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49章 ,琉球的文明之火與認祖歸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9章 ,琉球的文明之火與認祖歸宗

第349章 ,琉球的文明之火與認祖歸宗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9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七年,二月二十日,琉球島,平安鎮。

“爾母婢的徐祿,等乃公回到大漢一定會弄死你。”孟鋸在平安鎮的港口上對著波浪不興的大漢破口大罵,言語極其難聽,把徐祿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大哥,不要罵了,再罵我們也回不去了。”孟鋸的小弟張鐘無奈道。

“某知道,但罵他一頓某的氣就順了。”孟鋸道。

而孟鋸他們之所以咒罵徐祿,這和徐祿不做人很有關系。

當初孟鋸帶著一批人,從長安城奔到會稽郡,本是想去香料島的。

但他們也遇到如何去的問題,這個時候南海海軍出了一個政策。南海海軍可以帶他們去香料島航線的漢軍據點,但他們要簽訂一個契約,5年時間為朝廷建設香料島航線的據點。而作為回報朝廷不但每個月給他們千錢的俸祿,還允許他們帶200斤的私人物品回到大漢。

孟鋸他們一無所有,自然被這個政策吸引了,最開始一批1000人都和朝廷簽訂契約,但真到了目的地孟鋸就大失所望了,哪里有什么香料,只有無邊無際的荒野和野人。

孟鋸不服氣帶人質問平安鎮的軍司馬伍閻,為什么他們沒有到香料島。

這個時候孟鋸他們才重新看契約,發現寫的真是香料島航線據點,而不是香料島。

很快運輸船緩緩靠近了平安鎮的木制碼頭。

平安堡太荒涼了,說是以世隔絕也不為過,船隊的到來可以給他們帶來新的人口和貨物,還能帶來大漢新的消息,所以每次船隊到來,都讓平安鎮的所有人都興奮。

伍閻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后笑道:“糧食以后就不要帶了,平安堡已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了。以后還是多帶一些鐵器,哪怕是磚頭也行,琉球的颶風太多了,一般的稻草房扛不住。”

伍閻激動道:“我等大老粗哪懂這些,有你們到我平安鎮,終于不用擔心瘟疫了,某在這里向兩位神醫保證,伱們說什么我們做什么,誰敢不聽話,乃公打死他。”

伍閻大喜行禮道:“總算盼來了兩位神醫。”

船長李云對拉著兩個年輕人,對伍閻道:“你不是一直在申請大夫,他們兩人都是醫學院的高材生,皇后的門徒,有豐富的外科經驗,天下的疾病九成他們都會治。”

伍閻有的氣憤道:“琉球島可是可是香料航線上最關鍵的據點,而且戰略價值極高,現在也就上千漢人,朝廷諸公難道就沒有一點遠見。”

所以張鐘是極其滿意現在的生活的,大梁雖然富裕,但卻沒有他一寸土地,琉球雖然荒僻,但卻有屬于他的土地,老婆,家人。平安鎮荒涼一點又算得了什么,他可以努力把平安鎮建設的不輸給中原。

“病從口入,想要不生病還是要以預防為主,不喝生水就能減少一大半的疾病,再把污水和糞便要處理好,各種瘟疫就不會降臨,驅趕蚊蠅又能再減少三成的病癥,做到以上這一些九成九的疾病就不會降臨。”

“朝廷已經很重視你們了,不到一年時間就運輸來上千人來墾殖,補給也是按照最高配置的,香料島朝廷一年可以賺十幾萬金,但遷移的百姓也不過上千人。

在琉球他們再也不是底層的流氓了,而是掌握了種植,木匠,石匠(也就打個桌椅板凳技術)等多種技術的人才。

介紹完兩位醫生之后,李云道:“這次我們帶來了1000石大米,500件農具,500件兵器,絲綢100匹,麻布2000匹,磚頭1萬塊,糖1000斤,鐵錠2000斤,耕牛5頭,總價值100萬錢,還有一百個刑徒,要把他們安置好。”

但這種文字游戲卻并不能讓孟鋸他們心服,他就是想要去的是香料島,而不是香料島航線上的一個據點。

在琉球他們再也不是無地的流氓了,琉球有的是土地,你想圈多少就圈多少,只要你種的過來。

簽訂無誤之后,而后李云拿出一個賬簿道:“你在上面簽個字。”

運輸船上的貨物全部搬下來之后,平安堡又把他們在當地囤積的貨物搬上運輸船,這些貨物有5000張皮毛,大部分都是梅花鹿的皮毛。

伍閻淡然說道:“你們當初簽訂的契約就是在香料島航線建設,平安鎮就是香料島航線的一個據點,沒有欺騙你們,是你們自己以為目的地就是香料島。”

