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259章 【提前投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提前投資】

第259章 【提前投資】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8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260章提前投資

第260章提前投資

任豬飛:、、、、、、、、、

11月中旬。

OPEC(歐佩克)第76屆部長級會議上正式宣布:以爭奪市場份額來取代過去的限產保價政策,從而導致國際油價戰和油價暴跌。

后世,稱之為第三次“石油危機”。

在這之前,國際原油價格在31美金每桶左右,自從歐佩克組織宣布后,國際原油價格便開啟暴跌模式。

此時從倫敦考察回到香港的林正杰,聽聞這個消息后,心中大舒一口氣。

此次維港投資、恒金投資斥資6億港幣,沽空了價值40億左右的原油期貨單子。由于原油期貨波動較大,再加上沒有留備用保證金,林正杰還是有些擔心某天來個暴漲1015的(原油期貨保證金一般是15,相當于杠杠在7倍左右)。

如今有這個‘黑天鵝事件’,再大的金融組織,也不可能逆天改命。

與此同時,國際原油開啟暴跌模式,也意味著收購赫斯基的日期越來越近。

泰富集團。

陳偉忠、唐仁堅、何方塘‘三架馬車’一同來到林正杰的辦公室,匯報工作。

林正杰此次前往紐約、倫敦考察私人投資事宜,所以時間長達十天時間,這么大一個集團,自然有不少工作匯報。

不過,林正杰每次國外考察,每天都和泰富集團通電話,了解情況。

如果說,陳偉忠、唐仁堅、何方塘是泰富集團‘三架馬車’,那么其實袁天凡算得上林正杰手下第一大將,會德豐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足以說明其的重要性。

特別是,會德豐集團已經逐步在多元化發展,今年獲得超級市場‘大潤發’、便利店連鎖品牌‘OK’、通訊業務(數碼通)、貨柜碼頭股權;這讓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林正杰也要培養出一個‘和記黃埔’規模大小的綜合性集團。

其實,如果將港燈出售給會德豐集團,那么會德豐集團就打過和記黃埔很多了。

當然,林正杰不會舍得這個現金奶牛的,港燈今年的盈利將突破15億港幣(電力、地產、零售是主流),堪稱現金奶牛不為過。

唐仁堅:“明年我們的銷售計劃是突破230萬平方尺樓面目前我們的儲備樓面是1100萬平方尺泰富廣場一期將在12月初旬正式動工.”

林正杰翻閱著文字資料,聽著屬下的工作匯報,心中比較滿意大家的工作。

之所以明年(1986)銷售計劃是230萬平方尺,這是因為香港地價漲幅較快,而做出的調整性策略,也就是‘多捂盤’。

“現在港九市區的土地已經越來越少,新界發展已經是必然,好在我們也在八十年代初就開始重視,后續地產發展可以關注一下新界的土地,否則會無地可開發的。”

“好的.新界開發方面,新鴻基走在前面,其次是恒基、長實,我們確實落后一些。新界開發要重視地段、交通網絡,才能受到市民的青睞。”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不錯,新界開發不同于市區開發,還有地方鄉紳的盤根錯節影響,所以如何搞好這個工作,你們要多重視。”

很多旁外因素,做地產也會遇到,當然以泰富集團的影響力,問題不會有多大。

唐仁堅說道:“好,不過現在集團的資金方面?”

林正杰說道:“不像以前那么寬裕,所以儲備地皮的速度肯定會減緩.明年,域多利兵房二段就會招標,沒有十億港幣不可能拿到,所以僅僅是泰富廣場的投資,我們就得斥資50億以上.當然,儲備地皮的購買減緩,只是相對性的,我們或許比不上新鴻基,但比恒基還是沒有問題的嘛,所以明年會繼續增持不少土地儲備的,至少不會低于300萬平方尺。”

銷售230萬,進貨300萬,還有增加樓面儲備。

整個八十年代,林正杰的要求不高,那就是‘四大發展地產商’、‘儲備地皮可以增加至1600萬平方尺以上’。

重要的是,要一舉成為置地、九龍倉一般的‘商業地產’規模,所以‘泰富廣場’的500萬平方尺商業樓面,就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像新鴻基、恒基、長實都很難做到‘發展地產’和‘商業地產’兼顧,新鴻基也頂多是在新市鎮修建購物中心,恒基基本沒有什么商業項目,長實也是重視發展地產。

