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第55章 沈先生,您不能這樣慣孩子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章 沈先生,您不能這樣慣孩子啊!

第55章 沈先生,您不能這樣慣孩子啊!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1日  作者:加蘭2020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加蘭2020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幾天之前,沈樂把燒制瓷劍的任務甩給瓷妖趙先生,自己開開心心,快快樂樂,跑來海上和云鯤一起玩。

幾天之后,沈樂灰頭土臉,抱著一大堆專家們緊急算出來,其實他根本看不懂過程,需要跳過去直接看結論的資料,再次來到景德鎮……

“來啦?”

趙先生站在窯爐前扭頭,笑吟吟向沈樂招手。

這一動,沈樂就看見那件各種釉色長袍,在火光映照下獵獵飛舞,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有些甚至變成了半流動態:

沈樂強烈懷疑,趙先生是拿這件長袍,當成測窯內火力的火照用,看一眼長袍上的釉色變成了什么樣子,就知道應該添火還是減火……

身邊,一群瓷碗,瓷盤,瓷瓶,瓷人,忙忙碌碌,跑來跑去。有些搬柴,有些鼓風,有些一頭扎進瓷窯,打一個轉,再出來比手畫腳。

趙先生背后一丈遠處,掛著個巨大的屏幕,有專家在實驗室里不斷地觀察數據,通過喇叭,與趙先生快速溝通:

“一號窯1號點位,溫度1320度……2號點位,1327度……3號點位……”

很好,大家都很努力,而且顯然適應了這種有低階瓷妖幫忙干活的工作方式。

沈樂估計,那些專家們,說不定還非常羨慕:

畢竟能親身進到窯里,親身感受窯內溫度和氛圍的變化,親眼看見瓷器變化,比伸著脖子在外面猜,然后靠結果倒推要簡單多了……

“來了……”

沈樂蔫噠噠地點頭。他雙手揚了一揚,一只手是厚厚一迭資料,另一只手,是存儲著資料的優盤:

“來燒點瓷劍……趙先生,你這里,有沒有空出來的窯爐,能借我用一下的?”

不是太行山那邊的邢窯古窯不好用,是趙先生這里更有性價比……

窯爐,各種瓷土,釉料,特事局提供的五金精英,專家的現場指導,最新嘗試出來的特種陶瓷配比,樣樣都是現成的。

他甚至還可以給趙先生下點兒訂單,啊不,借用特事局的名號,讓特事局給趙先生下點兒訂單,先請他做一批瓷劍出來用……

“有啊!最左邊那一個,馬上就出窯了,你拿去用吧!”

趙先生顯然心情非常好,神采飛揚,容光煥發,一寸凌厲的劍氣,從指尖透出來,刺得沈樂手指下意識地一縮。

趙先生也發現了自己的疏忽,笑一笑,松手退后兩步:

“所有的瓷土,釉料,松柴,你隨便用,就當是在你自己家里,不要客氣!銀瓶,玉盞,你們兩個過來,聽候沈先生吩咐!”

之前和沈樂打過交道的邢窯小白瓷瓶子,和一只透影白瓷酒杯,骨碌碌地滾了過來,飛奔到沈樂腳下。

趙先生指著沈樂道:

“沈先生需要什么東西,你們就直接拿給他,不用請示,就說這是我的吩咐!需要跟專家溝通,你們也去幫忙跑腿!

——嗯,您先自便,我要控制火候,這邊有一爐到關鍵時刻了!”

他腳步匆匆,轉向另外一座瓷窯,雙眼瞬間被火光映亮。沈樂向他遠遠微笑一下,也找了個地方,開始整理資料:

“我需要……高嶺土100公斤,石英石50公斤,長石50公斤……給我找個制坯室,再準備如下尺寸的匣缽……

對了趙先生這里燒制瓷劍,技術進展到哪一步了?他用的是匣缽還是支釘,或者其他方法?”

五天之后,沈樂燒出了第一爐邢窯白瓷制造的瓷劍,派人快馬加鞭給云鯤送去。

十天之后,沈樂根據趙先生做出的嘗試,燒出了一窯包含普通白瓷、邢窯透影白瓷、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窯白瓷、骨瓷的瓷劍。

雖然成功率有那么點兒低下,好歹每一種都成功了那么兩三把,可以讓云鯤嘗試一下飛行。

十五天之后,沈樂根據專家們給出的配方,燒出了一窯特種陶瓷制作的瓷劍……

“還是不行?還是飛不起來?”和云鯤通視頻的時候,沈樂一個頭兩個大:

“云鯤啊,你不要老是指望一勞永逸,指望一把飛劍能承載你最大體積的狀態。

咱們先嘗試小體積,哪怕縮到一尺長,能快速飛行,能逃掉不就完了嘛!”

