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賽給了大家一個休息和調整的機會。
明星球員到金州聚會、表演,普通球員和教練們可以稍稍放松。
最忙碌的則是各隊的管理層,球隊經理們,在交易截止日之前,各隊都根據前半個賽季的情況進行調整操作。
群雄并起的西部局面相當復雜,洛杉磯湖人在戰績上獨占鰲頭,但身后的開拓者、爵士、國王、超音速等球隊緊追不舍。
西部球隊的整體實力處在一個爆發期,大家都想在后甘國陽時代奪得西部冠軍的王冠,這一寶座被開拓者占據了太久。
相較而言,東部則是典型的一超多強,波士頓凱爾特人一枝獨秀,目前看不到任何可以威脅凱爾特人地位的存在。
尼克斯、步行者、熱火都很有實力,但他們總體而言和凱爾特人,以及西部的諸多強隊有一定差距。
從雙方在常規賽的交手記錄就能看出來,西部排名前列的球隊對東部球隊有著明顯優勢,西強東弱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聯盟的格局都是東強西弱,西部只有湖人、開拓者兩支頂級強隊。
而東部的冠軍級強隊層出不窮,凱爾特人、76人、雄鹿、活塞、公牛等等,從NBA創立伊始,東部球隊就比西部更勝一籌。
這當然和經濟水平密切相關,早期NBA東部的球隊都是紐約、波士頓、華盛頓等東海岸核心城市,后來像芝加哥、底特律等也都是中東部的工業、貿易大城,經濟的發達程度是體育文化昌盛的根基。
發達的經濟帶來了更優質和大量的籃球人才,東部好些球隊都是NBA的創始隊,NBA的歷史和美國的發展歷史一樣。
先是東部十三州,然后西進運動,從大西洋一直擴張到太平洋。有些早期球隊一開始歸屬于西部,后來隨著NBA繼續往西擴展,就劃歸到了東部。
所以,如今西部球隊的整體年齡比東部球隊更年輕,積累的經驗和底蘊自然沒有東部球隊深厚,整體實力不如東部是很正常的。
但隨著時間推移,到2000年,年輕開始成為優勢,積累開始成為負擔,底蘊開始成為累贅,西部球隊對東部球隊的全面反超已經到達臨界點。
更年輕的西部球隊在球隊建設上更加開放、現代,在重要的選秀工作上更為靈活多樣——西部球隊對國際球員的培養和使用,要遠超東部球隊。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依舊是經濟因素,東部城市的經濟正在緩慢衰落,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勢力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逐步崛起,這些勢力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城市。
舊金山,丹佛,洛杉磯,波特蘭,菲尼克斯,都是充滿經濟活力的新增長型城市。
相反,曾經繁華的底特律、芝加哥、巴爾的摩、克里夫蘭等老工業城市,正逐步變成鐵銹帶。
大量工作崗位消失,中產階級搬離城市,前往工作機會更多的西部地區,空心化在逐步侵蝕中東部,連帶著也削弱了球隊對人才的吸引。
這一過程從70、80年代就開始啟動,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變遷,在21世紀即將到來時,趨勢已經形成,衰落不可避免。
紐約、波士頓這樣的“老貴族”城市還好,圍繞密歇根湖,曾經是美國工業心臟的中部地帶,日子真的不太好過。
甘國陽和隊友們從飛機上下來,來到克里夫蘭機場行李處的第一個感受就是“這里他媽的怎么這么舊”,和1984年甘國陽來克里夫蘭打客場,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更加陳舊了。
克里夫蘭這個城市,在中東部地區經濟繁榮時,沒有享受任何體育、文化上的加成,反而成為全美的笑話。
等到中部地區開始衰落時,該吃的虧是一點沒落下,比如休賽期吸引不到任何大牌自由球員的加盟,比如得不到聯盟青睞,拿不到什么高順位的選秀權。
自從蘭尼威爾肯斯離開騎士后,球隊陷入了低谷,并且暫時看不到任何重新崛起的希望。
丹尼費里被證明根本不可能是下一個拉里伯德,騎士為他付出的一切都付諸東流,毫無意義。