唐仁堅馬上心中有數,說道:“好的,明年我們的發展地產盈利及地皮回籠,相信是跨步式發展。”

賣出230萬平方尺的樓面,不僅僅收獲的是利潤,還回籠了地皮費用;雖然230萬平方尺地皮費用,買不到同等的地皮,但也可以是一筆很客觀的資產。

接下來,何方塘匯報道:“美元兌日元已經跌至208點的匯率,我們投資的外匯獲利頗豐”

林正杰直接說道:“不急,等到200點出頭一點,我們可以拋售第一批沽空260點的單子,剩下的,明年再說,反正還不缺資金。”

“好”

分批拋售,絲毫不急,反正兩年內最低120點呢!

大家聽到外匯,都有些興奮,炒炒外匯,賺得比他們做一年地產還賺得多。

可不是嘛,就算將20億港幣兌換成日元,今年都可以賺個46億港幣。

這不比搶錢賺得快,而且沒有風險(貨幣兌換),比如泰富集團斥資20億收購的日本物業,就是如此。

恒豐銀行總部,林正杰在董事長辦公室接待了董健驊。

雙方坐下后,董健驊就佩服的說道:“林生,很少人有你如此果斷,將會德豐船務在很短的事件內解除危險。”

今年年初,泰富集團收購會德豐洋行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量的賣船,幾乎是白菜價的清倉處理。

因為在林正杰看來,停留在港口的船舶不是資產,而是一筆筆負債,因為不開也要花很多錢——船員、港口費、保養費等等。

僅僅三個月不到的時間,會德豐船務的船只就從100萬噸減少到50萬噸。

當然在去年(1984年),馬登也致力于減少船只,將會德豐系的140萬噸船只減少到100萬噸。這種處置方法,讓會德豐船務比董氏集團、趙氏的華光等,更容易資產重組。

這相當于巔峰時期的會德豐船只的總資產是19億左右,而如今僅剩下68億的規模;就算是如此,會德豐船務也不能說在賺錢,勉強能維持運轉而已。

可見,今年(1985)航運有多低谷,根本無錢可賺。

林正杰說道:“也不算我果斷,畢竟我對航運經營不甚擅長,再加上看空后市,所以賣船的速度較快。董生這次來找我,是否是為了董氏航運的事情?”

董健驊誠懇的點點頭,說道:“雖然有林生的指點,董氏航運提前無代價退掉12艘船,也賣出部分船只,但我也沒想到今年航運如此的難。不瞞林生,董氏集團如今已經到了非常困難的地步,初步審計,出現負五億資產的艱難處境,日本12艘新船也需要繳納造船費.”

林正杰并無意外,董健驊畢竟是一方大佬,經營航運也有幾十年時間,他不可能完全相信林正杰的話,像林正杰如此果斷的減輕資產。

而且,有的資產也未必能減少,畢竟你將航線停運,以后可能就難恢復。歷史的這一時刻,董氏集團出現負25億的資產,實際上已經破產。

“董氏的總負債是多少?我希望了解一下。”

“170多億港幣(前世近200億)”

林正杰倒吸一口涼氣,這董氏的航運帝國,簡直就是紙老虎一般,全靠債務支撐擴張。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時期的董氏集團,已經擁有1300萬噸的載重量,是世界第二的航運集團。

見林正杰被嚇住,董健驊馬上說道:“林生,我的訴求并不多,目前我打算向12家銀行各貸2000萬美金的貸款,湊集2.4億美金。這一部分資金,將用于支付日本的12艘新船款項,這是當務之急的事情,否則我們就會被造船廠視為違約,新船也不能交付.如果獲得這筆貸款,這樣以來,我們就有時間進行債務重組。”

有了這2.4億美金,就相當于強行續命一波。

畢竟債務重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董氏集團有將近兩百個債權人,談判起來是很耗時間的。

甚至,絕大多數都不會看好這一次的債權充足,就看董健驊的本領了。

想到董氏集團可以重組成功,以及董健驊是未來的港督,林正杰也決定政治投資。

“好,恒豐銀行愿意提供2000萬美金的資金,后續若有需要幫助,我們再談!”

