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242章 月漾橋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月漾橋之戰

第242章 月漾橋之戰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咕咕……”

“咕咕……”

八月十五夜丑時三刻(1:45),當深夜到來,低矮的城墻便在黑暗中顯得更加不起眼,若不是那微弱的火光,興許都不會有人注意到這里。

那丈三左右的夯土城墻上,守夜的兵卒們走馬燈般地巡邏,顯得有些松懈。

城外,漆黑一片的夜幕中靜謐無聲,只有偶爾飄過鳥兒的咕咕聲和護城河的流水聲。

薄薄的烏云遮蔽了月光,使得四周更為昏暗。

“嗚嗚啊哈哈……”

這時,城墻上傳來了一聲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聲,驟然將這靜謐的夜晚打破。

守軍們警覺地抬起了頭,一眼望去,只見一只長相怪異的黑鳥站在箭樓的墻垛上。

“娘地,嚇老子一跳。”

瞧著發出聲音的居然是一只怪鳥,值夜的兵卒們叫罵一聲,便繼續開始巡視城池。

很快,城墻上繼續響起了粗重的腳步聲,而這種時候,城外的夜幕之中卻出現了火光。

“嗶嗶——”

刺耳的哨聲在低矮的墻上響起,所有守軍紛紛警戒,同時發現了夜幕中的那一片片火光。

那火光覆蓋了一片,足有數里,而且自北往南來,瞬間讓雄縣的守軍警惕起來。

一時間,城池內外刮起了大風,但這大風來的及時,正好將天上遮蔽的烏云吹開。

中秋佳節的月光照明了城外,那是一支規模數萬的軍隊。

待他們靠近,“明”與“燕”字旌旗出現在了城外,讓人汗毛炸起。

“敵襲!!”

“嗶嗶——”

“鐺!鐺!鐺!鐺!”

一時間,雄縣被守軍喚醒,盡管是前線城池,可雄縣低矮,又是夯土城墻,毫無防御力,因此僅有三千守軍駐守此處。

面對城外數萬燕軍,他們所有人強撐著精神,并沒有因為城墻低矮和己方數量處于劣勢就士氣盡喪。

“加急送出去了嗎?!”

從溫柔鄉中爬出來,著急走上城墻的指揮使賀成質問值夜的千戶官,聞聲的千戶官也一路小跑而來,沉穩作揖:“回將軍,已經送出,并未遭到燕軍阻礙。”

“好!只要送出去就行!”

得知消息已經成功送出去,賀成松了一口氣,同時開始緊張備敵。

在他的注視下,燕軍將整個雄縣包圍起來,致使他們不敢松懈,只能死死盯著燕軍,等待他們的下一步舉動。

他在注視,而燕軍同樣。

“駕……吁!”

策馬而來的丘福勒馬在一群將領面前,他對朱棣作揖:“殿下,按照您說的,已經讓那塘騎往南邊突圍去了。”

“好!”朱棣沉穩頷首:“等待天明,便趁機攻城。”

“是!”丘福作揖應下,隨后返回前陣之中,按照朱棣的安排等待天明。

瞧他離去,跟在朱棣身后的一名將領也緊跟詢問:“殿下,為何要讓這雄縣放出塘騎?”

“此地距離徐凱所部不過一百二十里,若是徐凱以騎兵北上,恐怕能在正午就趕到。”

“俺就是等他們的援兵來!”朱棣要圍點打援,但不是絕對的圍點打援。

他要用雄縣吸引南軍,以這個時間和這個距離,能及時前來救援雄縣的,只有二十萬南軍之中的騎兵。

朱棣已經從姚廣孝那里得到了情報,耿炳文雖有二十萬大軍,但絕大多數是步卒,僅有徐凱、楊松、潘忠等三部騎兵,合計數量不超過一萬五千人。

這一萬五千人不可能同時出現,因此自己只要提前著手,便可以趁機殲滅其中一部。

只要能把這一萬五千騎兵全殲,耿炳文就會成為瘸了一條腿的瘸子,到時候自己就更能從容對付他了。

想到這里,朱棣瞇了瞇眼睛,雙手握緊了自己的馬韁。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中秋的風令人感到寒意,可對于南下傳信的數名塘騎來說,身后卻仿佛有惡鬼在追逐般。

也不知過了多久時間,經過連續不斷地換馬,信使成功看見了前方的火光。

“什么人?!”

