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春第326章 風靡的詩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紓春 >>紓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6章 風靡的詩冊

第326章 風靡的詩冊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7日  作者:神婆阿甘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神婆阿甘 | 紓春 
第328章

第328章

第328章

圣旨很快就送到公主府門前。

看著那將領被人摘了頭盔,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圣人圣明!圣人萬歲!”

元陽也沒有力氣再管余下的事,示意如柏讓人將她抬回寢殿。

崔禮禮眼眸黯然看著門外。

呂氏摟著兩個孩子,孩子半張臉腫得老高,他將裂成兩半的牌位死死按在懷中。

圣人是懂得掌控人心的。對鞏一廉的事,對底耶散的事都絕口不提,只查辦一個風口浪尖上的人,不但平息了憤怒的民眾,還博來了百姓的擁戴。

百姓太蠢了。

民智如此,換誰做圣人,都是悲哀。

呂氏抬起頭看她,似有千言萬語,最終只皺著眉,輕輕搖頭示意她不要過來說話。

崔禮禮頷首,轉身回了屋。

看來陸錚早已料到結局。

她看看天色,若陸錚騎得快,想必已出了槐山山谷了。

“春華,你去替我尋松間問問,弘方是怎么抓到的。”

春華找了一個借口,溜出公主府,天黑前,就回來了。

元陽睡了一覺,醒來有了些精神,說要吃櫻桃。

如柏跪在床榻下腳處,支了一張小幾。

玉霞捧著好些琉璃碟子進來,放在小幾上。

崔禮禮一看那套琉璃碟子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煞是漂亮。不禁贊嘆道:“殿下總說九春樓的碟子好看,如今看了這個,才知道九春樓的碟子不過是些俗物。”

玉霞見元陽臉色好些了,心下也高興,話也密起來:“崔姑娘可不知道,要不是您來,這一套琉璃碗碟,殿下是怎么也想不起來用的。”

如柏洗凈了雙手,白凈的手指捏著嫣紅的櫻桃,在微微搖曳的燭火下顯得尤為動人。

金簽子一挑,櫻桃核就出來了,叮的一聲,落入琉璃碟子,聲音清脆。

再將先酸甜多汁的櫻桃肉用另一個琉璃小碟盛著,雙手奉給崔禮禮,崔禮禮再轉奉給元陽。

元陽自縊后,咽喉疼得厲害,吃著冰涼爽滑的櫻桃,嗓子也清潤了些,又問玉霞:“老十走了?”

玉霞點點頭:“十殿下和七殿下今早就走了。奴婢看著十殿下騎的似乎是陸二公子的黑馬呢。”

崔禮禮低下頭。

左丘宴竟然還占著陸錚的馬?當真是厚臉皮!總要找個機會讓他吃點虧!——

阿嚏!

左丘宴連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七皇子看他,笑道:“十弟這是擔心南下見姑姑談不好,先感染個風寒?”

左丘宴揉揉鼻子,甩開袖子:“我倒是覺得有人在罵我。”

七皇子以為他在說自己,臉色僵了一下:“誰會罵你?”

左丘宴想了想,腦海里浮現出那張拒人千里之外的臉:“女人。”

前日在元陽府中見了她一面,他就有些心癢。

偷不如偷不著。他偏要偷到手。

前天晚上,他大著膽子偷溜進了翊國公府,尋了好一陣,才尋到她的住處。寡婦的屋里干凈得跟佛堂似的。

連帳子都是白色。

這樣一副清心寡欲的表象下,有那樣一顆蠢蠢欲動的心。

他按住她時,她居然毫不慌張,只是從枕邊取了一瓶藥,取了一粒遞過去:“吃了它。”

他吃了之后,才問是什么藥。

“避子藥。”

食髓知味,偷來的總是要香一些。兩個人每一個動作都極其小心,情難自禁時,也死死咬著錦被,不敢發出一點聲音。卻得了另一種極致的歡愉。

臨走之前,她睡得沉,他偷偷在她胸前腰間留下了痕跡。

想必醒來發現了,正在心中大罵自己呢。

左丘宴想著想著,又打了幾個噴嚏。

看吧,果然在罵自己。——

待元陽躺下休息,崔禮禮才回屋。

春華悄聲回話:“松間說弘方的來歷,讓姑娘不要問。”

“他審過了嗎?”

“沒來得及,陸二公子走得急,只是早早讓呂氏和其他人都做好了準備。只是弘方到手太晚,他沒來得及審就走了。陸二公子跟他說,姑娘一定有籌謀,讓他都聽您的。”

崔禮禮心中微微一動。

陸錚知道弘方的佛珠和名冊都在崔家。既然弘方出現了,又當眾將偃建寺舊案的事扯了出來,自然就到了要用佛珠和名冊的時候。

“春華,你明日就去通知我爹,做好準備就可以開始了,需要人手就找松間和拾葉,盡量小心些,別被人發現了。”

“是。”

又過了幾日,元陽大好了,如柏不便再日夜伺候在她屋內。

元陽卻記得如柏屋里的床榻很硬,著人給他換了一張寬敞綿軟的。這也算是公主府內的頭一份。

崔禮禮前來辭行,正巧看見如柏站在眾多從官之外,有些寂寥。

元陽還在屋內更衣,從官們湊在一起看書。

“你們找出來了嗎?”有人捏著那本書,來來回回地翻,“我怎么一個名字都沒有湊出來。”

如柏見到她,上前來行禮:“東家。”

崔禮禮微笑著:“你們在讀書呢。”

如柏撇過頭去:“是他們在讀。”彼此分得很清楚。

畢竟有了獨寵,到哪里都會被排擠。崔禮禮心中了然,走向那幾個從官,問道:“你們這是讀的何書?”

公主的貴客,從官們只得禮貌地回答:“詩集。”

崔禮禮瞟了一眼那冊子,勾著嘴唇不說話,又回過頭來對如柏道:“你不用讀這些。”

“他們也不是真讀詩。是在詩中尋找名字。”如柏有些不服氣,“詩里怎會有人名?”

元陽走了出來,正巧聽見這句話:“詩里當然有名字,詩人的名字。”

見到元陽出來,從官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書,認真行禮:“殿下。”“殿下。”

“殿下,這是這兩日市井里流傳的玩意兒。”一個從官晃晃手中的詩冊,“說是在這詩冊里藏著一些人名,奴尋了好久,總是湊不出一個名字。”

“哦?”元陽也有些好奇,半信半疑地接過詩冊,不過是些幾歲孩童蒙學的對子詩,百家之姓,總不能隨便湊幾個字。

“那怎知道對與不對?”崔禮禮問道。

“若是猜出來了,就去柳河點盞花燈,燈上寫你猜出的名字,再留下住址,第二日就有人送一兩銀子到家中。”

“倒也有趣。”元陽笑道,“許是賣花燈的鋪子想出來的。”

一兩銀子也不多,可也不少。花燈才幾個銅板,故而人都愿意試試。

崔禮禮眸光微微一閃,故作輕蔑地道:“別是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吧?這很明顯是賣詩冊和花燈的人想出來的連環計。”

從官們一聽也是。有沒有答案,誰知道呢?至少目前還沒有聽誰得到銀子。

可話音剛落,就有個從官遲疑地指著那詩冊:“我怎么看著,這書頁的數字,就是對應出一個姓來呢。”

“當真?”幾個從官湊了過去,一看,便驚喜地道:“還真是!這是個趙字。就是不知道對不對。”

元陽也有些好奇,想了想,便道:“要驗證還不簡單,今晚,咱們就去柳河邊放花燈試試。”


上一章  |  紓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