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番外第十四章 青梅竹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番外第十四章 青梅竹馬

番外第十四章 青梅竹馬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5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呼……呼……”

狄知遠呼吸均勻,睡得正香,突然胸口一沉,有兩顆沉甸甸的小腦袋滾來滾去,他馬上醒來,也不睜眼,嘴里咕隆道:“下去下去”

“嘿嘿!”“嘿嘿!”

淘氣的笑聲飄入耳中:“大哥!大哥!聽說你破案了?比開封府的大官還厲害?跟我們說說!說說嘛!”

狄知遠側過頭,依舊嘟囔著道:“困……就不說……讓我睡足了……才說!”

“大哥大哥”

左右胳膊分別被小手晃了晃,見他迷迷糊糊地又睡過去,小腦袋在上面碰了碰,討論起來:“讓娘親喚他起來?”“娘親不會喚的,還會訓我們!”“哭?”“哭也要訓!”“等?”“那就等!”

商量完畢,兩道身子呲溜一聲,竄了下去。

待得動靜遠去,狄知遠睜開一只眼睛,左右瞄了瞄,一個鯉魚打挺,直接落在床邊,快步來到外間,拿起牙刷,胡亂抹了把臉,就從窗口熟練地翻了出去。

“想要堵我?你們還嫩了些!”

他笑了笑,撒腿就跑。

“大哥!大哥你欺負我們!!”

很快等在門邊的兩個娃娃就發現不對勁,氣呼呼的叫囔著,張牙舞爪地追了過來。

“晚上回來再跟你們說哈!”

狄知遠揮了揮手,大搖大擺地翻出了自家的內宅。

對待好奇心十足的弟弟妹妹,他知道糊弄不過去,別的孩子或許轉眼就忘了,被其他事情吸引走注意力,但這一對可是執拗得很,每每一個忘掉,另一個提醒,只要心存好奇,非得弄個水落石出不可。

所以他只是拖延一下,準備事后再講述。

因為案情還沒有完全告破。

太學的邢娘子,不,應該稱葉娘子,交代了《漢朝詭事錄》另一位著作者葉十娘與司馬光的關系后,也承認了自己是在國子監中殺害對方的兇手,昨晚已經移交府衙。

當時大府呂公綽的臉色,是相當的精彩。

幾個時辰前,才將這個小輩當作小孩子過家家的胡鬧,打發了出去,幾個時辰后,對方就把兇手擒住了?

這可不比潘承炬抓人,潘承炬是府衙判官,再是立功,對外都有他這位主官的功勞,三小只拿了犯人,完全就是讓這位大府的臉丟得一干二凈了。

公孫彬當時驕傲得哼了哼,包默成的臉上也見光彩,唯獨狄知遠沒什么得意之情。

首先,就目前來說,真相還僅僅是嫌疑人的一面之詞。

哪怕此前調查的種種線索,基本都得到了解答,除了四方館的情況。

但那也可能是疑鄰盜斧,由于兇器是異族樣式,懷疑到了契丹人頭上,再有儂氏母子指認,實際上兩者并無關聯。

可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證明兇手就是葉娘子。

按照《洗冤集錄》的辦案規矩,嫌疑人抓捕后,哪怕親口承認了罪行,也要帶其回到現場,復述作案過程,指認作案兇器,全部記于案錄之中。

如此繁瑣的規矩,地方州縣衙門當然不可能完全遵從,但重大案件里面,卻不敢敷衍了事,往往會帶著兇手指認現場。

司馬光遇害案,無疑是屬于重大案件,又是地處京畿,開封府衙不會也不敢掉以輕心,昨晚將葉娘子入獄,今天審問完畢后,最早午后,最遲明天,應該就會帶著她去國子監指認了。

狄知遠想要等待那一步結束,再看案情是不是徹底落下帷幕。

“如果真是一場恩怨情仇,倒也罷了……”

“萬一不是這么簡單,呂大府昨晚被我這小輩落了顏面,恐怕接下來會操之過急啊!”

“唉,我都快十歲了,該懂事了,何苦與他賭氣呢?”