“我們是雄縣賀指揮使的兵卒,前來加急傳信,燕軍數萬圍城,特來請援!”

塘騎在前方突然出現的哨騎前勒馬,將自己的消息報出。

那出現的百余名塘騎聞言面面相覷,最后帶隊的百戶官才吩咐兩名塘騎往后方傳遞消息。

“莫州守軍有多少可以支援?”

加急的塘騎詢問面前的百余名騎兵,他們的口音古怪,不像是中原人,倒是有些像蒙古人和西番人。

“莫州?”那群人一笑:“這里距莫州還有二十里,不過你遇到的正好,我們家將軍被長興侯派往雄縣駐守,現在正在去的路上。”

“敢問貴部將軍是……”

“平都督僉事、楊指揮使、潘指揮使。”

兩方互相交換了消息,同時也詢問道:“這里距離雄縣還有多少路程,燕軍騎兵為何沒有追逐你們?”

“若是這里距離莫州還有二十里,那距離雄縣應該還有四十三里。”

兩方交談時,莫州方向也突然響起了沉悶而密集的馬蹄聲。

不多時,無邊無際的火光就出現在了南邊,并朝他們靠近。

“傳信的在哪?!”

忽的,一道高大身影騎著匹大食馬從南邊狂奔而來,從百余名塘騎身旁繞過,來到了兩方中間。

“平僉事!”

松潘騎兵見來人是平安,紛紛在馬背上作揖,而雄縣塘騎也得知了平安身份,連忙作揖:“標下便是雄縣傳信塘騎。”

“燕軍數量幾何,騎兵、馬步兵、步卒又有多少?”

平安詢問詳細,那塘騎也連忙回應:“夜色之下,難以看清,但騎兵應該不多,因為他們并未追擊標下等人,倒是步卒很多,恐怕四五萬之眾。”

“傳令全軍,加急北上!”平安不等那塘騎說完,便對全軍下令。

很快,來自真定的九千塘騎往北進發,而時間也一點點過去。

雄縣的對峙從凌晨一直到了黎明,由于燕軍有準備的休息好才來夜襲,因此雄縣守軍經過一夜的對峙,顯得十分疲憊,許多兵卒都是強撐著精神。

長時間的對峙,讓他們變得松懈,以為朱棣興許不會攻城,然而朱棣要的就是他們自以為。

忽的,沉悶號角聲響起,早已經準備好大量攻城器械的燕軍開始全軍攻城,自四面八方而來。

他們沒有使用呂公車,僅帶了普通的撞車、云梯。

由于雄縣城墻低矮,并且沒有護城河,因此當燕軍一擁而上時,整個雄縣頓時淹沒在了燕軍的‘海洋’中。

守城南軍試圖用碗口銃、洪武鐵炮來擊潰燕軍,然而他們的火器數量不多,簡陋的射石炮與火門槍僅在帶給燕軍不足百人的傷亡后,就被燕軍步履穩健地逼進了那低矮的土城之下。

城頭上的南軍士兵警惕地注視著敵軍的舉動,防備著他們的攻擊。

燕軍列陣齊整,分成數個部隊,一步步向城池前進。

撞車被推到城門口,燕軍將士用力推著車身向前,那單薄的城門并沒有千斤閘的加持,因此在幾番撞擊后就開始搖晃起來,甬道的南軍開始瘋狂地為城門加上斜木抵擋,然而這無濟于事。

火油從甬道上方被倒下,緊接著被點燃,數十名燕軍士兵被大火吞沒,可他們很快被救出,己方袍澤將沙土覆蓋在他們身上,很快熄滅的火油引起的火焰。

被燒傷的眾人被抬了下去,可一批又一批的燕軍已經沖上了城墻馬道,與南軍廝殺。

短兵之間,雙方戰得難舍難分,南軍本就疲憊,相持許久后開始節節后退。

“殺!!”

“清君側、靖國難!”

“降者不殺!!”

