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被八陣圖困住,軍閥首領暴跳如雷,竟下令炮轟村落。
千鈞一發之際,諸葛振飄然現身,他足尖輕點地面,施展出一個覆蓋了整片山林的龐大奇門格局,里面的時間,空間,四盤的生克變化盡在其一念掌控。
他沒有直接攻擊敵軍,而是以無尚術法,將整支軍隊調整至格局中最為兇煞的死門方位,然后不斷的削弱他們的氣運,并一直迭加。
最終,竟引得隕石天降,把這支軍閥的部隊砸的潰不成軍,死傷無數,十不存一,只能退去。
諸葛振兵不血刃,化解了滅村之危!
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劉姓軍閥,驚得目瞪口呆,隨即對諸葛振敬若神明,當即將軍政大權盡數托付,地方政務也是交予他處理,視諸葛振為并肩之主,要共謀大業。
當然,諸葛振也沒有辜負那位軍閥所托。
他運籌帷幄,以天通奇門推演天機,洞察敵我強弱,再配合以神鬼莫測之手段,助劉姓軍閥掃平群雄,驅逐了倭寇和西洋列強,最終一統神州,重建漢室江山,取國號為漢,于近兩千年后,再造大漢。
而作為最大功臣的他,可謂是位極人臣,單論威勢,他甚至在主公之上。
但他卻沒有貪念權勢,待天下初定,他便飄然歸隱,重返諸葛村,頤養天年。
歸隱期間,他也并未懈怠,而是將畢生所學,尤其是天通奇門之精要,悉心傳授于族中幾位天資聰穎的后輩,竟真培養出幾位掌握此奇技的天才。
歲月悠悠,終于,到了諸葛振壽元將盡的時候,彌留之際,他忽憶起先祖武侯曾在五丈原擺七星燈續命。
他便也效仿了祖先之舉,親赴五丈原,于當年武侯設壇之地,擺下了七星燈,要為自己逆天改命。
當年,先祖因魏延闖入而失敗了,但他有天通奇門護體,卻是續命成功,滿頭白發轉烏,皺紋平復,竟真的向天借壽,重活了一世。
重活一世的諸葛振,心態悄然變化。長生之念,如野草滋生。他不再滿足于續命,開始尋求更強大的力量,甚至……通天之力!
于是,他憑借著自己的權勢與影響力,從全世界找到十五位身負“三奇六儀”命格的奇人異士,把他們當成祭品,以天通奇門改變天時,然后使用歸元陣獻祭,從而獲得了通天的力量。
他竟一步登天,修為暴漲,超越了天通奇門的創造者,當代天師,天通道人張之維。
說起來,天通奇門,還是他的孫子諸葛云暉,當年以三昧真火和天通道人交換的。
以物換物,他本不欠張之維的。
但諸葛振顧念舊誼,仍令大漢皇帝大興龍虎山,尊奉張之維為國師,地位只在自己之下。
又過數年,當年的劉姓主公,因為年輕時打仗留下的一些暗疾,再加上勤于政務,積勞成疾,終于是大限將至。
臨終前,他緊握諸葛振之手托孤,囑其輔佐幼帝,護佑大漢,若幼帝不堪大任,諸葛振可取而代之!言罷,撒手人寰。
自那之后,諸葛振盡心輔佐幼帝,把他教成了一個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人,新大漢也在蒸蒸日上,國力越來越強盛。
在往后的日子里,龍虎山的那位國師,天通道人時不時會來諸葛村找他弈棋,只不過一次都沒贏過。
再之后,天通道人就要飛升了。
飛升前,天通道人來找他,說他的境界和實力早已經足夠,不如隨他一起飛升。
但被他拒絕了,飛升成仙非他所愿,如今這世界列強環繞,稍有不慎,就會神州傾覆,他要留下來,護這新大漢的周全。
翌日,國師飛升,龍虎山的天師又換了新人。
而他,則繼續隱居諸葛村,一直守護著神州。
他并不直接插手軍政,但每到關鍵時候,或者大漢走錯路的時候,他就會出手相助,在他的干預下,大漢重新成為了萬國來朝的天朝上國,還一舉滅掉了東邊的倭寇。
龍虎山后山,石臺旁。
白發蒼蒼、身形單薄的諸葛振,已如石雕般趴伏在石臺上數個時辰,癡癡凝望著那卷天通奇門圖卷,口中反復呢喃:“先天領周天,蓋周天之變,化吾為王……”
“之維兄。”諸葛云暉小聲道:“老爺子都一動不動的看了好幾個小時候了,會不會出什么問題了?”
