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番外第三章 國家強盛了,看誰都想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番外第三章 國家強盛了,看誰都想滅

番外第三章 國家強盛了,看誰都想滅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5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

大門牙道兩側皆古松怪柏,內有射殿、球場、石榴園、櫻桃園,亭臺花謝里種植著從江南、嶺南進貢來的名花。

但別說普通百姓,便是官員也無法隨意進入,只能通過外面的圍墻,遙遙眺望這座皇家園林,想象著里面美不勝收的光景。

而每次入京趕考的士子,卻能將這里當做心中的圣地。

因為唐時有曲江宴,專門款待高中進士多了一個第字的士子,宋時便有瓊林宴,就設在這瓊林苑中。

進士游街,瓊林設宴,那是十年寒窗最好的獎勵,豈能不讓人心生向往?

只是前天司馬光失魂落魄地站在苑外,又是在想什么?

“我去了!”

公孫彬招呼一聲,牽著馬兒,朝那邊走去。

狄知遠遠遠看著他與禁軍開始交談,仔細詢問著什么,這才轉身,朝著街頭的公輸居而去。

如今的汴京,有六十七家正店,正在飛速逼近七十二家,且每一家的生意都極為紅火。

以京師的繁華,若是官府允許,這個數目實際上能翻一翻,但貴精不貴多,如今的狀態不錯。

公輸居就是精益求精的正店之一,且是最為年輕的正店。

狄知遠來到店前,沒有急著進去,而是招來蹲在門前等客人的索喚,吩咐了幾句。

再耐心地等待了兩刻鐘,那位索喚邁開長腿,提著一份餐盒快步奔來:“少郎君,長慶樓的桂花糕!”

“辛苦了!”

狄知遠接過沉甸甸的食盒,打開查看了一下,取出銅錢遞過去,這才朝著居內走去。

相較于樊樓的富貴奢華,清風樓的店面廣大,新狀元樓的寓意祝福,公輸居的優勢則是別有洞天。

它的前身只是大相國寺的一個小鋪子,于二十年不到的時間內飛速壯大,成了如今的規模。

店家最初有三位,朱娘子、喻平和玲瓏。

朱娘子主事,喻平布置機巧,玲瓏安排人手,原本只是當作一個小小的雜物鋪,但恰恰在各種傳奇話本風靡民間的時候,朱娘子開店,借著話本傳奇大熱,營造出特殊的探案環境,本以為只能賺一賺京師那些富貴衙內的錢財,沒想到偵探話本經過瓦舍勾欄里的傳唱后,也于民間大火,公輸居的生意立刻爆火,直至成為正店,得教坊司入駐。

這也是正店的標志,畢竟真正生財的大頭,不是菜飯,而是酒水。

宋朝的四京實行榷曲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購買官曲釀酒,有資格購曲釀酒的有兩類:一是正戶酒店,即正店;二是宗室、戚里和品官。

前者釀酒用于銷售,后者釀酒用于自飲,朝廷在其中收取暴利。

歷史上的榷酒收入,在宋初太宗年間,每年是一百八十五萬貫,朝廷每年總收入兩千兩百多萬貫,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到了真宗朝,每年的榷酒收入接近九百萬貫,朝廷總收入兩千六百多萬貫,占比三分之一;

到了仁宗慶歷年間,榷酒收入達到恐怖的一千七百多萬貫,朝廷總收入四千四百萬貫,占比接近四成。

這也是為什么教坊司的官妓,要在正店酒樓營業,就是扮演著賣酒女的角色,拼命地推銷酒水。

現在的致和年間,去年三司的統計,朝廷的總收入三千七百萬貫。

按理來說,收復河西,貫通商路,納遼歲幣,收入應該比歷史同時期多很多,怎么還要少了一些?