燕軍不僅在攻城,也在攻心,此刻他們所展現的,與老朱那種利益糾纏的淮西軍團所不同,而是單純的為朱棣個人廝殺。

在這樣悍不畏死的廝殺下,南軍節節敗退,甚至被逼退下了馬道,城門樓被拿下,火油無法再對燕軍形成威脅。

朱棣瞅準時機,繼續讓人用撞車撞開城門。

等待著的燕軍將士則快速抬起長槍與短兵,準備開始進攻。

忽然,城門處一聲巨響,撞車成功地撞開了門,而那些無法沖上馬道的燕軍將士們也紛紛沖入城內,將南軍士兵逼入絕境。

南軍士兵亂成一團,不斷喊叫著叫囂著,但卻已經無法抵御敵軍的攻勢。

整個雄縣,已經充滿了死亡和戰爭的氣息,躲在城內的百姓則是害怕的蜷縮榻上,只希望這位曾經的燕王不會對他們下手。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喊殺聲越來越小,甚至近乎沒有的時候,負責主攻的丘福策馬帶著兩個首級從城門疾馳而出。

他來到了陣前,將兩個首級丟在了地上。

“殿下,指揮使賀成與指揮僉事蕭全不降戰死,這是他們的首級,雄縣已經拿下,約有兩千余降兵,此外城中還有約八千騾馬。”

丘福作揖稟告,朱棣身后的張玉等人則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們成功地擒獲了這座城池。

“降兵帶往后方整訓,此外派兩千人將傷重兵卒和雄縣百姓、糧秣遷往北平。”

朱棣沒有像其他將領一樣可以放松,因為他很清楚,拿下一個小小的雄縣只是一個開始,現在的他必須要面對南邊有可能來襲的南軍,而為此,他必須提早做足準備。

“譚淵!”

算了算時間,朱棣對身后的一名千戶開口,一名三旬千戶聞聲策馬上前,同時作揖。

“你帶一千人領騾馬快速前往南邊九里的月漾橋,等南兵騎兵過橋后,便占據月漾橋,別讓他們從月漾橋撤退!”

“若是我軍有號炮作響,伱立即帶兵從月漾橋襲擊南軍后方。”

在朱棣的注視下,譚淵率領一千步卒前往了南方的月漾橋。

對此,張玉也好奇詢問:“殿下,從莫州北上雄縣的橋足有七八處,為何您會覺得南軍會往月漾橋來?”

“俺也不知道,興許是種感覺。”

上了戰場,朱棣便有一種直覺,他能清楚的推斷出南軍會從月漾橋北上,即便沒有,他也可以將南軍逼往月漾橋。

“全軍休整,等待南軍騎兵渡橋!”

朱棣翻身下馬坐在了地上,見他毫無架子,眾人也先后效仿他坐下,恢復著剛才廝殺所消耗的體力。

天色開始緩緩變亮,九里的距離對于獲得了騾馬的譚淵來說并不算遠。

除了在牽出騾馬出城耗費了兩刻鐘時間外,他只耗費了兩刻鐘便抵達了九里外的月漾橋。

他帶來了一千二百人,在一千人下馬后,他打量著月漾橋四周的情況。

北平人煙稀少,就連樹木也少的可憐,哪怕是緊鄰河邊的四周,也很少能看見成群的樹木,無法掩蓋他們一千人的蹤跡。

“千戶,這里沒有可以設伏的地方啊。”

一名百戶官騎著挽馬上前開口,可譚淵看了看四周,隨后似乎發現了什么,下馬走到河邊,折斷一束茭草。

他將茭草含在口中,發現可以正常呼吸后,便對身后眾人說道:“一千人下馬,二百人牽著所有騾馬離開,掃干凈自己的尾巴。”

他晃了晃手中的茭草:“我們就用這個來設伏!”

說罷,他帶著下了馬背的一千人將岸邊的許多茭草折斷,小心翼翼的躲到了月漾橋下。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當南邊依稀響起馬蹄聲時,譚淵帶頭走下了寒冷刺骨的河水之中,回頭沉著臉:

“是個漢子的,就跟我在水里待一刻鐘!”

