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47章 ,商業氣氛濃厚的洛陽與長風鏢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7章 ,商業氣氛濃厚的洛陽與長風鏢局

第347章 ,商業氣氛濃厚的洛陽與長風鏢局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9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東都洛陽。

此地不但是大漢另一個都城,同時也是天下的商業中心和天下交通樞紐,天下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黃河,鴻溝,秦馳道都集中在此,此地還有天下最大的糧倉,敖倉就在此地,多種條件加成下,洛陽城的繁華并不輸給長安城。

洛陽還是幾百年的商業城市,留下債臺高筑的成語。后世司馬遷在寫《貨殖列傳》時就評價洛陽城說:雒陽街居在齊楚秦趙之中,貧人學事富家,相矜以久賈。

因為洛陽城自古以來的商業氣氛濃厚,當大漢獲取天下之后,把發展產業提升到國本的程度,洛陽城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

當年陳平為三川郡郡守的時候,先掃平了洛陽本地的貴族豪強,強力在三川郡均田。

而后在洛陽城就大量發展紡織廠,器械制造,車馬制造等手工業,為此還專門劃分了手工業區,以滿足洛陽城的手工業發展。

有道是一鯨落,萬物生。陳平掃平了三川郡上層發展的阻礙,大漢的國策又支持產業發展,加上其本就濃厚的商業氣氛,在這一系列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下,三川郡步入快速發展的狀態當中。

在大漢的大城市當中,洛陽城是受徐凡影響最小,但卻發展最快的城市。

胡亥他們逛了洛陽城幾天道:“某喜歡洛陽城的氣氛,這里的氣氛太純粹了,這才是適合行商的城市。”

胡亥能感受到洛陽人對財富毫不掩飾的追求跟熱愛。長安城雖然也不錯,但漢帝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長安城上空,在長安城不但漢吏做事情戰戰兢兢,甚至連商賈做事情也是戰戰兢兢的。

但朱家的品德真高的超出了時代了,面對張良的舉薦,他不覺得自己對張良有多么大的恩德,對于張良想要回報自己的舉動根本不接受,徐凡的使者還沒有到朱家的家中,他就干脆搬遷去了洛陽城。

當年張良隱藏在齊魯之地,靠的就是他的好友朱家的保護,當張良成為大漢的丞相之后,他就想要回饋自己的這個好友了,他認為朱家品行高尚,才干出眾,就對徐凡舉薦朱家。

二就是大漢的官營作坊強大,已然是大漢經濟的支柱,驛站系統光忙碌大漢內部的作坊貨物已經極其忙碌,哪里有時間去關注民間行商,這就導致了大漢內部有很強的貨物運輸需求。

但柱子等人卻厭惡說道:“洛陽城的人太討厭了,他們沒有道德,瞧不起我們這些鄉下人,他們有什么可以豪橫的,當年還不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今天他們來到長風鏢局門口,就是因為胡亥打聽到,洛陽城還有一種叫鏢局的新鮮事物,鏢局既能幫助押運貨物,又可以做護衛。價格算不上貴,很多商賈都喜歡雇傭鏢局幫助他們押送貨物。

當然胡亥雖然欣賞洛陽城,但洛陽城卻不是他的目的地。他帶著柱子等人來到一家叫長風鏢局大門口。

活躍的商品流通,大漢驛站系統飽和,自然就帶來了大量的押運貨物的需求了,鏢局的需求應運而生。

但他們不清楚壓榨百姓到什么程度才是漢帝的底線。以至于不管是漢吏還是商賈在胡亥看來都充滿虛偽的氣息。

但現實卻是鏢局是商品經濟的衍生品,出現的時間大致上是明清時代。之前的時代因為生產力不夠發達,商品數量不多,除了朝廷的軍事需求,貨物一般都不需要運轉太遠,少量商隊依靠朝廷的驛站系統就可以滿足需求,自然就不可能產生鏢局的需求了。

