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材料值得你親自動手研究?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輕輕的笑了笑,開口道:“我接下來想嘗試去研究的,并不是某一種材料。”
“準確的來說是對未來材料研發方向的一種探索。”
“方向的探索?”
聞言,老人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開口詢問道:“能說說嗎?”
材料的重要性他再清楚不過了,這種涉及到任何一種工業技術的東西,上到國防軍事,下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誰都離不開誰也離不了。
真要嚴格的來說,就連人們日常生活無時無刻在呼吸的‘空氣’,也是一種材料。
因為龐大的工業體系可以從空氣中提取出氧氣、氮氣、各種稀有氣體等等。
當然,他清楚眼前這位學者所說的未來材料研發方向的探索肯定不會是這些基礎領域的東西。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更感興趣。
沙發對面,徐川點了點頭,思忖著整理了一下思緒后開口道。
“對于人類文明而言,材料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進化史。”
“每一種關鍵材料的發現和利用,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并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和文明進程。”
“從原始時代原始人對石器、陶器與自然材料的利用,到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金屬的啟蒙。再到第一次工業革命鋼鐵與橡膠的出現,科學理論的指導開始系統性地推動材料發展。”
“而步入近代后,各種合成材料、半導體材料更是層出不窮。幾乎影響了所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毫無疑問,材料的發展與文明的發展進程交織,每一次材料突破都成為人類社會躍進的核心驅動力。”
“尤其是現在,伴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AI與數據驅動的材料設計革命更是在我們腳下這片大地上掀起了熱潮。材料學研究范式正經歷一場根本性變革,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方法已成為加速材料創新的核心引擎”
聽到這,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開口問道:“我記得前段時間你還寫過一封推進計算材料學的信件來著,那個我已經讓華科院和相關的科研機構著手研究推廣的方案了。”
徐川點點頭,笑著道:“是的,計算材料學必然是未來幾十年乃至更遙遠時間材料學發展的前沿領域和趨勢。”
“不過我想研究的并不是它。”
聽到這話,老人臉上露出了一絲疑惑的神色。
舊事重提聽到計算材料學,他還以為徐川接下來會通過自己的數學能力去深入這一領域,大力推進計算材料學的發展呢。
畢竟這的確符合他一貫的做法,通過數學研究來將數學的影響力擴大到其他的領域去。
比如物理、天文、化學等等,在這些與數學相關聯的領域他就是這么做的。
對面,徐川笑了笑,接著道:“不可否認,計算材料學的確是未來幾十年材料學的發展趨勢,但它并非對未來材料研發方向的探索。”
“這條路是已經初步走通了的,無論是第一性原理計算(如DFT)還是分子動力學(MD)模擬計算目前來說已經相對較為成熟了。”
“而我要探索的則是一個幾乎從未有過的領域——重構材料物質與時空的作用規則,打破經典物理桎梏下的新材料。”
“比如人工制造亞原子尺度致密結構,突破量子簡并壓力極限制造極端密度材料。”
“或者是突破傳統材料僅僅在空間維度上的結構限制,引入了時間維度的變化,調整材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結構參數,來定制它的部分物理性能等等。”
一堆的學術名詞砸過來,老人是聽的一臉的茫然,最終還是沒忍不住開口打斷了徐川的解釋,忍不住開口道。
“那個,徐院士,您說的這些我可能弄不太明白,有沒有更簡潔一些的解釋?”
聽到這話,徐川想了想,開口道:“簡單的來說,現在的材料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化學鍵、物理鍵或氫鍵等相互作用力實現結合制備出來的。”
“但無論是化學鍵也好,還是物理鍵也罷,強度都是有上限的。而且目前的材料學正在觸及這個上限。”
“比如碳基納米材料,碳纖維材料,雖然它們的強度遠超過尋常的鋼鐵,有些甚至能達到結構鋼的數百倍。”
“但不可否認的是單一強度指標目前已然接近材料的天花板。”
“當傳統的材料制備手段出現瓶頸的時候,那么探索新的材料制備方法便是需要開辟的道路。”
“比如突破量子簡并壓力極限制造極端密度材料,或許這種學術名詞理解起來有些困難。”
“但白矮星、中子星這種宇宙中的超級天體相信您肯定有所了解。”
雖然說對徐川所講的內容依舊了解的一知半解的,但白矮星和中子星老人還是知道的。
他看向徐川,開口問道:“你是想研究如何制造白矮星和中子星上的那種密度極大的材料?”
“這真的能做到嗎?”
