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291章 插手幕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1章 插手幕府

第291章 插手幕府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沒想到這樣的機會也會落到我的頭上!”

少貳氏家館內,少貳貞賴沒有理會國書,而是在得知明朝來使的意圖后,率先看完了那本貿易文冊。

從瓷器到生絲、紅糖、鐵料……所有的商品都讓少貳貞賴垂涎欲滴。

九州島的資源并不算豐富,因此從漢代開始,在這里的勢力就與中原建立了海上貿易,只是苦于造船技藝的不成熟,這條貿易路線一直沒能引起重視。

等到隋唐遣唐使學習了大量技術帶回日本后,日本對中原的貿易頻率也隨著時間而越來越頻繁。

等到了元代后,由于日本南北朝混戰,大量商人扮演著倭寇的身份,亦商亦盜。

他們的存在讓筑前的少貳貞賴也感到頭疼,不過隨著大明平倭水師開始圍剿倭寇,一時間東海和大明海為之一清。

正因如此,少貳貞賴無疑是很了解大明水師實力的,而他自認為沒有惹過大明,所以在他看來國書并不重要,貿易才是最重要的。

在他看完了貿易文冊,他這才緩緩翻開了由漢日雙語所寫的國書。

只是面對這國書內容,少貳貞賴卻臉色一變,破口罵道:“懷良那個蠢貨!”

被少貳貞賴所罵的人,便是曾經屠殺過明朝使臣的南朝征西將軍府的將軍懷良親王。

當初朱元璋為了解決倭寇問題,因此特意派五位使臣前來日本。

不過朱元璋并不清楚當時日本分裂為南北朝,因此派遣的使臣毫無疑問去到了南朝,并被懷良親王所接見。

只是面對剛剛立國并北伐成功的大明,同樣不清楚中原局勢的懷良親王認為朱元璋不尊重自己,因此將五位使臣殺了三位。

幸存下來的楊載、吳文華二人也被拘留了許久才被放回。

面對這樣的情況,朱元璋忍下了這口氣,在洪武三年再次派遣萊州同知趙秩等人詔諭日本。

盡管時候懷良清楚了大明的實力,并遣使前往大明奉表稱臣,上貢名馬和方物,并送還明、臺二郡被掠的七十余口百姓。

不過懷良的好日子沒過幾天,就在足利幕府的征討下退位讓賢,自己退隱到了筑后的矢部。

洪武十六年,他病死于自己的隱居地,算算時間,現在已經死了十八年之久。

如果不是大明的國書,少貳貞賴恐怕都忘記這個失敗者了。

可是眼下,大明在國書之中明確要求懷良與日本必須向大明被殺的使臣致歉。

如果日本愿意道歉,那大明可以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同時會在隱歧、佐渡島開設專屬對日的市舶市,交給幕府一定稅銀,并發放二十塊互市貿易資格的勘合符。

少貳貞賴罵懷良親王,是因為這個南朝的失敗者居然死了還能留下一堆麻煩,至于道歉一事,他心里卻有著十足把握。

與高傲自大的南朝不同,北朝的足利義滿一直想著加入大明的朝貢貿易,獲得大明的承認。

據少貳貞賴所知,足利義滿從年初開始就籌劃讓商人肥富和僧人祖阿為使節前往明朝稱臣,以此加入大明的朝貢貿易。

因此,大明如果真的愿意開放貿易,并且還是專屬對日開放貿易,那足利義滿絕不會吝嗇幾個島嶼和租金。

至于向大明道歉的事情,那還不過是抓幾個南朝替死鬼的問題罷了。

想清楚一切,少貳貞賴立馬就對家臣福岡經義開口道:“讓港口敲響鐘聲,令家廚準備最好的佳肴,我要宴請天朝的天使!”

