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157、圣旨又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最新章節列表 >> 157、圣旨又到

157、圣旨又到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04日  作者:伴讀小牧童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伴讀小牧童 | 完蛋 | 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 


流民隔離即將結束,這會兒這些流民的精氣神跟之前來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別,有的人已經正經的開始規劃起未來的日子了,只是現在全是未知,還不知道未來如何,大家心里忐忑又期待。

這日,夏林、小王爺、楊尚書和一眾官員來到了這聚居區之中,以前楊尚書也是去探望過災民的,那些災民所住的地方簡直不能用人來形容了,滿地糞便雜物不說,就光是那些個雜物就已經足夠令人惡心,有時甚至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但這里卻是另外一副景象,整個聚居區里相對都比較干凈,這里甚至還配備了化糞池和淋浴房。

說起來這淋浴房技術還是從龍舟那邊弄過來的呢,水塔淋浴爽的不行,能在這種環境下面洗個澡,人的精神狀態都會變得不一樣。

每日飯堂里頭都會有飯菜提供,雖然說不上多好吧,但對于這些人來說甚至可能比他們在家鄉沒受災時都要好上一些。更不用提會為孕婦和孩子提供額外的伙食,比如雞蛋或者其他一些肉食,數量不多不能夠給所有人都供應,但能保障婦女兒童其實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現在這些當官的才明白為什么要把老弱病殘跟青壯年分開,不然這里頭有那些畜生真的會從自家老婆小孩手里奪吃的過來。

楊大人一路走過就把自己所見的東西全部都記在心中,他是戶部尚書,這賑災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今遇到這么大規模的難民潮竟然沒有發生民變更沒有出現瘟疫,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算是有糧食都難以維持這種秩序,這難怪曾仆射在來時就與自己說過這夏林是麒麟兒,不可小覷。

現在算是見識了一回這麒麟兒的能耐,再加上這些日子他也在這浮梁縣中四處游走了好幾遍,能看出這地方到底有多么繁華。還有就是之前他統籌管理的那個跟草原的貿易區聽說也是這夏道生一手促成的,甚至還幫草原的新單于奠定了基業,這當真是文能治國安邦,武能縱橫睥睨,的確是個頂級的人才。

而正在他思維飛馳時,突然就嗅到了一股飯菜香味,他看了過去發現是這分割區之中的飯堂已經開始放飯了,這些災民聽到敲盆的聲音便走了過去開始排隊領飯。

楊尚書自然也是走了過去站在旁邊看了起來,東西算不上好,不過就是一盆炒咸菜,里頭零星沾了點肉絲兒,還有就是兩大桶的蛋蔬湯,飯倒是管夠白花花的大米飯冒著熱氣正被人一桶一桶的倒下放在旁邊供人自取。

一大碗飯一勺湯,一勺子咸滋滋的咸菜往飯里一拌,倒也算是一頓不錯吃食,主要還是那大米飯不限量管夠,菜稍微吃少一點沒關系,只要這飯能吃飽就已經是很好了,更不用提那咸菜可是用油抄的,往飯里一拌油花都能飄在飯上,就連餓著肚子的楊尚書都有些饞了。

最后索性他自己也拿起了一個碗弄了一碗飯跟著災民們一起吃了起來。

這一口下去,嗯!還別說,滋味挺足的,熱湯配上油滋滋的酸味咸菜,加上這種蒸出來的米飯,雖算不上什么美味吧,但的確是挺下飯,呼嚕著一碗飯就下去了,一拍肚子還覺得挺舒服,渾身熱乎乎的在這個深秋的晌午讓人昏昏欲睡。

這地方雖然只是五十個分區之一,但可以看出來這地方的井井有條,想來其他分區應該也都相差無幾。

而在吃過飯之后,就開始有那帶著縫有“志愿者”三個字的少年郎會來到各個區域之中開始登記姓名、籍貫,如果遇到生病的人還會專門請來大夫郎中為之診治。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默默發生,好像從來就該如此一般,而那些頑皮的孩子也沒有到處亂走,而是被幾個志愿者喊到了一個大帳篷里識字去了。

整個聚居區下午甚至能聽到鼾聲四起,這可不是一般能做到的,往年逃荒的人群,那些個女子哪里還敢睡覺,生怕自己或者是孩子遭了他人的毒手,但在這里她們就睡的很自然,沒有一丁點負擔,對孩子也沒有太多的驚恐,因為孩子那可是在讀書識字呢,而且都是由書院里的博士們照看,這還有什么擔心的?

“道生啊,為何要讓這些金貴的學子來擺弄流民之事啊?”

