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87章 紙錢坑曹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7章 紙錢坑曹魏?

第387章 紙錢坑曹魏?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4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李濟安是我所知道的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王廣說道。

王凌問道:“此話怎講?”

“其他人治民,都是教化民眾,尊卑有序。”王廣道,“但李濟安不同,他設立作坊,為百姓提供進入作坊的工位,并且愿意給百姓工錢,我特意派人去江陵,買了一本《國富論》回來。”

“《國富論》?”

“是李濟安寫的書,現在在荊州大學、重慶大學都有,《國富論》里面講到的一點,我是深表贊同的。”

“哪一點?”

“分工協作,共創財富。”

“分工協作?”王凌詫異道,“和百姓分工協作?”

“是的。”

“這顯然與圣賢之書相違背,公卿士大夫豈有與百姓分工協作之理?”

“是啊,士大夫公卿與百姓尊卑有序。”王廣說道,“大漢以圣賢經典治天下,但漢室傾頹,魏室依然以圣賢經典治天下,司馬仲達卻能奪權而廢立皇帝,且短短數年失去關中和襄陽之地。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王凌陷入沉默。

王廣繼續說道:“一種治國理念,絕非靠著書便能獲得認可,否則百家爭鳴之時,為何只有法家、儒家剩下來?”

“是因為儒家使天下太平。”王凌道,“忠孝有序,天下各安天命,所以四海安定。”

“那四海現在可安定?”王廣又問道,“我看到的是吳國百姓被強征暴斂,投奔李濟安之后豐衣足食,且愿意為李濟安去最危險的地方。我還看到魏國百姓,不惜翻山越嶺,也要去江陵。”

王凌又陷入沉默,這一次很久沒有說話。

“何為大道?此為大道也!”

“你那本《國富論》在何處?”

“在我住所。”

“若《國富論》真的有用,李濟安為何要著書出來,告知他人呢?”王凌又道,“若司馬懿得到此書,豈不是也可以去做和他一樣的事情,這不是在幫助敵人嗎?”

“所以我才說,李濟安與我過去認識的人都不同,《國富論》的核心是分工協作,洛陽卻規定忠孝井然有序,司馬懿也許已經拿到《國富論》這本書,但他會按照里面的來嗎?”

王凌想了想,說道:“大概不會吧。”

“父親,我晚一些送到您這里來,您可以了解。”王廣道,“天下時局有變,李濟安是一個異數,昔年周德傾塌,始有秦室一掃六合,但秦室殘暴,不得人心,漢室承天之命已有四百余年,天下再一次分崩。與周德不同,漢以孝治天下。”

“所謂以孝治天下,便是上對下的一種制衡。”王廣說道,“臣對君要忠孝,子對父要孝,上下一層又一層,保漢室江山四百年。后來董卓公然廢立皇帝,以下犯上,忠孝崩塌,天下諸侯共討。然本朝文皇帝,卻也更替漢帝,豈不是也以人臣之身,犯君父之尊?”

王凌繼續沉默了再沉默。

王廣說的這些,他不是不知道。

王凌這種級別的出身,本就不是小老百姓。

所謂的美德和善良,那都是用來教化百姓用的,世家大族自有一條行事規則。

古代的利益集團,當然知道什么是用來控制百姓的,自己真正該做的又是什么。

否則,如何能在頂層生存?

古代世界,所有真善美的故事,都是迷惑百姓的外衣,就是為了讓百姓安定地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王廣繼續道:“再說那些王侯,哪一個是用美德得的天下?

“得了天下之后,哪一個不倡導美德,為自己包裝一番,好讓百姓覺得他們得國正,屬于天命之人?”

“李濟安不用忠孝,而用分工協作,使所有人各司其職,每一個人都能拿到自己的那一份錢,以此來維持穩定,這樣做,會越來越強大。”

“其他的,恐怕不需要兒再多說了。”

王凌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王廣離開之后,王凌再一次陷入沉思中。

五月底,洛陽的一場大雨之后,天空呈現出天青色,陽光照耀得竹葉上的水珠晶瑩剔透。

司馬懿的桌案上擺放著一本書,封面寫的“國富論”三個字。

“看完了?”司馬懿問司馬師。

“看完了。”

“如何?”

“李濟安在玩火自焚。”

“此話怎講?”

“他是要在根本上解除公卿之權。”司馬師道,“此乃術,公卿佐天子而治萬民,此乃道也。以術制道,猶如蜉蝣撼樹,必遭反噬!”

“但你之前卻說江陵越發繁榮。”

“術乃一時之盛,后患無窮。”

司馬懿再一次拿起《國富論》,淡淡說道:“關中之民亦在增多,李濟安有治世之才,諸葛孔明也認可了他的《國富論》,諸葛孔明何許人也?”

司馬懿眼中露出深深的不安。

“父親既然擔心,那就派人去益州放出風聲,說李濟安欲在荊州自立,《國富論》治國通篇不提忠孝,即便劉禪一時容忍他,益州公卿卻不能接受。即便他們現在不提,將來一定會出問題。”

“這件事伱去安排便是。”司馬懿臉色的愁容不改,卻轉移了話題,“紙錢印了多少了?”

“目前印了一萬萬文了。”

“印了如此之多?”司馬懿詫異道,“需要這么多嗎?”

“郭伯濟在豫州招募兵馬,需要大量的糧食,這筆軍費開支不少。”司馬師道,“我們放棄關中,潼關一線屯田不夠,需要從司州補給糧食,之前李濟安切斷豫州多條河道,洛陽缺糧,朝廷不得不高價從兗州和冀州購買,都需要錢。”

“相應的銅錢可有準備?”

“準備了一些?”

“一些是多少?”

“五百萬文。”

“如此少!”司馬懿震驚,“不是在鑄造了嗎?”

“銅有限。”

怎么感覺印紙錢是個坑啊!

司馬懿沒有繼續追問,而是換了一個話題:“兗州長史呢,你不是說他要來匯報今年兗州夏糧收成嗎?”

“我喚他進來。”

兗州長史楊康在太傅府外恭候,這時,突然有人急匆匆趕來。

“楊公,大事不好了。”

楊康認出來是自己的人。

“我現在馬上要面見太傅,有什么事,晚些再說。”

那人卻道:“令狐刺史死了。”

“你說什么!”

楊康大吃一驚,一顆心頓時如墜冰窖。

“怎么死的?”

“不知道。”

完了完了!

難道京師已經知道令狐愚要立楚王了?

這時,司馬師大步走出來,看了一眼神色慌張的楊康道:“楊長史,進去吧,太傅在等你。”

“喏,喏。”楊康跟著司馬師進去,進去后剛看到司馬懿那張棱角分明的臉,立刻跪在了地上,連連磕頭。

“太傅恕罪!下官并不知情!”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