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第五百零四章 我要炸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四章 我要炸山!

第五百零四章 我要炸山!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5日  作者:大先生吃土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先生吃土豆 | 都重生了 | 又當消防兵了? 
這是一場全憑實力的較量。

這場發生在重慶的大滑坡,方淮這個本地人,竟然一無所知。

一則離市區太遠,二則那會他還在當兵。

直8去接市長的過程中,他也在整理著思路。

第一,要救人,救活最多的人。

第二,這是二中隊第一場大仗,要一炮打響。

所以他帶來這些戰士,不僅是專業知識過硬,也大多擔任過班長,副班長和中隊職務,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其次,專業化進程,要引來盟友,這些手里有財權,有人事權的領導,有最大的決定能力。

他特別讓直8去接市長,重慶總隊的同志們會不會趁機要條件,就看他們自己把握了。

正想著,指揮部那邊,一道身影朝方淮走來。

方淮看到局長,三兩步從高處跳了下來,迎了過去。

“局長!”

這次沒叫領導了,局長也露出笑意,也親密稱呼道:

“小方同志!”

“局長,這邊的平臺已經清理完畢,直升機和器材都可以置放在上面,目前救出兩名重傷員,死亡四人,現場分為搜救組,救援組,通信組,接應組.”

方淮緩聲對著場上說著目前的安排。

人情還是要講的,這么大的事情,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中隊長安排,還想人家讓自己繼續參與指揮,除了展現能力,肯定要有個態度。

局長聽著,慢慢點頭,表情很是滿意。

“小方,你是重慶人吧?”

“是,局長!”

“剛才我問了你們中隊的一個戰士,聽說你們是專門搞這個救援訓練的?專業化改革,前后搞了一年多了吧?第一次出外增援?對了,你們還是唐家山那支突擊隊里的一員?”

局長的話聲同樣很緩,但一連串的問題,連個間歇都沒有,方淮聽得心里都有點犯抽抽。

問這么細干啥?

這位不會是職業習慣犯了,把我們中隊的戰士給審了吧?

“…是,局長!”

“不錯,有你們這樣一支專業的隊伍在,救援工作,我很有信心!”

方淮一時沒聽明白話鋒,也沒做聲,點點頭,靜等下文。

局長沉吟了一下,道:“市里的工作比較忙,一會武警的常局長負責現場調度,我會跟指揮部的領導介紹你們,好好表現,你記一個我電話,有什么重點情況,隨時通知我。”

方淮瞬時明白了。

這位是有事要走。

但這里又是大事,不能不關注,于是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帶自己進指揮部,但自己要隨時跟他匯報現場情況,如有需要,他得過來現身。

能進指揮部的,都是領導,他不好這么交代,自己這個專業的小小中隊長,人家說起話來正好沒顧忌。

或許是觀察了一會,對自己的能力比較放心,也詢問了一下二中隊和自己的來頭,才把這事交給自己。

正合我意啊。

方淮心中大喜,立馬道:“明白,局長!我會協助常局長搞好救援!如果發現重要情況,我會立即通知您!這邊的救援進度,我每兩個小時給您發個短信!”

局長的笑容,更滿意了。

“年輕人,很聰明。”

話落,人也來了。

黑色天幕下,直升機的探照燈格外亮眼,打出一道錐型光暈,逐漸靠近。

這次降落,不用再爬梯子了,飛機緩緩降落在已經清理出十幾米見方的器材平臺上。

直8寬闊,陪同市長一起渡過來的人還挺多,一連下機十幾個人。

局長過去了,方淮則站在原地觀察情況。

他能當個管事的就不錯了,匯報還輪不著他。

下來的,肩上有麥穗的領導都有兩位,一位他在會議系統上見過,重慶消防的傅總,副軍職,一位應該就是武警的常總隊長了,聽局長稱他們傅局常局,應該都在公安局掛了副局長職務。

還有扛著攝像機拿著話筒的記者。

話筒上,是CCTV。

嘖嘖。

方淮都有點佩服央視了,那記者跟特種兵似的,很多時候都能第一時間到達重要現場,外勤記者團隊怕不是過萬吧?

人群中間的王市長站在平臺上看了一會,問道:

“現在情況怎么樣了?”

局長回道:“現在搶救出了兩名幸存者,已經送往醫院!還有幾名遇難者,暫時安置在這里,已經讓外圍的同志尋找他們的家屬!”

