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404章 ,炫富與蕭何巡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4章 ,炫富與蕭何巡視

第404章 ,炫富與蕭何巡視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翌日,大漢月報加刊版快速印刷出來,上面記載周章為春申君門客,為楚將項燕的參軍,一直處于抗秦的第一線,即便被暴秦抓住,身陷囹圄也不改反秦初心,而后遇到天子。

周章和天子見面,并且用沙盤推演戰爭更是被大書特書,當時暴秦如日中天,天子卻說暴秦盛極而衰,并且找到暴秦的弱點,以此折服周章,‘此乃真龍也’從此開始扶助天子推翻暴秦。

總之后室宣傳先進的模板直接套上去,把周章從起義以來到成為大漢丞相這十幾年從政的經歷,稍作美化報道出去,像整個大漢宣傳周章精神。

魯舒也向徐凡提議,是不是加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跡,像什么三顧家門而不入,帶病處理政務。

但被徐凡以過著猶不及否決了。太過度宣傳,反而容易下不來臺。戰五渣的外號可不是白叫的,果然宣傳還得靠地方。

蕭何成為丞相的第一日,就找到徐凡。

“陛下,您說過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這些年大漢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臣不管是對地方還是對朝廷都不算太熟悉,現在制定施政計劃是盲人摸象,所以臣和葉相打算去地方上巡視,臣從關中出發,一路途經三川郡,東郡,東海郡,把南方的郡縣都通通巡視一遍。”

葉相則由上郡,九原郡,沿著大漢的邊疆巡視一遍河北之地,臣打算請陛下坐鎮長安,讓臣花三個月時間了解地方上的情況,只有解了地方,臣等施政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徐凡笑道:“看來你對如何治理大漢已經有想法了,放手去做吧,朕全力支持。”

今年諸侯大會西域諸侯是來的最晚的一批,對于這一點徐凡也理解。

光河西的橫向距離就有3000里,要是再加上西域,一個來回走上一年都是有可能的事,古代的絲綢之路從起點到目的地長安,一般情況下都要走上兩三年時間。

但季布這些人卻是隊伍最龐大的,他們光帶來的馬車就有上千輛。

這些馬車裝滿了西域的玉石,瑪瑙,黃金,白銀。

今年的諸侯大會,季布直接豪氣一回,黃金,白銀,玉石,瑪瑙鋪滿了諸侯大會的現場,震驚的全場寂靜。

季布自豪道:“此乃我等西域諸侯,進貢天子之物。”

陳曉目瞪口呆對英布道:“你這諸侯第一富的身份可能要保不住了。”

英布道:“季布大哥也真是,怎么學習那些窮人乍富的手段。不過是西域的確是富,季布大哥去西域才多久時間就弄出了這么多寶物。”

當日的諸侯大會,季布的貢品力壓全場,造成了巨大的轟動效應。

諸侯大會還沒結束,整個長安城的百姓就知道,季布帶了上千車西域寶物回到長安城。

當然也有百姓覺得季布不可能有這么多寶,畢竟,季布他們當初離開河西,還是朝廷給他們平了賬,再弄了幾十億錢的物資給他們,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即便是搶,也搶不到那么多寶物。

但這件事情卻成了長安城最大的熱點,茶館酒樓戲曲,都在猜測季布到底帶了什么東西回來。

長安城,燕宮。

徐凡招待季布等心腹諸侯。

呂臣有點迫不及待問道:“季布大哥,這西域真有如此富裕,這樣的寶物,你居然帶了上千車回來?”