“是!”福岡經義跪坐點頭,隨后起身命人前往福岡港撞鐘。

黃昏時分,撞鐘聲響起,從港口傳到了海上。

聽到鐘聲,鄭和便準備前往福岡會見少貳貞賴,不過他的舉動被楊展攔下了。

“倭人有前車之鑒,反正船上有精通倭語的禮部的官員,不如派他們去洽談。”

“也好。”聽楊展這么說,鄭和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傳來禮部的一名官員,詢問了他的名字。

“下官渤海黃維,字興義,正七品副使。”

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官員來到甲板上作揖開口,鄭和倒是沒想到這是渤海的官員,不過他沒有什么門戶之見,只是告訴了黃維應該如何應付。

黃維聽后,重復了一遍給鄭和,直到鄭和滿意,他才在十艘沙船的護送下前往了福岡港口。

在福岡經義的迎接下,黃維成功靠岸。

只是面對黃維帶來的二百多個“巨人”,福岡經義尷尬道:“福岡十分安全,天使的護衛能否減少一些?”

黃維聞言看了看好似二百大人對一千小孩的陣容,回頭對福岡經義和善道:“本官領二十名護衛前往如何?”

“可以可以。”福岡經義沒想到天使這么好說話,連忙點頭。

見狀,黃維也只選出二十個遼東出身的海軍與他前往少貳氏的家館。

由于天守閣還未出現,因此各地守護的住所都是以館所稱呼的三四層小樓罷了,少貳氏的家館也是如此。

不過對于日本來說還算高大的家館,對于黃維來說卻有些低矮。

雖然是渤海出身,但黃維是正兒八經的漢人,而且因為朱高煦舍得下本錢的緣故,黃維和大部分渤海學子一樣沒有缺衣少食,身高中人之姿,約有五尺四寸(172cm)。

面對那幾乎快要頂到頭的天花板,黃維只能強忍不適,在福岡經義的帶領下,見到了那坐在主位,身高宛若孩童的少貳貞賴。

“少貳氏家主,筑前國守護貞賴,參見天使殿下!”

少貳貞賴此刻正陷入與大內氏的斗爭中,因此對于他來說,大明這樣的龐然大物絕對是一條粗到不能再粗的大腿。

他很清楚筑前國的重要性,如果大明真的要在隱歧和佐渡島建立市舶司,那對馬海峽就會成為他們的阻礙。

這種時候,如果掌握筑前國的自己選擇投靠,那大明一定會選擇投資自己。

只要自己還能掌握筑前國,大明的航道就會十分安全。

少貳貞賴的想法,在事前就已經被鄭和他們猜到了,畢竟他們已經從倭寇口中知道了少貳氏遭遇的困境。

不過具體要不要收下少貳氏這條忠犬,還得看看這條忠犬能忠心到什么程度。

“大明禮部正七品副使,奉天子與鄭正使令,來與少貳家主商議要事。”

黃維作揖回禮,隨后在福岡經義的帶路下坐在了下首右首位置。

雖然是渤海漢人,但黃維卻是從去年開始就在四夷館學習日本禮制,因此十分熟練的跪坐在首位。

他沒有率先開口,因為眼下并不是大明求人,而是日本和少貳貞賴求大明。

少貳貞賴也明白,因此他在黃維坐下,飯菜上桌的同時開口道:

“我少貳氏素來仰慕天朝,尤其是大明皇帝更是我少貳氏所敬仰的高貴存在。”

“這次能有幸被天使選為停靠的地方,真是我三生有幸。”

少貳貞賴言語謙卑,因為他很清楚現在少貳氏的情況。

他已經四十多歲了,而他的繼承人少貳滿貞卻沒有展現出值得人側目的才干。

一旦他不幸去世,那少貳滿貞必然無法阻擋大內氏的侵入。

可如果少貳氏攀上大明的高枝,那恐怕不僅能守住筑前國守護的位置,甚至還能拿下筑后和豐前、肥前國,乃至九州守護的位置。

“家主過譽了,我們這次之所以選擇筑前登陸,也是因為少貳家族的信譽,畢竟您也知道,此前的南朝似乎并不歡迎我們……”

