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聲雞鳴聲響起之時。
趙三牛和趙四蛋就從床上爬起來了。
趙大山迷迷糊糊睜開眼睛走出來:“你們兩個這么早起來干啥,小心吵醒了珠珠。”
“大哥,我們動作很輕啦。”趙四蛋躡手躡腳的道,“今天是我們第一天跟著師父練功,說好了要雞鳴之時過去,三哥,你等等我!”
兩人走到院子里,程彎彎早就在院子等著了。
她是個喜歡睡懶覺的人,這是破天荒在雞鳴之前就起來穿戴整齊了。
她將手里的東西遞過去:“你們第一天去學功夫,該有點儀式感,這是娘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趙三牛和趙四蛋將東西接過來,是兩把木劍。
本來她是想買做舊的鐵劍,但是這倆小子是初學者,她擔心這兩人傷到自己,于是改買了木劍。
趙四蛋和趙三牛欣喜的不得了,拿著劍看了一會兒,這才趕緊去找賀霄。
這會兒正是三更半夜,一輪彎月掛在天空,繁星點點,倒是沒那么漆黑。
賀霄已經在院子里站著了,他沒有杵著拐杖,站如一棵松樹。
“師父!”
趙三牛和趙四蛋一起拱手,恭敬的喊了一聲。
賀霄點頭,第一天在雞鳴之時就到了,說明這兩個孩子是真的想學武。
他開口道:“在你們正式學武第一天,為師給你們二人準備了見面禮……”
他話剛說到一半,就注意到趙三牛和趙四蛋腰帶上別著一把劍,他緩聲問:“這是什么?”
趙四蛋立馬將木劍抽出來:“師父,這是我娘剛剛送給我和三哥的劍,這劍雖然是木頭做的,但是劍刃也很鋒利,還有這劍柄上刻了一只老虎,好生威風!”
趙三牛也顯擺的道:“劍鞘上還刻了好多復雜的紋路,有祥云,有波濤,很有氣勢……”
賀霄將劍拿過來。
一拿在手上,他就感覺到了與眾不同,這木劍很有分量,是極好的木材打制而成,從劍柄到劍刃,都格外光滑,一根毛刺都摸不到。
最重要的是,劍鞘和劍身上都有紋路,精致的刻花,這不是短短十幾天就能完工的,也不是普通木匠能雕刻出來的。
這兩把劍,比他自己雕刻的木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他的見面禮,突然有些拿不出手了。
趙四蛋好奇的問道:“師父,不是說給我們準備了見面禮嗎?”
賀霄一只手在身后,手中握著兩柄木劍。
他往后退了一步,面色淡然道:“見面禮在屋子里,稍等片刻。”
他迅速轉身,走進了里屋。
趙四蛋興奮道:“三哥,你說師父會送我們什么?”
趙三牛搖頭:“隨便送啥都行,我都喜歡。”
不一會兒,賀霄端著兩杯茶出來了:“這是為師特意為你們煮的茶,叫做清心靜氣茶。”
木劍送不出手了,暫時先拿兩杯茶忽悠吧。
等日后……
算了,也沒什么日后,他一個落魄武夫,再無日后輝煌。
趙三牛和趙四蛋咕嚕咕嚕將茶水喝下去,濃茶入喉,本來還有些困倦的二人,瞬間清醒了不少。
“第一項,跑。”賀霄淡聲道,“圍著大河村跑三圈再回來進行第二項。”
二人點頭,二話不說就開始跑步。
跑步是鍛煉毅力,也是熱身,熱身結束后,就要蹲馬步。
趙三牛和趙四蛋之前就天天在家里練習過蹲馬步,趙三牛蹲著馬步砍柴,趙四蛋蹲馬步看書,這對二人來說已經不算什么太難完成的任務。
蹲馬步結束后,天邊隱隱泛出了白光。
這會兒已經到了寅時,再等半個多時辰,天就亮了。
也就是這會,村中巡邏隊的人來了。
因趙家二人是門內弟子,所以他們二人需要在雞鳴之時就到這里來練功,而村中其他所有人,對賀霄來說,連外門弟子都算不上,自然也沒有強行要求,他只提出,每日寅時三刻來這里練習一個時辰就行。
村里這些巡邏隊的人需要干農活,有些也需要給程彎彎家里幫工,或是去鎮上扛大包,早上練功結束后,正好是新的一天正式開始,啥事也不會耽誤。最重要的是,學武不需要花錢,不花錢就能學武功,對村里窮人來說這就是占便宜,有便宜不占那就是王八蛋,就連一些喜歡打架的小屁孩也混在人群里,跟著有模有樣的學起來。
太陽快升起來之時,早上的練功就結束了。
趙三牛和趙四蛋渾身大汗淋漓回到家里,兩個人一點力氣都沒了,恨不得躺床上睡死過去。
“先去洗個澡,然后來吃點東西。”程彎彎看著兩人說道,“要是覺得太累了,現在也可以放棄,你們做任何決定,我都支持。”
趙三牛像小牛犢子一樣躥起來:“娘,我不累,一點都不累,吃完東西后還能干活!”
趙四蛋也趕緊起來:“我吃飽了肚子就去讀書。”
程彎彎失笑:“以前中午的時候你們不愛睡覺,從今天開始,每天中午睡半個時辰,補充精神。”
兩人立即點頭。
早上吃的是野菜雞蛋餅子,野菜和面粉揉在一起,中間夾著煎熟的雞蛋。
每天這三餐都是交給春花來做,曹瑩瑩輔助,文氏則是主要做月子餐,吳慧娘每天的吃食都是分開出來的。
文氏在做米酒雞蛋羹,是為了發奶。
她摸了個雞蛋出來,一抬眼看到春花拿了十幾個雞蛋,然后全部敲破打在大瓷碗里。
第一天來的時候,文氏會被這樣大手大腳的情況弄得嚇一跳,但是在這里待了三天,她已經習慣了。
早上一人一個雞蛋,這是大嫂家里的正常操作。
中午更是一人一碗干米飯,白大米,之前村里一戶送了十斤米,她還以為大嫂會拿去換銀子,沒想到竟然就放在家里留著吃。
一般到了晚上,菜色會很豐富,青菜是最基本的,雞蛋根本不缺,家里做鹵味生意的,更是不缺肉。
她來大嫂家里三天,餐餐都能吃飽,感覺自己都胖了好幾斤。
就算大嫂不給錢,也是她賺了。
她終于明白為啥老三媳婦拼了命也想來大嫂家干活。
文氏干活愈發賣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