季布搖頭道:“玉石瑪瑙在我大漢是寶物,但在西域卻是普通的石頭,我從沒把這些東西看成是寶物。”

英布撇撇嘴,石頭,你怎么撿上千車來長安城。

“不過西域的確是很廣大,我等深入西域上千里滅國十幾,但占據了西域的地盤不足三分之一。”

“西域的沙漠戈壁很多,但金銀礦卻也不少,還有特色的美食和香料。”

而后季布道:“陛下,大月氏人西遷萬里,據說去了一個叫的地方身毒的地方。被我大漢打殘的匈奴人也與之西遷到大宛之地,他們派出使者說愿意與我大漢交好。”

徐凡道:“現在大月氏人和匈奴人,都遠離我大漢的勢力范圍,沒有利益沖突,就不必再糾結歷史了,他們愿意派出使者交好,我們就同意。”

天竺又要來一波新的主人,歷史上這個大月氏好像弄了一個比較強盛帝國,還和西漢,羅馬并稱為四大帝國。

至于西遷的匈奴人,上帝之鞭要提前幾百年出現,但徐凡回想一下,現在是公元前190年,只怕上帝還沒出現。

不過這兩個地方要是被大月氏人和匈奴人占據,對大漢也是有好處,好歹是相近的文明溝流交通也比較方便,說不定還能擴充點市場。

季布道:“陛下,西域太廣大,有10個關中那么大,我等諸侯,不過帶了幾十萬部眾,想要教化幾百萬西域人,有點力不從心,需要朝廷的支持?”

徐凡道:“如何支持?”

季布道:“我們需要需要工匠,需要農夫,需要學者,只要是漢人,我等通通都需要。”

“現在西域的漢人太少,我等即便是在西域放牧,都覺得太空曠,西域要有足夠多的漢人,才能變成我大漢的領地。”

周章搖頭道:“糧草武器甚至是火炮,朝廷都可以給你提供一些,但想要弄人口卻非常難,現在朝廷正在開發南洋,即便是呂宋島這種戰略要地,一年也最多只能分個3000多人,西域太貴偏遠了我大漢的百姓不會愿意去的。”

呂宋是大漢在南洋新發現的寶藏之地,儲量巨大的銅礦對大漢經濟不易于天降甘霖,在大漢的不斷投入,呂宋一年可以為大漢輸入五百萬斤銅錠,五萬斤白銀,六千斤黃金。

這些貴金屬總價值七八億錢,雖然比不上香料,檀木,但這些卻是能做貨幣的貴重金屬,他們在流通上的價值比實際的價值大10倍。

正是因為有呂宋海量的銅輸入大漢,大漢民間通縮的局面才得到緩解。

但即便這么重要的地方,大漢能輸入的人口也就那么點,而是大漢到處都需要人口來填滿新占據的領地。

徐凡想了想道:“不是有句老話叫富貴險中求,但這話要是反過來理解,只要是錢給夠了,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是有人敢去。”

“關中這幾百年來,最不缺的就是為了富貴拼搏的百姓,只要讓百姓覺得去西域能富貴,即便是萬里之遙的西域也算不得什么。”

季布問道:“末將該如何做?”

徐凡在腦海當中想了想自己在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朕倒是想起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點暴發戶。”

季布馬上問道:“什么方法?”

翌日,季布帶領自己的侍從,坐著4輛由帆布蓋住的馬車,在長安城的主干道,一路敲鑼打鼓,吸引城中百姓的注意。

“這是季國公!”一個百姓驚愕道。

“那是英國公”

“呂國公也在!”

“陳國公,今天發生什么事,怎么我大漢的大人物都到街道上來了。”

大漢八大國公出現四個,這種場景自然引了,所有長安城百姓的矚目了。

很快四周的百姓就開始圍著這個緩慢行走的車隊。

季布站在馬車上道:“季布見過各位父老。”

這個時候下面一個聲音道:“季國公,據說你在西域帶了上千車寶物來長安城,這是不是真的?”

季布道:“算不得寶物,不過是一些玉石瑪瑙,黃金白銀而已,數量多了也就那樣,某從沒有覺得這些東西是寶物,某在西域碰都不碰這些東西。”

季布這話,讓所有長安城的百姓都開始翻白眼了,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炫富的行為,一時間還沒形成免疫力。

季布繼續道:“各位長安的百姓,就是我季布的父老,各位既然如此喜歡這些無用的玉石瑪瑙,黃金白銀,那么某就回饋給各位父老吧,也算是報答各位父老對季布的支持。”

