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85章 這場貨幣戰爭,已經不是某一個人說停就停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5章 這場貨幣戰爭,已經不是某一個人說停就停了

第185章 這場貨幣戰爭,已經不是某一個人說停就停了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人說停就停了

“剛才所有人都能證明!”

“竟有此事!”李衡更加憤怒,他很認真地指導接下來的工作,“將這兩具尸體帶下去喂……哦不,帶下去好好檢查,務必要好好檢查!”

“喏!”

納商司門口毆打人致死事件后,今日的納商暫時停止。

李衡回到樓上繼續吃瓜。

不多時,詹銘被帶上來。

“參見李公!”詹銘臉上堆滿了笑容。

此時的詹銘算是明白了,剛才那一幕都是眼前這個人故意搞出來的。

這家伙難道不知道柳言是真的?

他知道!

他故意的!

好一招借刀殺人,這殺完,諸葛融那邊都沒辦法興師問罪。

“你如何解釋?”李衡冷笑著問詹銘,“那江陵主簿是假的!”

“是真的!”

“假的!”

“真的!”

“嗯?”李衡突然將手中的瓜怒拍桌案上,眼神鋒利地盯著詹銘,詹銘嚇了一大跳。

“真的是真的!”詹銘苦著一張臉說道,“在下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欺騙李公您呀!”

“先前所發生之事,你就在場,難道你說那些商人錯了?伱說所有人都錯了?”

“他們哪里見過江陵主簿!”

詹銘嗓子有些發啞,大熱天的,全身冒冷汗。

難道這家伙真的不相信柳言是真的江陵主簿?

李衡詫異道:“你是說,柳言真的是江陵主簿?”

“的確是真的!”

李衡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你此話當真?”

“我就算一萬個膽子也不敢騙您呀!”

“那他們……”

“他們都沒見過!”

李衡故作沉思片刻,才說道:“他現在死了,你說怎么辦?”

難題又拋到詹銘身上。

詹銘一肚子苦水沒地方倒,他發現這個李尚書年紀輕輕,最擅長做一件事:給人出難題!

“都是那些刁民打死的,李尚書對柳言那是極其尊重!甚至還答應他讓他出去跟商人們說清楚,李尚書對兩國商貿的態度,在下是看在眼里的!李尚書為人大義!”

詹銘說了一連串的話。

一時間,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李衡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

李衡突然道:“這件事先到此為止,你安排人來買鹽引。”

“嗯?”

“怎么,不要了?”

“要要要!但不是要排隊嗎?”

“那是他們!”

詹銘怔了怔,立刻大聲道:“李公便是在下的再生父母!請受在下一拜!”

“下去吧!”

“在下告退!”

等詹銘走了,馬颙才問道:“李公真的不知道柳言是真是假?”

李衡看了馬颙一眼,說道:“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是假的。”

馬颙怔了怔,半天才反應過來。

然后心中開始震驚李衡做事真的是滴水不漏。

首先,李衡肯定知道柳言是真的。

其次,李衡讓馬颙去弄死柳言,目的很明顯,借刀殺人。

最后,李衡在詹銘面前假裝不知道,是因為詹銘是個雙面間諜,今日的一切詳細幾日后都會傳到諸葛融那里。

諸葛融到時候聽到的可能就是李衡真的不知道柳言的身份。

這讓諸葛融無法猜測到李衡真實的動機。

最后的最后,諸葛融甚至抓不到把柄來興師問罪。

諸葛融只能認栽,至于報復?

那就讓他去找自己的商人去報復好了!

但估計到時候諸葛融也沒有時間報復了,因為漢吳兩國的貨幣戰爭已經開打。

漢吳兩國的貨幣戰爭,在前期,一定會比漢魏兩國貨幣戰爭更加殘酷。

因為魏國現在的貨幣政策是躺平,蜀錢對魏國的影響,還需要時間等待。

但吳國就不痛了。

馬颙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心里想著當時在隴右,還好投降了!

接下來數日,納商司的一切都順利進行。

至于之前打人的那些人,他們被抓起來嚴厲批評了之后,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獄卒突然喝得不省人事。

于是出現了一批人的越獄。

最后可能是有人倒霉,大概有三個人沒有逃出去,他們被定性為殺人犯。

當然,這件事已經沒有人去理會。

人們關心的是大漢現在會出多少鹽引,會儲備多少錢幣。

到了八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江州自貿邑報紙》的頭條上清清楚楚寫著朝廷對鹽引的策略:今年將一百萬斤鹽投入到江州。

這無疑在自貿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一天一大早,報紙賣脫銷了,報社的吏員們不停地抄錄報紙。

江州儼然已經成為漢吳兩國的貿易中心,成了牽動無數人心弦的嬌寵。

同時,也成為漢吳兩國背后大利益集團相互角逐的地方。

江州自貿邑在短短一年時間,快速崛起。

但人們依然還有一個疑惑:錢幣夠嗎?

按照目前蜀錢的通脹來算,糧食一萬錢一石。

一石糧食兌換一斤鹽,一斤鹽需要一萬錢。

一百萬斤鹽引,需要一百億錢。

按照今年成都朝廷頒布的最新貨幣規則,一千錢等于一貫。

一百億錢大概是1000萬貫。

這個數字相當可怕了,東漢一年的稅收大概也就40億錢。

若是往后縱向對比,等到盛唐時期,李隆基的天寶三年,大唐稅收大概在1100萬貫。

那么實際上呢?

歷史不能縱向對比。

更不可能用直百錢和唐宋貨幣對比。

因為壓根就不是一個概念。

直百錢的每一枚錢上印著百,意味著一枚錢當一百錢用的。

而唐宋的一枚錢就是一文錢。

所以這里的一貫,其實只有十枚錢,一枚一百錢,一共一千錢。

這樣的大錢,注定是會有可能的通貨膨脹的。

這也是諸葛融派柳言強力抵制蜀錢的根本原因。

既然是可怕的通貨膨脹,自然就不存在這里的1000萬貫和能盛唐的1100萬貫相比了。

這里的一千萬貫,可能只有盛唐1100萬貫購買力的十分之一不到。

那么問題還是回到現實情況。

1000萬貫,到底有沒有?

一千萬貫,也就是100億錢,是多少枚錢?

大約一億枚錢。

這個數量的錢有沒有?

肯定是沒有的!

畢竟新的鑄錢術今年才開始,而且李衡目前能調動的銅礦資源只有益州。

那么怎么辦呢?

其實很簡單!

吳國商人已經開始為李衡鑄錢了!

這場貨幣戰爭,發起者是李衡,但推動者卻是兩國利益集團。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