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富原本計劃在蘇市多游玩幾天,但事與愿違,隨著他在區醫院的事跡被報道開來,許多人聞風而動,紛紛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找上門來。
這些人的目的跟區醫院如出一轍,無一例外都是想邀請武小富前往他們所在之處進行交流,并傳授寶貴的醫療經驗。
面對如此情形,武小富深知再這樣繼續待下去根本無法盡興地玩耍了,于是無奈之下,他只好和瞿穎匆忙收拾行囊,踏上歸程。
時光荏苒,轉眼間距離武小富離開醫院已過去了半個月。
今日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面,武小富精神煥發地站在了東海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門口。
與武小富同行的瞿穎也同樣神采奕奕,她在此之前已經順利辦理好入科前所需要的全部手續,今天對她而言,可是正式開啟工作生涯的重要日子——第一天上班!
兩人并肩走進醫院大門后,武小富轉頭看向瞿穎,關切地說道:“要不還是我先把你送到科室那邊去吧?”
然而,瞿穎卻笑著搖了搖頭,伸手輕輕將武小富推開,自信滿滿地回應道:“腫瘤科我以前又不是沒有去過,那里的同事們好多都是我的老相識啦,哪里還需要你來送呀!你趕緊去忙自己的工作吧,等你忙完之后記得通知我一聲哦,到時候咱們再一同回家。”
聽到瞿穎這么說,武小富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行吧,那要是有什么事兒記得一定要給我打電話哦。”
瞿穎點了點頭,朝著腫瘤科的方向快步走去,只留給武小富一個漸行漸遠、充滿活力的背影。武小富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溫柔地注視著瞿穎逐漸遠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其實,武小富內心深處非常想要跟上去,去給瞿穎撐撐場面。
因為他很清楚這一次與上回的情況截然不同。上次瞿穎初來乍到,僅僅是剛進入科室的一名住院醫師,而且還是那種合同工性質的醫師,可以說是處于整個科室的最底層位置。
對于這樣的新人加入,科室自然是表示歡迎的,畢竟多了一個可以幫忙做事的人嘛,而且她暫時也不可能威脅到上層人員的利益,畢竟只是多了個埋頭苦干的勞動力而已。
然而,此次瞿穎歸來卻是以人才引進的方式,不僅直接被聘任為副主任醫師,還獲得了科室副主任的職務。更令人矚目的是,醫院竟然還賦予了瞿穎開展研究室課題的權利,并為此提供了相當可觀的資金支持。
要知道,瞿穎如今不過才三十出頭而已,雖然在臨床上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相對來說仍然不算豐富。
可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且資歷尚淺的醫生,一回到醫院就能得到如此眾多的優厚待遇,腫瘤科里那些工作多年的老人們心里怎么可能平衡得了呢?
畢竟一個科室所擁有的職務資源是有限的,如果都給了瞿穎,那么其他原本對這些職位有所期望的人,他們心中的愿望恐怕就要落空啦!
