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81章 ,第一批遷封諸侯與分割大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1章 ,第一批遷封諸侯與分割大漠

第381章 ,第一批遷封諸侯與分割大漠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5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第381章第一批遷封諸侯與分割大漠

第381章第一批遷封諸侯與分割大漠


平虜堡內城樓上,徐凡居高臨下,看著游街的隊伍,緩緩從自己眼前進經過。

韓信等人都坐在戰馬上簡單的對著天子行禮,而后繼續巡游,他們將會在平虜堡內巡視一圈,讓所有人都看到他們的戰績才會回來。

城樓上不但有徐凡這個天子,還有各地趕來的諸侯,他們一起在城樓上觀看大漢的武德,同時也是觀看新的同伴。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羨慕的看著英布,季布,陳曉等人,和天子的距離,就是他們權力,財富之間的差距,他們恨不得替代英布他們的位置站在天子身邊,和天子談笑風生。

“季心,呂臣他們算是賺到了,這樣的好事,當年某怎么沒有輪到。”英布羨慕說道。

他因為投靠徐凡早,等大漢有夸功游街的時候他已經是高層了,一般他都屬于牽馬的那個人,今天韓信這些人,又是被百姓夸贊,又是被搶著招婿,英布可謂是羨慕妒忌。

徐凡笑道:“你既然如此喜歡萬眾矚目的目光,等會朕讓你體驗一番。”

季布笑道:“看樣子,你想要給吳丹弄幾個姐妹,要不要等會某去問問你大人吳芮。”

英布馬上求饒道:“季布你可不能亂說話。”

英布和吳丹兩人的關系很好,兩人成親以來吳丹已經為英布生下三子,而吳丹的內政能力也非常高,在英國,英布大部分時間都是打獵,為國民解決野獸問題,英國內政發展的大政方針都是吳丹幫助英布打理的。

所以英布對吳丹既喜歡又尊重還有點害怕她,這么多年英布都沒有納小妾。

季布笑道:“某是羨慕你找了一個有本事的妻子,能幫助你打理好國家,不想某國雖然越來越大了,但虧空卻也越來越大了。”

陳曉道:“季布大哥要是缺錢的話,某支援兩億。”

英布也馬上道:“某給三億。錢財這種無用的東西,不值得季布你這樣的英雄嘆氣。”

經過幾年的發展,大漢各地的諸侯發展的已經完全不同了。

像英布這些在黔中地區的諸侯,因為土地富饒,特產眾多,快速富裕。

像英布就開發出茶業,瓷器業,制糖業,紡織業,釀酒等產業,在外無強敵的情況下,軍事投入少,財富都投入到土地開發,產業建設當中,國家開始進入正循環,英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每年以2成以上的速度增長,這些產業給英布賺取大量的錢財。

這兩年黔中地區,人口增長了十幾倍,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幾個新的城鎮,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終于有了幾分后世江南富裕地的樣子。

陳曉他們也差不多,他奪取了夜郎國都城,連基建都不用了,黔中能發展的產業,南中也可以發展,甚至南中還多了漆樹這樣的經濟作物,同時南中還有銅礦,銀礦。

本來陳曉想要上繳銅礦和銀礦的,但徐凡想了想命陳曉用礦產得來的利潤在南中開路,以聯通蜀中。

因為南中差的就是道路,陳曉他們能用道路把南中和蜀中聯系起來,這片土地的開發,才算是步入了正軌。

當然現在也不差,因為特產多,南中諸侯的富裕程度只比黔中諸侯差一等。

而在遼東的諸侯國雖然沒有太多的錢財,但他們卻是所有諸侯當中人口最多的地區,諸侯國開發進度最快,人口超過10萬的諸侯國,在遼東已經有不少了。

像呂臣,劉邦,陳嬰一些能力強的諸侯,已經開始建設小的城邑安置過多的人口。

而相對來說跟著季布的諸侯則是最善戰的,季布他們全面學習大秦的耕戰制度,越能打的士兵,獲得的土地和草場越多,季布他們只靠自己的力量就打的大月氏人西遷,以躲避季布他們的兵鋒。

