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
知白:
廷尉府,昭獄。
這是一間看起來很普通的刑房,這里曾經暫時關押過很多普通的犯人。
哪怕他們犯下的案子在當時也曾轟動一時,可當徐績住進來后他們也就都變得平凡了。
徐績看到葉無坷的那一刻似乎很開心。
雖然并不知道,他在此時為什么還能開心的起來。
葉無坷一進門就直奔徐績,徐績以笑臉相迎的時候他的右手已經捏住了徐績的臉。
徐績的笑容隨即扭曲,因為那個家伙捏著臉來回拉扯了幾下。
“不怪你無禮。”
徐績被葉無坷把老臉拽的生疼,但還是體貼的說了一句不怪你。
沒有在徐績臉上拽下來什么東西,并沒有出乎葉無坷的預料。
但他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因為他還是不認為,真正的徐績會如此輕易的進了昭獄。
“若非你來,我都快忘了你還是廷尉府的千辦。”
徐績溫和道:“只記得是你為國揚威的鴻臚寺卿,威震南疆的西南招討使。”
葉無坷道:“我倒是不記得徐相善于拍馬屁。”
徐績笑笑,并未對這句話有什么反駁,也不介意。
他看起來真的還是那個坐鎮朝堂的宰相大人,沒有一點兒階下囚的萎靡不振。
葉無坷在徐績對面坐下來,剛要開口說什么的時候徐績卻微微搖頭。
“等一等。”
葉無坷好奇起來:“徐相要等什么?等別人來?”
徐績笑道:“等消息來。”
葉無坷更好奇:“徐相的意思是會有一個對你來說有利的消息來?”
徐績嗯了一聲:“會的。”
葉無坷道:“我可能在長安城不能停留太久,徐相的好消息我還能等到嗎?”
徐績說:“我跟你說等一等,那你自然能等到。”
他語氣依然溫和:“我做官這么多年最不喜歡做的事就是等人,也不喜歡讓人等我,所以葉部堂應該不會等太久。”
葉無坷:“行,那就陪徐相等一會兒。”
他回頭吩咐道:“給徐相來一壺茶,給我來一些能填飽肚子的東西。”
門外的廷尉立刻答應一聲。
結果消息來的比廷尉上茶的速度還快些。
門吱呀一聲開了,高清澄站在刑房門口給了葉無坷一個眼神。
葉無坷起身出門,高清澄輕聲說道:“滿城風雨。”
葉無坷問:“多大風雨?”
高清澄示意他到一邊說話。
“就在不久之前,長安城里有人到處張貼告示。”
高清澄道:“告示的內容是當朝宰相徐績,因為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到廷尉府投案自首。”
“上邊還寫明了他到底如何罪孽深重,其中一條和你有關。”
高清澄一伸手,旁邊的廷尉地上來一份剛剛送過來的告示。
葉無坷展開之后看了幾眼,眼神就有了些變化。
告示上說,徐績投案自首是因為這些年日日承受煎熬。
他說他所犯的案件,是關于當年大將軍唐安臣的謀逆案。
徐績告訴全城百姓,當年的案子其實另有隱情。
大將軍唐安臣是被人陷害,并非真心謀逆。
而徐績為了盡快安頓民心,為了盡早穩定朝局,所以下令結案,將唐安臣以謀逆罪名論處。
他在告示上說,后來他查到唐安臣實則是被一群試圖謀逆的人以黑膏毒害。
在他知道后本該重新審理此案,可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拖著沒辦。
不久之前,他又查到在西南試圖謀反的一群逆賊就是毒害大將軍唐安臣之人。
而查辦此案的正是唐安臣的兒子:葉無坷。
看到這的時候,葉無坷的腦子里都嗡了一聲。
朝廷從來都沒有對外宣布過葉無坷身份,雖然如今滿朝文武已人人都知道他是唐安臣之子。
可百姓們并不知道。
百姓們只知道他是從大寧遼北道邊疆一個窮苦小村子里走出來的少年。
都把他當成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奇才。
葉無坷也因此而得不少百姓欽佩敬仰,都覺得葉無坷是自己人。
不代表任何豪門,不代表任何世家,不代表任何權力。
可徐績一張告示,把葉無坷的身份挑明了。
接下來徐績在告示之中告訴百姓,葉無坷查辦此案也算天理循環。
所以他打算投案,將這個舊案交給葉無坷來審理。
如此,也能讓葉無坷為他冤死的父親盡一份力。
“有點歹毒啊。”
葉無坷看完之后居然還能笑笑,雖然剛看到的時候確實被震了一下。
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讓人知道我出身,百姓們對我的信任也就差了些。”
“陛下尚未宣布罪臣之后也可入仕,他先用這樣的方式告訴百姓。”
葉無坷嘆道:“果然是老狐貍。”
他這樣的反應讓高清澄稍稍安心。
她輕聲說道:“如今輿情未起,可先看看再說。”
葉無坷笑了笑道:“不必看看再說,我去請示陛下,明日就找個熱鬧地方與百姓見見。”
高清澄嗯了一聲:“這樣也好。”
不知不覺間,這少年已無她剛認識時候的青澀。
或許是因為在鴻臚寺里做事時間久了,在處事上也就眼界更廣。
