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36章 以利誘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章 以利誘之

第36章 以利誘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殿下!您終于回來了!”

當朱元璋還在武英殿為朱高煦去養濟院而高興的時候,朱高煦也在回家的巷口看到了蹲在家門口的楊展、王瑄二人。

“你們怎么來了?還來這么早。”

朱高煦有些驚訝二人的到來,順帶看了一眼時間,這才發現居然才堪堪辰時。

“嘿嘿,得知殿下今日休息,我們特來請教一些兵法上的事情。”

楊展從門口臺階上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特意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并且他們還運來了朱高煦放在大教場的那個大沙盤。

朱高煦看了一眼沙盤,笑著點了點頭:“那今日便再博弈一二。”

談話間,他也上前開了鎖,帶著二人進入院里。

王瑄見狀駕驢車前往后門,楊展也急忙去開門。

朱高煦一同前往,并指揮王瑄駕車入院后,親自動手將沙盤抬了起來,讓楊展和王瑄驚掉了下巴。

“殿下,這東西可有二百斤,您這也太……”

看著朱高煦一個人就將沙盤除底托外的部分舉起來,楊展說話都有些磕磕巴巴。

“別啰嗦,快些走。”

朱高煦扛著二百斤沙盤有余,還有余力踢了楊展一腳,笑罵著向前院的書房走去。

楊展被踢得齜牙咧嘴,王瑄則是嘲笑幾聲,然后扛著百斤重的底托前往。

就這樣,留給楊展的便只剩下了關門喂驢這兩件事。

等他忙完趕來書房,朱高煦已經和王瑄把東西弄好,并且已經開始討論西南了。

楊展在云南長大,對云南的地形不說完全知根知底,但起碼知道滇東及滇東北的情況。

相比較他,前世去滇西北和滇西旅游過的朱高煦則是更為清楚滇西的地形,因此二人討論間,除了滇南地形不甚了解外,其余地形已經被二人所掌握。

這些信息加上朱高煦前世看地圖的記憶,他很清楚云南對于大明的重要性。

在楊展進來后,朱高煦根據自己前世的記憶指著沙盤上的云南開始分析:

“云南對于國朝來說尤為重要,尤其是緬甸、麓川等宣慰司不服管教的情況下,國朝日后必須出兵平定西南。”

朱高煦的這番話,是根據他所知日后麓川王朝崛起而說出的。

雖然他很瞧不起老大那支的‘戰神’朱祁鎮,但不得不說,如果不是朱祁鎮好大喜功的三征麓川,那恐怕云南在正統年間就要被麓川王朝蠶食。

“三宣六慰這地方我聽我爹和指揮使說過。”談論軍事,王瑄顯得話多了起來。

他指著云南西南角的邊框說道:“指揮使對我說過,他去昆明議事時,黔寧王(沐英)曾說過緬甸有變則云南有變,云南有變則西南不穩,因此要求永昌一帶的衛所嚴加防守。”

王瑄的話一經說出,朱高煦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同時對二人說道:

“緬甸等宣慰司潛力巨大,若是有一梟雄整合當地,哪怕僅有外圍的八百、緬甸、麓川等司,也能聚眾數十萬,威脅西陲。”

“自永昌往麓川而去,皆為橫斷山脈……”

朱高煦一邊說,一邊用手指頭將西南的石頭撥弄為“川”,以此讓二人更能了解什么是橫斷山脈。

“這樣的地形極易割據,因此要重點盯防。”

“日后若是有機會,首要便是鏟平麓川思氏!”

朱高煦的話引得王瑄點頭,他自云南長大,自然知道麓川思氏的強大。

不過他也提出了很現實的問題:“殿下,雖然云南重要,可云南的地形和丁口注定了無法屯太多兵馬在這里。”

“我爹去過滇西,那里道路崎嶇,從昆明府運一石米去永昌,只能運抵三斗,從永昌前往三宣六慰則是更為困難。”

“除非有利可圖,不然……”

王瑄說的很委婉,實際上哪怕是他這樣從小在云南長大的漢家孩子,也不覺得滇西宜居。

他的話提醒了朱高煦,眼下這個時代終歸是一個農業社會。

一個農業為主的王朝不可能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一個沒有產出的省份,除非云南能體現出它對大明除了軍事外的經濟價值,不然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會將太大的心力放在滇西。

要知道,麓川思氏從從元代開始崛起強大,眼下已經兼并了諸如孟定、灣甸、孟養、芒市等土司區。

現在的滇西、滇西南除車里、元江、景東等土司區外,幾乎所有傣族土司區都被其兼并。

洪武十八年的時候,其首領思倫法麾下有兵馬十余萬,并且在境內施行了類似于秦漢時期的軍功制度,擁有戰象百余只。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實力,他才敢率眾攻景東,并擊敗馮勝的侄子馮誠,擊殺了千戶王升。

如果不是鎮守云南的沐英強悍,發明三段擊、利用火器連續擊敗思倫法,那恐怕滇西已經被其蠶食了。

不過很尷尬的是,沐英已經在兩年前病逝,整個西南已經無將領能節制思倫法。

面對這樣的局面,朱元璋也不得不讓猛將瞿能、何福常駐西南,以備不時之需。

朱高煦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回憶,如果他記得不錯,麓川的下一任首領是思行法。

這個人能力不行,所以大明最好滅亡麓川的時間,就是思倫法死,思行法繼位。

歷史上的這個時候的大明正在爆發靖難之役,整個中原被打成了一鍋粥。

等大明元氣恢復過來,已經六七年過去了,麓川已經衰弱。

即位的朱棣并沒有在意思行法手中日漸衰落的麓川,而是滅亡了安南,向著‘控制南洋’這個香料基地的戰略目標進發。

朱高煦不能說自家老爹的眼光有問題,因為這站在朱棣的時代和視角來說沒問題。

麓川能重新崛起和強大,主要還是虧了把自己弄成燒烤的好大侄朱瞻基。

如果朱瞻基稍微將注意力放在西南,也不會給朱祁鎮留下麓川王朝這個大坑。

相比較后世之君,眼下的朱元璋或許是最在意西南的皇帝。

對于擁有思倫法的麓川,朱元璋一直十分上心,想著辦法削弱麓川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

怎么瓦解麓川,便是朱高煦獻給老朱的一份大禮。

朱高煦就不相信,在這一份份大禮加持下,老朱還能不放他回北邊。

抓住了老朱的胃口,朱高煦就知道怎么提前收拾麓川了。

他摸著下巴看著云南的地形,腦中不斷回憶前世的記憶,并將地名轉化到這個時代的地名。

大理府、鶴慶府、麗江府、永昌府、順寧府、景東府、北勝州等地,還有阿瓦山的銀礦儲量巨大。

對于老朱眼下面對的經濟困局,如果此地銀礦的消息傳出,那大明便不會放棄滇西。

不僅是老朱不愿意放棄,就連廟堂之上的那群士大夫也不愿意,相反他們還會不斷移民屯兵。

想到這里,朱高煦從書桌上拿了一張紙,并將他前世去大理、麗江旅游時導游介紹的幾個重點銀礦給圈了起來。

片刻后,朱高煦將銀礦礦點給畫了下來。

他一臉笑意的看著手中這份地圖,臉上不由露出自信的笑容:

“老朱啊老朱,我就不信你看到這份地圖會不心動……”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