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51章 ,十倍利潤和陳平的巡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十倍利潤和陳平的巡視

第351章 ,十倍利潤和陳平的巡視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3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_


字體:


大漢七年四月十日,香料島,永寧鎮碼頭。

丁磊他們驚愕的發現海平面出現一艘海船,他們可以肯定這不是南海艦隊給他們補充物資的海船,畢竟來南海艦隊出動一趟不容易,朝廷不可能如此浪費,只派一艘海船過來。

但他們還是極其興奮的迎接上去。畢竟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海島上,任何新人的到來都會讓他們極其激動,很快海船靠近碼頭。

為首的人走到丁磊身邊行禮道:“某家季宇,乃是廣陽國公門下,此次來到香料島多有打擾將軍了。”

“廣陽國公!”丁磊恍然大悟了。難怪有這么大的本事來到香料島了。

“這里香料到處都是,掌柜可以自己組織人去摘取,只是要注意一下島上的野人,當然我等倉庫中也有一些香料,可以賣給你們,但價格”

季宇卻拿出一張蓋著太尉府印,南海艦隊將軍府印的書信說道:“某此次還帶了200想要定居在香料島的移民,按照朝廷的政策,將軍您要給某200石香料。”

丁磊馬上拿起這張書信仔細觀看,上面大致意思是為了鼓勵民間船隊幫助朝廷移民,每帶一個移民來到香料島就可以獲得一石香料。書信的最后蓋的是太尉府印和南海艦隊將軍府印。

丁磊道“既然是太尉府和南海艦隊將軍府的命令,末將定當照辦。”

這對永寧鎮本就是好事,在這里香料幾乎無窮無盡,但漢人卻極其稀缺,朝廷用這樣的方法來增加移民對他們來說是更好的事情。

季宇的海船除了帶了200移民,還帶了大量糧食,各種鐵器、上千布匹絲綢,這些東西季宇全部賣給永寧鎮,價格也和大漢差不多,作為交換丁磊的香料以一斤10錢賣了300石的香料給季宇。

而后季宇的船隊在香料島短暫停留五天之后,補足干凈的飲用水,各種蔬菜,再次返航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丁磊他們驚喜的發現,大漢的海船幾乎每隔十幾天就會來一艘,每艘戰艦都會帶著上百人來到香料島。他終于不用擔心人手不足的問題,整個香料島的開發進入快車道。

大漢七年七月二十日,會稽郡,丹陽縣,飛亥造船廠。

“開閘!”蔣明大吼道。

隨著蔣明的命令下達,工匠打開水閘,造船廠外運河的水快速流入,帶動海船緩慢提出,而后他們被纖夫拉出造船廠。

一切完成的如此順利,連胡亥都忍不住鼓掌,而后對著身邊一個商賈道:“吳老板,這艘海船您可以帶走了,晚輩祝您一帆風順,帶著滿滿一層香料回到會稽郡,衣錦還鄉。”

吳老板看著海船激動道:“某也恭喜趙老板發財。”

而后吳老板喃喃自語道:“終于造好了,某家也可以出海了。”

也不怪吳老板如此激動,一個月前廣陽國公的船隊從香料島回來,帶回6萬斤香料回來,這些香料馬上掛在會稽郡的貨物交易所當中,不到一日就被賣空,整整賣了5000多萬錢,交稅之后廣陽國公得到3500萬錢,而廣陽國公購買海船和各種補給,雇傭人手也不過只花了300多萬錢。

因為所有的物資貨物都是在會稽郡購買的,所以在會稽郡商界政界,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廣陽國公的成本,一趟海報就賺了十倍的利潤,這造成的轟動是極其巨大的,甚至超出了朝廷的艦隊。