利益,如同深植于人類社會根基處的毒瘤,往往成為恩怨滋生的源頭和罪魁禍首。特別是當眾多目光聚焦在瞿穎身上時,這種因利益引發的爭議愈發凸顯。
在許多人的眼中,瞿穎似乎并不具備獲取如此豐厚資源的資質與條件。于是乎,一種普遍的看法應運而生——正是由于武小富的存在,瞿穎方能享受到醫院這般特殊的優待待遇。
當人們認定一個人德不配位之時,對其的不滿與指責便如潮水般洶涌而至。對于瞿穎而言,情況便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針對她的意見日益增多且愈發強烈。
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呢?或許,瞿穎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特別的關照與優待。
在此前,榮橋曾親自詢問武小富是否還有其他需求,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即便自身無法直接滿足這些要求,他亦能夠前往衛健委代為申請解決。
更甚之,榮橋聲稱在衛健委方面,由他出面協調處理相關事宜應不會遭遇太大阻礙。
面對這樣的提議,武小富果斷選擇了婉拒。畢竟,如果繼續施加額外的助力,恐怕就連瞿穎本人都將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與此同時,武小富內心深處始終堅信著瞿穎所擁有的真正實力。
要知道,瞿穎絕非等閑之輩。早在此前,她便憑借個人努力成功開展了獨立的課題研究工作,并榮獲杰出青年獎這一殊榮。
盡管該獎項屬于分類杰青范疇,但在年輕一代中已然堪稱鳳毛麟角、出類拔萃。
而此次遠赴海外深造學習的經歷,無疑為瞿穎注入了更多新鮮的靈感與思路。如今滿載而歸的她,懷揣著諸多創新理念與研究構想,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國大展拳腳。
以瞿穎的天賦,以她如此出眾的才華和敏銳的洞察力,武小富相信瞿穎未來一定能夠創造出大量驚人的專利成果。
可惜,這其中的奧秘與潛力,目前唯有武小富一人知曉得清清楚楚。
在科室里,有那么一群因為資源分配問題而失去優勢地位的人們,恐怕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到瞿穎身上所蘊藏的巨大能量。
盡管瞿穎心里明白,武小富此番前來是有意為她撐腰打氣,但她并不想一直過分地依賴于他人。她渴望憑借自身的能力去應對各種挑戰,獨立解決所有遇到的難題。
此時,在肝膽外科f區,武小富毫無征兆地突然現身歸來,這一意外之舉瞬間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又驚又喜。
尤其是陳振東,他興奮地大聲叫嚷道:“老大,您怎么回來了?而且事先連個招呼都不打呀!我們也好提前準備一個隆重的歡迎儀式來迎接您嘛!”
的確,自從武小富離開之后的這段日子里,大家著實感到疲憊不堪。曾經的武小富就如同科室中的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一般,工作量可是其他人的好幾倍。
別看武小富好像平時下班很早的樣子,但是看待事物絕不能僅僅局限于表面現象。
像他們這樣身為科室主任級別的人物,通常每天安排的手術至少要有四臺之多。然而,武小富每日所承擔的手術數量卻幾乎達到了他們的兩倍之巨!
由此可見,武小富平日里的工作強度和付出程度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之所以能夠早早地下班,原因無他,皆在于武小富那令人驚嘆的高效工作能力。要知道,他不僅負責的排臺數量眾多,而且完成任務的速度更是驚人地快。
正因為如此,科室里其他同事的整體工作量才得以降低,從而能夠提前結束一天的繁忙工作。然而,就在這段時間里,武小富因故未能到崗,那些原本由他承擔的繁重工作瞬間全都壓在了陳振東等人的肩上。
可他們畢竟沒有武小富那樣的工作效率,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根本無力招架,無奈之下只能開啟晝夜顛倒的工作模式。在此期間,大家一直苦苦期盼著武小富早日歸來。終于,好不容易把武小富給盼回來了,卻偏偏不巧趕上了寄生蟲病肆虐,再加上休息的時間,回來工作的日子,可以說是一拖再拖。
此刻,當眾人親眼見到武小富重新回到崗位時,那份驚喜之情簡直難以言表。只見武小富面帶微笑,豪爽地說道:“喲呵,這么想我啊,哈哈,行啦,咱們趕緊開早會吧。”
的確,經過這么長一段時間沒在科室露面,科室里的醫生們興許沒啥太大的變化,但科室里的病人們卻是不知道已經更換了多少批了。
隨后,早會正式開始,當班護士匯報起昨天的工作情況:“昨日白班一共入院七位病人,出院則有九位;而夜班入院的病人共有四位。其中,七號病床的病人劉洋,是胰腺癌病人”
這一次交班竟然持續了整整半個小時!不僅僅是負責值班的護士,就連當班醫生馮玲玲都參與其中并且交流了好幾分鐘之久。原來,就在昨天醫院接收了一名急診患者,并緊急為其實施了一場高風險的手術。
