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持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持續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持續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06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與此同時,江畋已然率領部下,成群結隊的奔馳在,大宛都督府中部的廣袤草原上;此時正當秋高馬肥之際,青綠泛黃的草甸原野一望無際;又在璀璨陽光的暴曬下,散發出泥土與枝葉特有的氣息。

曾經短暫盛放的斑斕艷麗夏花,此時早已經大多枯萎、凋零,化作了一蓬蓬不知名的豐厚子實,;滋養著過膝高到齊腰深的草叢中,成群結隊被驚擾、攢動起來,吃得腦滿腸肥的形形色色大小動物。

從最常見的鼠兔、狐貍、刺猬、稚雞,到依靠水泡、小澤而生雁鴨天鵝;藏匿在小片的林地和大灌叢中野豬、草原狼,再到大型的野鹿、原羊,野驢和單峰駱駝,但最受歡迎的還是成群遷徙的野馬。

正當這秋高氣爽的季節,四方八方的部落、藩領的牧人,都會自發的聚集起來。在某種常年形成默契和慣例之下,依照河流、堡寨和山林、丘地的天然分野,對于遷徙過冬中的野馬群,進行圍捕。

以為充實自家的牧廄和圍場,保持和改良現有畜馬的品種。而其中最有名的馬種,無疑就是漢武帝時,派貳師將軍李廣利,不惜勞師遠征萬里攻破大宛國都,帶回數千匹時稱為“天馬”的汗血寶馬。

其主要的產地,就位于后世土庫曼斯坦境內,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綠洲、草原地帶;也是現今大宛都督府西北部,囊括的大半數地界。而另一部分地界,則位于大夏邊陲的花剌子模行省。

通常也被稱為火尋道的所在。因此,常年以沙漠和季節性河流,為基本地理分野這兩地,也自然在出產汗血寶馬的同時,形成了某種潛在的競爭關系。因追逐野馬和狩獵、放牧,導致越界沖突不斷。

不過,江畋此時此刻出現在這里,卻不是為了作為歷代珍惜貢品的汗血寶馬;而是另一種更有價值的存在。被本地牧部、游民和藩落百姓,驚怖稱之為“夜魅”“黑魘”“幽影”的疑似突變異馬群。

這也是當初江畋假以名義,派人北上聲東擊西的狩獵目標;按照那些驚慌失措的牧人、領民的說法;本地這些異化的馬群,時不時乘夜而來;不但吞食牛羊牲畜的血肉,還咬死了大部分公馬和馬駒。

只有母馬會毫不抵抗的被裹帶一空。在發動襲擊之間,甚至都聽不到多少聲音;然后只剩下滿地狼藉。當有人試圖沖出來阻擋,就會踏死或是撕碎;而加高、加固的圍欄,也根本擋不住它們的來去。

而當有人設下陷阱和障礙,想稍微阻攔和遲滯這些存在;卻被輕易的破壞殆盡。也又人遍設篝火照亮圍場,想看清這些異怪的樣子;卻只見到成群成團的黑影;就連火光靠近了,都會變得黯淡下來。

因此,負責帶隊北上的鱗騎校尉卓彥修等人,在當地的牧部和藩領的協助下;追蹤著這些異馬群所肆虐過的地點,仔細分析和檢查了其所留下的痕跡;已然捉住了一點具體的線索,卻接到命令南下。

因此,江畋此番離開俱戰提城親自前來,也算是代為完成這樁未竟的事業。當然了,在他離開俱戰提城之前,對于那些參與蒙池國內亂,乃至暗中驅使妖邪的叛藩討伐,也大部分都有了初步的結果。

涉事的兩姓諸侯/五家外藩中,源自西征功勛將弁后裔的,世爵元明伯的章臺氏一族,還有白坤藩的塔氏;在都府司馬謝烈平的親自勸說之下,主動開城出降;以家主/藩主以下眾人自縛軍前聽候處置。

還有一個源自當年,從征西域的突騎施別部——葉集部,整體定居轉變而來的達赤藩葉氏;則是毫不猶豫的將現任藩主,及其近支親族、親信家臣的數十顆頭顱,一起送到討伐軍中作為交代和認罪。

但是,剩下其他幾家諸侯外藩的討伐和問罪,就沒有這么順利了。其中勢力最弱的一家,源自西征城傍部眾的后裔,回鶻外九姓之一的初月部分支,受封沙河藩的尼赤氏,幾乎是自上而下舉族出逃。

他們幾乎打包裹帶走了一切,可以帶走的東西;因此,只剩下一些羸弱的畜馬、谷草,和領地最底層,尚未得到消息的牧奴和領民;還茫然無措的留在原地。而他們逃亡的方向似乎是火尋道的邊境。

因此,都府已然傳令沿途的諸侯藩屬,按照宗藩法度規定的職責和義務,尋機進行阻攔和截擊。但是,因為太多年沒有出現,這種程度的嚴重事態;因此,最終能夠起到多少效果,委實還是不得而知。