但同樣因為常年戰爭,他們把所有人的資源都投入到軍事當中,加上河西特產本就不多,只有羊毛布,但卻要和大漢內地郡縣競爭,即便有牲口也要和匈奴人競爭,賺的錢又要投入軍事當中,國家財政不能成型正循環。

現在最關鍵的是大月氏人越逃越遠,季布他們想要進攻大月氏人要行軍上千里,這對大漢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就看這次大漢進攻匈奴人的消耗就可以看出來了。

而河西狹窄的地形又限制了季布他們的擴張,向西擴張又是高原貧瘠之地,季布他們發現越是向西擴張,山脈越高,地方越貧瘠。

于是河西的諸侯們軍事成本變成極其高昂了,他們普遍都欠著開發錢莊的錢,加起來超過了30億錢。

陳曉和英布雖然好心想要支援季布,但季布卻擺手搖頭,不愿意接受。他最好面子,怎么可能要英布他們的錢。

想了想季布道:“陛下,前次我等商議賣諸侯國之事,不知道朝廷能給多少錢財?”

英布驚愕道:“季布,伱要賣諸侯國?”

季布苦澀道:“河西還是太貧瘠了,也太狹窄了,某想要帶領兄弟們去西域闖蕩一番。”

季布他們空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人家躲到上千里之外,他們也沒有辦法,除非他們把治所也跟著遷移,但大月氏人是半游牧民族,而季布他們卻在河西投入大量的資源建立城池開墾田地,這些資源是不可能遷移的,這就是季布他們現在面臨的囧境。

在來平虜堡之前,季布就和他的兄弟們商議過,他們認為河西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了,不是高原就是沙漠,連想要放牧的牧場都不如人家大漠多。

眼看著其他各個方向的諸侯日子越來越紅火,他們卻已經快退化成為牧民了,這讓心高氣傲的諸侯們難以接受,他們現在只想去那傳說當中遍地金銀,寶石的西域,這到處吹風沙的河西他們是不待了。

對于季布他們的西征,徐凡是熱意見到的,他想了想道:“朝廷可以接管你們的債務,同時還能給你們30億錢的糧草物資,以資助你們西征。”

現在大漢東南北,已經擴張到極限了,只有西域和南洋還有擴張的空間,季布他們的行為正好配合大漢下一步戰略。

季布他們打入世界島中心,漢化西域,而大漢朝廷把河西納入朝廷直轄,還有高原這個世界屋脊,雖然這個地方貧瘠,但卻是戰略要地,大漢即便不能直接統治也要能影響到這片地區。

“不過漠北大戰剛剛結束,朝廷想要調撥物資可能要多花費一段時間。”

季布淡然道:“末將等人也要準備一段時間。”

在徐凡和季布他們商議遷移整個河西諸侯之時,游行的隊伍,再次回來,準備接受天子檢閱。

徐凡整理了自己的盔甲對著所有諸侯大聲道:“各位為觀禮嘉賓,看看我大漢豪杰是否雄壯?”

諸侯們齊聲道:“諾!”

“季布,英布,陳曉,你們跟著朕一起去檢閱我大漢的功臣。”

季布等人道:“臣遵旨!”

而后徐凡緩慢下城樓。在城樓下已經有一架天子攆車。

徐凡道:“陳曉你為車夫,季布為朕車左,英布為朕車右。”

作為皇帝,總要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徐凡這次的檢閱就是學習后世。

得到徐凡的命令,陳曉坐上車夫位,季布拔出插在戰車上的長戈,英布拿去弓箭。

三人極其激動,天下讓他們一起去檢閱功臣,這是想要和他們共享天子的榮耀,這非心腹不可得。

“架!”在陳曉的駕駛下,四匹白色戰馬緩慢前進。

天子的攆車緩慢出現在巡游的隊伍前方。

“將士們好!”徐凡叫道。

巡視隊伍頓時歡呼道:“天子萬歲!”

