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東西嘛,當然是要一點一點的試錯,世界上幾乎不存在第一次就能出成果的試驗。
這種三層板甲第一次試驗成果,它的防護能力還是可以的,在三十米內可以防御住現在的幾乎全部主流遠程武器。
床弩除外,那玩意三十米內中一發基本上跟被全險滿載超速半掛撞上也沒啥太大區別。
但它的問題就在這里了,填充物不行,在遭遇到鈍器擊打的時候會導致甲面凹陷并且把里頭的石棉給擠出來。
這樣給的緩沖就不足夠了,當然里頭的陶瓷片還是很給力的,哪怕是重錘打上去也是會打碎里頭的陶瓷將沖擊力分散開來,不過底面的獸皮不太行,扛不住沖擊和沖擊帶來的破片。
因為之前一批弄了不少陶瓷板,第二輪改進很快開始進行,這一次改進之后的方案是底板換成紙甲,然后在面甲和中間陶瓷層的空隙里灌入用石棉跟水泥漿混合材料。
這樣既可以保證強度還能讓石棉的傷害降到最低,不過這個方案也有問題,那就是太重……水泥灌到甲胄里之后,重量甚至比全鐵質的還要重,并且里頭的水泥干了之后會縮小一圈,放在那的時候還行,但跑起來就變得晃晃蕩蕩。
不過這樣的防護力是真沒說的,水泥之中加入了石棉纖維之后變得強韌無比,重錘可以讓它開裂但卻無法讓它斷裂,再加上后頭陶瓷板的防護和底板的緩沖,可以說防護效果已經是天花板水平了。
只是重量問題和縮水問題導致不得不繼續重新更換方案。
這第三版方案取消了注漿而是才用直接鑄成板材跟中間的陶瓷板進行貼合,為了減輕重量還減少了石棉板材的重量,但在其表面趁它還沒有干時放置上數百顆長得像圍棋一樣的陶瓷支撐,這樣可以最大可能把打擊面給增大,讓力量更均衡的分攤到周圍。
這第三版方案無疑是成功的,在完成了這四層板材的嵌合之后,整體厚度跟常規的鎧甲差不多,但輕了近三分之一,而且抗擊打能力更強,并且因為可以拆分所以后勤壓力也小了很多。
但既然有優點就會有缺點,缺點就是這樣的甲胄在穿戴時相比起來會麻煩一些,而且較為容易脫落。
只是現在小夏也沒辦法一心撲在這上頭,畢竟還有一個月就要春闈了,他還得要給書院的學生們押題去呢。
立夏前的第三天就是春闈的日子,夏林從工坊出來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書院上頭,相對于開發新產品,給學生們壓考題顯然更難,即便是夏林每天晚上都要頭疼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則就要去和學生們一起暢游題海。
題海戰術嘛,把可能出現的題目都整一圈,反正哪怕壓不中至少也能有一個大致的解題思路。
“今有甲持粟三升,乙持糲米三升,丙持糲飯三升。欲令合而分之,問各幾何?”夏林拿著書在前頭說道:“九章算術里的這道題很典型,它解題思路也很明顯,我們不能硬算,要有一個概念……”
正在他給學生們講解解題思路時,外頭突然探出了一個腦袋:“夏大人,來一下。”
夏林看了一眼來人,將書放在桌上便走了出去:“怎么了?”
“上頭來圣旨了,讓您六月初六前往洪都府。”這來的人是個小太監,看上去職位不算太高,所以看起來唯唯諾諾的。
“去干什么?”
“嘿嘿……好事。陛下為您跟長樂公主賜婚了,讓您過去是當新郎官的。”
夏林愣了片刻:“長樂公主是誰?”
“哎呀,就是長春公主……殿下升了官兒,如今啊咱們都得叫長樂長公主了。”
我……操……
夏林愣了老半天:“這就……賜婚了?”
“嗯,宗正寺、禮部都遣了人親自前往洪都府籌辦,陛下知道您忙,所以讓您到時候去參加一下就成。提前個兩天到,走個流程。”
“那我不是成了駙馬都尉?”