但這恰恰是國家富強的體現。

沒有為了應付西夏的暴兵百萬,社會一系列問題激發,導致嚴重的三冗壓力,朝廷也沒必要拼命壓榨民生,哪怕在吏治方面有了不少整改,也沒有為了收稅苛責州縣,反倒是對于貧困之地多多免稅,讓百姓休養生息。

這是藏富于民,而非國富民貧,矛盾積壓。

不然全看收入的話,南宋紹興末年,國家一年收入高達恐怖的八千萬貫,等到了宋孝宗年間,每年也有七千萬貫,瞧著比北宋還要富有一倍,其實就是拼命壓榨民力的結果。

如今國朝的富足程度,這個收入是完全健康的,也足以應付各種戰事。

其中榷酒收入依舊達到恐怖的一千八百多萬貫,幾乎占據了一半,這不僅是四京的貢獻,還有賣去北地的酒水,一年比一年多,以致于榷場都飄著香氣。

言歸正傳,每家正店都是酒水收入的重要平臺,公輸居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不少客人的注意力,不僅僅集中在裊裊婷婷的小姐身上,還在于口中的書卷,有時候手舞足蹈地辯駁著什么,爭得面紅耳赤。

此時狄知遠走入店內,熟門熟路地往二樓走去,到了拐角,就見一位美艷娘子恰好從里間走了出來,眉目一亮:“狄公子來了!”

狄知遠笑著抱了抱拳:“魏行首!”

“妾身還不是行首哩,不過借狄公子吉言!”

對方姿態隨意,魏娘子反倒神色燦爛,朝著里面喚道:“朱姐姐,狄公子來了!”

“虧我對他這般好,整整三十七日了,都沒來看我一回,不見!不見!”

里面傳來一道硬梆梆的哼聲,狄知遠的小身子卻已經擠了進去,來到珠光寶氣,身段兒更顯富貴的娘子面前,笑吟吟地高舉食盒:“小侄這段時日忙于讀書練武,沒能來看你,奉上最愛吃的桂花糕,朱姨消消氣吧!”

“呦,我可當不起這聲姨!”

朱兒斜了眼食盒,發現是加大版的,眼神稍緩,卻還是板著臉。

“在外面我可不這么喚,省得給朱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姨!”

狄知遠親熱地道:“娘親也說過,當年她難產,京畿最著名的楚婆婆由于年歲老邁,突然暈倒,致使其他穩婆都慌了手腳,是你臨危不亂鎮住場面,才讓我順利生下來,這是活我們母子的大恩,更別提你從小對我的愛護了!”

“哪有這般夸張!”

朱兒臉色稍緩,伸手捏了捏他嫩滑的臉頰,由衷地道:“你這張小嘴啊,真是厲害,怪不得連官家最寵愛的公主,都被你哄得服服帖帖!”

狄知遠眼睛微微一瞇,神色立刻變得不同:“公輸居內有客人談論此事?”

“確實有!”

朱兒正色道:“聽說相公在提議廢除一個規矩,有關公主和駙馬,便有些閑言碎語傳出去,沒事吧?”

“無妨無妨!”

狄知遠眼睛睜大,又恢復成平日里笑瞇瞇的模樣:“那是‘尚主之家,倒降昭穆一等’的規矩,爹爹確實要力主廢除,本來就是壞規矩,早該廢掉了!”

朱兒捂嘴笑道:“黃髫稚子,就知道公主和駙馬的規矩不好了,伱可是相公的嫡長子,難道將來真要配公主?”

說完之后,她又有些后悔,觀察這個從小老成的少郎表情。

狄知遠很是理所當然:“為什么不能配公主?朱姨,我不對別人講,只跟你說,徽柔從小跟我最好,脾氣溫柔嫻靜,長得又美,像娘親,也像你呢!我很歡喜她!”

“我脾氣可半點不好,也不美嘍!”

朱兒失笑,但終究還是開心的,卻還是輕聲道:“可你娶了公主,將來就不能當官……不對,也不是不能當官,是不能當相公了啊!”

狄知遠連連搖頭:“爹爹是相公,我可不想再當相公了,我連進士都不想考,只準備做一個無憂無慮的閑官!”

朱兒揉了揉他的腦袋:“你樂意就成,這座公輸居,也有一半是給你準備的,可不能讓你這聲姨白叫!”

狄知遠不會收,但也沒有直接推拒,又聊了些話后,這才不緊不慢地進入正題:“朱姨,你知道么,就在剛剛,太學的大才子司馬光,在國子監內遇害了,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所殺!”

“嗯?”

朱兒立刻警惕起來:“此案自有開封府衙追查,你……還有包家和公孫家的兩個小娃,別參與這等兇險之事!”

狄知遠咧了咧嘴:“不參與!不參與!我們只是好奇么,在科舉前夕,殺害一位名滿太學的年輕才子,若是早有預謀,兇手為何如此膽大包天?”

