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之后,蘇家的女婿,在樞密院稽查司做司正的周必,以及在羽林軍統兵的將軍蘇展,都匆匆趕回了蘇家。
兩個人到了蘇家之后,才見到彼此,蘇展看到了周必之后,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對勁,他拉著周必的衣袖,問道:“姐夫,出什么事了?”
“你怎么也來了?”
周必苦笑道:“是大兄請我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不過剛才在門口,看到一輛馬車。”
他看向蘇展,開口道:“好像是陛下微服出宮用的馬車。”
蘇展聞言,心里更加忐忑,他拉著周必一起,一路來到了蘇家的正堂,到了正堂之后,只見皇帝陛下老神在在的坐在主位上,蘇大將軍則是一臉笑容,坐在一邊。
蘇展先是看了看李云,見李云臉上并沒有什么表情,他連忙上前,跟周必一起,對著李云抱拳行禮道:“拜見陛下。”
李皇帝扭頭看了看蘇晟,又看了看周必跟蘇展,悶哼了一聲:“人多勢眾啊。”
蘇大將軍先是回頭示意蘇展跟周必坐下,然后他扭頭對李云賠了個笑臉,開口道:“陛下,我保證,我事先絕不知道四郎的事情。”
“不過。”
他話鋒一轉,開口笑道:“不過,兒女輩的事情讓兒女輩自己做主嘛,臣覺得,我們這些做長輩的,不宜過問。”
李皇帝拍了拍桌子,開口道:“我這幾天,詳細問過了,是今年上元節,你家老四,主動約我閨女出去看燈會!”
“后來,又要帶她去逛寺廟。”
李皇帝沉聲道:“還說不是你教的?”
聽到這里,蘇展跟周必,也聽明白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松了口氣。
蘇晟連忙說道:“陛下,我那樞密院忙的不可開交,我真不知道兒女們在干什么。”
“這絕不是我教的。”
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氣,悶哼了一聲,沒有多說什么。
蘇展臉上擠出笑容,笑著說道:“陛下,大公主也的確到了婚嫁的年紀了…”
李云瞪了他一眼,蘇展嚇了一跳,低著頭不敢說話了。
周必則是咳嗽了一聲,一言不發。
李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我那閨女還太小,這事暫時肯定是不行的。”
他扭頭看著蘇晟,開口道:“這場幽燕之戰,把你家老四,送到戰場上去,讓他見見世面,到了今年年關再回來。”
“那個時候,半年時間,看看他能長起來多少。”
蘇晟正要說話,就被李云打斷:“明年他再回來,也不能定下這個婚事,我那閨女現在還小,什么事也不懂,至少要到十八九歲才能嫁人。”
蘇晟正要說話,蘇展已經站了起來,對著李云笑著說道:“陛下,屬下也想去幽燕戰場上,為國盡一份力,請陛下許我,帶著四郎一起到河北道戰場去。”
李皇帝瞥了他一眼。
“你想去便去,我不攔你。”
蘇展深呼吸了一口氣。
“多謝陛下!”
李皇帝沒有理會他,而是回頭看向蘇晟,悶哼道:“你們這些人,讓你們嫁個女兒給我那幾個兒子,一個個避如蛇蝎,打我閨女的主意,倒是高興得很。”
蘇晟左右看了看,然后笑著說道:“太子名分已定,陛下真要是指婚,讓我們這幾家人嫁女兒給皇家,其實也沒有什么。”
“臣的想法是,主要是看兒女輩自己愿不愿意,否則強扭了瓜,將來還要埋怨我們這些長輩。”
李云的太子,今年已經十八歲了。
薛皇后,為了給他挑選太子妃,已經忙活了兩三年時間。
他的太子妃,是有一些麻煩的。
蘇家,杜家,乃至于周家,卓家,還有朝廷里的一些出過大力氣,在朝廷里占據高位的家族,其實都不太合適。
畢竟太子妃一定,這些人家立刻跟太子綁定在了一起。
李云雖然不怕,但是卻不得擔心將來的外戚過分做大。
因此,他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定下來了規矩,太子李元的太子妃,要在緝盜隊老兄弟的女兒中挑選。
太子妃已經不會在朝廷核心的這些家族之中誕生,那么其他諸皇子的王妃,對他們吸引力其實就不大了。
畢竟太子名分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再加上皇帝陛下這樣強勢,誰也不能生出太多幺蛾子。
李皇帝沉默了一會兒,站了起來,擺手道:“算了算了,不跟你掰扯了,我回宮里去了。”
“你家那老四,去不去北邊,都看你們自己。”
說完,他背著手離開,走了兩步,又回頭看了看周必,悶哼道:“你跟不跟我走?”
周必一個激靈,連忙站了起來,擠出來一個笑容:“我跟陛下走。”
說罷,他跟在李云身后,扭頭看了看蘇晟,對蘇晟做了個拱手告饒的姿勢,然后亦步亦趨的跟在李云身后。
一直到上了馬車,周必才小心翼翼的說道:“二哥,大公主要是跟周家的四郎成婚,那是好事情,二哥怎么這樣生氣?”
李皇帝這會兒正在想事情,聞言回過神來,沉默了一會兒之后,微微搖頭:“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不知不覺間,兒女都已經長大了,突然覺得自己老了罷。”
又幾天時間過去,朝會之上,皇帝陛下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認下了李封這個兄長,并且在朝堂上,當眾封他為宣王,并任其為宗府宗正,統管整個李家宗室。
李封的次子,也得了郡王爵。
宣王一家,暫不就藩。
或者說,整個李唐的宗室,目前還沒有一個宗王去外地就藩,將來李家的諸王要不要就藩,怎么就藩,都還是未知之數。
工部得令,在洛陽城里修建宣王府。
一時間,宣王一家成了洛陽城里最熱門的話題。
畢竟在此之前,誰也不知道皇帝陛下還有個胞兄。
不過,李封一家常年跟皇帝一家一起過年,這個事情許多朝廷的高層都是知道的,只是他們不太能夠確認李封的身份。
這一次李封一家得以封王,才算是正了名分。
一時間,原本幾乎無人問津的李家,門檻都差點被人踏破,每天拜訪的人可以說是絡繹不絕。
就在李封一家成了京城熱門的時候,李皇帝依舊在有條不紊的布置自己的北伐事宜。
隨著樞密院的章程上交,各種準備工作,也都在一點一點推進之中。
與此同時,英國公劉博也親自趕往河北道,主持河北道九司的事宜。
駐守河北道的孟青孟將軍,也每天一份文書,送到洛陽來,稟報幽燕的情況,以及河北道的準備工作。
戰事,可以說是一觸即發。
就在整個新王朝,上上下下都在籌備著進攻幽燕的時候,在皇城的甘露殿里,一身宮裝的廬江公主李殊,站在自己的父親面前,她盯著李云,輕輕咬牙,兩只眼睛里,已經有了淚花。
“阿爹,你干什么要讓蘇湛到河北道去?”
李皇帝抬頭看了看自己這個大女兒,只當是沒有聽見,又低下頭來處理事情。
李殊上前一步,正要繼續說話,一個宮人小心翼翼上前,對著李云跟李殊低頭行禮,然后開口道:“陛下,禮部奏報,說契丹使者已經到洛陽來了。”
“還有,東瀛使者,也已經到了洛陽。”
“請陛下賜見。”
李皇帝聞言,瞇了瞇眼睛,緩緩說道:“知道了,讓他們…”
“在禮部會館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