李云道:“關鍵是人家不愿意來,你還是想辦法自己培訓吧。”

在發現來自大漢的船隊之后,平安鎮所有的人,都興奮的圍在碼頭上,等待著船隊的靠岸。

他們從矮窮矬瞬間變成了高富帥了,比起只會打獵的野人青年,張鐘他們都是掌握多種技能的高科技人才,住在城里,有安全可以遮風擋雨的大屋,四周琉球小娘對他們都崇拜不已,紛紛以嫁入平安鎮為榮。

雖然來平安鎮的人都有一手木匠活,但顯然他們的技能還不足以制造漁船,而偏偏琉球四周漁業資源極其豐富,光看不能抓,太讓他們感到遺憾。

他們沒有孟鋸那樣出人頭地的野心,只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不得不出來,結果陰差陽錯來到琉球這里,換了一個環境,他們忽然覺得天地是如此的廣闊了。

平安鎮太缺少大夫了,已經有十幾個人因為各種病癥意外死在這片土地上,所以大夫的到來才會讓他如此激動。

當然孟鋸憤怒是覺得徐祿奪得了他出人頭地,發財的機會。

孟鋸他們一件件搬運李云說的貨物,伍閻更是一件件清點。

伍閻看來,不說琉球的經濟價值,就說琉球的軍事價值也值得朝廷投入,要是被其他國家占據琉球,大漢上萬里的海岸線都不得安寧,朝廷要花幾十萬來守衛這一條重要的防線。

在平安堡和張鐘這樣想法的人并不少,大部分普通人是沒有太大野心的,他們想要的不過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而平安鎮完全滿足了他們的想法,既然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他們為什么還要冒險去領香料島。

但此時他們已經來到平安鎮,想要回去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們只能待在小小的平安鎮,5年之后才能回去,孟劇對欺騙他們的徐祿破口大罵了。

孟鋸這些小弟在自己的老家,家徒四壁,土地也被本地豪強兼并了,他們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流氓,但凡有土地在手,他們也不至于投靠孟鋸出去闖天下。

李云無奈道:“現在朝廷四面出擊,遼東,河西,黔中,南中,甚至香料島,哪里又不重要?哪個也不需要投入?”

這算是琉球島最大的特產了,當地有幾萬頭梅花鹿,他們也是琉球人食物的來源之一。而它們也是琉球最珍貴的特產,皮毛在大漢可以賣出高價,正是有皮毛這項特產,極大地減低了朝廷對琉球開發的成本。

兩個年輕人道:“我的年輕經驗淺,神醫不敢當,只能說盡力而為,讓平安鎮的百姓遠離疾病。”

“平安鎮四周發現了大的煤礦廠,你下次再想辦法帶幾個懂建高爐的鐵匠過來吧,這樣平安鎮就制造鐵器。最好再帶幾個造船大匠過來,好歹讓平安鎮有制造小漁船的能力,看在魚就在身邊卻抓不到,這也太浪費。”

同時運輸的還有200根鐵木,500根香木,這些要不是能做家具的高檔木料,要不就是能造船的木料,能在會稽郡賣出高昂的價格。

李云點頭表示明白。

而伍閻也不在意,在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方發泄一番也好,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這個時候孟鋸看到一艘海船激動道:“大漢的船隊來了。”

張鐘在大梁窮的連媳婦都娶不上,但在琉球卻一連娶了三個,現在他三個老婆都懷孕了,他的后代馬上要降臨在這個世界了,他也有上千畝的土地,帶著他自己的小舅子,丈人耕作田地,今年秋收他們家收了300多石的糧食,平安鎮不收稅,這些糧食全部歸他們自己所有。

但孟鋸的這些小弟卻沒有像他那樣憤怒,甚至內心當中還有一絲竊喜。

這是張鐘極其激動的事情,他終于成為地主,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張家現在有十幾口人,他是一家之主,在大漢內地多少算是一個小家族來了。

你平安鎮自建設以來,朝廷已經貼了1,000萬錢,從這方面看,你應該感到高興,朝廷對琉球的投入和香料島是一個級別的,都是侯爵等級,這樣一想你心里是不是舒服一些。

“等你們打好基礎,會有人愿意來琉球的,到時候就是你琉球大興之時。”

這就不得不說如今的平安鎮已經初具規模,就從外界來看,平安鎮基礎設施完備,有兩丈多高的城墻,有全新的房屋,內部生活著幾千人口,還有四周上萬野人經常來此交易,平安鎮的繁華程度,已經勝過了大漢九成的城鎮。

伍閻沒好氣道:“沒有人口如何打好基礎?”