說完季布掀開馬車上的帆布,英布等人也做同樣的動作。

一時間在陽光的照射下,寶光四射,晃的人睜不開眼睛。

4輛馬車上分別裝載著瑪瑙,玉石,黃金,白銀。

“哇!”整個長安城的百姓不由的激動起來,他們不是沒有見過黃金白銀瑪瑙玉石,但從來沒有以這樣的方式見過。

而后季布把雙手插進金幣當中,而后拋灑向百姓。

“這是某回饋各位父老的,大家不用客氣。”

而英布也學著季布的動作,一次性撒了上百名銀幣,呂臣和陳曉則要小心一些,擔心瑪瑙玉石會砸傷人。

而長安城的百姓徹底瘋狂,還是第1次有人在大街上,拋灑金幣,銀幣,瑪瑙玉石。

這還用和季布他們客氣,紛紛涌上去撿金幣銀幣瑪瑙玉石。

“不用客氣某,這里還有很多。”季布叫道。

英布更是哈哈大笑道:“來,某和你們多撒一些,一起享受季布大哥帶來的財富。”

英布雖然有錢,但這些錢都是他辛苦賺來的,現在他第一次感覺撒錢是如此爽。

車隊緩慢走向章臺宮的大廣場,幾萬人群蜂擁追著季布他們,享受的這場財富的盛宴。

建章宮,高臺上。

周章搖頭道:“如此撒錢的行為,只怕會影響我大漢的風氣,讓所有人都向錢看齊。”

徐凡道:“拜金又何嘗不是人的天性,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就沒有斷絕,我等要做的就是引導好這股貪性。”

季布撒了上千斤黃金,白銀,三千斤瑪瑙玉石,造成的轟動是巨大,所有關中百姓都知道西域是個財富之地,那里遍地都是瑪瑙玉石,黃金白銀。

諸侯大會還沒有結束,關中的百姓已經開始向著西域的方向出發。

季布滿意的把自己上千車瑪瑙玉石,掛在貨物交易所販賣,和他回歸的隊伍卻增加到三萬多人,后續還有更多的人想要去西域發展。

此次諸侯大會季布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西域也像當初的香料島一般,被整個大漢的百姓知道。想要富貴的百姓,紛紛收起自己的家當,向著西域方向趕過去,比起在海島上的香料島,陸地上的西域更容易去。

諸侯大會之后,蕭何和葉騰兩人兵分兩路開始巡視整個大漢。

大漢十年,十一月十五日,三川郡,洛陽城。

蕭何來到洛陽的第一站,巡視的就是洛陽車馬場廠。

和屬于官營的長安車馬廠不同,洛陽車馬廠是整個洛陽小馬車廠主聯合組建。

從長安車馬廠建立以來,以其低廉的馬車,高效的生產,沖擊了整個大漢的車馬市場。因為軌道聯通,長安的馬車對洛陽的沖擊是最大的,大洛陽城大量制造馬車的作坊破產。

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逼得這些人不得不聯合起來,建設出洛陽車馬場,他們高價聘請長安城懂標準化的墨家大匠,沉下心來,努力提升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

洛陽城本就是戰國以來的手工業中心,這里匯集了數量眾多,且手藝高超的工匠,洛陽車馬廠標準化學的很快。

而此時正好漠北大戰爆發,戰爭導致大漢對載重馬車的需求量暴漲,洛陽車馬場抓住這波戰爭紅利,一舉占據了漢軍四成的載重馬車份額,半年時間就讓他們回本不說,還讓他們學會了標準化生產方式。

現在大漢有兩個馬車生產中心,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洛陽。

在洛陽令典慶的陪同下,蕭何巡視的這個中原馬車中心。

洛陽車馬廠總工程師公輸佑對視察的蕭何自豪道:“蕭相,現在洛陽馬車廠每日可生產80輛馬車,年產馬車2萬余輛,通過黃河和大運河,整個中原和江淮都在使用我們的馬車。”