朱兒凝視著他,哼了一聲。

狄知遠無奈,只能給這位長輩吃了一粒定心丸:“朱姨放心,我雖然從小習武,但直到姑姑西行之前,都不滿意我的進境,沒允許出師,所以我走到哪里,后面都跟著人呢!”

朱兒聞言立刻側頭,發現右側懸掛的鈴鐺,輕輕擺動了兩下,立刻明了這位身后確實有兩名護衛跟著,倒是點了點頭:“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你爹娘也放心你在外面晃悠,好在有人護著……也罷!你且等一等!”

她站起身來,來到桌案前,擺動了一下鈴鐺。

很快輕輕的腳步到了屋外,敲門之后,一位梳著盤福髻,簪了一朵牡丹花的娘子走了進來,斂衽一禮:“朱姐姐!狄衙內!”

狄知遠行禮:“喻娘子!”

來者正是公輸居的另一位當家娘子,玲瓏,也是喻平的妻子,嫁人后就從了夫姓。

說來也巧,這位曾經是無憂洞盜門的盜首四大弟子之一,而喻平也是丐首之一,只是這兩人都屬于其中的另類,甚至不知道彼此有這段經歷,成親后倒是夫唱婦隨,一家和睦。

朱兒管著店里的生意,從公輸居輻射出的江湖眼線,卻是玲瓏在執掌,同時還與機宜司有著聯系,由此分工明確。

此時請她來,正是詢問這方面的情況。

狄知遠將案情的大致情況說明了一遍,包括兇器是毒鏢,可能與異族人有關。

玲瓏聽完后,稍加思忖,緩緩開口:“若說京師的異族人,或與北方有關,遼人這次是真的不準備再納歲幣了!”

狄知遠眉頭一挑:“哦?遼主敢這么做?”

玲瓏道:“此非遼主之意,他控制不住下面的臣子,尤其是那位南院大王耶律重元!”

“這個遼主就不是好皇帝!”

朱兒嗤笑:“當年相公欲將種痘術傳于北地,朝堂上多少人反對,說是資敵,結果怎么著,遼主居然將種痘法瞞著,專給契丹貴族配用,激得奚族都與他們翻了臉,真是蠢!”

狄知遠知道這件事:“契丹人口太少了,各族離心,統治不穩,遼主才使了這個下策!”

朱兒撇嘴:“如此一來,不是更失人心?”

狄知遠起初聽說,也不理解,但聽了爹爹分析,才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何況就算遼主選了另一條路,將種痘術分享,只要契丹貴族還在頭上壓迫剝削,北方各族也不會認契丹人的好,畢竟此法是宋人傳過去的。

這才是爹爹愿意將種痘術,推廣到北方的原因。

果不其然,當遼帝耶律宗真沒法區別對待,不得不將種痘術傳于各族后,無數北方人感念此恩,真切地感受到何為兄弟之國的同時,也由衷地稱呼爹爹為“大狄老子”。

老子是北方人對父親的一種稱呼,原本“狄天使”“狄老子”是當年遼西一戰里,被狄青打得大敗的遼軍對于那位的稱呼,后來倒好,直接稱狄進為“大狄老子”,狄青為“小狄老子”。

遼人添了兩個父親,狄知遠也多了無數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他此時思索著其中的聯系,喃喃低語:“司馬君實的遇害,會和遼人有關,是為了向國朝挑釁么?”

“遼人內憂外患,恐不敢行此惡舉!”

玲瓏道:“妾身聽聞,有不少遼人甚至準備逃去大食,要在那里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避開我們!此事若成真,那契丹的人心就散了,亡國有日!”

“呵!他們也有今天!”

朱兒渾身舒泰,卻還是對著狄知遠道:“契丹人雖不復當年之勇,卻不能小覷,若他們真是兇手,必是頑抗之人,要緝兇,也輪不到你一個孩子出馬!”

“小侄明白!”

狄知遠頷首應下,如果真是遼人,他也覺得沒必要自己三人出手,但問題是兇手未定:“依喻娘子之見,除了契丹外,有膽量在京師行兇的外族人,還有沒有別的?”

“還真有!”

面對這個疑問,玲瓏臉色微沉,露出厭惡之色:“交趾人又侵我大宋邊地,其世子李日尊妄自尊大,口出狂言,也是有取死之道了!”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