的一聲,驚呼炸起。沈樂也猛地拔直了脊背,一股寒氣從尾椎骨向上,瞬間沖到天靈蓋:
法術!
這是真的法術!
雖然不知道是撒豆成兵,還是符篆煉就的黃巾力士,總之,他剛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法術波動!
如果可以靠近,可以親手摸摸、感受一下,那就更好了……
他沒機會摸到,不代表別人沒機會。臺下跳上去幾個人,和黃衣大漢互相行禮,然后拳來腳往,打得砰砰作響。
對打了將近十分鐘,雙方才收招行禮,張角又是一拂廣袖,八條大漢化為寒星,飛回他袖子里,消失不見。
沈樂由衷地嘆了口氣。臺下跳上去的人畢恭畢敬,向張角行禮,挨個退下。
緊接著,沈樂就看到張角舉劍指天,高喝一聲:
“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