整支球隊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球員,球隊的上座率再度跌落谷底,看臺上稀稀拉拉,沒有多少人來看比賽。
甘國陽到現在都還記得,80年代自己到克里夫蘭打比賽的時候,在潛水艇一樣的利菲爾德競技場比賽,里面空曠的像教堂,外面荒涼的像農田。
那會兒喬治卡爾是騎士的主教練,騎士爛隊一支,開拓者來克里夫蘭就當到鄉下來度假。
晚上比賽前不用太認真的準備,很輕松的能拿下勝利,賽后隊中的老將還能出去好好喝酒玩樂一番。
十多年時間過去了,利菲爾德競技場換成了更為現代化的岡德體育館,場館好歹在市區,并且舉辦了1997年的50周年全明星慶典。
但騎士隊的處境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依舊貧弱,除了本地以外缺少吸引力,或者說,除了在克里夫蘭他們沒有任何的吸引力,沒有異地球迷,沒有海外球迷,他們是純粹的背景板。
因為這里缺少代表性的球星,缺少一個高人氣的,像文斯卡特那樣能夠改變球隊命運的超級明星。
這是球隊總經理吉姆帕克森最憂慮的事,對于當下的陣容他不抱任何希望,他的目標全都放在未來的潛力新星上。
作為曾經開拓者的舊將,開拓者第一王朝的組成部分,帕克森和甘國陽一直保持著聯絡,并寄希望于通過甘國陽的關系,能獲取一些資源。
比如帕克森一直想交易得到小奧尼爾,他認為有阿甘在,小奧尼爾得不到真正的成長空間,來騎士球隊會把他當做核心去培養。
但是小奧尼爾并沒有動心,而是一直留在波特蘭,他希望跟著阿甘學習,并耐心等待。
現在終于到他可以上位的時候了,小奧尼爾已經坐穩了球隊的位置。
和萊利一樣,帕克森深知“開拓者舊將”的含金量,可惜在自由球員的爭奪上,騎士永遠不是熱火的對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當拉里伯德成為開拓者的總經理后,吉姆帕克森和開拓者管理層溝通的大門基本就關上了。
因為伯德和吉姆帕克森之間的關系非常壞,伯德壓根就不搭理帕克森,一點都不搭理。
在開拓者和騎士隊的比賽開始前,帕克森主動到開拓者這邊和甘國陽、波特打招呼。
原本在一旁的伯德立刻扭頭離開,對帕克森的到來視而不見,搞的帕克森有些尷尬。
帕克森在職業生涯后期加盟了凱爾特人,在那里和伯德做了兩年隊友,可這并未加深兩人的友誼,反而讓伯德和帕克森交惡。
在開拓者還有上佳表現,且在更衣室很乖巧的帕克森,到了凱爾特人后換了一副面孔。
在波士頓帕克森總是受傷,生涯最后兩年總是在養傷,場上表現很平庸,沒有為凱爾特人帶來正面效應。
這就導致當時對冠軍還充滿渴望的伯德對帕克森頗為不滿,兩人的關系不咸不淡,但稱不上壞。
真正讓兩人關系崩壞的是凱文麥克海爾,當時麥克海爾和帕克森走的很近,兩人脾味相投,玩的不錯。
伯德并不介意帕克森和麥克海爾走的近,因為私下里伯德和麥克海爾本來就不對付。
但伯德不能忍受帕克森聯合麥克海爾在背后說自己壞話,還把負面的言論捅到報紙上。
雖然帕克森從來都不肯承認自己在背后指責伯德“打法自私”,“占著核心的位置浪費球權”,可伯德環顧一圈下來,除了帕克森之外,沒有人會說這樣的話。
所以,哪怕后來伯德和凱文麥克海爾重歸于好,握手言和,他也不肯原諒吉姆帕克森。
在任何場合遇到他,伯德都用陌生人的態度對待帕克森,這次來克里夫蘭打客場當然也不例外。
帕克森在伯德那里熱臉貼了冷屁股,好在甘國陽還是給老朋友面子的,比賽前兩人聊了聊。
帕克森問甘國陽在比賽結束后有沒有時間,晚上想請他喝一杯,敘敘舊。
甘國陽道:“算了吧吉姆,你不喜歡喝酒。而且我現在可是全民公敵,別和我走太近。”
“你才算了吧,我可不信那一套。如果真的不想喝酒的話,明天能不能抽一天時間給我,我想帶你看看比賽。”
“看比賽?說什么胡話。后天我要去芝加哥打客場,有什么比賽值得我脫隊去看呢?”
“幫個忙吧桑尼,我知道你眼光一向很好,我想讓你把把關,幫我觀察一下球員,一個高中生。”
“高中生?你已經開始考慮選秀的事情了?”
“當然,未雨綢繆,我要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你又不肯來克里夫蘭,誰都不肯來,我必須在選秀上下功夫。幫幫忙吧,桑尼。那個小子很有名的。”
“叫什么名字?”
