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407章 ,定向清洗與加強監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7章 ,定向清洗與加強監管

第407章 ,定向清洗與加強監管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8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長安城

徐凡看到葉騰從九原郡傳回來的信息,內容讓他眉頭緊皺,親自接待還算不得什么,但封鎖街道乃至于抓人就太過了。

“把安陵的信息給朕找來。”大漢2000石的官員有好幾百人,徐凡對安陵的信息也不是很了解。

侍從很快就找來安陵的信息,徐凡才知道安陵原來是南郡豪強出身,先跟著共敖和大漢分道揚鑣,后面又加入南征軍,跟著季布一起殺進長安城。而后得了一個大禮包式的男爵,接下來幾年按部就班的做官,去年升遷成為了九原郡太守。

徐凡看完安陵的信息之后喃喃自語道:“看樣子,要對漢吏來一次精準清洗,把上個時代的殘渣清洗出去。”

大漢對戰國貴族,秦吏清洗的比較徹底,但因為徐凡的部下大部分都是楚人,同時他們起義的地方也是楚地,當初有大量的楚國的貴族豪強投靠徐凡。

而徐凡也需要這些人提供人才穩定政權,尤其是大漢的地盤越來越大,對人才的缺口也越來越多,自然需要這些楚國貴族豪強的幫助。徐凡大漢對楚國的貴族豪強一直清洗的不是很徹底,但現在大漢的政權已經穩固了,每年可以培養出十幾萬高素質人才。

當初楚地的貴族豪強對現在的大漢來說有害無益,他們只會帶壞大漢的貴族,弄什么尊卑有序的傳統,惡化大漢的政治環境,現在要把他們毫不留情地清理出漢吏系統。

至于教育他們,讓他們改變。徐凡是不會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的三觀早在青年時期就形成了,這是很難改變的,甚至可以說不可能改,與其花大力氣改變他們,不如簡單明了的清洗他們出漢吏團體。

“找戲曲令過來!”

“諾!”

沒多久魯舒對徐凡行禮道:“臣戲曲令魯舒拜見陛下。”

徐凡道:“不用太客氣了,給魯舒找個椅子坐。”

侍從搬一把椅子給魯舒,他正襟危坐。

徐凡把葉騰的奏折給魯舒看,等他看完后道:“從這事情可以看出漢吏的思想又開始松懈了,朕想要你編寫一個戲曲,名字就叫《是,太守》,主要諷刺那些貪官污吏,排練好之后要在整個大漢巡回演出重點是給漢吏看。”

而后把一些里面經典的臺詞告訴魯舒,像什么我們宣稱不知道這個問題,讓他進行漢化。

魯舒聽完雖然神情沒有改變,但內心卻在罵娘了,這是要讓他自絕于漢吏之外。

但他也明白自己的權利來自天子,只能道:“臣領命。”

徐凡一向輿論先行,看到這戲曲漢吏都不警覺的話,被清理出去也是自找的。

而后徐凡又找來御史大夫吳廣,廷尉吳軍兩人,給他們看了葉騰的奏折道:“我大漢需要對楚國出身的貴族豪強來一番定點清洗。以前不動他們是因為大漢需要他們,但現在他們已經成為了我大漢身上的毒瘤了,要把他們清理的干凈,讓我大漢徹底告別混亂的戰國。”

吳廣想了想問道:“要是波及的老兄弟怎么辦?”

徐凡想了想道:“要是太過分的一起清理出去,但要控制范圍,不能引起大漢官場的震蕩。”

像明太祖那樣的清洗雖然解氣,但對一個國家來說傷害太大了,朱元璋這樣不分對錯的清洗,反而讓明朝的官吏團結一起來對付皇帝,這是極其不可取的。

就徐凡了解的歷史來看,貪官會一直存在,而且看不到徹底解決的方法,所以徐凡不會像朱元璋那樣想著一勞永逸,而是定期清理無能昏聵的一批貪官,保持大漢的貪腐在一定的范圍內,震懾住其他漢吏,這才是長治久安的方法。

吳廣,吳軍兩人得到徐凡的旨意道:“諾!”而后就退出去了。

戲曲團府衙。

魯舒回來之后,先命令手下找來團長陳蓮,副團長陳月前來議事。

而后他苦著臉道:“這種得罪人的戲曲該如何編?”