狄知遠有些后悔。

且不說呂公孺與自家的親密關系,呂老相公后來也與父親和平相處,直到致仕,現在卻突然起了沖突,自己只是為了破案,讓真相大白,但落到外人眼中,會不會誤以為是爹在背后指點,故意落呂公綽這位權知開封府事的顏面,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這些影響,是抓到了犯人,昨晚回到了家,才反應過來。

后悔的同時,也準備亡羊補牢。

既然那晚在書房里,爹爹聽完案情后并沒有對他耳提面命,那就是相信他能夠處理好!

“入宮吧!”

恰好昨日在書肆見到了張先生,狄知遠眨了眨眼睛,有了計較,去書房取了禮物,騎著馬兒,離開自家府邸。

太平坊離宮城很近,出了坊區沒多久,西華門外的大道就到了,巍峨皇宮逐漸變得清晰,琉璃瓦所覆的檐下掛著還未熄滅的宮燈,磚石間甃的高墻上鐫鏤有龍鳳飛云。

由于在家里都沒吃早膳,狄知遠來得很早,走的又是偏門,很快遞上了魚符,一位年輕的內侍黃門就迎了出來:“少郎來了!”

狄知遠正色遞上墨敕魚符:“請中貴人核實。”

“哎呦,少郎太客氣了!”

話雖如此,內侍黃門還是接過魚符,仔細核實起來。

皇城諸門的開啟和入內,是極為嚴格的。

比如寄遞夜報,臨時開啟宮門,就要寫下時間、詳細事由、需要開啟的門名稱、出入人數身份,送至中書門下。

守職的官員閱后,送入大內,得官家御批,才能請掌管宮門鑰匙的內臣前去開門,還要對驗銅契,這些銅契上刻有魚狀圖案及城門名,每個銅魚符分為左右兩個,有點像是古時的虎符,兩者合而為一,才能正式放行。

高官重臣所謂的佩戴魚符,行走大內,也是如此原理,可以更方便出入宮禁的檢查,有急事可以速速面圣,狄知遠得官家喜愛,便特賜了一塊高官重臣才能有的魚符,讓他每每入宮時,以此為憑借,作為通報。

即便如此,也有年齡限制,等到狄知遠過了十歲,再入宮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哪怕官家不在意,他自己也得避嫌,將魚符還回去,現在是最后一段自由往來的時期。

驗好了魚符,跟著黃門內侍穿過一道道門扉,抵達儀鳳閣。

還未入屋內,就聽到里面傳來嘰嘰喳喳的少女嬉笑聲,就見一群小娘子圍坐在一起,拋散開來的銅錢叮當作響,簸錢為戲,笑語不斷。

簸錢是女子閨中常玩的小游戲,拋五枚銅錢,以好看的手法落于掌心,讓同伴猜正負數量,以結果對錯定勝負,考驗的是手指動作靈活度,令人眼花繚亂,從而作出錯誤判斷。

此時閣中玩得最為熟練的,無疑是正中一位八九歲大的女孩,五個銅錢在她的指縫上有節奏地翻飛,笑不掩口,露出幾顆珠貝般的細牙,整整齊齊,頗為可愛。

而其他幾個小娘子視線都在銅錢上,一眨不眨地盯著,唯獨這個女孩眼觀八方,發現黃門領著狄知遠出現在外面,小臉微仰,下頜與脖頸勾出優美的弧度,手掌猛地一翻。

她這最后一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向上翻轉,讓所有銅錢皆被覆于手掌下,定格于一瞬:“猜吧!”

“二正三負!”

“三正二負吧?”

“瞧著有三個負的,另外兩個完全沒看清楚,公主好快!”

女孩得意地哼了哼,一只手握著拳,站起身來,來到一側的桌案邊,摸了摸一個食盒的溫度,然后招了招手:“來!”

狄知遠也不客氣,走了過去,打開食盒,聞了口香噴噴的糕點,拿起筷子,用上第一口的同時,笑著道:“五個都是負,手法又有進境啊!”

“每次來都不用早膳,還要我時時備著”

女孩攤開握拳的手掌,果然五個銅錢都是背面,她也不著惱,只是嘟囔了一句。

“嘻!”

