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山野小院
第1165章山野小院
李子冀回到了山野小院。
這個他第一次來到儒山后,就居住在這里的小院子,和當年一模一樣,除了野花盛開的位置和疏密程度有所變化之外,院中的陳設全然沒有改變。
他還看見了那個自己親手打好的竹椅,就靜靜地擺在原本的位置。
看得出來,從他離開后,這里再也沒有第二個人居住過。
他躺在竹椅上,抬頭看著天上的月光,四周依然靜悄悄的,恍惚間好似回到了當初觀圣卷的時候,只不過和那時候比較起來,現在要顯得更安靜。
因為此刻他的身邊一個朋友都不在。
崔文若,東方木,這些人現如今全都在長安城,偌大儒山,他最熟悉的朋友就只剩下了兩個人。
一個活人在文獄。
一個死人在花叢。
竹椅搖晃著,李子冀算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嗎?
他覺得自己大多時候都不是的,多愁善感這種情緒,卻也偶爾會冒出來,比如此刻,他先后見過了青瓶,顧知新,在柳樹下敬了顧春秋一壺酒,與儒圣有了一番交談,現在又躺在兵奴的墳墓旁。
兵奴就葬在山野小院四周那片野花里,這片野花的名字當初四師姐也曾告訴過他,妙筆生花。
因為這種野花只能生長在充滿浩然氣的地方,甚至可以說這些野花就是因為浩然氣的存在所以才誕生的,所以才被叫做是妙筆生花。
這名字單獨聽還算好聽,但用來當做一種花的名字,細讀實在覺得古怪。
“君上...”
李子冀的目光凝視月亮,口中喃喃著這個名字。
其實他之所以非要對付君上,除了要報兵奴的仇之外,還有更深的擔憂在里面,只是這種擔憂,他從未與任何人說起過。
就連六師兄等人,他都不曾提起。
如果,自己失敗了呢?
考慮任何事情都需要考慮兩種結果,這并非是沒有信心,也絕不是有所畏懼,而是更成熟,更周全的思量。
如果自己入七境失敗,那么所等待自己的結局是什么呢?
是否能活著?
他不清楚,破境失敗遭遇反噬這種事情,在修道者的身上發生太多太多次,入七境失敗若是遭遇反噬,那么結局必然只有死路一條。
屆時呢?
異教重新收割輪回,然后開啟下一個維持數千年的短暫世界。
而到時候誰又能鉗制君上呢?
君上視萬族于無物,在異教割草的過程中,他甚至會推波助瀾,說不定就連儒山,佛門這些大修行勢力都會在這次的收割之中付出慘重代價。
君上一心想要將各方勢力覆滅,讓北海重新掌控世界,借此來平衡天地殘缺。
以君上的魄力和能力,他或許真的能夠做到這一切。
所以李子冀想要對付君上,不僅僅是因為北海可能會是這場會談后無法掌控的未知,也有著對于自己一旦失敗后,避免君上真的顛覆世界這一結局的提前預防。
正如圣皇會去考慮自己洞天大陣失敗后該如何兜底一樣。
李子冀現在做的,也是在為自己未來萬一失敗的兜底。
這種預防,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何況,這種預防和他如今的成長并不沖突,他也存了想要用君上來磨礪自身境界,從而更上一層樓的念頭。
總之,對付君上,這算是目前綜合來看,最好的一條路。
同樣,對于君上來講,也是如此。
他為何不能安心等到五年之后呢?
還不是因為,他的內心其實也存了李子冀可能會入七境成功這種念頭,哪怕這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對于君上來講,他非常清楚李子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李子冀這樣的人身上,似乎從來都不缺少奇跡的。
而且,儒山,佛門,神教,妖國,圣朝,這些大修行勢力,對于君上來說,也是眼中釘,因為在他打算讓北海取締世界這一野望道路上,這些大修行勢力必然會成為難纏的攔路石。
甚至可能會讓他的謀劃成為泡影。
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君上絕不會放過對付這些大修行勢力的機會,所以說,李子冀在天山門時候就認為,君上不會輕易放過儒山。
除了要攪亂會談,影響李子冀進程之外,君上何嘗不是存了要提前掃清絆腳石的念頭?
可以說,李子冀和君上兩個人,在做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時候,背后往往都有著外人難以看清楚的,深邃緣由。
心里想著這些事情,將所有的一切全都仔仔細細的過了一遍后,恰好月光被一片云遮住,李子冀搖晃的竹椅停下,他站起身子,走進了山野小院外的那片野花里。
野花還是那些野花。
墳墓還是那個墳墓。
李子冀站在墳墓前,許久沒有開口說話。
身邊的人總是在不停離開的,無論是敵人還是朋友,現如今想起來,當年的意氣風發,如今卻都變成了冢中枯骨,這如何能不讓人唏噓落寞呢?
“我去了汴京,也去了廣元嶺,喝到了你說過妖國最好的酒,的確很好,但我還是認為他比天仙醉差一些。”
李子冀看著面前的墳墓,想著當初割草行動時候共同的經歷,曾經的他們是能夠相互信賴,將生死交托彼此的朋友。
兵奴從逆境中尋到了自己,他本該有更好的未來,卻死在了君上的手里。
仇恨會變淡嗎?
以李子冀的性子,也許會。
但他不會忘記這種事,這就足夠了。
“茉莉兒的確已經成長了,我想如果你現在看到的話,應該會高興。”
墳墓不會說話。
死人也不會說話。
只有墳墓四周盛開的野花,隨著四月中旬的夜風不停地搖晃著,似乎是對李子冀做出的回應。
恰好,蒼穹之上遮擋月亮的那片云也在此時被風吹走,讓皎潔的月光輕柔地灑落在山野小院上,灑落在這片寄托著生死和過往的野花上。
墳墓沒有墓碑。
在月光下顯得清冷幽寂,李子冀沒有再說話,只是看著那片野花,看著那片月光,恍惚的目光里帶著對曾經的懷念。
他在墳墓前站了很長時間,然后恍惚之色漸漸消退,李子冀轉身走出了這片野花,走出了山野小院。
只有月光和風依然在,依然在這片夜色里。
無聲地牽連著以前和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