他的話雖然是在商量,但語氣卻不是。

在他的帶領下,一千燕軍步卒穿著甲胄,拿著長長的茭草走入水中。

中秋時分,北方那流動的河水已經十分刺骨,所有人都在忍耐著。

他們用茭草呼吸,整個人沒入水中。

漸漸地,馬蹄聲越來越多,即便他們人在水中,也能聽到月漾橋上的馬蹄聲響。

他們過橋的速度很慢,賴于天色還未徹底明了,水中的燕軍并沒有被發現。

一刻鐘、兩刻鐘……

他們在水中待得時間比譚淵說的還要長,長到許多人已經麻木,甚至痛苦的想要浮出水面,卻被身邊人死死按住。

最終,當南軍騎兵徹底經過月漾橋,并漸行漸遠后,水中才慢慢浮出了一張張鐵青的臉色。

他們興許應該慶幸現在不是冬季,不然他們沒有人能撐過一刻鐘。

但饒是如此,許多兵卒的身上也出現了凍傷。

譚淵也是其中一員,可他沒有時間等待兵卒們在河邊取暖。

他帶人從河灘走上平地,最后在月漾橋結陣,占據了月漾橋這條南軍撤退路上最近的橋梁。

平安、楊松、潘忠等人已經走遠,譚淵他們已經聽不到那馬蹄聲。

不過他們沒有聽到,可雄縣的燕軍卻聽到了。

呼聲焦躁的號角聲響起,燕軍早早擺好了架勢,朱棣親率五千騎兵于陣前,并沒有將騎兵放在左右兩掖,而是讓麾下步卒持著長槍在左右兩掖。

這樣的陣型,無疑犯了兵家大忌,而他卻沒有改換陣型,反倒是帶著大軍步行往南方進軍。

燕軍的配合很高,即便三萬余大軍結陣行軍,那陣型也沒有一絲紊亂,不像鐵嶺之戰時的渤海軍那樣,只是結陣追擊數十步便陣型分散。

這樣的配合,是朱棣常年帶兵練出來的配合,只要是大寧、北平、遼東的任意戰兵,哪怕是剛剛俘虜過來的降兵,也能迅速加入其中。

漸漸地,南邊馬蹄聲越來越大,‘朙’字旌旗開始出現在了地平線上,并緊跟著涌出大批騎兵。

“吁!”

一直率軍沖在前軍的平安發現了燕軍已經結陣南下,便知道朱棣是料到了他們會來援。

他看一眼雄縣,可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懸掛誰的旌旗。

“雄縣恐怕難以守下,我們要撤退嗎?”

潘忠策馬上前詢問平安,一旁的楊松也緊跟策馬而來,看著燕軍的陣型,指著位于中軍的五千騎兵道:“騎兵放在中軍,這應該是沒來得及變陣,我們現在掩軍沖殺,只要不被燕逆步卒困住,便能擊潰中軍,活捉燕庶人!”

平安的疑慮被楊松打消,他本就自持勇武,加上己方騎兵接近燕軍三分之一的數量,而燕軍之中又無他能看得上的勇將,自然想要一戰生擒朱棣來打響自己名氣。

“傳令全軍,一字時后發起沖鋒,緊跟我的大纛!”

楊松、潘忠應下,傳令騎兵開始在全軍傳遞指令。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燕軍距離南軍只有不到三百步的距離時,南方突然響起了如炒豆子般的號炮聲。

“時機到了!”

朱棣在聽到號炮的一瞬間,便抖動了馬韁,先行出隊伍數步,又調轉馬頭回頭看著自己這幾年積攢下來的五千騎兵:“弟兄們,隨著我的大纛,一字時后騎兵沖鋒!”

丘福、朱能率諸將作揖,而張玉已經早早去左翼控制步卒,準備截斷平安等人東逃的方向。

“南邊是什么聲響?”

“中了埋伏!”

楊松舉棋不定,平安卻陰沉著臉。

他跟著朱棣并肩作戰多次,自然知道朱棣對付蒙古人時常以號炮作為信號。

顯然,這次朱棣也要如此。

平安將目光放向東邊,果然張玉所率萬五步卒長在大范圍往東邊迂回。

只是這樣一來,守在朱棣身旁的便只剩下了不足兩萬人,其中還有五千是騎兵。

“吹號,沖鋒!”

悠揚的號角聲響起,平安率軍向朱棣本陣的五千騎兵發起了沖擊,心頭還在祈禱朱棣不要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膽怯撤入步卒陣中。

“吹號!沖鋒!”

幾乎前后腳,朱棣同樣率領五千騎兵隊平安發動了沖鋒。

五千鐵騎出鎮,統率燕軍右翼兵團的張信也開始命人兵團與張玉所部銜接,縮小雙方騎兵搏殺空間。

一時間,燕軍步卒如碗狀,向南邊的南軍騎兵扣去。

只是戰場之上,平安眼看朱棣居然敢帶著騎兵與自己沖鋒,心頭更為激動了。

“鋤奸剿賊,剿滅燕逆!!”