朝廷艦隊雖然也能賺十幾萬金,但這些錢都是朝廷的,朝廷本身每年稅收和少府的收益就有幾十萬金,所以天下的人即便知道朝廷賺錢了,造成的轟動就算不得大。

畢竟大家和朝廷總是隔著一層,而且大家也算不出朝廷花了多少,賺了多少,真正的利潤有多少。

大家只能隱約的感受到朝廷去香料島很賺錢,但賺了多少錢誰也不知道。

但這一次廣陽國公的海船,算是給他們真正的顯露出海洋貿易的利潤,出海一趟就有十倍的利潤,這誰能抵得住這樣的誘惑。

現在此時的會稽郡就已經瘋狂了,躁動了,所有人都在談海貿,所有人都想去香料島。

而胡亥算是趕上東風了,廣陽國公等上會稽郡的時候,飛亥造船廠剛剛改造好,本來它的啟動資金都差不多花光了。

但季心賺了十倍利潤消息傳開之后,海量的錢財向著砸向胡亥,只為了得到他船廠當中還沒有一塊木板的海船

吳老板是本地人,他的紡織廠正好就在飛亥造船廠一旁,在知道胡亥已經請了朝廷的大匠,準備把這里改造成能制造海船的船廠,當即就下了30萬定金,定下了飛亥造船廠第一艘海船。

有了這筆錢之后,胡亥購買木料,帆布,繩索等造船物資,蔣明等工匠辛苦兩個月時間終于打造出第一艘2000料的海船。

而后胡亥跟著吳老板去農業錢莊轉賬,后續的100萬錢也轉到胡亥的賬號當中。

七月二十日晚,飛亥造船廠。

此時造船廠燈火通明,這張圓桌擺在這里,桌子上擺著十幾個菜,基本上都是硬菜,做下面還有幾壇米酒。

胡亥端起自己的酒碗道:“沒有各位的辛勞,我們的第一艘海船不會如此快的造出來,某宣布,所有人多發一個月的俸祿作為獎金。”

四十多工匠齊聲歡呼道:“多謝東家。”

“各位吃好喝,你們跟著我胡亥,以后好日子還多著。”

“東家萬歲!”所有的工匠歡呼道,而后開吃起來。

胡亥則來到飛亥造船廠高層的那一桌。

胡亥對蔣明道:“后續的款項吳老板已經打過來了,130萬錢已經全部到賬。”而后他小聲對蔣明道:“這一艘海船我們就賺了80萬,這其中你就賺了8萬,某說的沒有錯吧,和別人做牛馬,哪有自己做老板強。”

蔣明激動道:“趙老板是人中之龍,某蠅隨驥尾。”

這才兩個月就賺了8萬,全年要是按照這個效率造船,他一年可以賺近50萬錢。

一旁的柱子問道:“胡亥哥,我們的訂單已經到3年了,還是有人不斷的向我們訂船,這該怎么辦?”

現在胡亥也有一個幸福的煩惱了,就是產能不足,他一年只能造六艘海船,但現在卻有上百艘訂單,根本接不完,以至于他不敢繼續接下去了,畢竟完成不了訂單他也是要賠錢的。

蔣明想了想道:“可以把四周的土地買下來,再建兩個船塢,而后我們去吳縣鄉村招一批有木匠收益的農戶,這樣產能就能提升三倍。”

胡亥皺著眉頭道:“造船是一項技術活,普通的農戶行嗎?我們這可是海船,在海上出事了,那可是逃都沒有地方逃,到時候船翻了沉了,我們不但賺不到錢,還要把身家性命賠進去。”

胡亥雖然喜歡賺錢,但他可沒忘記上任掌柜的教訓。

蔣明道:“以前有墨家大匠來我們造船廠講課,教我們一些木匠技術,什么流水線,標準化零件,分工合作等等。朝廷的造船廠就是如此改造的,以前要兩個月才能制造的一艘海船,經過墨家改造之后,連一個月時間都不需要了。

某請教過墨著大匠,了解流水線的原理,就是把復雜的流程變得簡單化,讓新人也可以快速掌握技能。”

“我們的造船廠也可以用流水,新招的木匠做一些簡單的活,讓他們只做一道工序,可以快速積累經驗,經驗豐富的工匠負責有技術的活,某在最后把關。這樣的話最開始可能會慢一點但效率很快會提升起來。”

現在飛亥造船廠可是有蔣明的一成股份,他怎么能看著錢從自己手中白白溜走,要是飛亥造船廠造船的產能提升三倍,他每年的俸祿就可以超過百萬了。

胡亥道:“改造流水線的事情就交給蔣大匠了,我等全力配合你。”

朱沛則有些不解道:“東家,現在海貿有十倍的利潤,我們既然可以制造海船,為什么不自己去運輸香料?”

