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422章 漢大司馬大將軍李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2章 漢大司馬大將軍李衡

第422章 漢大司馬大將軍李衡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2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杜瓊的疑惑讓董允不知如何解答。

從中國地圖來看,為什么關中是強大王朝都城的首選?

為什么洛陽也是強大王朝的必選之一?

為什么定都建業的王朝,絕大部分只能偏安一隅?除了朱元璋。

為什么宋朝要定都開封,而趙匡胤想遷都洛陽,卻被大臣們說服繼續定都開封?

在古代,對于任何一個政權來說,第一要考慮的就是京畿所在地的安全。

農業時代,敵人打到京畿,皇帝逃跑的難度是極大的。

皇帝又牽涉到全天下的安穩,所以京畿一般都選在山河牢固的地方。

其次則是京畿的農田數量,這關乎到京畿的勢力強弱。

如果京畿的田很少,就無法養很多人,無法養很多人,就意味著駐扎在京師周圍的軍隊數量很少。

即便是統一王朝,一旦京師附近的禁衛軍很少,就形成外重內輕的危局。

典型的如安史之亂。

所以,當年劉邦定都洛陽,婁敬和張良就勸他遷到關中。

因為豫西走廊相對于關中平原,實在太小了,洛陽根本無法支撐起強大軍隊,且沒有戰略縱深。

于是劉邦就聽取了這個建議,遷都到了長安。

至于到宋朝,不能定都洛陽,其實道理相通。

為了防止武人,宋朝施行了內重外輕的國策。

也就是全國大部分軍隊都要駐扎在京畿地。

要支撐這個國策,京畿以及周圍都必須有廣袤的沃土。

而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走廊是無法支撐的。

所以,北宋兩淮田畝加起來超過一億,是名副其實的國庫重稅地。

為了養開封的百萬大軍,北宋大力開發從開封到兩淮的運河。

若遷都洛陽,已經淤堵的隋唐大運河,卻無法滿足這個國策。

而且安祿山在造反的時候,已經告訴趙宋的高層,你敢定都洛陽,我只要切斷運河,你就得餓死在那里!

如此說來,內重外輕的目的是在守京畿穩定,只是三冗問題后來愈演愈烈而已。

再回來季漢選擇遷都這件事上,國都的選擇,必須有戰略防御縱深,以及足夠的田來做支撐。

那么,杜瓊所說的的確就有道理了,江陵、建業都無法滿足。

在明朝,江陵所在的湖廣省是天下糧倉,明朝有諺語:湖廣熟,天下足。

但在三國時期,江漢平原周圍可不算完整的魚米之鄉。

云夢澤在這個時代的面積還很大,那些剛退去的地方,則是沼澤地,根本無法滿足充足的農業。

所以,這里除了有楚國這一個強大的政權以外,以后都沒有再出現強權。

至于武昌,那得到明朝中后期,才趕上江陵的地位,在這個時代成為帝都,幾乎不可能。

大殿內陷入沉默,沒有人說話。

直到好一會兒,蔣琬才說道:“大將軍在荊州養十萬精銳,數次擊敗魏軍,我方已取得進攻優勢,魏軍不敢南下。”

杜瓊卻笑道:“荊州之兵乃是邊軍,若朝廷到了荊州,禁衛軍與邊軍如何相處?還是說,將荊州之兵編入陛下的禁軍?或者再增加新的兵力?”

董允道:“杜公所說的,遷都到長安,也會面臨。”

“若遷都長安,魏軍大舉西進,前線糧草不夠,朝廷可隨時退居益州,再以長安為前線,繼續與魏軍對抗。但若在江陵,魏軍切斷長江水道,后路在何處?”

這下大殿再一次陷入沉默中。

雙方無非都圍繞著一個安穩在爭論。

畢竟如果京師不安穩,或者連后路都沒有,風險太大。

至于按照大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北京距離山海關尚有六百里。

宣大和山海關都布置重兵,京杭運河又能快速從富裕的江南源源不斷運輸物資。

按照季漢目前的情況,如果也玩天子守國門,那就真的是沒有翅膀的豬了。

“此事暫且不必再議,朕會詢問丞相的。”劉禪說道,“大將軍滅吳有功,當封賞。”

大殿內再一次陷入死寂。

這就陷入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了。

李衡已經大將軍,開府治事,統率荊州之兵。

沉默一會兒,劉禪說道:“大將軍李衡,統率王師,克復揚州,賜大司馬,錄尚書事。”

眾人愣了一下,反應過來,立刻高呼:“陛下圣明。”

大司馬的權力,在西漢一朝達到鼎盛,是漢武帝罷太尉之后,設立的官職,一般由大將軍兼任。

例如衛青,被稱為大司馬大將軍。

例如霍光,也是大司馬大將軍。

可以說,行政、軍政一手抓。

到了東漢末年,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但大司馬這個職位,靈活性很高,它可以隨時是虛職。

劉禪在這里并沒有闡明是否是虛職,但這是一個不需要說明的問題。

大司馬和大將軍的區別在于,大司馬不僅僅掌最高軍權,還有行政權,與丞相區別不大了。

而季漢的丞相是誰呢?

大家都清楚,諸葛亮還在,這個大司馬就只能是虛職。

至于錄尚書事,那更是虛職中的虛職,虛到連床都下不來的那種。

等退朝后,劉禪立刻回到后宮,朝黃皓喊道:“準備好準備好!大將軍在前線打了那么大的勝仗,朕不好好享受幾天,對不起大將軍的一片苦心啊!”

“喏!”黃皓應了一聲,但隨即又說道,“對了,陛下,之前您要的西域美酒,有人給您弄過來了。”

“弄到了?”

“弄到了,還有西域的寶石,胡椒。”

“快,拿過來,朕要欣賞欣賞。”

“喏!”

“對了,是何人所為?”

“是陳祇陳奉宗。”

“他是……”

“他是大司徒許靖兄長的外孫,是汝南人,費文偉曾經引薦過他。”

“哦哦哦,想起來了,這是個忠臣吶!”

汝南人,許靖兄長的外孫,東州派,費祎引薦的。

不見一面都不好意思了。

“去,宣他來見朕。”

不多時,陳祇入宮見了劉禪。

劉禪說道:“益州富饒,關中沃野千里,朕只是對西域之物有幾分好奇,卿能獻寶,算是小功一件。”

陳祇立刻說道:“臣只是略盡綿薄之力。”

“你是如何辦到的?”

“如今與西域的商路早已打通,臣只是叮囑人留心。”

“你倒是有心了。”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