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塊拼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塊拼圖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塊拼圖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6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呼!終于到了!”

錦繡巷口,狄氏三人齊齊呼出一口氣。

這京師一路可太刺激了,如果說權知開封府一家的出殯算正好趕上,聽后來的圍觀者所言,曹家被抄就不是巧合了,這幾日不止一戶被定罪,抄沒家財……

別說狄國賓和狄尊禮,連狄佐明都收起我哥哥是三元魁首的傲氣,步伐小心了許多。

正覺得心驚肉跳著呢,就見一位少年走了出來,打量了一下風塵仆仆的三位,溫文爾雅地行禮道:“可是狄家郎君當面?”

“是!是!我們從并州狄家而來……”狄佐明眨了眨眼睛:“小兄弟是?”

“在下林小乙!”少年帶著得體的笑容:“三位公子請!”

“啊!原來是小乙!我是狄佐明,當不起公子之稱,你喚我九郎便是!”

狄佐明臉上立刻堆出笑容,表現出熱情的態度。

這位在并州也算是出名了,一個在集市上雇覓的窮苦小子,成為三元魁首的書童,如今自個兒在京師不說,家中也得到照拂,甚至是并州首富雷老虎搶先一步,將林小乙家里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狄佐明動身前,家中父母也關照過,這種公子身邊的親近書童千萬不要得罪,畢竟對方接觸的時間,可比他們這些族兄弟長多了,暗搓搓地說幾句壞話都夠你受的,豈能不熱情以對?

狄國賓暗暗觀察,對于這位書童倒有些不同的看法,本以為是撞了大運,但如今看這儀態,倒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頗有幾分雍容的氣度。

狄尊禮的視線則望向遠處的宅院,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上前攀談。

“請!”

林小乙恪守書童之責,謙遜交談后,領著三人進了家中。

迎面就見一個黑壯漢子,扛著一大捆粗木頭路過,狄佐明看了覺得奇怪,不禁問道:“那位是?”

“那是公子的貼身護衛,鐵牛!”林小乙道:“他肩膀上扛著的是門客喻平做工所需的木料,并非后院所用的柴火……”

根據他的介紹,狄佐明三人也很快明了,家中有四名護衛,除了看家護院的本職外,鐵牛最喜練武,道全常看醫書,榮哥兒擅射,遷哥兒則在大街小巷閑逛,最是熟悉京師地形。

另有兩位門客穆道人、喻平,前者年邁,頤養天年,不常常出來活動,后者以做木工為樂,做好的物件就交予婢女朱兒出售,在大相國寺專門設有攤鋪,如今生意紅火,供不應求。

除了上述人員,林小乙還雇了三位廚娘,四名仆婢,負責日常的洗衣做飯。

甚至連呂公孺的房間都準備了,那位是狄進的學生,如今正在應天書院就讀,但過年應該會回京,早早安排了地方。

待得初步將家中逛了一圈,狄氏三人來到房間安頓,對于林小乙的態度愈發鄭重起來,這哪里是書童,儼然是一位宅老,將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當然,如今狄家人員還少,滿打滿算不過十幾人,管理不難,可林小乙也還年輕,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積累,將來管理大族宅中的大小事務,恐怕也能得心應手。

狄佐明更生出交好之心,但不待他拉關系,林小乙就讓仆婦帶來梳洗之物和干凈的衣衫,微笑著道:“十一娘子有言,三位公子來了,安頓好后,就請你們過去!”

三人面色一緊。

那位十一娘子可是出了名的不好接觸,狄元昌原本還準備選兩位庶出的小娘子,過來給她當婢女,卻又擔心弄巧成拙,最后鬧得不愉快,想想還是算了。

如此一來,狄佐明、狄國賓、狄尊禮難免緊張,待得梳洗換衣,整理好了儀態,亦步亦趨地跟在林小乙身后。

待得入了正堂,就見一位神采飛揚的女子隨意坐著,雙目熠熠地看了過來:“你是九哥兒?你是十三?你是十七?”

三人齊齊行禮,不像是見族姐,更像是見老娘:“十一娘子!”

狄湘靈起身還了一禮,坐下時姿態端正了些,語氣依舊很隨意:“自家人,不必這般客氣,坐!”

三人正襟危坐。

狄湘靈道:“一路可還順利?”

狄佐明開口:“我們是跟著雷家車隊一起來的,得雷家人照拂,一路順利。”

狄湘靈點點頭:“進了京師呢?伱們應是大早就出發了吧,怎的現在才來?對京師不熟悉么?”

“并非如此!”

三人離開雷家車隊進京,就是要證明自己的獨立能力,趕忙解釋道:“是我們來時,正好碰到權知開封府的鐘離大府出殯,后來又撞見了抄家,耽擱了行程……”

狄湘靈哦了一聲:“哪家又被抄了?”

這個又字,令三人臉色立變,膽戰心驚地道:“聽說是曹家……與樞密使有關?”

狄湘靈了然地點頭:“樞密使曹利用,縱容親眷,為惡眾多,太后和官家是念著昔年的功勛容忍著,如今忍無可忍了,也該人頭落地了!”

狄國賓顫聲道:“如曹樞密這樣的重臣,會被……會被……”

“那倒是不會直接被殺!”

狄湘靈道:“曹利用應是貶官外放了事,但別人就難以逃過了,尤其是曹家親眷,這些年為非作歹,做了多少惡事,豈能輕易放過?”

