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寧第九百三十章風雨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下長寧 >>天下長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三十章風雨來

第九百三十章風雨來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6日  作者:知白  分類: 歷史 | 熱血 | 治愈 | 無敵 | 血脈 | 戰神 | 知白 | 天下長寧 

冰州這個地方的可悲之處就在于,淳樸的百姓們并不知道他們要面臨什么。

他們也不知道,才結束了不過二十幾年的戰火馬上就要重燃。

他們更不知道,大寧皇帝陛下不惜親自去漠北解決外敵黑武和遼北道也有極大關系。

有人說,應該先把內部的問題解決了再去解決外部的問題。

可在大寧皇帝眼中,不把外部的問題解決了內部的問題就會更大。

若遼北道的情況是發生在黑武在漠北施壓之前,那被有心人利用的話遼北道的情況就會更慘烈。

遼北道百姓的熱血不允許有外敵踐踏他們的家園,可那個時候遼北道必是外敵的突破口。

想想看。

如果從渤海繞過來的那支黑武北院大軍沒有被大將軍唐匹敵解決掉......

這也是為什么陛下讓葉無坷來遼北的目的。

葉無坷深沉的愛著他的家鄉,愛著這片大地,愛著這片大地上的每一個人。

他去漠北,他能想明白遼北道會面臨什么樣的境況。

他更能明白,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野心會將多少無辜百姓置于災難之地。

陛下了解他。

這個純良少年始終都保持著那份純良。

朝中很多人都說,之所以是葉無坷,是因為他在西蜀道大開殺戒。

葉無坷是個心狠手辣的人,是個斬草除根的劊子手。

可他們卻從未想過,如果遼北道的事不是葉無坷來會是什么下場。

若是夏侯琢呢?

若是澹臺壓境呢?

他們都有能力比葉無坷做的更徹底,查的更直接,殺的也就更狠厲。

不說別人直說在北疆做了很多年大將軍的夏侯琢,對待叛亂的態度是什么?

手指所向,蕩然無存。

所以葉無坷這樣的人來注定要承受一些委屈,一些罵名。

但對于遼北道的百姓來說,他來是福音。

也許再過五十年會有人醒悟,也許需要一百年。

冰州城墻上。

葉無坷看著外邊的蒼茫大地,眼神里的深邃根本就不像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東西。

他在等。

他在等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來遼北道之前和高清澄聊起遼北道情況的時候,那個冰雪聰明的小姑娘就曾提醒過他。

也許他在遼北見到的未必是一群讓人恐懼的魔鬼。

可能是一些葉無坷曾經向往也敬重的......魔鬼。

他真的不希望等來那些人,可他知道一定會來。

徐績把自己送進廷尉府的真正目的也在于此......徐績怕了。

徐績在遼北道給了連夕霧很多指示,不可否認在那個時候徐績和連夕霧的初衷都是想盡快解決民生問題。

然而有人利用了這一點。

徐績是當朝宰相,他向來自負。

可當他意識到,他在遼北道開創的新局面已經被蛀蟲鉆的千瘡百孔的時候他無力回天。

他甚至成了那些人供奉起來的圖騰。

徐績當然貪,當然結黨營私,可他確實從來都沒想過要用這種方式反抗大寧皇帝。

當他意識到他已經成了別人的軀殼,他只能把自己送進地獄。

進了廷尉府昭獄之后,他就徹底與世隔絕。

遼北道的情況他有責任,他借助官商勾結在遼北道貪墨的財產多的讓人震驚。

他想過要控制大量的官員和商人以此來對陛下施壓。

但他沒想過用這些人組建軍隊推翻陛下。

躲起來的徐績看著真是狼狽,也讓人很難相信他就這么承認敗了。

朝中的人,甚至是百姓們都在等著看。

等著不服輸的徐績怎么向陛下發起挑戰,所以在聽說徐績主動到廷尉府投案的時候每個人都不信。

甚至絕大部分人都覺得,徐績另有后手。

他們等啊等啊等啊,始終等不來什么。

直到現在絕大部分人還是不相信,徐績一點后手都沒有。

可是葉無坷在廷尉府昭獄再一次見過徐績之后,這個少年就明白......徐績是真的怕了。

這位權勢滔天試圖挑戰黃泉的大人物,怕了。

徐績在廷尉府里的欲言又止,是因為他知道有些話他說了也沒人信。

而且他說了的沒人信的東西,恰恰是他已經深陷其中。

貪權的人被利用,徐績都難以逃過。

站在城墻上的葉無坷,終于看清楚了那些迷霧背后的身影。

可他卻真的沒有快意可言。

在西域,他以為操控著商人和諸多勢力的人是溫貴妃。

在江南,他懷疑那個地下錢莊的幕后黑手是徐勝己。

在長安,他甚至已經看到了徐績這個一手遮天的人是怎么遮天的。

在漠北,他開始察覺到有些東西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溫貴妃,徐績......

他們一個是貴妃一個是宰相,那是在多高位置上有多大權利的人啊。

誰都覺得,就該是他們。

“明堂,來了。”

就在這時候,秦焆陽抬起手指了指遠處。

那邊隱隱約約的已經能看到有一片煙塵升起,遠遠的看著像是雪崩的場面。

可那不是,那是比雪崩要可怕無數倍多的東西。

而此時葉無坷心中想到的是......徐績這個可恨之人竟然也有那么一點點讓人可憐的地方。

當年他讓連夕霧在遼北道利用一些失意之人的時候,絕沒有想到這些看起來隨隨便便就能被他拿捏的人會成為把他架起來烤的火焰。

騎虎難下,有些時候并非是人主動騎到虎背上去的。

“來了就來了。”

葉無坷往兩側看了看。

他從長安來冰州之前拜訪了許多前輩,依著他的性子怎么可能空手而歸?