“勒布朗詹姆斯。”
聽到這個遙遠但又熟悉的名字,甘國陽決定明天和球隊請個假,去看看比賽。
晚上開拓者和騎士的比賽沒有太多看點,開拓者全隊開花,輕松取得一場勝利。
比賽結束后,開拓者球員們即坐上大巴,直接前往芝加哥,準備后天和公牛的比賽。
而甘國陽留在了克里夫蘭,第二天上午跟隨吉姆帕克森前往哥倫布市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在那里的城市價值中心體育館,將舉行2000年俄亥俄州高中籃球聯賽的決賽。
決賽的雙方是圣瑪麗文森特高中,和綠景高中,這是一場引起全州矚目的大戰,比昨晚開拓者和騎士的比賽更令人關心。
甘國陽的到來毫無疑問引發了騷亂,讓原本備受矚目的比賽關注度再度升級,很多準備充分的媒體增派了記者和攝像團隊到現場攫取資料——這一切當然拜帕克森所賜。
這家伙的確是個大嘴巴,早早把甘國陽要來觀看比賽的消息泄露給了媒體,來作為一種利益交換。
他不知道的是,他這么做,已經把甘國陽和他之間的隊友情誼消耗的差不多了。
當然,甘國陽來看比賽不是為了帕克森,而是為了勒布朗詹姆斯,這個在俄亥俄州崛起了高一超級籃球新星。
現場有19000多個座位,原本票賣出去13000多張,因為甘國陽到來,剩余6000多張票一售而空,球場全滿。
參加比賽的雙方壓力倍增,不過比賽中勒布朗詹姆斯發揮穩定,拿下了25分,幫助圣瑪麗文森特高中大比分戰勝對手,拿下了州錦標賽的冠軍。
作為比賽的臨時貴賓,甘國陽看完了全部比賽,并被賽事方邀請為最后的頒獎嘉賓。
甘國陽大方的答應了,為圣瑪麗文森特高中的球員頒發獎杯,這讓他們異常激動,比拿到冠軍本身還要激動。
詹姆斯和甘國陽握手,他臉上堆滿了笑容,道:“感謝你阿甘先生,你的簽名給了我們很大幫助。”
甘國陽點點頭,道:“我記得,你來更衣室找我簽名,說為了你們的比賽籌集資金。恭喜你們,拿到了冠軍,這是重要的一步。”
詹姆斯也點頭,但他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太興奮了。
甘國陽又說:“你今晚的表現很不錯,25分,很多漂亮的傳球。不過,今晚的MVP不是你,而是你的隊友。”
說著,甘國陽和詹姆斯身旁的一個小個子握手,那個小個子激動地要跳起來。
他是詹姆斯的好兄弟,教練的兒子,德魯三世。
這場比賽,德魯三世三分球七投七中,拿下21分,是球隊最大的奇兵。
他的表現堪稱神奇,遮蓋住了勒布朗詹姆斯的光芒。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身高才長到160的小德魯根本沒有機會成為一個NBA球員,他今晚的表現只是曇花一現。
但這場比賽,就是屬于德魯三世,是他籃球生涯最燦爛的一頁,無法抹去。
離開的路上,吉姆帕克森問甘國陽:“怎么樣,勒布朗的表現?”
甘國陽道:“非常好,未來一定會是NBA的巨星,如果有機會,要拿下他。”
帕克森興奮道:“我也是這么覺得,我會一直關注他的,一直盯著他。”
甘國陽嘀咕道:“但他不是球隊的老大…”
“什么?你說什么桑尼?”
“沒什么,我要去芝加哥了,有機會再見吧,吉姆。拜拜。”
說著甘國陽到一個地方下了車,很快有一輛車來接他,朝著芝加哥方向駛去。
那場比賽我得到了25分,但我的表現卻遠遠談不上最佳。
因為那一天,我們見證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我在籃球場上所見到的最美妙的一刻。
比賽前一天晚上,小德魯幾乎沒有入睡,對于最終的結果,他有很多史詩般的夢想。
那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他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也沒有想過改變其一生的事件即將發生。
那個賽季,他平均每場比賽上場10到11分鐘,教練總是在第一節還剩下三四分鐘時安排他首次出場。
由于他個頭小,教練一直試圖減少他身上所承載的壓力,讓他盡可能多地在空位投籃,他就是這樣的定位。
比賽在下午進行的,我們興奮異常,但同時我們沒有感到絲毫的緊張。
真正令人緊張的是,在比賽開始前阿甘竟然來到了現場,和騎士隊總經理吉姆帕克森一道出現。
這讓現場陷入瘋狂,很多沒賣出去的門票立刻銷售一空,空著的座位也很快被填滿,我們都在想“阿甘竟然來看比賽了。”
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我的手心冒汗,但小德魯神色如常。
第一節中段換上場,小德魯并沒有任何不適應的感覺。
這一節還剩3分26秒時,他在左邊角出手投出了第一記三分球。當接到隊友傳球時,他的雙腳站得很穩,球也很快從手中投了出去,劃出了一道很高的弧線。
唰……命中!
