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43章 蜀鹽和貨幣掛鉤戰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3章 蜀鹽和貨幣掛鉤戰爭

第143章 蜀鹽和貨幣掛鉤戰爭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魚鱗?”

“就是像魚鱗一樣的圖冊。”李衡解釋道,“將當地的田地、湖泊、戶籍、樹林全部標記在圖冊上,地方上做一個詳細的,再做幾個副本,朝堂上下各一冊。”

“如此,朝廷可以精準掌握地方田地的問題。”

“我看行!現在紙張的數量也充足!”孟光當即說道,“各郡皆可如此。”

“還是李尚書的辦法多!我們怎么就沒想到呢!”

董允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還需要大司農去辦。”

“完全沒有問題。”孟光說道。

蔣琬沒有說什么,他切換了一個話題,看著李衡說道:“郭淮將大量的兵力布置在了陳倉戰線,這件事你可知曉?”

李衡點了點頭,說道:“我收到了費司馬發來的信函,看來魏軍今年是準備再打一場。”

“還是打陳倉嗎?”蔣琬問道。

“是的,一定還是打陳倉,陳倉是長安通往隴右的必經之地,而且據消息曹爽到了涼州,羌氐各族反抗皆被鎮壓下去,這說明曹魏調度了精銳到涼州。”李衡說道,“若是陳倉戰線爆發戰爭,涼州魏軍絕不會旁觀,必從北面南下取隴右,使我軍東西受困。”

幾人沉默下來。

李衡繼續說道:“眼下是魏文長在守隴右,我并不擔心。”

蔣琬又問道:“那魏軍打陳倉呢?”

他聽說了,李衡的軍事策略非常過硬。

“自不必說。”

蔣琬說道:“我擔心曹魏持續增兵,關中持續作戰,影響到我們接下來對孫吳的策略。”

李衡說道:“不會,關中接下來的戰爭,不會像去年那樣,因為曹魏也怕自己被消耗。”

“如此看來,接下來的局面還真是撲朔迷離呀!”孟光說道。

“不,接下來的局勢還是很明朗的。”李衡笑起來,“曹魏感受到了西線的威脅,也深知我們通過賣紙和布匹,賺了不少糧食,洛陽一定會想辦法改變這個局面,不僅僅只是在關中增兵這么簡單。”

“哦,洛陽會想什么辦法?”

蔣琬、董允和孟光的目光都落過來,好奇地看著李衡。

“去年曹魏派使者前往建康見孫權,這已經表明了曹魏的意圖。”

孟光吃了一驚:“曹魏想要聯合孫吳?”

董允說道:“不可能,孫權不會和曹魏聯合,他知道唇亡齒寒之理。”

“孫權自然不會和曹魏聯合打我們,但若是曹魏挑撥我們和孫權的關系呢?”

“那更不可能,曹魏沒有任何方法挑撥。”

“這就太簡單了。”李衡笑道,“諸葛融可是在成都待了一個多月,為什么?”

“為什么?”

“孫吳對造紙術垂涎三尺,比曹魏更想得到,因為孫吳所在的領地,也很適合種植竹子,若是他們掌握了造紙術,也能造出許多紙張,屆時……”

“屆時什么?”孟光瞪大眼睛問道。

“若我是魏主,必然讓魏國全部購買孫吳的紙張,如此一來,曹魏和孫吳的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我們與孫吳的關系則出現了惡化。”

三人聽完,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孟光忍不住問道:“孫吳到底有沒有拿到造紙術?”

“不得而知。”

董允面色陰沉道:“看來鐔承殺一百次,都死不足惜!”

“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鑄幣!要立刻鑄幣!”李衡說道,“我們要通過貨幣和商品,對曹魏和孫吳展開更多的掠奪!”

董允說道:“錢行的設立已經提交,昨日已經審批結束,但鑄造貨幣并非易事,短時間內也無法鑄造太多,這真的能影響局勢?”

“能,我已經改善了鑄錢的方式。”

“改善了鑄錢的方式?”

“是的。”

“那又如何?”

“過去一天可以鑄造五百枚錢,若是用我的辦法,一天可以鑄造一萬枚錢,只要銅礦充足。”

“多少?”

“一萬枚。”

孟光站起來,瞪著眼睛說道:“你可知道你在說什么?”

“我在說改良銅錢。”

“放屁!伱說的是一萬枚!”

“對呀,一萬枚銅錢!”

孟光霍然站起來,忍不住繼續問道:“你說一天造一萬枚銅錢!”

“是的。”

“你知不知道一萬枚銅錢是多少?”

“我當然知道!”

“知道你還亂說!”

“我沒有亂說。”

孟光看著蔣琬,又看了看董允。

董允咳嗽了兩聲,說道:“濟安,這話可不能亂說。”

“我沒亂說,只要產線建起來,一天真的可以做到一萬。”

“你如何做到?”

“改進方法,并且工部已經完成了改進。”

這下三個人都震驚到了。

漢代鑄錢方式是范鑄法,而李衡卻改成了翻砂法。

翻砂法是宋代的鑄造方法。

宋代是中國古代鑄造銅錢的巔峰。

盛唐時代,一年鑄造大約43萬貫銅錢。

宋神宗年代,一年鑄造銅錢的巔峰是300萬貫。

宋人之所以熱衷于鑄造銅錢,一是因為商業大大的發展,需要更多貨幣,二是因為宋人改良的鑄錢法之后,鑄造成本大大降低。

宋代錢的鑄造成本是唐代的90,是漢代的30。

當然,宋錢不能直接和漢代的前做比較。

因為漢代是五銖錢,而且季漢的五銖錢一枚標的價值就是一百。

按照這樣來說,其實李衡改良的鑄造方法,成本依然能降七成。

因為他鑄造的就是直百錢,價值是一百枚五銖錢。

這種行為是什么?

這是在搶錢!

董允急忙問道:“銅礦呢?”

“更多的銅礦,我也已經派人找到!”

“接下來……”

李衡臉上露出了笑容:“接下來,巴郡的自貿邑,斜谷口的自貿邑,隴右的自貿邑,都要頒布一條法令。”

董允問道:“什么法令?”

“賣紙必須用銅錢?”

“不是,是買鹽。”

“買鹽?”

“沒錯,買鹽。”

“濟安,你糊涂了嗎?”孟光說道,“最大的鹽池可是在解州,曹魏根本不缺鹽。”

“他們不缺鹽,但缺更好的鹽,我們的鹽更好。”

三個人又懵了。

“三位等著看吧。”

轉眼到了二月,大量的銅礦開始運輸到成都,新的鑄錢產業線也已經全部搭建起來。

一場貨幣戰爭,即將來開帷幕。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