他帶了一千二百人的隊伍到冰州,很多人都只看到了那一千二百人的隊伍。

沒有看到隨行而來的那些大車。

這個純良的又狡猾如狐貍一樣的少年,不希望看到這一天可他還是為這一天做了準備。

冰州城本來就是兵家重地,城墻上的防御武器裝備的很齊全。

但在葉無坷看來,這遠遠不夠。

他沒到冰州先去了松河縣檢查雪情,當地官員急匆匆的跑去松河見他。

在那個時候,東廣云匯的車隊進入了冰州城。

很早之前就有人說過,葉無坷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他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千萬不要以為他只做了一件事。

當東廣云匯的車隊進入冰州城的時候,他正在松河岸邊大發雷霆。

他讓道口縣的官員們去鄉鎮各處檢查災情的時候,東廣云匯的車隊也進入了道口和松河兩縣。

他只帶來了一千二百名戰兵,可太子,陛下,給他的支持遠遠不止這些。

此時此刻,冰州城的城墻上,一排排弩一字排開。

在那群悍匪還沒有到冰州城外的時候,少年忽然抽刀虛空劈了一下。

他身邊的人都沒有理解這是為何。

隔著那么遠,這一刀除非是神仙劈出去的不然怎么可能劈中遠處的敵人?

可少年這一刀,劈開的不是敵人。

是他自己心中的那層障。

“壞我家園者,賊!”

葉無坷用龍鱗黑線指著遠處的塵煙激蕩。

城外。

領兵而來的羅擎天舉起千里眼看了看,然后臉色驟變。

他很了解冰州城,這么多年來他雖在燭舞峰上為匪,可他時不時就會來冰州城看一看。

他之所以敢夸下海口,就是因為他對冰州城的了解。

可現在他看到的卻讓他的自信瞬間動搖。

大寧立國已經二十幾年,他離開軍隊也已經有很多年了。

他聽說過大寧戰兵的武器裝備在不斷的革新升級,但他還沒有見過排弩的威力。

可他知道那東西有多大威力。

“將軍。”

有人喊:“是否直接沖城!”

羅擎天腦海里莫名其妙了出現了很多年前他跟著大將軍羅境破城時候的畫面。

面前是一座舊楚軍隊駐守的堅城,要打下來必然有極大傷亡。

那個時候大將軍羅境說,若是在平原交戰這些守城的楚軍都不夠他塞牙縫。

可是面對堅城,戰無不勝的寧軍在那時候也只能用傳統的方式來進攻。

傷亡確實慘烈,哪怕他們贏了傷亡也不可忽略。

那時候大將軍羅境說,若有一日我寧軍有攻城利器就不會損失如此多的兄弟。

現在他們再一次兵臨城下,可他們依然沒有攻城利器。

而守城的人,卻有了守城利器。

“將軍!”

有人催促:“要不要直接沖城!”

羅擎天晃了晃腦袋,讓自己從思緒之中抽離出來。

“守城的人兵力不足。”

羅擎道:“也許他們早有察覺我們會在此面攻打,先不要急著上去,派人往冰州四面查看,城墻上方位薄弱是何處。”

他手下人立刻答應了一聲。

分派出去的斥候往冰州其他地方縱馬而去。

城墻上的葉無坷看到敵人并沒有馬上攻打,他就知道自己的對手是個沉穩的老將。

這一次的敵人不是突玉渾人,不是西域人,不是漠北游牧民族,也不是黑武邊軍。

是熟悉寧軍的人。

甚至,是曾經訓練寧軍的人。

燭舞峰的山匪在城外集結,他們沒有馬上進攻而是在等待斥候歸來。

氣氛變得壓抑起來,不只是對于城墻上的人來說。

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斥候從各處急速歸來。

聽到查看的消息之后,羅擎天的臉色有些難看。

冰州四面城墻上都布置了大量的排弩。

“這怎么可能,葉無坷是怎么把排弩運來的?又怎么可能這么多!”

來之前還有些自負的羅擎天,這一刻猶豫了。

他想請示博赤厲。

博赤厲是草原人,是最早就跟著唐匹敵開始征戰的草原人。

“四城防衛看起來基本相同,但葉無坷在此處。”

羅擎天壓住了請示博赤厲的沖動。

他不想讓部下在第一天就對他失望,也不想在其他人面前丟了臉面。

有手下人說:“將軍,葉無坷在的地方難打那我們就去打別處,看他能不能來回支援!”

“虛虛實實。”

羅擎天道:“若別處防備薄弱,葉無坷就不會在這了。”

“他要防備的是我們四面圍攻,所以必會在最難守的地方親自坐鎮。”

“況且......若我們能一鼓作氣打下葉無坷親自鎮守的地方,那冰州士氣必破。”

說到這,他看向手下人:“不要懼怕,隨我沖城。”

他一揮手:“上去!”

數不清的山匪抬著云梯開始往前沖,這些人身邊還有盾牌手護持。

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山匪,他們也是由久經戰陣的將軍訓練出來的人。

看到賊兵陣法嚴整,葉無坷回頭看了一眼:“不急,等著他們靠近些。”

“賊兵沒辦法找到那么多合適的東西做盾甲,哪怕他們不缺錢也不敢那么明目張膽。”

葉無坷道:“他們身上的盾甲多數都是木制藤條制,放近些......”

等到賊兵快要靠近城墻的時候,葉無坷一聲令下。

城墻上的火箭齊發!

前邊的賊兵有盾甲,后邊的賊兵裝備要簡單的多。

“把排弩瞄著敵軍后陣打!”

葉無坷一聲令下。


上一章  |  天下長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