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81章 離間吳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1章 離間吳國

第381章 離間吳國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0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從襄陽回到江陵,李衡便開始便著手滅吳的計劃。

他能預感到,滅吳的時間快要到來了。

理由也很充分:

一、隨著二宮之爭的愈演愈烈,吳國內部將會發生政治危機。

二、李衡表面答應了孫權不要收留江夏郡和長沙郡的百姓,但其實依然會有大部分人過來。

這將導致吳國民力疲軟,影響農業。

在吳國發行紙幣的大環境下,第一產業的危機,勢必爆發經濟危機。

也就是古代王朝通常遇到的糧價暴漲問題。

這對軍事的后勤打擊是巨大的。

針對于吳國目前出現的這兩方面的危機,李衡決定給孫權加一把火,讓吳國快速虛軟下去。

吳國虛軟之際,就是滅吳之時。

如何加這把火呢?

很簡單。

兩宮之爭引起政治對立?

那就在這種政治對立里再加點料。

讓一派極力排斥大漢,讓他們到處鼓吹益州和荊州要滅掉吳國,和在洛陽一樣,這一派在建業叫極端保守派。

極端保守派必然催生極端改制派。

極端改制派就是李衡需要的。

為什么?

極端改制派基本上屬于看到了荊州的新政成果,想要使吳國學習,進一步強大起來。

但在吳國目前的內憂外患之下,是不可能真正改制的,

所以極端改制派在吳國必然受到打壓,如果將這兩派與二宮之爭融合,那這種政治打壓就是極其殘暴的,甚至可能到人生毀滅的地步。

那個時候,極端改制派就只有一個選擇:投漢!

到時候,就不只是吳國百姓要過來了,吳國相當一部分官員也會過來。

然后給吳國留下一群極端保守派。

保守派的特性是穩,是守住過去的治國方式。

保守派里面可能有人認為應該在穩中求變,但一旦政治斗爭白熱化,正常的保守派將異化成極端保守派。

極端保守派的特性就是反對一切敵國的策略,認為敵國的所有策略都是錯誤的。

只要是敵國贊成的,自己就該反對。

一旦一個國家的政治形態變成這樣,政治就會變得僵化。

這就是李衡想要在吳國達到的效果。

到時候,吳國政治危機,大量人才流失,大量百姓流失。

即便軍隊依然強大,但已經失去了國家經濟和政治戰略縱深,只需要輸一場,就會全面崩潰。

滅吳就能提前。

否則,以吳國的體量,即便吳軍戰敗,吳國依然能憑借底子厚茍延殘喘。

一旦吳國茍延殘喘,司馬懿就會出手干預。

李衡要的不是對吳軍的軍事勝利,而是要的對吳國的滅國勝利。

那么,如何入手去將吳國政治攪渾呢?

很簡單,讓張休在建業發表恐嚇言論。

吳國現在的政治正確是嚴防死守荊州,那就讓張休按照這個言論在建業開始興風作浪。

過完正月,李衡找杜預和馬颙談話。

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杜預和馬颙聽完后,感到震驚。

馬颙疑惑道:“張休既然是我們的人,為何不在建業為我們發聲?他應該發展愿意跟我們聯盟的人。”

“現在整個吳國上下都以江東士族做主導,江東士族就不可能丟棄荊州去打淮陰,一個張休,想要正面跟他們來硬的,是絕不可能的。”

杜預言簡意賅地說著。

他內心對李衡的策略感到驚訝。

李衡對人性,對規則的理解,簡直到了讓人震撼的地步。

“既然江東士族都想在荊州和我們來硬的,我們就從內部瓦解他們。”杜預繼續說著,“江東士族有多硬,張休就要表現出比他們硬氣十倍,一百倍!”

“江東士族想要增加兵力與我們抗衡,張休就應該鼓動建業和我們拼命,并且還要叫囂清除吳國一切企圖和我們有利益往來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杜預繼續解釋著,“萬事的進展,都是往復循環,當陽氣過剩,就會慢慢轉陰,當陰氣過剩,就會慢慢轉陽,形成陰陽太極。”

“當吳國偏激的對抗我們的聲音出來,必然有人會覺得那是不合理的,于是便會發聲去反對張休,這個時候,只要張休繼續以這種偏激的方式去發聲,就會出現偏激的反對者。”

馬颙似乎聽明白了,他突然對李衡說道:“大將軍,洛陽現在已經出現了偏激排斥我們的人了,是不是接下來也會出現偏激的反對者?”

“是的。”李衡道,“那個叫王渾的,是一個政治投機者,現在隔絕荊州,是曹魏的政治正確,他是想借這種機會上位,那我們就幫他一把,將魏國那些正常的大臣,逼成我們的人。”

這就跟絕對的正義催生絕對的邪惡一樣。

古人有云,圣人不死大盜不止,也是這個道理。

“魏國的人,需要你來去找。”李衡對馬颙說道。

隨即對杜預說道:“張休你來去聯絡。”

“喏。”杜預道,“我已經有辦法了,去年雖然孫吳切斷了和我們的聯絡,但有少數官員私下卻與我們有商業往來,我給一個名字給張休,張休用這個人在建業掀起一場大案,這件事就可以順利開始了。”

李衡放下酒杯,目光平靜,淡淡說道:“等勢成,給孫吳致命一擊。”

二月的吹風吹遍了江南兩岸。

這個月發生了一件大事,孫權立了三子孫和為太子,但朝中卻出現了許多反對的聲音。

最后一部分朝臣請求孫權賜四子孫霸為魯王。

二宮之爭就此拉開序幕。

這個時候的二宮之爭,矛盾尚未激化,甚至魯王孫霸與太子孫和一同居住在南宮,兄弟感情非常好。

但很快,太常顧譚和太子太傅吾粲就站出來,認為魯王與太子居住在一起,與禮制不合。

于是三月,魯王搬出了南宮。

二宮之爭的矛盾開始被挑起來。

三月初十,發生了另一件事,從武昌到建業的一艘船上,在建業的渡口,被檢查出大量的鹽。

經過鑒定,這種鹽來自江陵。

隨后在調查的過程中,嫌疑人鎖定到了太子太傅吾粲那里。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