目前,這名患者尚未從重癥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鑒于這種情況,對于這位特殊病患的交接工作必然需要格外重視,畢竟他的病情復雜且危急。
當然,除了這位重點關注的病人之外,其他患者的情況也不能忽視。即便是那些平日里能夠簡單幾句話交代清楚的病例,此刻大家也都詳細地進行了說明和匯報。
因為所有人都深知武小富的工作習慣,如果現在能夠將交班工作做得更細致一些,那么稍后的查房環節可能就會輕松不少,至少不會像往常那樣被武小富頻繁追問各種問題。
否則,等到查房時再面對他一連串犀利的提問,恐怕就沒那么好應對了。
整個交班過程中,武小富始終安靜傾聽,并未過多插話或詢問細節。
對他而言,交班無疑是作為科室主任快速、全面了解病房整體狀況最為簡便直接的方式,而后續的查房則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深入掌握每個患者具體情況的有效手段。
當交班終于順利結束后,武小富抬起頭來,目光轉向了陳振東等人,緩聲道:“你們誰手頭的手術比較多,可以分給我兩臺。我今天剛回來,,正好還沒排臺,可以幫你們分擔一部分工作量。”
眾人聞言頓時欣喜,“哎呀呀,那怎么好意思呢!不過嘛,我這兒正好有三臺哦。”陳振東嘴上雖然說著不好意思,但手上的動作可是一點兒都不含糊。
要知道,他今天攏共也就只有五臺手術而已,居然毫不猶豫地一下子就分給了武小富三臺,明眼人一看便知,他這是迫不及待想要早點下班啦。
一旁的張學文等人見此情形,哪里還顧得上什么矜持啊,紛紛忙不迭地將自己手頭的手術也分了一些出來。
這不,眨眼之間,武小富手里竟然已經握有整整六臺手術了!武小富對此也不在意,畢竟他剛剛才好好地休息過一番,現在精力充沛得很呢,多承擔一些工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六臺手術中的第一臺,乃是一例腹腔鏡下肝血管瘤剝除術。
說起這肝血管瘤手術,在f區的眾多手術當中,其實還算得上是相對較為簡單的一種。武小富都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過此類手術了。
一般來說,肝海綿狀血管瘤通常都會有一層包膜存在,而且瘤體的包膜與肝臟實質之間往往有著十分明顯的組織間隙。
所以,在手術過程中,如果能夠沿著瘤體的包膜仔細地進行分離操作,那么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順順利利地完成整個手術流程的。
當然啦,對于這種類型的手術而言,如何在術中妥善地保護好瘤體周邊的靜脈血管,無疑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
武小富做起這樣的手術可謂是輕車熟路,僅僅用了十來分鐘,第一臺手術便順利完成。
然而,正當他準備著手開展第二臺手術時,科室突然接到了一臺緊急手術。此時,張學文和陳振東兩位醫生正在另一間手術室忙碌著,他們的手術才剛剛拉開序幕。面對這種情況,重任自然落到了武小富的肩上。
這位被送來的急診病人病情危急,初步檢查結果顯示其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的大出血。
經過進一步了解得知,該患者有著長達三十年的乙肝病史。令人揪心的是,早在兩年前,他就不幸被確診患有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并接受了部分肝葉切除手術。
自那次手術后,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其家屬,都對身體狀況格外關注,小心翼翼地遵循醫囑進行護理和治療。然而,盡管如此謹慎,意外還是發生了。
就在一小時前,患者毫無征兆地突然出現了嘔血癥狀,吐出的鮮血鮮紅奪目,其中還夾雜著血凝塊兒。與此同時,患者感到頭暈目眩、心慌意亂,全身更是軟弱無力,仿佛所有的力量都在一瞬間被抽離了身體。
而從開始嘔血那一刻起,直到被送達醫院,短短時間內,患者的嘔血量竟然已經高達1200ml!這樣大量的失血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生命隨時可能會消逝。
結合病史,急診醫生就已經判斷患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了,畢竟肝硬化病人最常見的就是這個,尤其是出血量這么大的,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經過檢查一看,果然是這樣,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是很危險的,許多病人不等送來醫院就沒了,這個患者還算是幸運,第一次出血,兼且離醫院不遠,發現的也及時。
“接進來吧。”
武小富接到電話,就吩咐一聲,急診趕忙安排。
急診科,朱云對著患者家屬說道,“你們很幸運,肝膽f區的武主任剛好結束了一臺手術,我們現在就送病人進去,你們跟我簽一下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