剛剛一起游戲的幾名宮女眼波流轉,熟練地收起散落的銅錢,淺笑著退開。

眼見狄知遠吃得正香,女孩又來到一邊,以火箸撥了撥爐中的香灰,讓宮女搛來一枚燒紅的清泉香餅,在爐中擱好。

她手法熟練地抹了一層香灰覆上,用火箸點出幾個氣孔,探手在上方試了試,覺得火候合適,便置上隔片,往里面加香料。

這一系列動作做得流暢而優雅,再加上手指纖長,膚色瑩潤如玉,更顯美態,引得狄知遠都忍不住看了過去。

還不是特別懂,但就是愛看。

這位就是福康公主趙徽柔了。

官家如今活著的子嗣,有兩子六女。

趙徽柔并非長女,長女是張美人所生,但三歲未到就夭折,官家極為心疼,后來苗昭儀又生了一女,取名徽柔,封福康公主,顯然是希望她一輩子幸福安康。

歷史上仁宗的長女也被敕封為福康公主,同樣也是苗昭儀所生,不過年齡上不一致,歷史上的福康公主是在仁宗二十九歲才出生的,也是為數不多長大成人的女兒,疼愛到了極致,現在的福康公主早生了好幾年,后面還有不同母的五個妹妹,受寵則是因為乖巧伶俐,討人喜愛。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

其母苗昭儀生了一個皇嗣。

“姐!”

不多時,一個虎頭虎腦的少年郎沖了進來,見到狄知遠就高興地囔囔起來:“知遠哥哥來了!禮物!禮物!”

這位正是趙徽柔的同母弟趙昕,今年五歲。

這個同名的皇子,在歷史上曾有個很大氣的小名,叫“最興來”。

據說其母苗氏有孕,宮人竟看見太陽在帷帳中,紅光從殿門的臺階升起,照耀庭苑,等到皇子誕生,仁宗更仿佛聽到神仙在念叨,“最興來”“最興來”,如此福兆令其大喜,以此為小字,顯然寄予了厚望,結果兩周歲都沒撐過,孩子就夭折了,令仁宗悲慟不已。

現在這位二皇子沒有那么大氣的小名,小時候卻過了一道鬼門關,得了痘瘡,幸虧有牛痘之法,才挺了過來。

“殿下!”

眼見趙昕入內,狄知遠放下尚食局的美食,先是作揖行禮,姿態無可挑剔,然后再變戲法似的從袖中取出一個四四方方的物什,每一面色澤都不相同,遞了過去:“依舊是上次的玩法,殿下資質端碩,想必很快就能精通的!”

古代孩童也有四類益智類的玩具,如九連環、華容道、七巧板和魯班鎖,但現在狄知遠拿出的則是幻方,即后世的魔方。

爹爹提出的構思,舅舅設計,再加上他前些時日親手打磨的,狄知遠都沉迷了好一段時間,直到能夠盲擰和單擰了,才將興趣轉向別的方面。

趙昕接過,愛不釋手,擰了幾下,就將原本整齊的面打亂,然后絞盡腦汁地開始復原。

趙徽柔見他玩得聚精會神,上前道:“今日有范相公的課,你準備得如何了?”

“要誦讀的篇章都備好了!姐,知遠哥哥,我先去了!”

趙昕顯然挺怕這個姐姐,哪怕看到地上還有簸錢留下的銅錢,也不敢說什么,忙不迭地將幻方籠在袖子里,對著狄知遠咧嘴一笑,一溜煙地跑了。

趙徽柔皺了皺小巧的鼻子,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操心的模樣倒是真的像姐姐了。

國朝皇子皇女,稱父皇亦如尋常人家為“爹爹”,稱嫡母郭皇后為“孃孃”,稱呼位為嬪御的生母則叫“姐姐”。

趙徽柔稱呼苗昭儀就是姐姐,相比起母親的柔順嫻雅,她更多了幾分聰慧,對待同胞弟弟的管束也尤為嚴格。

“喏!”

此時狄知遠見了這對姐弟相處,默默含笑,又取出一個玉石為制,明顯要好看許多的幻方過去。

趙徽柔馬上眉眼彎彎,滿意地收下:“這還差不多!”

狄知遠又笑吟吟地道:“可不止這個哦,本才子近日還有一幅畫作,連翰林圖畫院的待詔們都贊不絕口呢!”

說罷,就見之前的黃門內侍抱著一卷畫軸入內,兩位剛剛一起玩耍簸錢的宮女上前,徐徐展開。

在趙徽柔驚喜的注目下,就見春意盎然,芳菲正盛的花園里,正有一對孩子放飛風箏,頭上金陽搖漾,周圍晴絲裊繞,正如從小一起長大的少郎與少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