當然真正讓鏢局出現,還是徐凡和張良的一番談話。

但徐凡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自然規律了,大漢是以產業作為根基的,商品經濟發展的極其快,徐凡又弄出水利紡紗車,水利紡織機還有后世大量的發明,這些都極大促進了大漢的商品經濟發展。

吝嗇體幾錢的賢者們,卻在卻在長安城憂國憂民,這不是天下最好笑的事情。

柱子想了想勸說道:“胡亥哥,有錢也不是這樣花的,我們十幾人足夠自保了,何必再請什么鏢局的來做護衛。”

漢帝對天下百姓愛護是擺在明面上的,而要行商就要壓榨百姓,這點作坊主都清楚。

這樣的新生事務當然是徐凡帶來的,后世人可能是武俠小說的影響以為鏢局很早就出現。

在洛陽城這里就不一樣了,漢吏,商賈,甚至伙計,游俠都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追求財富,也不找虛偽的借口,幾乎赤裸裸的向所有人表示某就是要錢財,某就是想發財,這才是真正商賈本色。

但柱子等人在四里八鄉也是俊后生,媒婆是追著他們后面,來到洛陽城,反而成為了讓人歧視的泥腿子,洛陽城這樣的環境自然讓他們不喜歡這座城市了。

從規模上來說大漢的商品經濟還不如明清,但因為制度上沒有阻礙,無為而治放任商業的發展,大漢的潛能和活力遠遠超越明清,商賈在大漢的地位也遠超明清,徐凡對漢吏盯的緊,最起碼他們不用擔心自己的貨物被貪官污吏吞并。

哪怕在家鄉死命壓榨工匠,到來賢者會都要說為國為民的話。每年的賢者會都讓胡亥感到好笑,你真如此為國為民,在自己的家鄉對自己的工匠好一點不就成了。

胡亥笑道:“這是你們沒有錢,等我們從會稽郡回來了,成為了富豪,洛陽城的人也會對你們笑臉相待的。”

和胡亥不同,柱子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他們的歧視,客棧,飯館,甚至街道上的小攤販,只要察覺柱子他們的窮困,鄙視的眼光根本就不掩飾。

徐凡知道此事,覺得朱家道德高的有的假了,但這種事情一向看行不看言。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朱家沒有依靠張良的名聲為非作歹,甚至連為自己爭取好處都沒有,行為上朱家還真是一個扶危濟困的道德君子。

這個時代名還在利前,難道還不允許人家朱家好名不好利,他這種行為又沒有對大漢造成危害,反而有利于其他人,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穩,所以徐凡就沒有在意。

但朱家的這些品行使他聞名于關東地區,尤其是他拒絕天子的召見,讓他的名聲更大了,人們都恨不得伸長脖子來與他結交,可見他的威望,三川郡兩任郡守陳平和周勃對朱家都極其尊重。

因為朱家遷移到洛陽城居住,仰慕朱家名望而跟在他來到洛陽城的游俠多達上千人。

在很短時間,洛陽城就成為了天下游俠的中心,但這些游俠同樣是不安分的暴力分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洛陽城的治安變得極差。

對于游俠這個團體,大漢朝廷和暴秦差不多,對于這些不肯老老實實種田打工的人感官極其差,唯一的區別是暴秦誅殺多,大漢流放多。

朱家也繼續這樣下去,遲早會成為大漢鎮壓的對象,徐凡不想讓張良難堪,就提醒張良,讓朱家用自己的影響力,改造這些游俠的團體,而徐凡就想到了后世武俠小說當中必定出現的鏢局。