李云道:“慢慢來,大漢的運輸船越來越多,琉球遲早會熱鬧起來的。”

最后李云想了想道:“某向上面問問吧,但能不能要到人,某卻不能保證。”

“多謝了!”

李云最后拿出圣旨塞給他道:“你也算是時來運轉了,這次朝廷異常大方,即便沒有戰功,封爵之人也有22人,你就是其中之一,被分封為琉球男爵。”

“快去給祖宗上炷香吧,現在的大漢可不比開國時期,即便是校尉,都很難得到一個爵位,你這次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伍閻接過圣旨看一看,上面大概意思是,伍閻鎮守琉球勞苦功高,特封為琉球男爵。

他看完之后,不以為然道:“在琉球,男爵之位屁用沒有,朝廷還不如弄點實在的東西好。”

李云道:“回到大漢作用就大了,現在你好歹是琉球男爵,縣令見你都要拱手行禮。”

“有的等了!”伍閻這個琉球男爵也不是那樣好拿的,他還要在琉球島上駐守四年時間。

他明白這個男爵就是個苦勞獎,朝廷是想用這個爵位讓他安心開發琉球。

聊完公務完成之后,伍閻笑道:“讓兄弟們在這里休息一日,我們倉庫準備的貨物也不少,而且平安鎮的野人小娘也不錯。”

李云笑道:“我們和你們可不一樣,你們可以在這里三妻四妾,我等要是做了這樣的事情可是犯錯誤的。”

像琉球這樣的墾殖點,想要擴張人口發展,同化本地人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漢軍雖然在大漢本土上男女問題上抓的非常嚴,但對于墾殖點的士兵,卻是鼓勵他們這樣做的,最好是在本地安家落戶最好。

他們每娶一個老婆,大漢朝廷還會獎勵他們10石糧食,10匹布,2斤糖和等級的物品,價值大概在三千錢左右。

朝廷發錢給他們娶老婆,這樣的好事情很少有人能拒絕,所以平安鎮的人普遍都成親。

李云他們的到來讓平安堡熱鬧起來,所有的居民拿出自己釀好的米酒,珍藏的美食弄了一場熱鬧的篝火晚宴。

平安堡的人并不少,大漢在此留下200士兵,還運輸了1100移民,這些移民和士兵普遍在平安鎮成親,甚至有人還不止娶了一個老婆,整個平安鎮不算流動人口,大概有3000人,如此人口在大漢都可以成為一個下縣。

可見伍閻在琉球發展的不錯,他自己就為國娶了八個老婆,他這八個老婆都是四周的野蠻部落首領的女兒。

靠著這層關系,平安鎮和四周琉球人的關系極其好,可以說是堅定盟友,而這八個部落得到了大漢的支持,從石器時代進化到鐵器時代,一時間實力大增,在這小小的琉球島上開始不斷擴張勢力,同時也保證了平安鎮的安全。

也就是有這樣的聯姻關系,平安鎮才能維持現在平和的態勢,不需要面對幾萬人琉球人的包圍。

晚宴上伍閻帶著自己的老丈人來到李云身邊。

“老朽信拜見大漢將軍”

李云一臉愕然。

伍閻道:“這是我老丈人,你有什么方法讓他也得到一個漢人爵位,沒有一個身份終究難以融合大漢。”

他的想法很簡單,他不想一直待在平安鎮,本論期結束之后他要帶著老婆回大漢的。

但老婆的娘家人肯定是不能不管,但他老丈人如果只是一個琉球野人的身份,那誰知道下一任琉球軍司馬會如何對自己的老丈人,所以他想給自己這些老丈人一個身份的保證,要是成為了大漢的貴族,那就是自己人了,下一任的琉球軍司馬也不敢對他們有太過激烈的動作。

李云了然的點點頭,這就是伍閻八個丈人之一了。

他想了想道:“琉球靠近古越國,百越之地的君主都自稱是越王勾踐的后代,當年越國海軍極其強大,還在瑯琊郡,瑯琊縣建立過都城,越人都可以出現在幾千里之外的瑯琊郡,想來越人應該到過琉球,信老丈您說不定是越王勾踐的后代。”

信還一臉懵然。

但伍閻卻踢了他一腳道:“您老人家不是跟我說過,你們部落一直流傳著自己的中原來的傳說。”

“對對對,我等先祖是乘坐海船來到琉球的,至今部落仍然傳說大海對面有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就是我們的祖先。”