黃維似乎若有所指,少貳貞賴聞言也哈哈笑道:“天使所說的南朝已經覆滅,南朝皇族處境也并不好。”

“對于南朝奸臣懷良謀害天使的事情,少貳氏也十分憤慨,也曾經想過營救天使,只是因為大內氏的阻撓而失敗。”

“這樣嗎?”黃維假裝驚訝,可心底卻在輕笑。

對于在禮部干了一年多的他來說,少貳貞賴的想法簡直不要太明顯,無非就是想借助大明的力量去擊敗大內氏。

若是在平時,黃維都懶得理會少貳貞賴,可如今大明初到日本,繼續地方守護的支持。

如果能掌握少貳家族,那即便無法再隱歧、佐渡等地設立市舶司,也能在筑前設立市舶司。

只要口子一開,整個日本的守護與貴族都會通過市舶司與大明往來貿易。

“聽聞天使帶來了二十枚勘合符,不知能否賜予少貳家一枚?”

畢竟沒經歷過太多政治斗爭,三言兩語后,少貳貞賴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這……”黃維假裝為難,可少貳貞賴卻連忙叩首:“拜托您了!”

“這……好吧。”黃維嘆了一口氣:“與少貳家族的貿易結束后,我會在返回艦隊后與正使說此事的,但具體成與不成,還是得看正使,畢竟船上各方勢力都有各自心儀的家族。”

“天朝派來了很多人嗎?”少貳貞賴聞言小心詢問,雖然他看到了上百艘大明船只,可因為距離問題,他并不能判斷出下東洋艦隊的真實人數。

“我們此行畢竟是要為被屠戮的幾位大人討回公道,因此朝廷派來了海軍三支艦隊中的其中一支護航。”

“現在的海上有三千料以上的戰船、馬船一百四十艘,海軍兩萬余人。”

黃維的一句話,讓少貳貞賴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剛才已經見到了負責護衛黃維的那二十個兵卒,如果現在海上還有那樣的兩萬人,那別說筑前,就是整個九州都無法阻擋這股力量。

“還好我選擇了等待時機……”

慶幸的同時,少貳貞賴不免燃起了希望。

只是三支艦隊的其中一支就能有如此的力量,如果他能取得正使的支持,什么大內氏、毛利氏、澀川氏,都得臣服在少貳氏的旗幟下!

“如果天使不嫌棄,我可以將博多灣內的能古島送給天使,哪怕足利將軍不愿意開放隱歧和佐渡,天朝也可以在能古島設立市舶司。”

為了留下大明的力量,少貳貞賴甚至愿意把自家海上門戶交給大明。

能古島漂浮在博多灣之上,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雖然面積只有二百余畝,但島嶼只要稍微收拾一下,就能停靠上千料的船只。

大明對福岡不了解,因此以為臨近福岡的海灣是博多灣,但實際上福岡是一個地區,而被大明稱為福岡的這個城鎮實際是福岡地區中的博多地區。

不過少貳貞賴也不打算糾正黃維,反正他們愛叫什么叫什么,只要他們愿意留下就行。

“那實在是太感謝了。”

黃維聞言也露出笑容,同時從袖中取出了一份禮單。

“這是正使送給家主的禮單,請家主過目。”

