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49章 第三次北伐的定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9章 第三次北伐的定居

第349章 第三次北伐的定居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5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七月十二日,南陽宛城。

大雨仿佛籠罩了整個世界,從早上到下午,一刻沒有停過。

漢軍軍營和魏軍軍營也都消停下來。

躲雨的躲雨,挖溝排水的排水。

鐘毓冒著大雨,騎著馬飛奔到都督衙門:“衛將軍,都督,我們的糧草只夠兩個月了。”

“只夠兩個月了?”陳泰疑惑道,“潁川沒有調糧食過來嗎?”

潁川可是曹魏朝堂許多高官的老家。

陳群就是潁川人,陳泰自然也就是潁川人。

魏軍在南陽打仗,最不會缺糧食。

因為世家宗族只需要幾句話,就能快速動員出糧食來。

兩支兵馬距離漢軍都只有一百多里。

這個時候,司馬昭和已經到了陳郡,而郭淮部則已經從陳留進入潁川,在鄢陵駐扎。

如果李衡再不走,就會被封鎖在潁川或者汝南,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就算許昌被攻破,其他縣沒有糧食了?”陳泰問道。

“我打聽到,最近蜀軍回到潁川郡,在潁川郡各縣強搶糧食!”

“沒辦法,原本有一批糧食已經出發,被趕到的蜀軍一把火燒了。”

“李濟安想趁著子上(司馬昭)部到之前,毀掉我們的后勤運輸,我們現在再集結一支兵馬,到潁川的時候,他已經跑了。萬一我們從博望調走一萬精銳,完成蜀軍分兵強攻博望,最后被前后夾擊的不是李濟安,而是我們!”

司馬昭到了召陵,郭淮則繞過許昌,直接到了郾城附近。

“子上現在何處?”司馬師問道。

“一點糧食都征不到了嗎?”司馬師問道。

“難道眼睜睜看著李濟安在潁川到處毀我們的糧食?”

到了七月十四日下午,漢軍已經抵達汝南郡吳房縣。

七月十三日,也就是李衡進入潁川的第五天,漢軍開始在快速在郾城集結。

“梁國抵達潁川不需五日。”陳泰立刻說道,“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再調一萬兵馬進入潁川,與子上部前后夾擊。”

“據斥候匯報,前日應該在梁國境內,眼下可能已經出發。”

司馬昭和郭淮的行軍速度也明顯有提升。

司馬師卻沒有同意,他其實已經洞穿了李衡的目的。

“只能讓郭淮派騎兵快速追擊李濟安了,趁著他進入深山之前,追到他!只能如此了!”

正是在這個時候,漢軍連夜從郾城行軍南下,連夜狂奔。

陳泰面色大變,怒道:“這個李濟安陰魂不散,他敢如此,就不怕子上跟上來?”

“沒有糧食。”

郭淮得知漢軍隨時可能進入深山,立刻先派出騎兵。

這個時候,與司馬昭當時追擊李衡不同,騎兵死不死對于郭淮來說已經無所謂,先把李衡的步伐拖住,哪怕只是拖一天,李衡就走不了了。

只要主力壓上去,有絕對兵力優勢的魏軍穩贏。

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李衡連夜行軍,一刻不停。

到七月十五日,郭淮騎兵追擊過來的時候,親眼看見漢軍進入深山中。

如果說拿下襄陽是李衡的第一次北伐,在南陽拉了一批百姓是李衡的第二次北伐,那么深入中原,則是李衡的第三次北伐。

至此,第三次北伐進入尾聲,漢魏雙方在中原縱深七百里的追擊戰結束,只剩下南陽漢魏主力的對峙。

第三次北伐,殲滅的曹魏正規軍也就只有司馬昭的一千多騎兵。

從殲敵的戰果上來看,不算什么。

但李衡對曹魏水運體系的打擊,是巨大的,對洛陽的糧食、經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漢錢大量涌入曹魏的大背景下,曹魏的民生遭到了重創。

并且,豫州支持南陽前線的后勤體系遭在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司馬師的前線精銳在戰術和戰力上即便能對抗南陽漢軍,由于后勤的癱瘓,司馬師亦無力回頭。

當然,第三次北伐最重要的戰果是強迫司馬懿從關中調來了精銳。

季漢收回了關中。

接下來,只是耐心地等待魏軍的進一步撤離了。

七月十六日,司馬師接到了圍堵李衡失敗的匯報,他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并且開始給洛陽寫戰報。

他將李衡翻山越嶺進入中原的這后果攬在了自己身上,表示是自己失誤,沒能在潁川這樣重要的后勤地做好充足的防御,被李衡有機可乘。

他還闡述了眼前的困局,是后勤的困局,是糧草的困局,也是整個大魏民生的困局。

洛陽今年下半年必然爆發一次民生危機,糧食的短缺是顯而易見的。

大魏已經無法支撐荊豫精銳繼續與李衡打下去。

七月十八日,司馬懿接到了司馬師的匯報,他親自給在豫州的郭淮寫了一封信:協助衛將軍司馬師展開對南陽蜀軍的圍剿,但不許追擊敵軍。

七月十九日,經歷了兩個月的高強度作戰的李衡部,回到南陽。

七月二十日,南陽的魯芝接到了李衡的命令:退兵!

也是在這一天,司馬師接到司馬懿的命令:配合郭淮展開對蜀軍的圍剿,但不許追擊敵軍。

雙方統帥下達的命令,都是依據了眼下自身所面臨的困局。

南陽主力的對峙,本質上是對整個南陽控制權的爭奪。

如果這個時候,魏軍先撤,將放棄南陽的防御縱深,將南陽拱手讓給李衡。

也就相當于讓許昌成了前線,這就得逼迫曹魏在潁川修筑大量的軍事城寨。

陳留、潁川、汝南、陳郡四郡糧食,有三分之一都要轉化為軍糧,另外一小部分將變成調運軍糧的耗羨。

這對四郡民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別忘了,曹魏在江夏郡也有駐防,是防武昌的陸遜的。

如果豫州四郡城了前線,江夏的駐防資源必然受到影響。

所以司馬懿現在是硬著頭皮,撐著一口氣,想保住南陽。

保住南陽的方式就是出動全部的兵力去南陽和漢軍決戰。

李衡下達退兵的命令,是急于江陵的局面,以及司馬懿保住南陽的決心。

如果他真的硬著頭皮在南陽跟魏軍決戰,這個風險實在太大了。

而選擇退兵,后勤遭受重大打擊的魏軍是不可能追擊到襄陽的。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