這戲曲要編出來,他不說自絕漢吏,也要變成人人喊打了。

沒多久陳蓮和陳月到來問道:“找我們有什么事情?”

魯舒把天子的命令轉達給她們兩人。

陳蓮驚喜道:“這要是寫成戲曲必定是精品,我們戲曲團已經很久沒有出精品戲了。”

魯舒沒好氣道:“你難道看不出這樣的戲曲拍出來,我們會得罪很多人。”

陳蓮滿不在意道:“得罪了就得罪了,我們戲曲團還用害怕這些漢吏。”

陳蓮不但是大漢的2000石官員,還是大漢的伯爵,加上戲曲團的特殊性,她也不用在意其他漢吏的看法,自然就不怕得罪他們了。

倒是陳月道:“我等不知道漢吏是如何做事的,光靠天子提點的這些句子,想要寫的好只怕很難。”

陳蓮道:“我等提議天子讓我們也進入衙門當給漢吏觀政,這樣寫的才真實,魯曲令你不是一直發牢騷說自己有一身治國安邦的本事,只是沒地方發揮,這次可以給你發揮發揮,讓天子給你當一個假縣令,過過幾天治理地方的癮。”

陳月笑道:“姐姐這個提議好。”

魯舒無語了,他明白陳蓮兩姐妹是不可能害怕得罪漢吏的,但他卻艱難。

不過陳蓮的提議也讓他眼前一亮,身為一個讀書人,他一直有治國安邦的理想。只可惜他這個理想一直沒有實現,他的職位一直很務虛,而大漢卻是一個極其務實的朝廷。三公九卿都是極其務實的能吏。

像他這樣的職位,基本上是沒有上升空間的,更不要說攀登丞相的寶座。

要是他能自理好一縣之地的話,他就可以轉入政務官行列,這樣就有資格成為太守,九卿乃至大漢的丞相。

這個戲曲令誰想當,誰當,某要去當縣令,太守施展抱負。

話分兩頭,在葉騰奏折到來不久,蕭何也送上他的調研報告,主要講了三川郡的情況,還有他遇到的問題,底層的百姓,對三川郡的繁榮的手工業,商賈云集的市集,快速擴張的人口都有講,一本奏折整整寫了上萬字。

對于蕭何介紹三川郡的情況,徐凡倒是有的想起了他后世生活城市的發展,生活在其中感覺不到,但卻是每年都在進步,他記憶當中的老破小到了高中已經變成了金融大街,還山寨了一個什么雙子大廈。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對徐凡這代人來說,變革才是常態。

不過徐凡最關心的卻是蕭何上報三川郡紡織業的數據,550萬匹,這個數字是極其龐大的,按照大漢百姓每年消耗布匹的數量,這個數字足夠500萬大漢的百姓使用,這還只是三川郡一個郡,整個大漢有50個郡,雖然大部分都不如三川郡的紡織業發達,紡織業也在快速增加,每個郡哪怕生產幾十萬匹布,這也是一筆極其龐大的數字。

整個大漢不到4400萬人口,要是加上大漢輻射范圍內的人口可能是5000萬—6000萬左右,以這個時代的人消費習慣,哪怕每個人消費一匹布,大漢范圍內的消費市場5000萬匹布左右,紡織業以現在規模增長,大漢第二個產能過剩的行業要誕生了。

而且這次的產能過剩和糧食不同,糧食多了,百姓可以自己囤積,可以釀酒,做飼料,甚至減少糧食的種植面積擴大絲麻的種植,擴大大豆,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