少貳貞賴聞言雙眼放光,福岡經義也連忙上前,畢恭畢敬的雙手接過禮單,轉交到了少貳貞賴面前。

少貳貞賴雙手接過,小心翼翼的拆開。

那禮單并不算厚,只有一張薄紙,可上面寫下的東西卻讓少貳貞賴雙手發顫。

一千斤蘇鐵與三十匹綢緞,二百斤生絲,一百斤紅糖、一百對弓角讓少貳貞賴內心激動。

在大鎧還未發明出來的這個時代,胴丸、腹卷這些輕便的防具開始成為主流,價格便宜的足輕逐漸代替騎馬武士成為戰爭中主力。

因此一千斤蘇鐵和一百對弓角的禮單在整個日本都屬于十分罕見的貴重,更別提三十匹綢緞和一百斤紅糖,二百斤生絲了。

都不用說綢緞和紅糖的價值,單拿出生絲來說,明朝本地生絲約一百五十文一斤,而日本內部價格則是一千文一斤,部分地區甚至能賣到三千文一斤。

這二百斤生絲對于少貳貞賴來說,價值不低于六百貫,足矣養活二百名全職兵。

至于這份禮單的價值,更是讓少貳貞賴可以養活不低于一千名全職兵。

要知道少貳家族雖然治下有二十幾萬人,但全職兵也不過幾千人,大明隨便出手就解決了一千全職兵的財政,這讓少貳貞賴大受震撼的同時,心里也更堅定了要抓住大明這條大腿的想法。

“天使破費了,如果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盡情開口。”

少貳貞賴叩首行禮,姿態謙卑。

黃維見狀也只是笑著說道:“眼下正需要家主為正使送去國書,幫使團周轉。”

“請交給在下吧!”少貳貞賴語氣堅決,隨后開始與黃維推杯換盞,試圖拉近雙方關系。

黃維見狀也沒有自命清高,反而與少貳貞賴把酒言歡,到了酒宴最后,二人已經成為了好友。

如果不是黃維說必須返回艦隊,少貳貞賴甚至打算留他休息,為他安排侍妾。

臨行前,少貳貞賴交出了少貳家族所需的貨品清單,并讓人準備了一萬四千余貫錢用作貿易。

這筆錢掏空了少貳家族,但只要貿易成功,少貳貞賴完全可以將商品轉手賣給本州島南部的各國守護,一倒手就能賺取數萬貫。

如果大明能在筑前與他保持長期貿易,少貳貞賴甚至有信心讓少貳氏的旗幟插滿九州島。

“黃君,那在下就送你到這里,路上請千萬小心,國書和市舶的事情請交給我,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碼頭上,少貳貞賴言辭懇切,黃維也‘情真意切’的與他告別,踏上了返回艦隊的沙船。

不多時,他們的沙船便消失在了夜幕中,朝著遠方的海上燈火飄去。

眼見他們走遠,少貳貞賴也高興轉頭對福岡經義開口:“經義,這次必須你親自帶人走一趟,必須要把國書和大明官船艦隊的情況告訴將軍,并且告訴將軍,少貳氏堅定支持大明在隱歧和佐渡開辦市舶。”

“嗨!”福岡經義聞言點頭,并在當夜就帶著數十名騎著日本矮馬的騎兵準備繞道前往京都。

此后一連數日,黃維都往來艦隊與福岡,明軍也登陸了能古島,在島上擴建了碼頭,修建起了屋舍。

在此后的交流中,黃維也似乎被少貳貞賴的“情真意切”所打動,并承諾會在能古島開設一個隱歧下屬的市舶司,并駐扎五百明軍,如果少貳氏遭遇危難,持少貳氏家主令牌就能調動他們為少貳氏抵抗來敵。

不過一旦他們陣亡,少貳氏家族也需要給出每人五十貫的撫恤金。

面對這樣的條件,少貳貞賴沒有片刻猶豫就點頭認可,畢竟在他看來,五百明軍的戰斗力堪比三千足輕。

反正他不需要支付軍餉,只有調動他們并陣亡才需要給予撫須,那他完全可以把這五百明軍當成少貳家族最后的底牌。

相信有了他們,大內氏也不敢再那么猖狂了。

一想到這里,少貳貞賴便開始沾沾自喜,而接受了他指令的福岡經義也繞道前往了京都。

五月十八日,福岡經義成功抵達了這個時代的京都城。

隨著足利幕府的成立,日本進入室町時代,京都也再次成為日本政治的中心。

經過足利家族半個世紀的經營,京都的布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城池按南北分為上京和下京兩個部分,東西方向的二條大路取代朱雀大路成為京都最重要的街道。