雖然說白矮星和中子星并不是同一種星球,但兩者都是恒星走到生命末期死亡后的產物,密度極高。
一小勺中子星物質的重量就能達到數十億噸,而白矮星的物質密度雖然比中子星小,但也遠高于地球。
老實說他很難想象這種超高密度和物資的材料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制備出來。
沙發對面,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可以這樣理解,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超高致密物質的確是未來材料研發的方向之一。”
“不過目前來說以當下的科技還做不到制備這兩種材料,就如同中子星物質需通過電子簡并壓與引力平衡維持其超高密度,在地球上無法存在一樣。”
“但它們也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材料研究的另一個方向,那就是突破現有的物理學規則。”
“比如通過量子簡并態來操控材料的密度與機構,從而制備出極端密度的物體。以及基于廣義相對論與拓撲光子學的交叉來控制材料的晶體曲率等等。”
“如果這些研究方向正確,并且可以制備出來對應的材料的話,那么或許我們能夠獲得一種比目前絕對強度最高的材料·碳炔強度還要高數百數千倍的材料。”
“或者是制備出一種像超導材料無損傷導電一樣傳遞光、電磁波等信號的新型材料。”
聽到這,老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開口道:“我大概明白了。”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看了過來了,笑著開口問道:“不過這應該會很難吧?”
“雖然說我對材料的研究并不是很懂,但你所說的這些,目前恐怕連理論應該都還沒有,或者是尚且處于一個‘概念想法’的階段?”
徐川點點頭,笑著道:“差不多吧。”
“如果是其他的領域,通常是先做出理論再研究成果。但材料研究的話不大相同,有一個方向或者說知道該怎么做都可以進行實驗。”
“而相關的理論也可以在研究的過程中慢慢完善,亦或者是等材料制備出來后再進行詳細的研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先‘意外’制備出材料,然后再去研究材料的屬性和機理的事情,在材料學的發展過程中也不少見。”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道:“當然,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制造某一種材料。而是通過實驗研究來收集數據確定這些方向是否可行,以及能否真正意義上打破傳統材料的制備理論。”
老人點了點頭,認真的開口道:“如果有什么國家能夠幫得上你的,或者說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資源設備什么的,盡管開口就是。”
“這種學術前沿甚至可以說是開荒上研究工作國家很難幫的上你,但資源什么的,只要你需要,國家有,我們會竭盡全力給你弄過來。”
雖然并沒有完全理解徐川所說的這種未來材料研發的新方向,但他卻也敏銳的意識到了如果這項研究成功走通的話,對于華國,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意義。
其他的不說,光是一種比目前絕對強度最高的材料·碳炔強度還要高數百數千倍的材料,其應用價值幾乎就難以想象了。
更別提能夠掌握這種全新材料領域的研發理論和方向了。
這種事情,如果說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能夠有誰做到的話,恐怕也就只有眼前這位能夠實現了。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當然。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會提交申請的。”
做學術研究這種事,尤其是這種最前沿,甚至是可以說是開荒的學術研究,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強而有力的機構的支持。
而像華國這種集產業鏈與科技鏈于一體的超級國家,恐怕未來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了。
閑聊了兩句后,老人這才想起來自己的正事,從兜里掏出來了兩張紙遞給徐川后開口道。
“差點忘了正事了,你先看看這個。”
伸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文件,徐川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整個人頓時就懵逼了。
“這是什么?日歷?”
他原本以為給他的紙張上寫的是某個征求他看法或者意見的問題和事件,但入目才發現這更像是一份寫滿時間的日歷。
不過說日歷的話又不像,上面的日期和時間都是隔斷開的,有些甚至差了一兩個月,而且最后一個日期還排到了快30年了。
沙發對面,看著翻閱‘日歷’的徐川,老人笑瞇瞇的開口道:“算是日歷吧,但這是我專門找人給你看的‘黃道吉日’!”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笑著補充道:“適合結婚的日子。”
聞言,徐川一愣,一臉茫然的看了過來:“適合結婚的.黃道吉日?”
老人點點頭,笑呵呵的開口道:“當然。”
“上面記錄的這些日子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個都是適合結婚的好日子,挑一個吧!”
聽到這話猝不及防的徐川愣了一下,半響才反應過來:,哭笑不得的說道:“這就是您說的‘正事’?”
老人一臉正色道:“這怎么就不是正事了!結婚那可是人生頭等大事!”
“你都三十了,也是時候和劉嘉欣結婚了。之前讓你找對象你說還早,現在有對象了,也該考慮結婚的事了吧。”
“有句話叫人過三十無后生,就算不結,早點將日子確定下來也好啊。”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苦口婆心的繼續勸說道:“而且,就算是年齡沒什么問題,你也得考慮一下人家嘉欣女孩是不。”
“她比你還大一點,再拖下去以后生小孩什么對身體影響也大不是么。”
這會眼前這位老人就像是個普通的長輩一樣,關心著后輩的婚姻大事。
沙發上,徐川沉默了一下。
對于他來說,結婚這種事.
老實說,他一直都覺得這是一件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或者說他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結婚的年齡,哪怕是到四十五歲都無所謂。
但他的確忘了,忘了年齡對于一個女生來說的確是日益增長的焦慮,尤其是如果她還沒有對象沒有結婚的話。
雖然不排除一小部分的人的確是喜歡單身,喜歡丁克,但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期望能夠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的。
至少他知道劉嘉欣是渴望的,只是她并不想給他壓力,從未提起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