糧食即便是不賣也是可以的,糧食特色的屬性導致糧食常年過剩,商品屬性的糧食會減少,大漢全體農戶承擔了這筆損失,沒有造成經濟危機,甚至對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市民有好處。

但紡織業卻不一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大漢的紡織業破壞,整個大漢紡織作坊生產布匹,就是作為商品來賣的,沒有任何一個家庭可以用光幾千上萬匹布料,布料也很難像糧食一樣轉化成為多種商品,大漢的布料九成九都是用來做衣服。

只要要不了幾年時間,大漢也要經歷艱難的去產能過程。

徐凡道:“去找熊掌柜和宋掌柜來見朕,去給朕找錢莊的信息。”

“諾!”

一個侍從去傳達徐凡的命令。一個侍從給徐凡找來大漢有關錢莊的信息。

從大漢建立投資錢莊和農業錢莊之后,戰國以來的印子錢勢力就受到重創,對比他們動不動就一兩倍利息,還利滾利,大漢只需要兩成利的錢莊,而且還不起債務也不會拉人去賣兒賣女,只是去挖礦還債,大漢的錢莊可以說是大善人。

但這些印子錢學習的速度卻也是非常快的,他們發現大漢錢莊的這套制度比印子錢更加賺錢,他們放貸還是用自己錢放貸雖然利息高,但他們放貸的對象都是普通百姓,小商賈,這樣無權無勢的人他們才敢壓榨。

但百姓能有多少油水,還不上錢的非常多,賺點小錢還把名聲給壞,印子錢商在天下是處于人人喊打的局面。

但現在天子創造的這套錢莊體系,卻是用別人的錢來給自己賺錢,雖然利息低,但卻可以算得上是無本的買賣,而且他們用百姓的本錢,擴大了業務范圍,利息低了,能還上錢的人反而更多,他們賺的錢也更多。

正好大漢開國以來,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大漢的面積不斷擴大,市場不斷擴大,財富不斷增加,作坊不斷增加,這些民間錢莊大部分都和胡亥一樣極其賺錢,利潤高自然推動了大漢錢莊高速發展。

徐凡在知道這事情之后,明白這樣的事情是不可避免,大漢簡陋的錢莊體系覆蓋不了大漢的作坊,必須要有這些民間錢莊補充,不讓他們在明面上發展,他們就會躲在暗地里弄高利貸,與其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還不如讓他們正大光明的做生意,規范他們的行為。

當然他命人詳細記錄下大漢錢莊的信息,老老實實賺錢他還能忍,玩什么龐氏騙局的,徐凡直接把這些人全家流放南洋。

當今的天下,徐凡想要抓一個人,想逃都沒地方逃。

經過徐凡幾年清洗,現在留下大漢金融市場的,都是安心做事情的人,當然他們背后的股東也極其強大,十之八九都是大漢的貴族。

做錢莊沒有強大的勢力是做不下去的,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后臺能讓百姓信任你,把錢存入你們的錢莊,能保證其他人不會坑掉你的錢,同時要有合法討債的能力,所以這雙方的結合可謂是水到渠成。

而徐凡也是樂見其成,因為徐凡也要保證百姓在錢莊財產的安全性,沒有實體行業,只有債務的錢莊主,徐凡到什么地方去討債?賣了他全家也弄不到幾個錢。

但要是有大漢的貴族做股東就不一樣了,還不起錢,那就把伱們的封地,封國交出來償還債務,有這樣重資產的貴族做股東,徐凡就不擔心大漢的錢莊會發生破產的事情了。

“臣熊心,宋義見過陛下!”兩人行禮道。

“座!”

徐凡看著兩人道:“現在我大漢民間大大小小的錢莊有百余家,幾乎每個郡都有23個錢莊。這些錢莊也學習我大漢的錢莊,吸納百姓的存款,給作坊主放貸,但他們抗風險能力極低,稍有不慎就會讓我大漢百姓存入他們錢莊的血汗錢飛灰煙滅。朝廷不能放任這件事情不管。”

熊心大喜道:“陛下是想要把民間錢莊收歸官營?”