“兩萬輛!”蕭何有點驚訝,這個產能甚至比長安車馬廠都要高,一輛馬車算五千錢,這就是個產值上億的巨型作坊。

公孫佑帶著蕭何來到新的一條馬車生產線,蕭何驚訝的發現,車的輪轂變了,是由一根根細長的鐵絲支撐起來,車身也有大量的鋼鐵部件。

公孫佑自豪道:“我們洛陽車馬廠推陳出新,大量使用鋼鐵來結構來替換木質結構,車轅,輪轂,底盤都使用鋼鐵結構,馬車的零件一半都換成鋼鐵零件,這一舉讓我們洛陽車馬廠的馬車耐用度提升了10倍,載貨量提升了三倍,但價格卻不增加了不到4倍。”

洛陽車馬場大范圍用鋼鐵零件替換木質零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洛陽是整個中原開發的最早地區之一,幾百年來一直都是人口稠密之地,洛陽城四周的木材早就被砍的七七八八。

當然關中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但關中興盛也就這上百年的,比拼木材資源,長安城比洛陽稍微好一些。

而這種標準化流水線生產,哪怕只增加一點點的成本,他們也很難競爭的過長安車馬廠。

同時陳郡的作坊主也看中了馬車行業豐厚的利潤,陳郡本就富裕,有墨者,有高技術的工匠,弄一個馬車流水線,并沒有什么技術上的難度,同時陳郡也需要馬車把自己的產品運輸到大漢其他地方,市場也是及其廣大的。

但洛陽城的馬車作坊主們聽到這個消息就亡魂大冒,陳郡的馬車廠要是建設起來,他們就要面臨兩面夾擊的狀態。

但很快洛陽的馬車作坊主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他們去陳郡談合作,先告訴陳郡的同行,現在馬車行業已經飽和,他們勉強擠進來,也賺不到多少錢,勉強為之,只能是兩敗俱傷。

但陳郡有鋼鐵優勢,他們把馬車的一大半零件都換成鋼鐵制造,雙方聯合起來開發新一代的鋼鐵馬車,利益共享,大家聯合起來占據中原,江淮,江南的市場。

陳郡方面發現通過鋼鐵零件他們能賺取一輛馬車四成以上的利潤,于是就答應了這個合作共贏的方法。

蕭何問道:“這種新式馬車價格如此高昂,能賣出去?”

幾年前被流水線打到萬錢以下的馬車,現在又漲到兩萬以上了,蕭何有點擔心他們能不能賣出去。

公孫佑笑道:“丞相放心,洛陽紡織業發達,對載重馬車的需求,可謂是供不應求,這些新式的載重馬車還沒出場,就被商隊定下來。”

而后蕭何來到黃河邊,視察洛陽城的紡織業區,只見一架架巨型的水車緩慢的運轉,這些水車帶動紡紗車,把絲麻快速的仿制成紗線。

從水力紡紗車出現之后,河道就成為了紡織業最珍貴的資源,天下任何一個紡織中心都在河道附近,洛陽城自然也不例外。

而洛陽城的紡織優勢比其他地方還大,黃河帶來的充沛水,導致洛陽紡織業的水車特別巨大,巨大的水車帶來充沛的力量,能帶得動更多的紡紗車。

“這里有多少個紡織作坊?”蕭何問道。

洛陽令典慶道:“紡織機百架以上的紡織作坊有兩百一十二個。每年生產各色布料五百五十萬匹,洛陽城三成的稅收都靠著這些紡織作坊提供。”

而后蕭何看了幾家紡織作坊,有大有小,大的紡織作坊和長安差不多,用的是最先進的紡紗車,紡織機,甚至連長安城最新的扎花機都有,從原材料到上游印染一條龍的生產。

小的就是家庭式作坊,只有幾架原始的紡織機,紗線從大的紡織作坊訂購,他們只進行紡織這一個流程。

蕭何問這個小作坊主道:“你這紡織機效率太低了,為什么不購買新式的紡織機。”

作坊主笑道:“新式的紡織機太貴,一架就要3000錢,太不劃算了,舊的能用就好,這都是自家人,辛苦一點,賺的錢都歸自己,何必浪費錢在機器上。”

面對這個答案蕭何無語。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