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65章 ,冒頓準備的后路和組織的力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5章 ,冒頓準備的后路和組織的力量

第365章 ,冒頓準備的后路和組織的力量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9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臧衍的話讓所有人沉默,匈奴的貴族知道這一戰不可避免,但他們卻沒想到這一戰來得如此之快。

要面對的敵人又會如此之多,60萬大軍,匈奴把所有的青壯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人,這仗該如何打?他們的勝算在哪里?

冒頓道:“打就打,漢人雖然強大,但我匈奴也不是軟柿子,漢人想捏就捏,更不要說漢人的騎兵能到漠北的也就是十幾萬人,我們的裝備也追上來了,也有專門對付漢軍的武器,我大匈奴人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冒頓自傲道:“此戰對我匈奴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機會,漢人的實力太強,去大漢的邊郡,我們不是漢軍的對手,但他們行進幾千里來到漠北,占據主動的就是我們了,漢軍披甲率高,但他們機動差,也不清楚大漠的地利。

而大漠縱橫萬里,有的是我匈奴勇士馳騁的地盤,我們只要拖住漢人的騎兵,打擊他們的糧道,消耗漢軍的精力,把他們拖到疲憊之極。

我們勝利的轉機就可以出現了,我匈奴勇士利用地利殲滅乃至重創大漢來到漠北的精銳。

我們就可以奪回漠南領地,甚至改變雙方攻守之勢,漢人能來我漠南,我匈奴的勇士也能去中原一趟。”

他看向臧衍道:“還請丞相監視中原漢人的一舉一動,注意漢人軍隊的動向。”

臧衍道:“諾”

“命令折蘭王,婁煩王警戒漢軍的行動,讓他們防備漢人的突襲。同時讓漠南的部眾遷移到漠北,躲避漢軍的追殺。做好堅壁清野的準備,只要發現漢人殺進大漠,就把所有的牛羊殺光,水源污染,本單于要漢人在大漠得不到一根羊毛,喝不到一口干凈的水,加重漢人的后勤壓力,本單于要讓漢人連水都從中原運輸過來。”

冒頓的戰略讓婁煩王、昆邪王、休屠王察覺一絲勝利的希望,在沒有希望的時候,冒頓能給所有人找到一條戰勝漢軍的方法,這些人對冒頓的不滿就瞬間煙消云散了,什么牛馬稅都不算事,關鍵要擊退漢人。

只有新成為匈奴帝國的丁零王滿臉疑惑,在他看來匈奴軍隊已經是天下最強大的軍隊,南方真會有一支比匈奴人還要強大的軍隊?

當這些人全部離開之后,冒頓對自己的長子稽粥道:“為父封你為右賢王,你帶領須卜,沮渠兩大部落,去原本烏孫國的領土屯田,此時由你主持,為父會對外說明這是為了漠北大戰囤積糧草。”

稽粥有的愕然道:“漠北即將大戰,孩兒怎么能離開。”

冒頓道:“就是因為漠北有大戰,你才要離開,漢帝和中原王朝的其他帝王完全不同,中原其他帝王視我們匈奴為野蠻人,他們是打心底里看不起我們匈奴人,所以他們對我們只有殺戮驅趕,但只要有大漠在,我匈奴部落就可以存在。”

“但漢帝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他是真把我匈奴人看成是大禹的后代,中原血脈,但這更加危險,漢人同化了我匈奴人,匈奴就徹底消失了,漢帝才是我匈奴最危險的敵人。”

“此次漠北大戰關乎我匈奴人甚至整個草原民族的生死存亡,要是為父能戰勝漢帝,漢匈之間還能維持平衡,匈奴還能延續。

但要是為父在漠北戰敗了,大漠的匈奴就會徹底消失,在西域的你就是我們匈奴唯一的希望了。”

說句實在話,冒頓是有的看不上自己這個長子的,他喜歡大漢的各種書籍,拜了臧衍為老師,喜歡和逃到匈奴的讀書人討論漢人的各項制度,喜歡討論漢帝在大漢推動的大同世界,這樣幻想一樣的事情。稽粥像漢人多過像匈奴人。