上京集中了包括天皇的居住處里內里等眾多貴族的宅邸,而下京則是京都主要的工商業區域。

福岡經義不是第一次來京都,但這次距離他上次來京都已經過去五年。

五年的時間過去,京都變得更為繁華了,居住的人口達到了二十萬,即便放在大明也算是較為繁華的府城。

當然,福岡經義并沒有去過大明,但他能從大明的出手中看出大明的繁榮。

因此即便看到了京都的繁華,福岡經義也覺得不如大明,心里也萌生有生之年想要去一次大明的想法。

“請在這里等候太政的召見。”

京都北山下,當福岡經義被帶到北山殿外,他完全可以看到被經營繁華的北山山門。

從足利義滿用位于河內國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獲得這塊當時稱為北山第的山莊開始,北山第開始被改稱北山殿。

盡管只是足利義滿的私邸,但是其規模卻可以與皇室成員所居住的御所相提并論,并且成為了足利幕府的政治中樞。

七年前,足利義滿把將軍的職位讓給了兒子足利義持,但是他仍然掌握著實權,掌管著北山殿的政務。

福岡經義之所以沒有去找足利義持,不是因為足利義持沒有實權,而是因為足利義持對大明的態度并不友善。

相比較之下,足利義滿更明白與大明貿易和獲得大明支持的重要性。

福岡經義等待許久,終于看到了山道上走下人影。

他走到了山門處,對福岡經義點頭:“太政下令召見伱,打起精神來,注意禮儀。”

“是!”福岡經義點頭,并跟隨這名家臣前往了北山殿的金閣。

金閣依靠著一個池子,有三層高,第一層被稱為“法水院”,東西面各自裝了板門,北面的五根依托土壁。

二層被稱為潮音洞,第三層則是被稱為究竟頂。

隔著老遠,福岡經義就看到了貼滿金箔的究竟頂,心里不免生出一絲貪婪。

只是在他被帶著走進金閣后,他立馬就鎮定下來,在武士的帶路下走上了第三層的究竟頂,并見到了坐在陽臺,年紀在四旬出頭的足利義滿。

他一副和尚打扮,可穿著卻十分華貴,所坐的榻榻米是只有天皇和上皇才能使用的繧繝綠圖案,足可見他的野心。

“少貳氏家臣,筑前的博多武士福岡經義,參見太政!”

福岡經義跪坐叩首,相貌普通的足利義滿聽后,卻假裝注意力全在金閣外的池子上,過了片刻才開口道:

“我聽說大明的官船在筑前的博多停靠,你還帶來了他們的國書?”

“嗨!”福岡經義將懷中的貿易文冊與大明國書取出,并在武士接走的同時開口道:

“這次的大明官船并非普通的使船,他們的官船有一百多艘,每一艘都能乘坐上千人,這次他們前來是為了開設市舶,以及對當初懷良謀害大明使臣一事而來。”

“因此,這次的官船隨行兵馬,足有兩萬人!”

“……”當聽到大明居然帶來了兩萬兵馬,不管是接國書的武士,還是原本心不在焉的足利義滿都驚訝看向了福岡經義。

足利義滿轉身坐正,從武士手中接過了貿易文冊和國書。

他一目十行看完所有,緊皺著眉頭的同時,也對那名還在震驚中的武士開口下令:“召集義持、管領和侍所、問注所,政所的所有人前來金閣議事。”

“嗨!”回過神來的武士連忙應下,著急跑出了金閣。

很快,大明國書與官船艦隊到來的消息開始在京都傳播……

《明太宗實錄》:“五月丁亥,鄭和派國書抵日國都,國王源道義聞天朝國書至,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本章完)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