于是張良把鏢局的制度,運轉方式全部告訴了朱家,而洛陽城正好是天下的中心,快速發展的商品經濟也需要鏢局這一產物。

于是長風鏢局應運而生,朱家以這個鏢局養活了上千支持他的游俠,游俠們有了一個高薪職業之后,三川郡的治安也快速好轉。

現在洛陽城的商隊雇傭鏢師幫忙押運貨物已經成為常態,甚至還有很多護衛業務。

胡亥在知道洛陽城還可以雇傭護衛之后,就有這樣想法了。他不認為柱子這些人真遇到土匪強盜能起多大作用,于是就想雇傭洛陽城的專業護衛,保護他們去會稽郡。

當然這樣傷人的話肯定是不能直接說出來。

胡亥道:“我帶你們出趙里是去發財的,不是帶你們出來拼命的。”

果然柱子等人聽到這話感激無比。

胡亥等人進入長風鏢局之后,馬上出來一人道:“客官是想押運貨物,還是想要雇傭護衛?”

胡亥道:“把你們最后好的護衛喊出來,某要雇傭他們保護我們去會稽郡。”

長風鏢局的人對此也是了然,這段時間有太多人請他們長風鏢局鏢師了。

于是他說道:“我們長風鏢局最好的護衛就是高級鏢師了,去會稽郡的話,一人價格萬錢,三人就足夠保護客官你們一路上的安全。”

胡亥問道:“要是路上遇到土匪,你們的鏢師不會丟棄我們吧?”

“我長風鏢局的總鏢頭,可是天下游俠之首的朱家,我等即便是戰死也定不侮辱總鏢頭名聲。”

胡亥點頭道:“好,給我來伱們鏢局三個最好的鏢師。”

胡亥就是沖著朱家的名聲來長風鏢局的,聽到這話他也就安心了。

而后胡亥從自己的袖口拿出一沓糧票,而后數出三十張道:“這里是三萬錢,你數數。”

大漢的開發錢莊,和農業錢莊這兩年快速發展,其主要的營業點已經遍布整個大漢50郡,甚至富裕一點的諸侯都城,都有這兩大錢莊的營業點。開發錢莊和農業錢莊,對大漢這兩年的快速發展,可謂是功不可沒。

而跟在錢莊快速發展的則是大漢的糧票,最開始糧票只是在大漢的民夫手中,后面大家發現用糧票抵稅非常好,既可以減少一部分稅賦,還非常便捷,于是糧票又從民夫手中來到商賈的手中。

很快商賈們又發現,帶著糧票行商比帶著金銀要安全,要便捷。畢竟一沓糧票往袖子一裝很難找到,但金銀卻要用馬車來裝,在自己的家鄉購買糧食,布匹,食鹽,糖等貨物,直接用糧票購買,還能省去押運貨物的時間,手中有糧票,可以說是極其劃算的事情。

因為有商賈的推廣,這兩年大漢的糧票快速向著整個天下流通,大漢的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糧票的發展,糧票的發展又促進了大漢的產業發展,二者相輔相成。

大漢的商賈也發現,大漢的錢莊已經遍布整個大漢的郡城,正在往縣城鋪開,如此多的網點也讓商賈們生意好做多了,以前賣了貨物押送錢財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現在他們只要把錢存入當地的錢莊當中,付出一成的成本,就可以在自己的老家得到錢財,這樣的效率比以前高太多了。

當然糧票的信用也一直是商賈們最擔心的事情,但大漢朝廷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商賈的顧忌。

除了傳統的金錢之外,大漢朝廷以自己糧倉,官倉當中的糧食,布匹,食鹽,白糖這四種天下最容易流通的貨物為糧票做擔保,數量不是太大額的兌換,朝廷可以保證當場兌換,數額巨大也可以保證在一個月內兌換。

而此時天下人的觀念還沒有走出糧食短缺時期影響,大漢拿出的四種貨物,本就是天下能做等價物的存在,只要糧票能兌換出這四種貨物,天下的人自然可以感受到朝廷的信譽了。

甚至因為今年出現了香料島,香料也成為了等價物之一,這更是增加了天下商賈對朝廷的信譽。

現在大漢在市面上流通的糧票,都是以大漢官倉的貨物為基準的,信譽度極高。洛陽城是商業都市,這里的錢莊更多,自然也認可糧票了。

長風鏢局的人接過糧票,算了算道“某這就給客官您安排鏢師。”