這在冒頓看來所謂的大同世界,不過是漢人的一個騙術而已,就像薩滿喜歡蠱惑南下的勇士,說戰死的匈奴勇士會登上長生天,會有一群牛羊,過上沒有白災日子。

但冒頓卻清楚的明白,人死了就是死了,不會有什么長生天,也不會有牛羊在長生天,漢帝的謊言都看不出來,稽粥是真被漢化了。

但這個世界同樣是強者為尊,大漢實力遠超匈奴,能成為漢人,學會漢人的政治制度,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強者所做的事情必定有其道理,弱者應該向強者學習。可能就是自己沒有看穿的大同世界才讓大漢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不能戰勝漢人,那漢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正確,所以冒頓把稽粥看成是匈奴人唯一的希望了。

冒頓想了想繼續說道:“漠北大戰要是為父贏了,一切都好說,只當你為匈奴人弄出一片糧倉,要是為父敗了,你就繼續西行,逃到一個沒有漢人的地方,聽懂了嗎!”

稽粥看冒頓說的如此嚴肅,只能道:“明白。”

翌日,冒頓就當著匈奴所有大部落首領的面,封稽粥為右賢王,命令他去烏孫國屯田。

大漢八年四月二十日,胡縣,桃花里。

大漠在烽火連天之時,關中卻依舊是一片祥和,關中的百姓都在想辦法多賺錢,讓自己過上富裕的生活。

徐凡巡視關中再次來到桃花里。桃花里里長石頭笑呵呵的帶著徐凡來到一個土炕房當中。

說是土炕房,建設的卻不差,用的是青磚水泥,地面上也鋪設了一層水泥。在整個桃花里這棟房屋是最好的。

石頭道:“這個孵化房每個月能孵化上千只家禽,家禽的孵化率達到九成五以上。”

而后石頭推著一個憨厚的漢子道:“胡強的功勞,雖然陛下能發明的溫度計才是主要功勞,但其他人沒有這個耐心,火炕不是溫度高了就是滅了,經常導致出現大量沒有孵化出來的家禽,甚至還會出現家禽子全部壞了的情況。”

說到這里石頭還是一臉怒意,對于餓怕了的石頭而言,像這樣的浪費是極其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而后才笑道:“但從胡強接手這個孵化房開始,家禽的孵化率就沒有低過九成,他是我們整個胡縣的孵化大王。”

徐凡笑道:“孵化大王,這個稱號好,朕的上林苑都沒有這么高的孵化超過了,等有時間,朕請你去上林苑上課。”

胡強激動道:“某等著天子您的命令。”

而后石頭領著徐凡來到,一塊半畝大小的田地當中,田地當中還有村民拎著鋤頭干活。

石頭道:“這是我們村建立的高標準蚯蚓田,是專門去大河找石頭用水泥澆筑,花了不少錢才弄出來的。”

“陛下!”這些村民剛剛想給徐凡行禮。

但徐凡卻擺手道:“伱們做你們的。”

于是這些村民繼續繼續熟練的拎著鋤頭干著工作。

蚯蚓田這里的味道并不算好聞,因為要把豬糞、雞糞漚好的腐殖物,蓋在已經整理過的蚯蚓田上面,雖然已經發酵過,但還是可以聞到味道,對做過農活的人,這樣的味道可能沒什么,但對于徐凡他們來說這個味道實在有點熏人。

蚯蚓田中蚯蚓密密麻麻,數量極其多,農戶熟練的把蚯蚓翻出來,裝到一個桶當中。

石頭道:“家禽光吃小麥長得慢,就要拌一些蚯蚓,小魚蝦,家禽才能長得快,我們桃花里比其他地方好,可以去大河抓魚蝦,也可以喂蚯蚓。其他村的家禽要半年才能長大,但我們桃花里的家禽三個月就有56斤,長的比其他的地方快一倍。”

徐凡問道:“不會出現雞瘟吧?”

