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35章 位高權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章 位高權重

第35章 位高權重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孤寡者一百五十六人,未成丁者五十七人,殘廢者六百七十二人。”

養濟院內,刀筆吏的回答倒是讓朱高煦沒有想到。

“看樣子王儉的話一點都不夸張……”

朱高煦沉默片刻,因為據他所知,諸如中正街這樣的養濟院,在南京城還有七處,在天下有兩千余處。

照這樣看來,經過元末人販子幾十年的禍亂,大明朝所擁有的殘疾人數恐怕有幾十萬之巨,這也難怪朱元璋會這么痛恨人販子了。

這幾十萬殘疾人若是手腳健全,那完全可以讓一省富裕。

諸如云南、遼東,亦不過三四十萬百姓罷了。

可以說,元末人販子的猖獗,讓明初失去了能多漢化一省的機會。

“僅自己耕種,能滿足一院所需嗎?”

朱高煦詢問刀筆吏,而對方也如是回答:

“那自然是不夠的,不過京中的達官貴人和富戶商販多有捐獻,亦或糧食,亦或布匹,亦或者錢鈔。”

“這些加上朝廷的補貼,勉強還能開下去。”

“不過正因如此,也會吸引一些懶漢入院,賴著不愿離去。”

刀筆吏說到最后有幾分無奈,朱高煦也表示理解,并伸手入懷里,拋出剩下的半吊錢。

“這……”刀筆吏手忙腳亂的接住這半吊錢,朱高煦也轉身向外走去:“算我的一點心意,好好對他們。”

“多謝!”

“多謝……”

朱高煦和刀筆吏的對話被諸多殘疾者看在眼里,見朱高煦拋出半吊錢,平日里沒有機會感謝捐獻者的殘疾者連忙出聲感謝。

聽著這些話,朱高煦加快了腳步,不多時便走出了養濟院。

從院里走出后,朱高煦看著中正街上手腳健全,來往談笑風生的百姓,心中的壓抑減弱了幾分。

今日之行,讓他更深入了解了戰亂下的民間生活,也更為明白了朱元璋結束戰亂的重要性。

當著那群被采生折割人的面,朱高煦不敢也不能相信沒有朱元璋,會出現下一個張元璋、陳元璋。

多幾年戰亂,便多成百上千的犧牲者。

這樣的理解,也讓朱高煦對于朱允炆的強勢削藩感到了厭惡。

他不希望戰爭降臨,可如果朱允炆硬要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那他也只有奮起反擊……

“你說他去養濟院了?”

紫禁城、武英殿內。

當朱元璋略帶詫異的抬頭看向眼前的武官,武官也不卑不亢的回禮:

“回陛下,殿下確實去了養濟院,并留下了五百六十二文錢,交代院正沈朝奉好好照顧院中鰥寡孤獨的貧苦人。”

“哦?”聽到武官的話,朱元璋倒是來了興致,他放下手中的朱筆,整個人靠向椅子,雙手扶在扶手上,顯得十分放松。

“這言行輕佻的小子能如此博愛,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

“希望他不是做戲給我看,不然我恐怕得好生收拾他了。”

此時殿內并無朱允炆身影,因此朱元璋在評價完朱高煦的舉動后,也收起了笑容,雙目寒芒:

“這小子不過幾個月就變化那么大,你確定后面沒有人在教他?”

“回陛下,臣與兄弟們日夜監視,并沒有發現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北平燕王府內也不曾收到新的信鴿……”

盡管朱元璋沒有具體指到某人,但武官還是將朱棣沒有參與朱高煦這幾個月成長的事情說了出來。

“體恤兵卒,憐愛百姓,允文允武,這小子的變化有些大了……”

朱元璋雖然還是一副警惕的模樣,但話里卻始終有著幾分自豪。

經過朱樉、朱棡、朱橚等諸多子嗣常常為非作歹的洗禮。

加上朱家第三代子孫中,能力乏乏卻性情殘暴者甚多,而體恤百姓,允文、允武者數量稀缺。

這一切的一切,讓朱元璋多次懷疑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可他再三思考,明明是一樣的環境,為何朱標、朱棣、朱權等人性情溫順,體恤臣民,而其它子嗣就殘暴不仁?

這個問題糾纏了朱元璋許久,直到朱高煦這個“浪子回頭”的家伙出現,朱元璋才撥云見霧。

“興許,有的孩子,注定就是生來討債的。”

朱元璋開口自我安慰,同時目光也看向武官:“穎國公可對這小子有甚評語?”

“回陛下,穎國公曾對壽春駙馬說過……燕王有福了。”

“呵,這話倒是說的不錯,老四這孩子確實有福,居然能讓高熾和高煦這兩小子侍奉。”

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而武官見他這模樣,當即也低下了頭,直到片刻后,他才不免開口打斷了朱元璋的好心情。

“陛下,近來東宮的兄弟回稟,皇太孫似乎一直與黃太常寺卿對藩王之事議論。”

“……”聽到武官的話,朱元璋表情一下子沉了下來,但很快又明朗。

他很清楚,朱允炆的擔心是有原因的,可對于朱允炆的擔心,朱元璋卻始終覺得他有些小家子氣。

朱元璋并未把所謂的“藩王之害”放在眼里,相反他認為眼下的大明是需要藩王制度的。

這不僅從北方、西南、兩廣漢人稀少能看出,也能從眼下不斷爆發的各地叛亂能看出。

實際上,朱元璋又何嘗不知道江南之地賦稅沉重?

可問題在于,眼下的大明,只能從江南之地抽稅來填補各地的缺額。

“今年的移民數量幾何?戶部都統計好了嗎?”

朱元璋側頭向司禮監太監詢問,對方聽后也側過身來,作揖回答:

“回陛下,按照戶部的布置,今歲應當從山東、山西之地移民六萬前往北平、陜西及遼東、河南等地。”

“南直隸、江西、福建三省,應當移民十五萬補充云南、廣西、廣東、四川等地。”

“至于費用,戶部已經呈交東宮,皇太孫已經批復了,大約耗費三百四十萬石。”

“耗費不輕啊……”朱元璋感嘆一句,隨后低頭執筆,準備繼續處理政務。

不過在繼續處理之前,朱元璋還是對武官吩咐了一句:

“繼續監察高煦那小子,他和他爹一樣,都是不安分的主。”

“他爹能十六歲常駐鳳陽,駐軍演武,這小子哪怕不能超過他爹,恐怕也不會差。”

“注意些,別讓他在南京城生亂。”

“是!”武官聞言回禮起身,并向殿外退去。

在他退出武英殿的時候,朱允炆也恰好忙完了事務趕來。

瞧著退出殿外,并朝自己行禮的武官,朱允炆略微皺了皺眉,但最終卻沒多說什么。

只是在武官離去后,他意味深長的往武英殿看了一眼……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