他問話時,諸葛勝和諸葛方野一臉緊張的看向張之維,很顯然,他們也隱隱察覺有些不太對勁了。
“已經陷進去了,走火入魔了。”張之維直言道。
“陷進去了?!”諸葛云暉心里一沉。
“什么意思?陷哪了?”諸葛勝追問,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其實已隱約猜到,只是不愿相信。
“就是走火入魔了。”張之維直言道。
“不可能,我父親在術數一道天下無敵,怎么可能會走火入魔呢,他一定是看得太沉浸,太深入了,他怎么可能會走火入魔呢?他不可能走火入魔的。”
諸葛方情緒激動,斷然否認,還要伸手去拉諸葛振。
張之維提醒道:“這個時候去驚擾他,說不定會刺激到他,在他的內景中投射出一尊敵人來,然后遭到他的猛烈進攻。”
聞言,諸葛勝連忙拉住諸葛方,讓他不要沖動行事,老爺子的修為最高,要是發起狂來,怕是除了天師和小天師外,沒人擋得住。
而且,就算小天師出手控制住了老爺子,但要是在這個過程中造成什么難以預料的傷害,那該如何是好?
諸葛方也是冷靜下來,目光灼灼的看向張之維,一臉急切道:
“那之維道長,這該如何是好嗎?”
“之維兄,這……”諸葛云暉也是一臉著急,這種情況他也有些始料未及。
“無礙!”張之維擺了擺手道:“我會出手。”
他朝諸葛振走去,就要助他脫困,一回生,兩回熟,這對他而言,很簡單。
走近時,卻被諸葛方攔住了。
“之維道長,以我父親在術數方面的造詣,有沒有可能掙脫內景的束縛,重新恢復清明?”
張之維停下,笑道:“當然是有可能的,也許他下一秒就想通了,領悟到了,也許這一輩子也想不通,但這誰說的好呢?”
“這……”諸葛方頓時糾結起來,他內心堅信父親定能很快領悟真諦,掙脫困境,可又隱隱擔憂這只是自己一廂情愿的錯覺。
諸葛勝同樣面露猶豫。天通奇門乃術士夢寐以求的神技,莫說耗費幾個時辰,便是幾天、幾十天,甚至數年光陰去參悟,亦是值得。
若因一時擔憂,便貿然中斷,未免太過可惜。
“之維道長,如果長時間的走火入魔,會對心神造成什么傷害嗎?”諸葛方問。
“不會!”張之維搖頭:“說是走火入魔,其實與初學乍練的術士貪戀內景幻樂相似,心神本身并無損傷,只要不觸碰到一些內景中的禁忌,問題不大。”
聞言,諸葛方松了口氣,道:“我們想再考慮一下。”
“沒關系,喚不喚醒他,你們自己決定!”張之維說道:“現在他這個狀態,只要不激怒他,應該問題不大,但要喂他水和食物,保證他身體所需。”
諸葛勝和諸葛方商量了一下,道:“之維道長,我們決定……再觀察一段時日!若父親始終無法自行領悟,再勞煩您出手相救!”
張之維點頭,尊重兩人的決定,轉身便要離開這里,他可沒時間一直這么耗下去。
諸葛云暉叫住了他;“之維兄,我們在外面,能不能知道老爺子在內景中經歷了什么?”