重傷者兩名,而遇難者人數方淮也報告過,局長卻籠統說為“幾名”,講話滴水不漏。

“雞尾山塌陷的情況,調查清楚了嗎?要給老百姓們一個交代啊!”

“已經調查過了,鐵礦是合法開辦,系1924年的老礦,年產礦能1.3萬噸屬于合法證照的生產,當天并沒有放炮的情況!不過對于安全生產證是不是持續有效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核實!”

“縣里面,安置的問題解決好沒有?”

回答的人換成了同行的一位領導:“我們縣里的50頂帳篷,300床棉被,食物,水源,電筒等用品,已經到位!我們準備就近設置三個安置點,把附近的400余名群眾安置過去,由縣里的徐縣長專人負責他們的生活和安全!”

“嗯”市長點頭,神色嚴肅道:“市里王局長下午就到了,政府也組織了武警和消防的官兵火速趕往這里!市政府要求你們,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分奪秒推進施救進度,挽救幸存者的生命!需要什么,市政府全力幫伱們想辦法解決!搶救工作,絕不懈怠!”

周圍領導紛紛點頭。

攝像機,也錄下了整個對話。

而那位記者只是拿著話筒收音,一個問題都沒問。

面對這樣經常接受采訪的領導,記者的工作比較省事,領導知道要說什么,他們只要錄下來回去剪輯即可。

這段給全國人民的交代錄制完畢,局長也心有默契地指著指揮部道:

“市長,我們疏散工作完成以后,已經借用農房建立臨時現場指揮部!具體的救援調度問題,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我還要向你匯報!”

“好!進去說!”

一干領導走了。

方淮也開始重新盯著那仍未能開展什么實際救援行動的大山,腦子里快速思考著對策。

大自然的力量,稍一發威,就是如此讓人束手無策。

上方那條百米長度的大裂痕,玄而未塌,以至于讓他到現在都不敢派人過去,光是邊緣搜救,都是下面挖,上面繼續滑,感覺有落不完的碎石,越救援就感覺越困難,幾個小時過去,方淮現在甚至感覺,就算挖機來了,恐怕也只是多一點對抗的手段而已。

就是要開山,也得有條路讓貨車把這些石頭搬走吧?

而且那下面,他讓人試著在邊緣位置往下掏了一下,挖了七八米,全是松散的新石新土,根本不曉得有多厚才能穿透到礦洞,可能上百米,甚至.幾百米。

難啊。

約莫十幾分鐘,農房那邊有個年輕人跑了過來。

“方隊長!方隊長!領導請你來一下!”

方淮答應了一聲,小跑過去,到門口,門虛掩著,喊了一聲:

“報告!”

“進來!”

農村人家,土瓦房,所謂客廳,就是一張爐子,幾張座椅。

幾個坐著,十來個站著,還得給記者機位騰個位置,顯得有些擁擠。

不過方淮長得高,視線倒是一覽無遺,剛進去,就見爐子邊上,一個中年正拿著一份資料在匯報情況。

“根據我們現在收集到的情況,失蹤人口來之前確定了,包含當地村民、移動基站工人、礦工、過路農民、過路教師、,情況還在收集,可能還有,不過現在找到了6個。”

坐在正中的市長點點頭,道:“嗯,剛才講到這個堰塞湖,什么情況?”

局長立馬招手:“哦,小方,小方!進來!”

方淮躋身進去,站定,敬了個禮:

“首長好!”

局長笑道:“小方,你很出名啊!我們兩位總隊長都知道你!”

方淮笑了笑:“謝謝首長關心!”

一位坐著的軍裝領導笑著開口了:

“身披八一勛章,不認識,很難啊!傅總隊長一說,我就知道了,消防之光啊!你授功的時候,我也在下面看著呢!”

另一位傅總隊長則是偏頭看了看市長,聊家常般講了起來:“BJ于局長打電話跟我說,已經派了一支就近的部隊過來增援了,當時我還問了一下,是哪個支隊?他說是一個中隊!我還不滿意呢,說這么大災害,來個中隊管啥用?于局長還笑我,說我不識貨!還賣我的關子!看了一下外面的情況,又聽王局長夸贊你們,我才曉得,是你來了!”