胡亥道:“你也不看看現在弄海貿的是那些人,都是大漢的貴族,我們想要虎口奪食,哪里有這樣的能力。剛剛那個吳老板,不要看人家肥頭大耳,但人家后面的是內史令葉騰,有這層關系人家才敢玩海貿,我們要是貿然出海的話,誰知道會有什么下場。”

胡亥的造船廠剛剛改造好,他的好大哥管弘就登門了,和他東拉西扯了說了一頓稅務的事情,看上去是讓他不要偷稅漏稅。但他話里話外的意思,他這船不要亂賣,壞了規矩,壞了規矩的話,他這個造船廠很難開下去。

這個時候胡亥才察覺,雖然已經有幾十艘所謂的‘民間海船’去向香料島了,但這些‘民間海船’每艘后面都站著一個權貴,這香料島的頭湯顯然是留給他們的。

胡亥當即表示不敢亂來,管弘看他如此上道,就給他介紹了一批客戶,他前十艘海船都是管弘找來的,為此胡亥用掉了10萬錢糧票,同時表示以后管弘介紹來的海船,每艘給1萬錢的中介費。

管弘看到胡亥這個小老弟如此上道,才滿意的點頭離開。

“比背景誰沒有,要不是家中那個老頑固,我等也可以加入海貿。”朱沛有的氣憤道:“也不看看現在是什么時候了,還想要成為成為戰國四大公子那樣的人,卻不知道現在已經是大漢的天下了,天子容不下孟嘗君這樣的人。”

他老子是不是圣人,其他人不清楚,他還能不清楚。他老子不過是想要揚名,成為戰國四大公子天下游俠之首。但他的出身卻不如戰國四大公子,他只能靠道德來彌補了,從這方面來說他是做的極其成功的。

但大漢畢竟不是混亂的戰國,即便他老子有現在的聲望,他還是要按照大漢的法令來行事,做不到像戰國四大公子那樣呼風喚雨,動輒改變天下局勢。

胡亥繼續道:“造船業能賺一倍以上的利潤,已經是很好的行業了,不要看現在他們去香料島瘋狂,但香料的利潤跌的很快,他們的好日子沒有幾年。”

現在香料的價格已經跌下900錢一斤了,想到還有幾十艘海船往香料島趕,胡亥很不看好香料的前景。

話分兩頭,吳縣城外。

王道帶領所有會稽郡高層前來迎接視察的假相陳平。

徐凡一直對大漢地方抓的非常嚴,他甚至有把朝廷巡視的制定固定下來的想法,以此震懾住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今年他派遣假相張良巡視河北之地,假相陳平巡視中原江淮之地。

看著陳平的車隊緩緩靠近,王道內心是極其復雜的。

當年他和陳平是一同投靠當今天子,陳平不過是一個普通士子,而他卻是孔師的大弟子,他的發展本應該比陳平更好。

只可惜現實卻不如他愿,他成為縣令之時,陳平已經成為郡守,等他成為郡守的時候,陳平卻已經成為了朝廷的假相,地位遠遠不是他可以比的。

“下官王道拜見丞相!”陳平馬車靠近之后,王道領著會稽郡的高層行禮道。

陳平下馬車扶起王道笑道:“朝廷已經下令了,此次巡視不需要接待,爾等按照日常行事即可,天子最討厭這樣的繁文縟節,說這樣的行為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并且斥之為形式主義。”

王道臉色頓時尷尬住了,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陳平淡然道:“你們都回去處理公務,由王郡守帶領本相看看你們會稽郡的發展。”