作為一個術士,特別是諸葛家的術士,他其實是有辦法進入老爺子的內景中去的,但他和諸葛勝、諸葛方都不敢。
修為高的術士,進修為低的術士的內景,風險一般不大。
但如果修為低的術士,強闖修為高的術士的內景,那是很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在里面心神受損,靈魂受創,甚至是死在里面都有可能。
內景雖然說是個人的精神空間,但越是高強的術士,越是明白其中的厲害之處,自古以來,莫名死在里面的術士,那簡直是數都數不清。
現在,他們誰也不知道老爺子的內景里面是個什么情況,怎敢貿然前往?
聞言,張之維有些詫異的看著諸葛云暉,心里在腹誹,內景里投射出來的都是心里最難以啟齒的欲望,你小子是不是知道想讓那老頭社會性死亡?!
不過,既然家屬都提出來了,那他斷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張之維說道:“你如果想知道的話,那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可以施展手段,把內景中的一些畫面給投射出來。”
一聽這話,本來已經轉身走出老遠的張靜清,幾個大跨步就退了回來,這種事,他可能不能缺席。
“請之維兄施法!”諸葛云暉懇切道,“我們想要知道內景中的虛實,若有什么不測,還請您即刻救人!”
諸葛方與諸葛勝對視一眼,亦點頭應允,他們自然是知道內景里的兇險程度的,相比較之下,一點隱私泄露,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他們也相信,自家老爺子不太可能有什么難以啟齒,羞于見人的齷蹉欲望。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吧。”張之維笑道。
他走到石臺面前,低頭看向注視著奇門畫卷的諸葛振,在以前,他得心神沉入,才能看到他們內景中的場景。
但隨著他的觀法境界提升,他不用進入內景,就可以窺探到他人精神空間里的場景,有些類似于佛門的他心通。
不過,他很少這么做,他雖然有時候有些八卦,但用師父的話說,他是喜歡操弄口舌,這與窺探人心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并不喜歡用這一招。
現在是諸葛云暉等人要求,那他就不客氣了。
只見張之維雙手結印,無名指互鉤中指,大小指并伸如劍,指尖一點璀璨金光迸射,精準沒入諸葛振眉心泥丸宮!
“嗡!”
諸葛振眉心處,仿佛睜開了一只無形的“天眼”,驟然光芒大放!
天眼投射出一道毫光,初時很細小,但向前延伸時,毫光范圍在急速擴大,最終化作一片朦朧的光幕。
光幕里面顯現出無數的人影和景物,但是很模糊,看不清楚,如同被刮花的舊膠片。
張之維不慌不忙,伸手虛按光幕,如捻琴弦般輕輕撥弄調整,就像是調整焦距一樣,把它拉長縮短,隨著他的調整。
隨著他的動作,本來模糊的景象也漸漸清晰,里面的光影栩栩如生,如同一場無聲的“電影”,在眾人面前徐徐展開!
碰巧,這個年代的電影,也是沒有聲音的。
但這并不影響周圍人觀影,眾人聚精會神的看著光幕中的畫面,張靜清甚至不知從哪摸出個小馬扎,坐下來看得津津有味。
畫面動了起來:他們看到諸葛振學會天通奇門后返回諸葛村,又看到他在村里修行,天通奇門的格局范圍從十幾米到幾十米,再到一百多米、幾百米……
看到這里,諸葛方、諸葛勝和諸葛云暉都暗道不好。
因為這個內景中的場景太真實了,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兒的不合理之處,如果一直這么下去的話……掙脫出來的可能性只怕會越來越低。
內景中的經歷就好像夢一樣,只在深刻的地方著墨,那些平淡如水的畫面,大多都是一筆帶過。
這就好像做夢的人,突然從一個場景切換到另一個場景,卻并不會覺得違和一樣。
隨后,眾人看到了軍閥來請他出山,看到這的時候,諸葛方和諸葛勝還激動了一下.
前面的場景太平靜了,平靜的沒有絲毫變數,越是日常,越是容易讓人沉淪。
越是變動越大,越是能發現其中的一些不符合常理的細節,從而掙脫醒悟。
但很快,希望破碎了,因為他們看到了內景中,那個軍閥竟然效仿昭烈帝,來了個五顧茅廬。
沒人比他們更清楚這對諸葛家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狡詐惡徒……”諸葛方咬牙切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