“將士們辛苦了!”

“天子萬歲!”巡視隊伍再次歡呼道。

天子攆車到隊伍中央停下來。

韓信等人激動的看向天子,而呂臣和季心則有些妒忌的看著季布,英布他們。

呂臣甚至小聲對季心道:“早知道英布他們可以坐天子攆車,某就不去夸街了。”

吳盛沒好氣道:“某更慘,按理來說英布那個位置應該是某的,現在卻只能為你們牽馬,你們都是諸侯了,憑什么站在天子身旁,城墻上那些觀禮的諸侯才應該是你們待的地方。”

吳盛的話讓坐在馬上的樊噲有些坐立不安了。

參軍將軍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

鄧宗淡然道:“你妒忌也沒有用,即便沒有英布他們,你也站不到那個位置。”

吳盛被說的無言以對,天子對季布和英布的喜愛那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即便他們這些老部下都不能比。

徐凡看著這些大漢的功臣,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漠北能不能變成漢土就要靠這批精英,徐凡希望后世上千年的農牧之戰能在他們手中結束。

徐凡道:“漠北之戰,我大漢大獲全勝,你們沒有辜負朕的期望,也沒有辜負朝廷和天下百姓對你們期望。

是你們讓匈奴這個大漢的血脈兄弟重新回歸大漢文明,也是你們讓天下的百姓結束了戰亂。

你們是我大漢的功臣。

朕,朝廷和天下的百姓都以你們為榮。”

徐凡的剛落,所有大漢的功臣激動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這樣氣氛的感染下,四周十幾萬百姓也大喊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歡呼完之后,后方士兵端著首級的士兵來到徐凡面前。

韓信單膝下跪道:“此乃匈奴單于冒頓的首級。”

為了防腐,冒頓首級已經成為了灰白色,已經看不出原本的樣子了。

后面還有匈奴大貴族的首級被一一呈現上來。

這些匈奴貴族成為大漢軍功的證明了。

徐凡道:“天下大勢浩浩湯湯,漢匈兄弟合流成為一家人才是天下的大勢,冒頓逆天而行,該有此劫,但他畢竟是我大漢兄弟,人死債消,安葬好冒頓他們。”

徐凡不屑于用死人來發泄情緒,而且占據大漠,民族政策還是要弄好的。

總不至于像牛牛那樣對待一個島的人,坑蒙拐騙,無惡不作。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你不把人家看成是自己人,那么人家就會不斷反抗。

幾百年都沒有同化,甚至于還要再次分裂,牛牛的民族政策可謂是弄的極其差,差到一個強盛的日不落帝國,已經快凋零成為三流國家了。牛牛家終究缺了大統一這一課。

韓信道:“諾!”

而后徐凡看向四周道:“漢匈之戰是兄弟相爭,戰事結束之后,我等就應該往前看,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早日實現大同世界。”

匈奴人籍的漢民聽到這話,天子沒有歧視他們,是真把他們當自己。于是激動大吼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漢八年,十月十六日。平虜堡,諸侯大會現場。

今年諸侯大會的主題,毫無疑問就是分封漠北之戰的功臣。

當所有諸侯對徐凡這個天子上供之后。

徐凡道:“漠北之戰,徹底擊潰天下唯一可以威脅到我大漢的敵人,并且讓我大漢獲得了廣袤的大漠,我大漢賞罰分明,同時也是方便治理大漠,朝廷決定把整個大漠都用來賞賜功臣,朝廷要在大漠分封百余諸侯國,伯爵領,子爵領,男爵領上千余。”

而后徐凡看向張良道:“丞相,把朝廷對大漠的分封計劃給所有諸侯和功臣看。”