而后剩下的幾家,則毫無例外的選擇了,一邊派人四處聯絡親近藩屬,在周邊進行申辯無罪和宣稱受到構陷。因此一邊聚眾斂民、囤積物資,公然進行正面的對抗。是以,與征討官軍的戰火隨即迸發。

先是小規模的游騎、探哨的追逐、遭遇和截殺,乃至試探性的小規模前哨戰。在派往軍中的異馬騎兵/番騎子弟協助下,這些藩領派出來的小股游騎和零星探哨,幾乎是一觸即潰、或死或擒,幾無逃脫。

因此,距離最近的一家叛藩,源自河湟慕容氏的部眾分支,世封雁蕩藩的慕氏家族;甚至還沒來得及肅清,居城附近的人口和物資;就被長驅直入的異馬騎兵,撞開了閉合一線的城門,就此全盤淪陷。

但是,接下來的一姓諸侯和兩大藩家,就沒有這么簡單討伐和平定了。因為在先代外戚出身支系,世爵盧林伯的甄氏號召之下;其他兩家的千嶼藩果氏,岸苔藩良氏,各自率部前往投奔與之匯合一處。

事實上這兩家藩主得信之后,就帶著領地內征發的數千兵員,以及羅括的大批錢糧和物資/畜馬;一路晝夜兼程狂奔到了都府西北方,藥殺水下游河州地帶的要沖,也是盧林伯領的居城——扎木城附近。

也因這里地處荒漠草原之間,乃是各族牧部遷徙的必經之地。因此在季節性漫灌的大片河網水澤之上,由盧林伯甄氏一族世代經營和奠基;以扎木城為核心,建造起了大小十數座的子城、支堡和寨壘。

平時依靠對過境的牧部例行征收畜稅,以及為水陸往來的客商行旅,提供各種有償服務和中轉貿易的集散營生;讓甄氏以相對中等的領地,擁有大宛都督府的諸侯外藩中,最多的人口和可觀財富進項。

也是僅次于都府理所瞰羯城,昔日大石國舊都拓支城,第三大的繁華城邑。因此,現今周邊遍布河網水澤,本身更背靠大河支流;縋木立樁以為奠基、擴建,而得名的扎木城及分支,也成為最大妨礙。

但還有一個不算太好的消息是,匯聚在一起的叛藩,合兵號稱兩、三萬之眾;并不會比聚集起來的本府官軍,蒙池軍,助戰的諸侯藩軍,從實力對比的賬面上少多少;而且還占據了城防和地利的優勢。

雖然其中肯定會有不少水分,但是從領地中抽調的丁壯,卻是實實在在可以用來堅守的。但同樣也有一個聊以自慰的好處,當這些叛藩聚集在一起試圖負隅頑抗,也就免于官軍分兵各路的奔波勞頓了。

接下來的舞臺布置好了,就等各方粉墨登場了;至少在常規的正面作戰,江畋不認為就靠少數的藩兵和親族子弟,加上一堆的領地壯丁;就能與駐防的正編安西軍、經歷戰火的蒙池王軍,分庭抗禮的。

更何況,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境內其他諸侯、外藩的領地,按照宗藩法度的規定和要求,提供相應兵員、壯丁和糧食物資,乃至親自率領藩兵、部眾,參與這場或長或短的圍攻,或是攻防作戰中去。

這也是一個站隊和表態的過程,正好看看還有那些牛鬼蛇神,會借著這個機會站出來,搞上一些小動作……因此如非本地都府請求,或是出現特殊情況;否則江畋不會親自下場,只負責收拾最后殘局。

想到這里,他也再度將光主力,放回到眼前的場景中來。前方負責開道的,正是十幾騎渾身鱗甲閃耀,須發飛揚的異馬騎兵;噴吐著粗重鼻息的同時,也時不時在嘶鳴嚎叫著,驚起一波波的大小動物。

作為某種具備強烈排他性和領地意識的突變生物,這些異馬的如此舉動,就是在本能彰示和標記著自身的存在;同樣對著可能潛藏在本地附近,其他強勢生物/異常畸變體,宣告著外來入侵者的到來。

而遨游在高空中的“走地雞”,同樣也在作為輔助的視野,遙遙俯瞰著前方大片原野中的動態;以彌補地面行進時的視野盲角,和地面起伏的遮擋。作為異變巨金雕的幼體,“走地雞”的成長也很快。

已經可在一次性飽食大量肉類之后,不間斷的盤旋滯空幾天幾夜,或是帶著等同自身重量的存在,不用休息的加速飛掠過三五百里的距離;但唯獨使用御風天賦的時候,自身儲能就消耗的特別厲害。

每一次持續使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唯有進食富含特殊成分/潛在能量的異類血肉,才能補充和恢復過來;不然就會變得病懨懨的打不起精神來。因此,江畋搜尋和獵殺異類的同時,也多了一個消耗源頭。

而就在“走地雞”的高空視野當中,除了那些慌亂奔逃的野獸禽鳥之外;江畋也至少看見了好幾處,驚動、逃竄開來的疑似異類。比如似蛇又像巨鰍的生物,一頭扎進泥塘卻冷不防被抓住、撕下半截。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