沒多久。

三個壯漢來到胡亥面前道:“張武,魏峰,朱沛見過東家。”

胡亥點頭道:“這一路上就拜托三位大俠了。”

請了鏢師做護衛之后,胡亥又雇傭了一艘運輸船,一路從黃河航行到滎陽,而后進入鴻溝,渡過水車密集,運輸船川流不息的陳郡,體驗了一把堵船這種新奇事物。繼續進入淮河,再由邗溝進入長江抵擋陳郡。

大漢七年,一月二十日,會稽郡,丹陽縣。

冬日漸臨,寒風開始散去,渡河長江之后,溫度快速回升。

胡亥出船之后大笑道:“終于來到會稽郡了。這就是我等財富的起點。”

朱沛看著四周的環境道:“如此多人,這香料島也不好去呀。”

朱沛做鏢師,察言觀色的行為已經融入到他的本能當中,他發現這里下船的,大部分都是落魄的游俠,而留下來會稽郡的目的不言自喻,就是奔向香料島的。

胡亥笑道:“天子有一句名言,只要行就成功了一半了,我等能安全來會稽郡,已經勝過無數人了。”

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交流,胡亥驚訝的發現朱沛居然是朱家的兒子,沒想到區區的鏢師居然還是隱藏大佬。

但朱沛卻對朱家非常不滿,他父親救了無數人,不愿意受那些人的恩惠也就算了,明明家中錢財不缺,但他穿的衣服是舊的,家中餐桌上從來沒有兩種以上的葷菜。父親還經常接濟一些貧窮的人,弄的自己家里從來沒有多余的錢財,哪有這樣有好日子不過的。

朱沛成年之后,求他父親聯系當朝丞相張良,想要謀一個好出身,他本以為父親會同意,卻沒有想到父親不允許他聯系丞相張良。而是把他留在長風鏢局做一個鏢師。

而他身為長風鏢局的少鏢頭,過的卻和普通的鏢師一樣,沒有一絲的權利,他父親也沒打算把鏢局交給他。

這讓朱沛覺得自己有這個父親和沒有差不多,為了追求自己的名聲,已經達到六親不認的程度了。

朱沛這一路上和胡亥交流,胡亥說了自己在家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帶領鄉人出來闖蕩天下,下定決心要混出頭了。

朱沛聽了,只覺得胸膛之中熱血沸騰,對呀,為什么一定要留在自己的父親身邊,我要自己闖蕩天下,做出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讓他父親明白,自己不靠他也能闖蕩出來。

于是他也提出來要加入胡亥的團隊了。

而胡亥自然大喜了,朱沛武藝高強,人脈廣博,是他團隊最需要的人才。

登上會稽郡的土地之后,胡亥他們一行人來到會稽郡治所吳縣。

但讓胡亥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一路行走了上幾千里都暢通無阻,來到吳縣這里卻遇到阻礙。

縣吏管弘對著人群大聲吼道:“所有人排好隊,不排隊的人不準入城。”

而后縣兵也對著他們一頓敲打,讓他們排好隊伍。

胡亥等人只能排隊了。

半日后,胡亥他們上前。

漢吏問道:“哪里人?”

胡亥道:“長安人”

漢吏繼續問道:“來吳縣做什么?”

胡亥道:“我們想要去香料島。”

漢吏翻白眼道:“果然又是一個白癡。”

而后他蓋上一個印章道:“這是你們的暫住證,有效期半年,過來半年要重新補,沒有暫住證被抓住要去礦山挖礦一個月,處罰非常嚴,可不是開玩笑的,暫住證一定要保存好,還有去后面上課,上完課才能離開。”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