“清君側,靖國難!!”

一時間,兩方口號在天色明亮的雄縣以南碰撞。

戰場上的土地已經被踏得稀爛,露出一片褐色。

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戰場,只有振聾發聵的馬蹄聲和激烈的戰吼聲在戰場上交織。

在這混雜著煙塵和血腥味道的氣息中,兩方的鐵騎浩蕩地向對方沖去,帶起了漫天的灰塵。

平安麾下松潘騎兵并未與燕軍騎兵短兵交擊,而是仗著馬快弓強,以騎射數次面突燕軍騎兵。

兩方在這不足五里寬闊的戰場上來回交擊,以勇猛著稱的平安雖然心里想著生擒朱棣,可卻忌憚朱高煦,因此在不斷交擊間,試圖確定朱高煦是否出現在了陣中。

畢竟半月前朝廷傳來的消息中,朱高煦已經帶兵拿下了廣寧前屯衛,距離燕軍只隔著一道山海關。

若是山海關在這幾日被破,那朱高煦極有可能出現在燕軍之中,甚至帶來更多的騎兵。

“平僉事為何不攻入陣中?”

平安數次帶隊以騎射御敵的舉動,很快引起了楊松和潘忠的不滿。

他們不知道平安在懼怕什么,平安聞言也不好意思說自己忌憚朱高煦,因此便端著表情道:“我在試探燕逆是否還有伏兵。”

“眼下看來,燕逆除了在月漾橋布置伏兵外,便再無伏兵,眼下可沖擊燕逆,生擒燕庶人!”

說罷,平安傳達指令,在下一次騎射結束后,全軍準備長兵對陣。

他的軍令,在一次騎射交鋒后傳達就位。

一刻鐘的時間里,四次騎射交鋒中,燕軍騎兵都沒能從平安麾下的漢蒙松潘騎兵手中討到好處,士氣漸漸低落下來。

平安抓住了這次機會,在騎射過后換成了馬槊,其余人也紛紛換上長兵。

這一幕被放了許久風箏的朱棣所瞧見,他當即下令全軍放號炮。

“嘭!”

“砰砰砰——”

在他第一個拉響號炮后,燕軍騎兵與兩側的張玉、張信所部紛紛拉響號炮,比之前更為密集響亮的號炮響起,這讓埋伏在月漾橋的譚淵明了。

“張魁你帶一百人駐守月漾橋,我帶九百步卒去馳援殿下!”

月漾橋處,得到消息的譚淵不再猶豫,開始率領九百手持長槍,已經暖和了身體的步卒開始北上。

由于張玉與朱棣、張信兵團的不斷壓迫,此時正面戰場距離譚淵他們已經不足二里。

“殺!!”

一次面突過后,南軍騎兵換上了長兵,他們沒有再像之前一樣射完箭矢就走,而是持著長兵沖入了稍許松懈的燕軍騎兵之中。

南軍的騎兵把槍刺向對方,雙方碰撞到了一起,一開始燕軍騎兵猝不及防,可隨著時間過去,他們逐漸適應,并開始迎擊著南軍的沖擊。

兩支隊伍沖到中間,雙方的騎兵交相穿插,猶如在戰場上跳著一支極具速度與力量的舞蹈。

刀光飛舞,矛頭閃爍,群馬奔騰,聲勢驚人……

南軍的騎兵憑著敏捷的身手和堅定的斗志,屢次讓燕軍的沖鋒化為了泡影。

由于南軍騎兵出色的戰斗技巧和優越的裝備,他們已經成功地轉化了局面,將勝利的天平向自己的一邊傾斜。

交鋒過后,再次調轉馬頭,屢次交鋒,而陣中平安也在尋找朱棣身影。

兩次的交鋒過后,他終于確定了朱棣的位置。

“跟緊我的大纛,我帶你們生擒燕庶人!”

“吼!!”

戰吼聲響起,南軍騎兵率先一步發起了沖鋒,可面對他們的沖鋒,朱棣也緊握自己手中寶劍,咬緊牙關。

“北平的兒郎們,隨俺殺!!”

在丘福與朱能、火真、馬和、王彥等人的護衛下,朱棣也率領麾下僅有平安一半的騎兵,向平安發起了沖鋒。

“殺!!”

二更十一點半

(本章完)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