如果是剛離開無事村那會兒,徐績這般安排一定會讓葉無坷憤怒。
“早晚要說的事,不如我自己來說。”
葉無坷笑著對高清澄說道:“現在再接著去會咱們的徐相。”
他朝著高清澄比了一個大拇指:“莫擔心,我強的離譜。”
高清澄被他逗笑,也比了一個大拇指:“穩如老狗。”
葉無坷瞥了她一眼,轉身回到刑房。
見到葉無坷歸來,徐績臉上的笑意更濃。
不等葉無坷落座,徐績就笑呵呵的說了一句:“不客氣。”
葉無坷也笑呵呵的說道:“徐相為了我如此良苦用心,倒是真的該說一聲謝謝。”
徐績已先說了一聲不客氣,本以為葉無坷會生氣卻沒料到葉無坷竟是毫不在意。
這少年心性,已遠非是徐績認為的那般境界。
當初葉無坷第一次進相府見到徐績的時候,可是壓不住那心境之中燒起來的火氣。
此時此刻,這少年還是原來模樣卻早已不是少年心智。
“徐相不僅高風亮節。”
葉無坷把手里的告示放在桌子上:“做文章這遣詞用句也是真的妙哉。”
“尤其是這句。”
他指了指告示上的一行字:“徐相在案情查明之后,甘愿辭去相位,于長安城內做一不食俸祿的掃街老吏,無論寒暑,不管風雨,打掃長安街道。”
徐績笑道:“天下妙句,皆出自真心本意,虛情之文,虛浮造作。”
葉無坷點頭表示贊同:“徐相如此誠心實意,長安百姓不會不答應,陛下都不能不答應。”
徐績道:“做一掃地老吏是我心愿,還要看陛下準與不準。”
葉無坷道:“民心所向,徐相擔心什么,必會心愿有成。”
他往前拉了拉椅子:“正好我明日要在長安城內召百姓集會說一說案情的事,徐相心意我會幫你再多問百姓一次。”
徐績眼神馬上就飄忽了一下。
“葉部堂要召百姓集會?”
“對啊。”
葉無坷道:“我聽聞之前朝廷要審張湯的案子,徐相想出一道妙計來。”
“請長安城內士紳,四海堂內弟子,以及滿朝文武到書院里辯論。”
“那是因為張湯地位特殊,處置起來格外棘手,將如何定性之事交予悠悠眾口,徐相這一計讓人拍手叫絕。”
徐績眼神又飄忽了一下。
葉無坷說的可不是什么他想出來的妙計,是張湯反將了他一軍之舉。
“徐相地位高于張湯。”
葉無坷繼續說道:“況且徐相與案件相關之處更是情有可原,所以交予悠悠眾口對徐相更為有利。”
“常言說法不違民心,律不離民意,徐相光明磊落,百姓們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他指了指那告示:“如今長安城盼著朝廷還徐相清白之身,若非是我今日方回,我今日就想召百姓集會了。”
徐績沉默片刻后說道:“葉部堂一心為公令人欽佩。”
葉無坷道:“說是為公不假,但更多是為徐相考慮。”
“我自離開山村便一直聽聞,天下為公者首推徐相。”
“如果讓徐相因為這樣一樁小事就身陷囹圄,又或是真如徐相所言去掃大街......我于心不忍。”
說到這,葉無坷道:“剛才徐相說我一心為公,其實我都是受徐相影響。”
“我才為官兩年不敢懈怠,徐相為官數十年為相二十年都未曾懈怠。”
“為了公事徐相不顧家庭,以至于獨子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身邊已無可依靠之人,再落得個打掃街道的下場誰能不心疼?”
“徐相教子有方,您的孩子早早離開家門自謀生路,不給徐相添麻煩,不給朝廷惹是非。”
“事事處處,徐相實在是朝臣之楷模,是......”
徐績:“葉部堂倒不如直接罵兩句臟話。”
葉無坷裝作驚訝:“為什么?”
他看著徐績:“徐相何出此言?”
徐績道:“葉部堂何出此態?”
葉無坷笑呵呵的看著徐績,也不說話了。
徐績道:“都說山野出身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吃虧,因為窮苦之地的人本來就什么都沒有,吃一點虧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巨大損失。”
“越是窮苦出身,這種不肯吃虧的性子就越明顯,哪怕是在言語上亦是如此,葉部堂覺得對還是不對?”
葉無坷:“都說不忠只是只要有一次就有無數次,徐相對此言又有何看法?”
不等徐績說話,葉無坷繼續說道:“我們村子里的人沒什么見識,說話偏激。”
“我的長輩們總說,不忠之人,一次不忠終身不用。”
他問徐績:“徐相覺得這話偏激嗎?”
徐績看著葉無坷,葉無坷也看著他。
兩個人此時根本不像是什么大人物,更像是在斗氣的沒什么城府沒有風度的小人物。
“葉部堂伶牙俐齒,了不起。”
“徐相謬贊了,我嘴笨的很。”
葉無坷笑道:“好在,我在外邊見人多,說話的機會多,嘴笨可以靠說得多來彌補。”
說到這葉無坷起身:“不打擾徐相清凈,明日我再來和徐相說說百姓是如何看法。”
小說相關
《》是作者:知白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