他三分一直不錯,所以在這場比賽中投中一個,對他來說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一分鐘后,他再次在左翼出手投射三分,距離三分線5英尺以外。這記投籃離籃筐如此之遠,從戰術上講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時他的父親都驚得臉色煞白,此時此刻他心里想的就是,把球拿穩,小德魯,把球拿穩,你又不是雷阿倫。
唰……再次命中!
第二節還剩5分24秒時,他的第三次三分球出手了。
唰……球又中了!
第二節還剩4分32秒時,第四記三分球飛了出去。防守他的對方球員是身高6英尺3英寸的喬什卡特,他飛快地靠了過去,但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到皮球時,小德魯將球投了出去,一點工夫也沒有耽誤,時機把握得剛剛好。
唰……球再次命中!
這記三分球使圣文森特圣瑪麗以27:25取得了2分領先。
他被換下場,坐在他父親身邊,而德魯教練的目光卻在看著別處。小德魯的手感讓他感到一絲恐懼,所以他一言不發,連句“干得漂亮”都說不出口。
但是即便小德魯連續命中了四個三分球,比賽的現場電視解說員依舊對他出語輕慢,言辭中似乎還有些嘲諷。一位說:“看上去,他似乎應該參加七年級的比賽才對。”另一位則說:“出現這種情況,恐怕是因為綠景高中球員無法在場上找到他吧。”
隨即中場哨聲響起,而當小德魯在第三節中段再度上場時,沒有人敢再嘲笑他了。
第三節還剩2分16秒時,小德魯在右邊角投出了第五記三分。綠景高中的防守球員喬保利奔跑著試圖阻止小德魯,但是他再次迅速出手。
唰……球還是進了!
接著是第六記三分,在本節還剩1分54秒時出現在同一個角落。保利的身子幾乎飛了起來,想要抓住小德魯,但……
唰……第六次命中!
連續的三分中的讓比賽漸入高潮,現場觀眾震驚了,只要小德魯拿籃,全場頓時一片寂靜,就像整個世界陷入了停滯。
每當皮球穿過籃網,他們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我從來沒有看到一位像小德魯那樣的外線投手。
上場6分鐘得到18分。我就這樣呆呆地盯著他,暗暗告訴自己,如果他能再投中一個三分,我就把他扔進籃筐。我實在太為他高興了。
在左邊角,他投出了第七個三分球,距離這一節結束僅有2秒鐘。
唰……球第七次應聲入網!
瘋了,現場完全陷入了瘋狂,我想把他拋起來,為他慶賀。我注意到,在場邊看比賽的阿甘都在為他鼓掌!
當第四節他重新披掛上陣時,他再次得到了隊友的傳球,有機會第八次出手。如果命中的話,他將平了州錦標賽三級聯賽中的紀錄。
觀眾們希望他能實現,他的隊友們也希望他能完成這一壯舉,每個人都在期待著他的再一次出手。
但是小德魯認為自己并沒有最好的出手機會,所以沒有再投,因為那時候他也是那種非常遵守戰術紀律的球員。
本場比賽,小德魯拿到了21分,三分7中7,除此之外,其它所有數據都掛零。
由于小德魯的出色發揮,我們以73:55擊敗綠景高中,以不敗戰績奪得了州錦標賽冠軍,他贏得了他應得的尊重。
頒發冠軍獎杯時,阿甘親自將獎杯送到了我們手上,并和我們每個人握手、說話,這比冠軍還要令人興奮。
輪到我時,阿甘和我說,“你今晚的表現很不錯,不過,今晚的MVP不是你,而是你的隊友小德魯。我多希望這個MVP是你。”
我知道,阿甘是來看我的比賽的,感謝他的祝愿和期待,未來我會盡力去做到。
不過這場比賽,屬于我最親愛的兄弟,日日相依的伙伴,一起購物的好朋友,德魯三世。
————2009年出版,勒布朗詹姆斯自傳《我的兄弟,我的籃球》,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