小王爺倒也是好奇,因為他可是見了不少穿著書院制服的學子這些日子忙前忙后的,有豫章書院的也有鵝湖書院的,人數少說也有一百多人,還有不少是他們的朋友,也都是一副讀書人的模樣。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個書生雖然看上去累得夠嗆,但卻仍然不知疲倦一般的上躥下跳,樂此不疲。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嘛,他們中不少人本就是平民子弟,讓他們干一些事情正巧也算是專業對口了。況且讀書人的作用不就是在這里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過就是個修身罷了。”

眾官員聽到夏林的話,不少人只能是癟嘴,他們其實打心眼里不認同這個,讀書人那可都是上等人,怎么能跟這些腌臜的東西接觸,這些窮鬼下等人即便是死光了也不叫人心疼,更別提花這么多時間精力了。

不過小王爺倒是了然似的點了點頭:“為首的都是誰啊?”

“豫章書院張朔張仲春,鵝湖書院褚遂良褚登善。”

“好好好,是為國分憂之人。”小王爺撫掌點頭:“來人,去贈與此二人麒麟之名,以彰顯之貢獻。”

夏林朝小王爺拱手道:“多謝王爺贊賞。”

“還望明年春闈之時這兩個書院能有所建樹。”

得麒麟之名這可不是什么小名號,那都是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吳起之類的頂級人才才能用上的名號,小王爺說給就給,看似草率但其實其中隱含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就是跟周圍的人說這兩個人已經是我未來的儲備人才,將來可堪大用。

基礎盤就是這么來的,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將來但凡是想當個尚書,要是沒在這兩個書院當過掌院或者沒在九江或者浮梁當過刺史縣令的,那都不夠格進京。

而這轉眼就到了第二天,這些流民的隔離之期也算是結束了,他們要開始正經進入到新的生活里頭去了。

這才終于到了重頭戲,畢竟這幫官員等的就是這一天,想看看到底這夏道生究竟用什么法子讓這么多的人融入到生產生活之中。

出營的方式還是按照當前這些分區來有條不紊的進行,一行人跟隨著這些流民的隊伍繞了一圈,來到了昌江河的對岸,這對面就是浮梁縣城,煙囪里冒著煙、碼頭上穿行如梭。

而這對面看上去就像是一片不毛之地,但一路跟隨著隊伍繞過了一個山腳之后卻讓所有人不由的哇了一聲出來,原來就在這個山巒屏障之后,竟然又出現了一片坦途之地。

這上頭房屋鱗次櫛比,雖然還是一座空城,但一切都如同夢幻一般,路面寬闊房屋嶄新,甚至還設置的公廁與市場,甚至還預留出了一大塊地方將來建設。

這地方的占地面積最少是浮梁縣城的五倍,房屋數量足夠容納進二十萬人,甚至還有多,更夸張的是這里就連小衙門都有,站在山崗上向下眺望入目便是一片宏偉,規模甚至堪比蘇杭之地。

“你什么時候建的?”

“不建不行啊,工程隊不能停。”夏林壓低聲音說道:“有閑錢就蓋房子,遲早能用上。”

“你小子……”小王爺搖頭笑道:“這么說你的稅收已經被你給壓了?”

“不壓不行,不壓就太夸張了。光是來往大宗的稅就快有一百萬兩了,要是再不壓一下稅收,今年往上報兩百萬兩稅,明年銳減到五六十甚至四五十,那怎么解釋?”

“嗯……”小王爺點頭道:“我倒是明白你為何如此有錢了。”

“其實就是拉動消費唄,把錢融到城市里去,讓它轉起來,征收的稅固定,投入到建材、人工等地方的錢越多,年底上報的錢就越少,但這些錢融化到了地方上又刺激了消費又吸引了投資,這年底上報的錢就越多,稅收越少稅收越多。”

“哈哈哈哈哈……”

小王爺站在那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倒是引來了一旁正沉浸在新區震撼之中的楊尚書側目,他背著手走了過來,站在夏林的身邊:“夏大人,有興趣來戶部否?我與陛下引薦一番,應當可以。”

“別指望了,他如今可是朝堂上的大紅人,鴻臚寺要他、御史臺要他,工部也在琢磨要他,你如今這戶部還要,他一人如何分身吶?”小王爺調侃道:“況且你想要他,還得先跟郭州牧商量一番。”

而就在這說話的時候,突然前方尖細的聲音響起:“圣旨到,罪臣浮梁縣縣令夏林接旨!”

所有人后退三步,將夏林讓出前來,這會兒傳旨的太監又來了,他看到夏林之后默默的嘆了口氣:“罪臣夏林,接旨!”


上一章  |  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里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