沒有過多的細節,林正杰的爽快答應這次貸款。

董健驊感激的說道:“感謝林生,有你位朋友,是我的幸運。”

債務減少20億,不能不謝!

客氣一番后,林正杰送走董健驊。

董氏集團的困境依然非常大,不是林正杰一家可以幫到的,畢竟170億港幣的負債,這是非常龐大的數據。說明,董氏集團的資產估值也就165億港幣,所以成了負5億資產值。

這些負債,最終都會轉成票據、優先股、普通股等,前提是董健驊說服那么多債權人,給董氏集團機會去等待航運黎明。

“老板”恒豐銀行行政總裁陳文錦走了進來,恭敬的說道。

如今,老板主動將投資銀行業務剝離,讓恒豐銀行可以非常正規的發展。在這一點上,陳文錦很佩服老板能‘幡然醒悟’,正規銀行的準則。

當然恒豐銀行還有一些查邊球的地方,但已經無傷大雅。

林正杰抬起頭,說道:“香港銀行危機并沒有散去,今年底至明年估計還會波及一些華資銀行,我們恒豐銀行能不能抵御未知的風險?”

雖然他確定沒有問題,但依舊謹慎的了解情況。

今年除了海外信托銀行被接管外,新鴻基銀行業接受了阿拉伯銀行的注資,失去75的股權。

除此之外,永安銀行、嘉華銀行恐怕最近也要麻煩纏身。

陳文錦自信的說道:“我們恒豐銀行絕無可能:

首先,我們的經營自身是沒有問題的,除了前面留下一點壞賬正在收回外,其余經營良好,且盈利良好;

其次,我們恒豐銀行有大財團的支持,包括泰富、會德豐、港燈等合作,優勢巨大,就好比阿拉伯銀行注資行鴻基銀行后,198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就超過1984年;我們的情況也差不多,今年的盈利有望突破7億港幣,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虧損近4億港幣,我們不僅扭虧為盈,而且還有巨大的利潤。

最后,從目前我們的存款來看,我們的信譽極好,存款高達172億港幣,是老牌銀行——嘉華銀行的近六倍。”

恒豐銀行發展太猛了,這里最大的功臣就是‘林正杰的信譽’、‘幾家大企業的支持’,加上這幾年高息吸納不少存款,故發展可謂香港銀行最猛的。

以至于,林正杰和匯豐、恒生、東亞銀行的關系,已經平淡下來,因為大家成為競爭對手。

有林正杰、泰富、港燈、會德豐、中巴、九巴等企業的支持,恒豐銀行一開始存貸比超過60,目前降低至51,故盈利很快。

有大企業、大銀團做后盾的銀行,可以肆無忌憚的增加存貸比;以后世的港基銀行為例(新鴻基銀行更名后),由于其有石油美元為后盾(阿拉伯銀行),一度存貸比為97。

簡單的說,存款50億港幣,貸款放出足足48.5億港幣,僅留下1.5億作為現金流。不需要擔心擠提,首先是儲戶相信阿拉伯銀行的實力,其次是真發生擠提,阿拉伯銀行馬上就會注資。

所以,所謂的標準‘存貸比’,也不過是個玩笑而已。

恒生銀行有匯豐銀行做后盾,存貸比自然非常高,他們給香港企業放貸很多,又不需要擔心擠提。

如今的恒豐銀行,在外人眼中,也有林正杰這個‘大財閥’的支持,故也可以獲得儲戶的信任。

事實如此,不管是維港投資,還是泰富、港燈等企業,都將資金放在恒豐銀行。

林正杰點點頭,隨后說道:“最近存貸比可以適當的增加,我個人公司和旗下企業都會有大量的資金,所以恒豐銀行如果沒有風險,可以將存貸比繼續增到55。”

陳文錦心知老板是不會說謊話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他的全資公司,便說道:“好,那最近開始逐漸增加。”

最近,不管是外匯,還是原油期貨,都到了穩贏的局面,不管是林正杰個人公司,還是他控股的公司,都有很大的現金流實力。

這個時候不趁機放貸,更待合適!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