傅總說著,點起頭來:“不錯啊,確實不錯,有點大將之風!我們總隊的年輕干部,要好好向你學習!你的故事我聽說過,唐家山堰塞湖,你可是處理得很好!怎么樣,這個堰塞湖,沒問題吧?”

方淮可是消防的,先期工作安排得好,傅總自然不吝夸贊。

旁邊的攝像師也轉過機位,給了方淮一個鏡頭。

方淮從來的時候就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講起來,也自然自信:

“報告領導,堰塞湖肯定是個大問題,湖水目前的來源已經查清了,是和平溝的一條小河被阻斷,目前形成了一個壩高100多米的堰塞湖,一旦水滿,對周邊的危害是相當大啊,不過目前蓄水量并不大,高位僅到七八米高。不過,一旦強降雨,蓄水速度會非常快。”

話剛落,旁邊一位語氣有些凝重地開口了。

“我們武隆氣象局從下午5點收到通知就開始重點監測這個區域,情況很不好啊!

預計從明天,也就是6號夜間開始,到8號白天,滑坡點附近將出現一次較明顯的強降水天氣過程,過雨量普遍為中到大雨,局部大到暴雨,受冷空氣影響,部分地區將出現雷雨,陣性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哦”市長的表情,有些不好看:“那就是說,很有可能把這個堰塞湖給積起來?”

方淮的眉頭,卻更加凝重。

“不,市長,如果是這樣的天氣,最嚴重的問題就不是積水了,而是二次滑坡!

下雨,堰塞湖的疏通,我能找到方法應對。

但是最可怕的是強對流天氣,垮塌山體上方有一道明顯的大裂縫,一旦山震或者面臨大風,二次滑坡的方量,可能不會比這次小了!救援,恐怕更加困難!”

這下,大家都有些緊張了。

禍不單行啊!

市長更是拿起手機,盯著屏幕,開始猶豫如何向上匯報。

此時,方淮再次發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市長,我想問問,之前150萬方的坍塌量,是誰估算的?”

一位應該是縣領導的立馬舉手了:“是我們縣里的一位比較優秀的群測群防員!他之前對山體規模有過估算,通過目測,得出了大概的坍塌面積!”

方淮聽聞,嘆了口氣。

“市長,目測不準,必須要馬上組織專家測算準確的坍塌量,我們要知曉覆蓋層的具體厚度,好準備救援的方案,我想,外圍和井下,是比較可靠的有生范圍,要重點做好這兩個點的救援工作,山體正下方的農房,還有井上工作人員,恐怕很難生還。”

方淮逐漸占據了話頭,市長拿著手機的手也放下了,看向方淮的眼神也重視了許多。

“如果測出覆蓋層的具體厚度,你對救援,有什么想法?”

方淮面對救援,也是一副專家姿態,沒有直接回答市長的問題,而是轉頭問剛才匯報失蹤人員那位:

“領導,我想問問,礦里的45人,有多少在礦下工作?”

那領導翻了翻資料。

“呃根據他們的值班記錄,礦下應該有27名礦工,但是這種礦管理不嚴,記錄可能有出入,我們會繼續核實。”

“那就是三分之一,都在礦下。”方淮說道:“那么,有生人員,應該大多都在礦下,針對這里的救援,就是我們接下來的主要工作。”

在場的領導們心里也有數了,這個小方說得沒錯。

方淮也沒等領導再問,接著道:

“本來我想著,以逐步放坡,分層開挖,梯形救援的方式進行,所以我一直在等挖機,但現在,6號晚到8號早上,都可能有極端天氣導致山體再次滑坡。

那就不是冒險了,這么搞,我們承受風險在山下作業不說,還有可能白干,再次滑坡,挖出來的地方全都會被填平。

到時候,我們就可能要從兩三天后重新開始工作,下面即使有人活著,也來不及了。

我想,我們等不及他滑坡了。”

“那你想怎么做?”

“炸!現在立馬疏散附近的居民,最后一晚上,加快外圍的搜救!等明天一早,立馬炸山!它要垮,就讓它立刻垮!該垮的垮了,咱們索性就不用在乎天氣了!

等它垮了我們就開始定向爆破,運挖機,沒有挖機,就用炸藥輔助人工開挖,最快速度把洞鑿到底!

只要咱找著礦口把水和食物先送進去,剩下的工作就輕松了!”


上一章  |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