“遵旨!”張良起身,命令侍從拿出一張極其龐大的大漠地圖,而后掛起來。

張良先對徐凡行禮,而后又面向大漢的諸侯和功臣道:“本相按天子之意,劃分了大漠的疆域邊境,按照大漠草場地形,肥瘦,劃分出上百諸侯國,每個諸侯國當中有23個伯爵領,十余個子爵,男爵領。每個漠北諸侯國可分5000戶牧民和一定數量的牲口,伯爵可分千戶,子爵500戶,男爵200戶。”

前方的諸侯和功臣都看著這張地圖,發現朝廷劃分的諸侯國,每個分割線都是歪歪扭扭,一個諸侯國都經略做到有山脈,有河流,草場,有戈壁。

而且是越靠近南方的諸侯國越小,越靠北方的諸侯國越大,尤其是靠近北海的諸侯國面積是漠南諸侯國的十幾倍,但考慮到漠北惡劣的氣候,這樣的劃分還算是相對公平。

張良繼續說道:“這些牲口是我大漢的戰利品,本應該賞賜給大漢的士兵,但朝廷考慮到牧民沒有牲口在大漠難以存活,所以才把這些牲口交給爾等,但爾等卻應該把牲口錢交還給朝廷,由朝廷分發給士兵。”

“考慮到爾等剛剛建立諸侯國,手中錢財有限,這筆錢由朝廷代為償還,等爾以大漠的牛羊,戰馬,羊毛償還這筆債務。

這筆債務的利息定為每年兩分,所以本相勸告各位,能盡早償還,就盡早償還,要是有諸侯難以還清的,則說明爾等沒有能力經營好一個諸侯國,朝廷有權收回你們的封國,勿言之不預也。”

徐凡看著漠北大戰的功臣道:“朝廷的決定爾等認可?”

韓信等人行禮道:“臣等認可。”

御史大夫陳林出列拜道:“漠北之戰,功勞可為國公者一人,徹侯者九十八人,伯爵者一百五十二人,子爵者二百三十四人,男爵者六百五十五人。敬呈陛下圣覽!”

現場的諸侯即便是知道天子要大封諸侯,但知道會分封上千人還是大吃一驚,這個數量已超越了當年大漢開國時期了,雖然在頂級的貴族不多,但中下層的貴族卻遠遠超過開國時期。

不少諸侯內心都想著,早知道這次的賞賜如此豐厚,就派遣一些自己人去大漠征戰了,即便不能成為諸侯,但弄到一個子爵領,男爵領也是一份可以傳承千年的基業。

侍從接過陳林的奏折,徐凡翻看奏折,首功是韓信,后面還有樊噲,景濤等功臣,徐凡認識前十幾個將領,后面的將領了解不多。

同時這次功臣當中,呂臣和他下屬的諸侯是履行封建義務,沒有記錄在內,他們只是得到了朝廷的一些牲口賞賜,當然征戰大漠剩余的物資,大漢朝廷賞賜給呂臣這些諸侯。

徐凡道:“這份名單公示給諸侯,功臣和天下百姓,以示朝廷的公正,公平。”

陳林道:“諾!”

而后徐凡看向所有的有功之臣道:“大漠的諸侯國就展示在此,你們有三日時間考慮要哪塊諸侯國,定下就不能后悔,當然要是不想在大漠吃苦,朝廷也不會委屈功臣,你們可以在大漢境內要封地,或者是虛封的領地,繼續為朝廷效力。”

韓信道:“陛下,臣還想繼續留在朝廷。”

其他功臣也跟著說道:“臣等也愿意留在朝廷。”

徐凡卻擺手笑道:“朕了解你們的心意,但今時不同往日,大漢雖然還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但已知文明范圍內,的確已經沒有我大漢的敵人了,爾等留在軍中,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此時你們建立自己的封國,這既是對朝廷好,也是對你們自己好,這是朝廷對你們功勞的賞賜,你們安心建好屬于自己的諸侯國,就是對朝廷最好的報答。”

“好了,你們各自思考吧,這可是決定你們家族幾百年根基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想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落子之后就無悔。”

“臣等謝陛下厚賞。”

徐凡道:“這是你們應得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