一尺長很小的!防御力很弱!特別脆皮!云鯤不依不饒:

我要大的!大的!沈樂,你什么時候能燒出足夠大的飛劍啊!我不求能帶著完全體飛行,至少五十噸那個版本吧,好歹能有點攻擊力!

五十噸那個版本,按照專家的計算,我得燒出一噸重的仙劍……

沈樂頭疼欲裂,但是,在想到更好的辦法之前,他也只能咬緊牙關,努力干活。

把飛劍從三寸長做到一尺長,從一尺長做到三尺長,再從三尺長做到一米八的斬馬刀長度,實在做不了更長了:

瓷器和鐵器還不一樣,瓷器每做長一倍,對他手藝提升的要求,都不止一倍:

要把瓷坯制作得非常均勻,不能有一點點這邊緊實、那邊松散,不然一定會開裂;

上釉的時候,送進瓷窯的時候,都要非常小心,稍微晃一晃,它自己就會變形;

哪怕不晃,放在瓷窯里,經手火焰炙烤、經手熾熱空氣的流動,它也要對抗它本身的重量,一個不好,就可能當中直接彎下去……

事實上,沈樂做的那批一米八長度的飛劍,一百柄有九十九柄,都是這么失敗的……

哪怕這一批送過去,云鯤都不滿意。沒法子,飛劍的長度雖然提高了,承載量也提高了,卻遠遠達不到能扛住它的標準;

哪怕它縮到25噸左右的長度,一個快速拔升,一個高速下降,一個蛇形機動,這飛劍就能咔嚓一聲,當中出一條裂縫……

“我們考慮,還是用多柄飛劍,組成陣列,承載云鯤進行機動比較好。”

收集了一大堆測試信息以后,負責提升云鯤機動性的專家特別趕到景德鎮,和沈樂當面溝通:

“就像戰斗機一樣,一架重型戰斗機,要有兩個發動機,幾十個矢量噴口,才能把飛機的機動能力達到最大。

——目前,我們的設計,大概是這樣的……”

他展開一張圖紙,沈樂俯身細看,分明看見云鯤的船頭、船身兩側、船尾,船舵兩邊,乃至幾根桅桿上,設置了十四個飛劍位。

包括船頭、船尾、船舷兩側的發射位在內,總而言之,二十一柄飛劍不嫌少,四十九柄飛劍不嫌多……

“等等,你們這樣設計,是還想讓我寫個飛控程序啊?這我可真不會!”

“呵呵,呵呵……”

專家眼神飄忽。劍陣什么的,是特事局那邊的專家們考慮的,由他們去和各大修行門派溝通。

目前就他聽到的說法,研究劍陣的那一組,暫時還沒有頭緒,正在請動專家寫程序,動用超算進行模擬計算;

各個門派傳來的消息,基本上也是“沒有這種傳承”、“傳承有,但是至少幾百年沒人學了”、“我們也正在重新研究和學習”……

沈樂長長嘆一口氣,右手撫在手腕上,隔著縮成珠子模樣的黃玉桐,摸摸里面還沒修好的瓷塔:

如果把瓷塔修好了,里面七層、四十九柄飛劍,有個中樞指揮,大概就能夠合力托舉云鯤,不用考慮劍陣和飛控之類的東西——

四十九柄飛劍,在瓷塔的統合下凝為一體,天生就知道該怎么飛!

“那行,我再努一把力吧。”沈樂無奈嘆氣,決定再找個法子,更換配方,更換飛劍設計,去努力滿足云鯤的需求。

唉,特種陶瓷,摻入五金精英,容易改變它原有的性狀,導致燒制不成功。

就他之前燒的這一窯,出了幾柄特種陶瓷制成的飛劍,還是趙先生和特事局專家、陶瓷所的專家們,嘔心瀝血才嘗試出來的。

即便如此,在硬度,韌性,靈氣傳導指數,靈氣傳導損耗率等方方面面,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并沒有達到預設的標準……

材料學真是個大坑,天坑,巨深無比的坑!