李云拍手道:“那是越人的后代,越人也是漢人,老丈就是我大漢的子民,現在你們回歸大漢,就是兄弟歸家,某定會向朝廷匯報此事,讓天子封賞你們,接納你們歸家。”

想了想李云道:“越王勾踐的后代多姓歐陽氏,你就叫歐陽信吧。”

隨著大漢不斷擴張,加上大漢的民族融合政策需要,大漢內部的讀書人已經開始不斷找史書,我大漢找兄弟之國。

大漢史書可謂是無所不包,已知文明內的勢力,讀書人都可以找到他們和我大漢的血脈聯系,最終這幾年認祖歸宗更是成為了大漢的潮流。

北方匈奴人,烏恒人,鮮卑人,甚至連明顯帶著白人血統的丁零人,都自稱自己血脈當中流著中原血統。

南方百越之地大部分都自稱擁有越王勾踐,吳王夫差,乃至楚王熊氏的血脈。

南中的滇國在夜郎國被滅之后,更是嚇的膽戰心驚,第二年就派遣了使者來到長安城,請求認祖歸宗,說自己是楚王室的后裔,是大漢的血脈兄弟。

而在南中除了滇國國王,還有很多部落首領,自認為自己是是蚩尤的后代,也是大漢的兄弟。

這些部落首領只要提出來了,就會有很多讀書人拿著史書幫他們找資料,大漢有3000年的歷史,無數的典藏,找一找總是能找到的。

所以這兩年諸侯大漢四夷部落首領,越來越多的來到長安城認祖歸宗,而且這些部落首領有很多來到長安城就不想再離開了,這為長安城提供了不少八卦。大漢也越來越多的有萬國來朝的氣氛了。

所以李云對這些套路也很熟悉了,在大漢難以運輸足夠多人口來開發琉球的情況下,把琉球島上的野人教化成為漢人,顯然是對大漢最有利的政策了。

伍閻的丈人喜道:“老朽以后就叫歐陽信了。”

大漢雖然正式登入琉球島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但歐陽信卻已經成為精神上的漢人了。

大漢的一切對歐陽信來說都是那樣的完美無缺。

漢人的力量太強大了,短短一年,一座嶄新的城市,就已經屹立在海邊,這座城市雖然簡陋,在大漢內地只能叫邑。但對于還處于蠻荒時代的琉球人來說,這座城邑已經是一個奇觀了。

平安鎮就像一個文明的燈塔,吸引了整個琉球人的眼光。

這座城市當中的糧食,布匹,食鹽,鐵器每一件都是琉球人渴望得到的。

對琉球人來說平安鎮是如此的高大,能遮風避雨,里面充滿美食美味,所有的東西都讓他們感到瘋狂,在琉球人看來平安鎮已經和神國無異了。

整個琉球島上的各個部落的勇士,紛紛前往平安鎮交易,沒有交易籌碼的勇士,則出賣他們的勞動力,為平安鎮建設添磚加瓦。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野人勇士的加入,平安鎮不過千人的情況下,才能如此快速的建立好。

當然這樣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琉球人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力,但他們也得到了大漢的糧食,鐵器,布匹等琉球人根本不能生產的商品。

而且大漢的種植技術也在快速在琉球人部落普及。

以前他們只會打獵,幾萬琉球人在這小小的琉球島上內卷,甚至還衍生出獵殺同類的文化。

但現在伍閻開始派遣漢人,去自己老丈人等盟友部落,漢人教導他們如何耕作,開墾土地放棄漁獵生活,賣給他們漁網,增加他們食物的來源,還教導他們如何建立可以抵擋臺風的堅固房屋。

現在圍繞著平安鎮四周方圓百里,已經開始出現星星點點的村落了,這就是文明之火。

即便這些野人刀耕火種,也是生產力巨大的發展,今年很多部落在收獲的糧食之后,前所未有的沒有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這種事情對琉球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奇跡(對大漢來說也是奇跡),正是因為今年有這樣的變化,歐陽信才要堅定的成為一個漢人。

饑餓和死亡如影隨形的圍繞在琉球人四周,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

歐陽信的祖父,父親,母親都是餓死的,他再也不想經歷這樣的事情了。

而現在漢人有辦法解決饑餓,為琉球人帶來了文明的燈火,讓他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這個全新的世界,有充足的糧食,有堅固能遮風避雨的房屋,有可以保護他們安全的城墻,這個全新的世界就這樣擺在他們面前,而且還是他們參與建設的。

有這樣一個光明的世界,琉球人自然一點都不留戀的舍棄那樣讓他們饑餓和死亡的世界。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