熊心早早看這些民間錢莊不順眼了,搶了自己的存款不說,連放貸的客戶也被他們搶,要不是他們后面不是伯爵,就是侯爵,熊心早就對付他們了。只可惜他是一個實力低微的子爵,根本不敢得罪這些錢莊的后臺。

宋義也差不多,不過他更多的妒忌,他的農業錢莊一直在做辛苦的事情,放貸業務量大,工作量大,成交額低,利潤也低。農戶的抗風險能力也差,在賺錢方面被開發錢莊壓著打也就算了,誰讓人家客戶都是諸侯,最新還開發出西域諸侯業務。

河西諸侯去了西域之后,瞬間由窮小子變成土大款了,西域的黃金白銀,瑪瑙玉石引起整個大漢有錢人哄搶,西域諸侯買這些奢侈品的錢款,全部存入了開發錢莊,開發錢莊瞬間就多了十幾億錢的存款。

但這兩年連民間錢莊也開始壓自己一頭了,這就讓宋義很惱火了,他也很想消滅這些對手。

徐凡搖頭道:“我大漢講究法無禁止便可行,并沒有禁止民間百姓辦理錢莊,自然不可能強行把他們的錢莊收為官營。”

熊心和宋義有些失落。

徐凡卻繼續說道:“但朝廷也要保證百姓血汗錢的安全,不能對這種事情放任自流。朕打算成立錢莊

監會,監管整個大漢的錢莊,制定能保障百姓錢的錢莊法令,監會一職將會是一個比秩2000石。”

“同時我大漢的錢莊體系要繼續擴大,增加工業錢莊和商業錢莊,它們分別解決作坊主和行商的貸款問題,至于員工就從你們兩家錢莊當中拆分。”

徐凡的想法很簡單,繼續擴大官營錢莊占據的份額,擴大錢莊的力量。

但熊心和宋義卻不在意這些了,他們經手的錢再多,錢莊再大,但終究是商賈之流,哪里比得上成為兩千石的漢吏。

在大漢2000石漢吏可是高官,只在三公九卿之下,他們只要得到了這個位置,在大漢的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熊心和宋義激動道:“臣愿意為陛下效力。”

徐凡看著兩人,明白他們的想法,而后在兩人身上掃視了幾次,最后看著宋義道:“宋卿你管理錢莊經驗豐富,朕任命你為錢莊監令,你上任之后,一要制定錢莊法令,既不能影響現在錢莊的發展又要保證百姓的血汗錢。

同時制定存款準備金制度,給天下的錢莊下達命令,讓他們按存款額度的三成,把錢存入朝廷制定錢莊,同時同時大漢錢莊,大漢錢莊不進行放貸存款的業務,就是存放這些錢莊的準備金,以應對突發的災害,同時為大漢鑄造紙幣,金幣,銅幣等貨幣。”

兩大錢莊,宋義做的是臟活累活,這幾年也做的不錯,是應該給人家一個甜頭。

宋義大喜道:“臣定當完成陛下的旨意。”

熊心一臉失望,但他很快說道:“陛下三成存款準備金我開發錢莊也需要存嗎?”

徐凡道:“不管是官營錢莊還是民間錢莊,只要是錢莊就沒有例外,這是為百姓定下的一道保障。”

熊心道:“陛下,我開發錢莊的錢大部分都被放貸出去了,根本拿不出這筆錢。民間的錢莊只怕比我們開發錢莊更深,陛下這個政策下達下去只怕他們會大量的倒閉,到時候反而不利于我大漢的發展不利于普通百姓的利益。”

徐凡還真沒有想到這點,他想了想道:“宋義你和民間錢莊一起商議一下,朝廷可以給他們時間但這個存款準備金制度一定要在今年內完成,做不到的朝廷就查封錢莊。”

宋義道:“臣遵旨。”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