家禽多了就容易發生雞瘟,因為徐凡也沒有在養雞場待過,對這些事情了解不多,他最多只是在新聞上聽過禽流感這個名詞。

但去年上林苑就發生了一場雞瘟,把上林苑幾萬只雞橫掃一空,徐凡終于明白什么叫家有萬貫帶毛不算,這是要發生普通農戶,家里絕對要破產。

徐凡開始重視起家禽了對衛生方面的重視,為此《致富經》還專門出了新的一期,介紹各種疫病防御的方法。而關中的養殖業也只是剛剛興起,規模不算大,基本上都是散養沒有造成太大的危害。

石頭道:“農家的夫子教過我們,只要把蚯蚓煮熟,就可以極大減少雞瘟,而且我們這都是在壩上散養,沒有出現過雞瘟的情況。”

說到這里石頭埋怨的看向胡縣縣令曹升道:“家禽越來越多了,我們桃花里的地盤不夠了,某想要買下四周幾個山壩,但縣令卻一直不允許。”

曹升翻白眼道:“朝廷下過命令,山海池澤屬于天下人共有的財產,嚴禁販賣給個人,違法者會受到朝廷的嚴厲處罰,桃花里四周山垻也是山,把它們賣給你們桃園里,你是想要讓某丟官!現在即便是沒有購買,你們不是用的好好的。”

石頭道:“某還想對山垻進行改造,沒有購買下來極其不方便了。”

徐凡看到曹升道:“可以簽訂一個租賃契約,山還是屬于朝廷的,但可以租借給桃花里,把價錢和期限定好就可以。”

曹升道:“臣領命。”

解決養殖的地盤之后,石頭帶領徐凡去看桃花里的養殖場。

養殖場的山垻上有繁盛的灌木,但卻看不到多少家禽的身影。

這個時候石頭拿出一個哨子。

“嘟嘟嘟!”

這聲音好是把山都給震動了一般,沒多久徐凡就看到無數雞飛下山垻,來到雞舍食槽附近,很快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群。

石頭看到雞群得意道:“這有近萬只雞,在大河旁的鴨舍有鴨鵝三千余只。胡縣10座酒樓都來我們桃花里來訂購家禽,軌道開通之后,來胡縣的商隊多了好幾倍,某打算今年再擴大一倍養殖的規模,爭取讓整個桃花里的百姓都可以年收入萬錢。”

徐凡拍手道:“有志氣,要是桃花里的百姓收入能超過長安城百姓,朕為你請功。”

石頭不愧是亂世當中殺出來的人,組織能力超過了一般的漢吏,徐凡教給他的農書,《致富經》他都學的不差。

因為養殖需要的人數太多,分散的小農經濟已經不能滿足桃花里的發展。在石頭的牽頭下,桃花里的百姓已經全部成為了農業工人,大家共同種田,共同養殖。

他們在石頭的帶領下,建設高標準的孵化房,建設養雞場,鴨舍,蚯蚓田。全村人在石頭帶領下一年到頭忙碌不停。

但石頭的行為很快就成了周圍十里八鄉的笑話。有人居然為孵化家禽修建一棟磚房,這怕不是傻子吧,還用水泥弄什么蚯蚓田,蚯蚓也是種出來的?

是的在長安城四周已經非常普及的技術,但離開長安城100里的房屋就已經成為了神話傳說,這個時代信息流通的速度太慢了。

石頭一切的行為都讓他們嘲諷,還真有人相信戲曲上唱的故事,火炕怎么可能能孵化家禽,那還要雞鴨做什么,想要喂家禽居然還養蚯蚓,桃花里的人都和石頭一樣變傻了。

但石頭根本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語,一門心思按照《致富經》和農家學子的話去做。