“放心,陛下與禮部、吏部商議之后,從今往后再就無了駙馬都尉這個官職,駙馬便是駙馬。”
好家伙,老頭兒為了這點事還真是上心吶。哪怕是夏林都覺得這真的是破天荒的大恩典了,先不說把他既定的老婆升格成了長公主,還專門為了他改了祖宗之法,這真的……要不說老頭能靠個人魅力把即將分崩離析的國家給卡死在那里動彈不得呢,這都不是帝國的縫補匠了,這簡直就是帝國的萬能膠。
都這樣了,夏林都別說造反了,哪怕是他跟造反的人有點瓜葛以后史書上都得把他按在亂臣賊子那一欄里。
得了,老頭兒這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沒啥好說的,領旨謝恩吧。
在回到課堂上之后,他們剛才說的話其實都已經被下頭的學生給聽見了,那這幫十五六、十六七的小伙子們哪里還有心思上課,起哄聲此起彼伏,弄得夏林在前頭哐哐拍桌子。
“差不多就行了,你們還想不想考試?”
不過重新開始上課沒多久,突然工坊里干活的其中一人就沖了過來,氣喘吁吁的來到門口說道:“夏大人!底板成了!”
夏林一聽,直接把書往桌上一拍:“自習。”
說完就跟著這人一路前往了工坊之中,過去之后剛好看到工坊里的大匠正在用強弩哐哐射面前的復合板,但即便是強弩都無法洞穿那一層不厚的板材。
夏林走過去拿在手里之后感覺比之前還輕了許多,在看到后頭的東西倒是感覺有些奇特。
“這是什么?”
“桐油紙。”旁邊的大匠笑道:“用傘面紙一張一張疊起,反復捶打鞣制曬干,輕薄而強韌。本來我試過用水,但用水太重,用油便極好,輕薄而綿密,強韌而有力,刀砍不入、箭穿而不透、錘打而無力。”
“好好好。”
夏林仔細看了一下那一層油紙鎧甲,這真的是勞動人民的智慧蓋了帽,這絕對是經過多次測試之后得出的最終成果,在當前這個階段,幾乎是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好的東西了。
而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在頭盔、臂甲、手甲不變的情況下,整體重量從原來的六十二斤縮減到了三十九斤,防護能力幾乎沒有衰減甚至比以前的抗鈍器能力還有明顯的提升。
如果同樣的方案應用到馬鎧上,整體套裝重量會從兩百斤縮到一百三四十斤,這樣的話不光能極大的提升敏捷度還能夠極大的提升馬匹壽命。
當然了,更關鍵的是這樣的板材是可以大批量制造,甚至可以用來作為盾牌或者臨時防御工事使用,比單純的鐵甲更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而成本同樣也減少了一大截,比原來的鎧甲便宜了超過一倍,如果大量制作時可能還要便宜。
原來的鎧甲:精鋼鑄造,手工捶制。
現在的鎧甲:翻模組合,工坊量產。
要不說知識就是力量呢,這不就妥妥的體現出來了?
原本的鎧甲需要熟練的匠人經過半年打造而出,如今的鎧甲只需要四五個工坊通力合作,半個月產一大批,甚至就連女人都能自己在家里制造里頭的底板,會造傘就會造甲。
毫不夸張的說,這是夏林的一小步卻是重甲騎兵的一大步。
接下來就是真正上強度了,夏林把為數不多的噴子子彈給拿了出來進行高強度測試。
第一輪測試是三十米內射擊,“復合裝甲”可以抵抗鉛丸霰彈但對抗不了獨頭彈,而鐵屑彈對它來說如同撓癢癢。
第二輪測試則是進行十米內射擊,鉛丸可以打穿兩層,但在擊碎第三層陶瓷之后就失去了力氣,被第四層紙板給擋下。
第三輪是頂在胸口打……嗯,這個就給打透了,不過正經人也不會用鉛丸打重甲,獨頭彈仍然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經過這種高強度測試之后,普通的攻擊測試已經沒有什么必要了,常規的武器就無法起到作用,而且整體來說浮梁的科技樹比外頭要高出一個頭來。
畢竟真實戰場上是沒有人能掄起八百斤巨錘的,通常的骨朵都是在2到5斤之間浮動,這樣只要不是打在要害部位都不至于一擊斃命。
當然也不排除那臂力驚人的,但到底是少。
但換到這邊來可就不一樣了,騎兵完全可以配備一把燧發槍或者是霰彈槍,突臉就是一發,這在針對同樣重騎的時候簡直就是一記掌心雷,就算人沒倒下馬恐怕也驚了。
能夠克制重騎的只有重騎和機槍,沒有機槍就只剩下了重騎,而這邊的重騎帶噴子,那對面還不是要被打成狗一樣?
不過夏林也不是愣頭青,他并沒有著急量產,而是先讓工坊打造個五十套出來試試,畢竟裝備需要經過檢驗才能知道好不好用,在演練的時候發現問題還能改進,但在戰場上出現了問題,那摔下馬去的就可不只是一條命,還有比他體重還重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