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15章 那就把他們綁在同一條船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那就把他們綁在同一條船上!

第115章 那就把他們綁在同一條船上!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李衡突然問道:“你信我嗎?”

“我信啊!”

“那就按照我說的去做。”

“但這件事……”

“你不信我?”

“我信!可是……”董宏猶豫了一下,“好!這件事就按照你說的去做!”

“這不就對了么?”李衡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別多想,到時候伱就知道我為什么這么做了,走!”

公司的起源更早于工業革命,它起源于航海時代的荷蘭,就是那家著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公司的本質其實是分工協作,將人定義成不同的角色,然后將利潤按照規則分配給各方。

它是一種利潤連接各方的組織。

和國家的分工協作不同,如果沒有利潤,公司將很快崩潰。

而利潤的追逐,又是人類欲望之一。

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的,它能快速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為了追逐利潤,人類可以做出自己都無法想象的事。

當然,它是一頭野獸,引導得好,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得不好,則自取滅亡。

不多時,兩人便到了成都的第一個造紙所。

薛良在門口等著他們。

“郎君。”

“你還是一如既往地早!”

這時,里面走出來一個青年,他穿著官服,對李衡作揖道:“敢問可是工部尚書李濟安?”

“正是本官。”

“下官是考工令胡勇,在此恭候李工部多時!”

“有心了。”

“鐔少府親自交代過的。”

三人走了進去。

李衡倒是有些意外,造紙所居然放在考工令這里管。

“李工部這里請。”

李衡進去之后,跟著胡勇,很快抵達造紙所。

造紙所不少工匠正在忙碌,另一邊,堆滿了竹子。

李衡走過去看了看,一邊的薛良感慨道:“蜀地竟然有如此多的嫩竹!”

“這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董宏說道,“我聽說朝廷現在已經開始大量種植竹子,是丞相親自頒布的命令。”

“沒錯,現在竹子數量絕對跟得上。”胡勇很客氣地說道,“整個造紙所有條不紊。”

他表面客氣,但語氣中卻隱約透露出一絲優越。

他知道這一次李衡過來是做什么的,他也從鐔承那里得知了造紙所要被剝離出去。

這讓胡勇感到非常的憤怒。

造紙現在是朝廷非常重視的一件事,他胡勇可是想利用這件事來證明自己,繼續往上爬的。

正當他以為自己將造紙所打理得井井有條的時候,被告知從關中回來了一個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被丞相看中,然后在皇帝陛下面前說要將造紙所從考工令剝離出去。

李衡卻轉身問薛良:“如何?”

“不行!”

胡勇臉上的微笑立刻凝固住。

李衡問道:“哪里不行?”

“工序繁雜,分工不明,和我們在關中之時全然不同,難怪如此豐富的原材料,如此多的人,如此大的地方,每天卻只能造五萬張。”

這下胡勇的臉變得鐵青,他非常不善地看著薛良,說道:“那閣下以為能造多少張?”

“十萬張沒問題!”

胡勇愣了一下,卻大笑起來:“哈哈哈,早就聽說了,好好好,交給你們,十萬張!”

李衡卻對胡勇說道:“我還想讓你來管造紙所,一天造出十萬張來,按照薛良的安排來,可行?”

“他是何官職?”

“他是工部主事。”

“從未聽過這種官,讓我聽這個人的?”胡勇絲毫不客氣地說道,“你們自己去做吧,我倒是要看看你們能不能一天造十萬張!”

“你確定不繼續?”

“哼!”胡勇轉身離去,“告辭!”

董宏笑道:“李公,薛良剛才說話太直接了。”

“對方明顯是帶著羞辱的目的來的,無所謂,薛良,這里交給你,多長時間能把產量提升到十萬?”

“這里干活的人數量是充足的,原料也是充足的,工序的問題,一個月就能見效。”

“好!”

董宏卻疑惑道:“你剛才不是說要做什么造紙所商社么,還有股份?”

“現在就成立商社沒用的,得我們自己先做一個出來。”李衡說道,“這樣是保證基礎供應量,你十日之后去巴郡,巴郡自貿邑的第一批紙就從這里運輸過去。”

“巴郡不立造紙所?”

“那是后面的事。”李衡說道,“做買賣,工藝很重要,但若是利益配制不合理,是做不起來的。”

股份制最大的作用其實就是合理分配各方利益。

這是至關重要的。

只有各方利益分配均衡,各方才有更大的動力去做事,從而盡大可能避免內耗。

“現在等著看我們笑話的不僅僅是這個胡勇,他的態度代表的是背后的鐔承,鐔承只是其中之一。”李衡轉身往辦公處走去,“我受到丞相的引薦,回到京師便能陛見,何等榮耀,不知多少人暗中嫉妒。”

“但我又不能回避,畏畏縮縮,何以成事!”

“我想要在這朝堂先站住腳,不是與他們和善地處理關系,而是把政績拿出來!”

董宏聽得一愣一愣的,他還是第一次發現李衡身上居然有如此強硬的一面。

李衡非常清楚,跟著諸葛亮混,沒有政績,只會搞關系,是沒用的。

論搞關系,搞得過費祎嗎?

費祎是個柔和似水一樣的人,跟任何人都能處理好關系。

論穩定局面,有蔣琬。

蔣琬是那種天塌不驚的人。

還需要他李衡專門來做這個?

那李衡從哪一點切入上位?

當然是拿出過硬的政績。

不是說不去搞關系,也不去處理局面,而是不同的時候,側重點不同。

董宏又問道:“那李公之后打算讓何人擁有股份?”

“朝廷肯定得有,但是不僅僅是朝廷,地方上的大族,是可以考慮的。”

“就像趙氏那樣?”

“沒錯。”

董宏這才放心,他還以為李衡要與那些大族做對抗。

其實李衡是真的想與地方大族做對抗,啟動底層的力量。

可這個策略,在眼下不現實。

底層不識字,而且被世家豪強牢牢把控。

若是輕易策動底層,只會引發益州不可控制的大混亂。

不如先從地方世家入手。

地方世家不愿意北伐,無非是利益不一致。

那就把利益綁在一起!

董宏又說道:“那這個股份條例恐怕不能服眾。”

李衡說道:“我知道,一件從未出現過的事剛出現,必然是遭到質疑的,這很正常。”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