其他會稽郡高層只能行禮道:“諾”

而后陳平道:“去吳郡造船廠。”

王道行禮道:“諾”

一行人直奔吳縣造船廠。

和胡亥的小造船廠不同,吳縣造船廠是整個大漢最大的造船廠,整個造船廠建設在吳縣沿海,船塢有7座,工匠有大大小小的工匠有上千人,可以說這就是一座造船的城市。

而陳平來的時候,正好是吳軍造船廠第一艘5000料海船下海。

造船廠廠長卓虹請陳平下令開閘。

陳平道:“開閘!”

洶涌的海水開始進入船塢,很快如同龐然大物的5000料海船緩緩駛出船塢。

陳平看著這如同巨人一般的海船感嘆道:“當年始皇帝的蜃樓也不過如此。”

卓虹搖頭道:“這艘海船還是有所不如,當年蜃樓據說有上萬石,如同海上的宮殿一般,不過我們這艘船專門用來捕鯨的,龍骨進行了加固,堅固程度應該比蜃樓要高。”

陳平感興趣道:“原來這就是捕鯨船!”

陳平對捕鯨業的重視還在香料業之上,在他看來香料不管如何掙錢,但畢竟是奢侈品,對大漢國力提升有限。

但捕鯨業卻完全不同,一頭鯨魚有十幾萬斤重,這其中鯨魚肉,鯨油,甚至鯨骨都是可以增強大漢國力的,捕鯨業一年給大漢增加了幾百萬斤肉,就相當于給大漢增加了上千萬斤的糧食,說是國本也不為過。

而后陳平在卓虹帶領下參觀了吳縣造船廠,幾個船塢他全部都看了一遍,里面都是鋪好龍骨,制造完一半的海船。

卓虹得意說道:“我們造船廠有7個船塢,幾乎每個月都可以下水56艘海船,營收超過了上萬金,利潤也超過了三千金,我們造船廠的效率和收入都是整個大漢最高的。”

不怪卓虹得意,他一個造船廠的收入超過了大部分的縣,而且隨著海貿興盛,造船廠的利潤還在快速提升當中。

這個時候跟著陳平身后的墨者申屠普搖頭道:“你們造船的工藝還是先秦流水線的那種工藝,都好幾年過去了,伱們就沒有想過要改進造船的工藝,提升效率?”

卓虹聽到這話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了,因為海貿的興起,吳縣造船廠的重要性上升,他這個廠長的地位也在上升,現在為了求一條海船,即便是國公,徹侯的家人都要對他畢恭畢敬,像這樣難聽的話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了。

陳平道:“這位是墨家高徒申屠普,他為軌道馬車改造過生產線,據說被他改造之后,軌道馬車廠每半炷香時間就可以制造出一輛軌道馬車。”

卓虹有的驚喜道:“原來您就是申屠公,您的《作坊管理》一書,晚輩一直有拜讀,卻沒有想到今日可以見到您。”

申屠公不止是墨者,還是大漢馬車作坊的廠長,他在做廠長的時候,提升了馬車作坊好幾倍的效率,工匠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勞動量卻沒有增加。

大漢第一條木軌建設之后,他修建了第一條木軌馬車生產線,把生產木軌馬車的效率提升到極致,半炷香就可以生產一輛軌道馬車的程度,引起長安城轟動。

徐凡專門視察了大漢馬車作坊,發現申屠普設定的工廠制度和流水線模式已經和后世很接近了。

于是徐凡就讓他把自己的工作的經驗寫下來,在整個大漢推廣他這條提升效率的管理體系。

于是他就寫下了《作坊管理》其核心思想就五條。

一工作定額原理根據對工作時間和動作的研究,制定出有科學依據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二標準化原理。使工人掌握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標準化的工具、機器和材料,并使作業環境標準化。

三能力和工作相適應。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

四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相分離。

五俸祿報酬要給充裕,達到工人的心理預期。

熱門、、、、、、、、、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