冶金分支已經埋了一個合金大佬了,現在趙先生要投入特種陶瓷這一門研究,給他二十年時間,不知道能不能爬上來啊?

“你要幫忙?太好了!”趙先生忙得不可開交,見沈樂主動請戰,十分喜悅:

“來,那門劍訣,你再給我講一遍,如果能帶我走一遍就更好了……

你也知道我的出身,劍訣什么的,太白精氣的走法什么的,我總是掌握不到家,幾次煉劍都敗在這一關……”

沈樂一手執劍,一手按住他后背,呼吸吐納,努力帶著他共鳴,嘗試把這門劍訣教給他。

奈何趙先生本質是一件瓷器,并沒有五臟六腑這種東西,燒制過程中,也沒有多少金行力量入內。

他還不像李星堂,前任主人是真有這方面記憶的,好歹也傳授給他一些,又有一柄仙劍在手,能夠順利引他入門。

趙先生自己沒有這種資質,也沒有這種助力,沈樂帶他運行了七七四十九遍,他也只是磕磕碰碰,十遍當中能成功一遍。

沈樂無奈,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那個……要不然今天就到這里?您稍微休息一下,咱們明天再來?我總覺得,我如果學會這門劍訣,于我煉制瓷劍有益……”

現在他煉制瓷劍,需要和一位修仙門派的長老聯手。他控制火候,那位長老用煉器法訣輔助,才能讓瓷劍“生長”出合適的脈絡;

如果他自己能學會,從頭到尾一手掌握,燒制瓷劍的效率,至少能提高20!

他這樣說了,沈樂自然也勤勤懇懇,每天帶他運行劍訣。足足運行了半個月,又燒了兩窯瓷劍,終于勉強把趙先生帶到上手。

至于他自己,卻再也不肯花時間煉制瓷劍了。一則是煉劍法門遲遲沒有突破,二則,是趙先生悄悄勸他:

“你也不要溺愛孩子,溺愛成這個樣子,他要什么你都給。這飛劍哪怕是量產的,也經不起他用一柄壞一柄,讓他多磨練磨練,掌握一下控制飛劍的技藝也是好的!”

沈樂覺得有道理,燒窯也確實燒煩了,果斷停止。

一則等待趙先生這里的研究進度,找出最好最合適的配方,再則,嘗試找到瓷塔出身的其他瓷窯,早日把它修復完成。

在出去遠游之前,沈樂靈光一閃,又用特事局送過來的五金精英,重新開了一窯,把瓷塔再度燒煉一遍:

這一次,他在釉料當中,在粘合瓷塔與瓷劍縫隙的瓷土當中,加入了大量五金精英。

端坐在窯爐門口,用自身火焰法術點燃靈木,吐納靈氣,梳理窯內的火行、金行力量。

漸漸的,釉料融化為瓷釉,五金精英滲入瓷塔全身,把之前斷裂的部分完整粘合包裹起來。

沈樂用精神力默默感知,發現那些斷裂的瓷劍,終于安分待在位置上,不再搖動。

只是內里氣脈靈性,還沒有完全和塔身接駁,就像外面皮膚肌肉已經長好,內里骨骼還是斷的一樣。

“看來還得繼續重煉……要找到它出身的那個窯,再燒一次,吸收冥冥中的力量才行……”

沈樂徹底死心,不再嘗試走捷徑了。開窯出來,他手握銅片,抱著瓷塔又做了一次冥想,讓瓷塔幫忙確定方位。

謝天謝地,這一次,瓷塔終于給出了準確的方向:

“咦?居然不是在蜀地嗎?”

沈樂十分驚訝。這座瓷塔,以及它的兄弟姐妹們都是在蜀地挖出來的,古代交通那么不便,怎樣也應該是在附近燒的。

可是,瓷塔給出來的感應,居然是在長安附近,終南山區域——

“行吧,那就去走一走。希望能找到一點線索——話說,之前是隋朝中期,這次,說不定能看到唐朝了吧?”

沈樂卷起行李,遠赴長安。在山里爬上爬下,反復核對方向,越看越覺得面前的山形地勢有點眼熟:

這塊地方,怎么和他跟猴子學劍術的山谷有點像?

這座深潭,怎么和他向老劍仙學習劍術的地方也有點像!

你們兩個門派,不會有點承前啟后關系的吧?


上一章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