一個月后,桃花里十里八鄉全都轟動了,因為桃花里的家禽真被孵化出來了,其他村村民親眼看著無數的小家禽破殼而出,這下他們才相信火炕孵化法是真的。

而后四周村民就發現桃花里養的雞鴨長的極快,不過一個月時間桃花里的雞鴨就比他們的大了一半。

其他村民認識到蚯蚓喂家禽的好處,但他們卻難以像石頭一樣組織全村來來發展產業,村民單獨抓蚯蚓根本抓不了幾條。

于是四周的村民只能羨慕的看著,桃花里的農戶幾乎是每個月都能增加上千家禽,很快桃花里的百姓,每天都可以吃一個雞蛋鴨蛋,或者幾天吃一頓雞鴨。即便這樣都吃不完,他們把這些蛋,腌制成咸鴨蛋,家禽抓起來賣給縣里的酒樓。

半年不到的時間,雙方生活差距就有天差地別之感了,他們只能羨慕的看著了。

等長安和洛陽城的軌道聯通之后,胡縣成為了關中通向洛陽城交通樞紐,商隊大增,桃花里生產的家禽也進入量產期,有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桃花里村民的收入直線上升,這讓石頭在當地的威望更加高了。

眼看著午時已到,石頭道:“陛下留在我桃花里吃午飯吧?我桃花里的飯食雖然比不等宮里,但也不差。”

徐凡道:“好。”

桃花里已經有幾分半工業化,青壯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要做,寶貴的人力不能浪費在一日三餐上,于是桃花里有屬于自己的食堂。幾個本村的婦孺做飯,時間到之后,會有鈴聲通知青壯來開飯。

食堂內有米酒,有雞鴨魚肉,還有一個蛋花湯,還有十幾籠蒸好的饅頭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這個伙食標準已經不輸給后世的生活了。

徐凡問道:“你們每日都這樣吃?”

石頭笑道:“幾日可以吃頓肉,但比不上今天,節日還是可以這樣吃的,天子到來就是我們桃花里的節日。”

徐凡點點頭,只要不是太夸張就好。

徐凡是天子,自然是請上座了,陪徐凡吃飯的還有村里面三老。他們能陪天子吃飯也是極其激動,

徐凡給三老敬酒,夸贊他們桃花里人杰地靈,出了石頭這樣的人杰,把家鄉建設成為了富裕之鄉。

徐凡的這番夸贊讓桃花里的三老們笑的樂呵呵。

他們也直夸徐凡這個天子是圣君,讓天下步入盛世,他們這些老朽也可以過幾年太平的好日子。

雙方互夸,一頓飯吃的主客滿意。

巡視完桃花里后,徐凡離開前對石頭道:“你要不忘初心,帶領自己家鄉的父老富裕,現在桃花里算是富裕了,但其他村里還沒有達到這里的標準,單獨你一個桃花里富裕不算富裕,所有人富裕了才能算是富裕。你能力強,應該發揮更強的帶頭作用,成為致富能手。”

桃花里已經不能算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了,而是一個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基地。徐凡覺得這個模式不錯值得推廣。

后世有一句話,徐凡覺得非常有道理,個人的本事再大,也大不過組織。

在天下這個角斗場當中,單獨的個體力量是極其微弱的,只有在一個龐大的組織當中,才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工匠沒有自己的組織,那么你就從主人跌落成為牛馬,農戶沒有屬于自己的組織,那么天下的好事就沒有你的份,天下的重擔還要壓在你的身上。

而對于大漢的農戶,徐凡認為他們只有想辦法組織起來,才能斗的過地主豪強,斗的過未來強大的作坊主。

石頭道:“某定不辜負陛下的期待。”

徐凡本還想要再說什么,但又害怕過之猶不及。

太多的事情就是因為急躁,好事情變壞事了,還是讓它自然發展吧。

徐凡離開桃花里進入胡縣,本想要視察胡縣的情況。但這個時候朝廷的加急信件到了徐凡手中。

徐凡才知道了韓信提前北伐,已經把白羊部吞并了,漠白羊部在南領地已經被他占據了,現在丞相周章請徐凡回長安城商議接下來應對匈奴人的戰略。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