三人先是松了口氣,然后一想不對啊,我們的定位可不就是這些族親家人么,臉色又白了下去。

“在國朝當官就是這樣,入了兩府當宰執,都不見得能長久,指不定過幾年就被貶出去了,有什么稀奇?想想寇相公!再想想丁謂!曹利用與他們相比,又當如何?”

狄湘靈越是說得輕描淡寫,三人越是驚懼,看來自己還是在小地方呆慣了,一時間竟沒想到國朝中樞竟是這般波濤洶涌,狄佐明藏不住事:“那六哥兒?”

一說出口他就后悔了,狄湘靈并不生氣:“你有這份關切的心是好的,所幸六哥兒毋須擔心,他直集賢院,是館閣儲才,不會沾染這些風風雨雨,倒是你們在京師時要注意些,六哥兒的年紀太輕,多少雙眼睛盯著,就等著他犯錯,然后名正言順地壓上一壓!”

如果之前沒有親眼見到那官差封路,抄家哀嚎的一幕,三人會以為這只是敲打,現在卻齊聲道:“是!是!我們一定小心謹慎!”

狄湘靈接著道:“你們來了京師,若有意考取功名,那便為下一屆科舉作準備,若無這般意向,也可以尋一條出路。”

狄國賓連連點頭,他以前審視自己的學業,覺得最多考一下明經科,現在有了這位連中三元的族兄,當然要向進士努力一番。

狄佐明清楚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原本還有些算盤,被京師的風氣給驚住了,一時間也不敢自作主張。

狄尊禮本來想說什么,但見兩位族兄都未言語,頓時閉上了嘴。

狄湘靈還要觀察這三位的秉性,當然也不急,最后總結:“你們記住一點,同為狄氏族人,在外定要維護好家風!要大處說,不可墜了我們先祖狄梁公的聲名,往小處講,我們狄家已經不再是以前并州的寒門,風光之際,也當如履薄冰,明白了么?”

三人齊齊應聲:“是!”

“去吧!”

狄元昌精挑細選來的三位族人,肯定是相對有能力的,將這三人調教好,日后回了并州,也能起到約束作用,因此狄湘靈對這件事還是很上心的。

除此之外,另外一件要事,她頗為關切,那就是留在京師的歐陽春了。

狄家人接待完畢,用了午飯,飽餐一頓,狄湘靈前往長風鏢局。

入了后院,孫三娘正在算賬,聽了腳步聲,頭也不抬地將一本賬簿遞了過來:“這是本月的鏢局進賬和各鏢師所獲的雇錢,請總鏢頭過目!”

狄湘靈接過,仔細翻了一遍,點頭道:“有了長久的正經營生,能養家糊口,不用刀口舔血就好!”

孫三娘抬起頭,由衷地感慨道:“正是有總鏢頭在,大伙兒才有了安生日子過啊!”

“你們出力其實更多,不過我確實最重要!”

狄湘靈也不謙虛,笑了笑后,又問道:“歐陽春的馬幫,打聽得如何了?”

孫三娘正色道:“我們接觸了十幾位北人武者,根據他們所言,這馬幫相當了不得,有三千之眾,五百精銳,橫行遼東!”

狄湘靈神色同樣嚴肅起來:“三千人養出了五百精銳?”

一個江湖會社,人數過千并不稀奇,但若說有五百精銳,就著實恐怖了,別說曾經的忠義社達不到,如今的長風鏢局也遠遠達不到這個規模,堪稱精銳的不足百人,甚至隨著勢力的壯大擴充,還難免有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

當然,狄湘靈對于自家族人都不客氣,更別提投靠的江湖子,在她的觀念里,江湖上更要立規矩,嚴格執行,萬萬不可心慈手軟!

正因為如此,她愈發重視起歐陽春的幫派:“馬幫靠什么供養?打家劫舍?劫掠各地?”

孫三娘凝聲道:“恰恰相反,他們是靠保護當地的部落和過往的商隊,得到這些人的供養,因此在遼東一地聲譽極佳,這些北地江湖客若不是進不了馬幫,肯定不會南下投靠我們……”

“嘿!給他們厲害的!”

狄湘靈哼了一聲:“對于缺馬的宋廷來說,馬幫絕不可能存在于宋境,但在遼國境內,這樣規模的幫會也太惹眼了,遼庭怎能容得下?”

孫三娘顯然也考慮過這點,立刻回答:“聽北人武者所言,遼庭曾經圍剿過兩次,均無功而返,再加上境內叛亂很多,后來就顧不上了!”

狄湘靈恍然:“只要遼國內部夠亂,跟造反的部族比起來,馬幫確實要靠后了……”

后世有個著名的網絡謠言,說宋朝造反的次數,是歷朝歷代之最,實際上別說之最,北宋記載的造反加起來是兩百零三次,朱元璋洪武一朝的造反次數是一百九十次,更別提整個明朝了,當然這樣對比并不公平,因為朝代越往后,史料記載越詳細,明清兩代的資料是最齊全的,造反記錄也更加詳細。

遼國是同樣的道理,由于遼國在史料記載方面遠不如宋朝細致,又缺失嚴重,所以國內具體發生過多少起義造反,后世根本統計不了,只知道很多,不僅僅是渤海遺民,各族此起彼伏的叛亂。

在這樣的環境下,遼東馬幫儼然成為當地一霸,不是遼庭奈何不了他們,而是暫時顧不上他們。

狄湘靈大致理解了對方的處境,又有了一個新的疑問:“歐陽春麾下既有這樣的勢力,可不是一般的江湖人,獨來獨往,行走天下,他冒著風險,千里迢迢地南下,至今還在京師盤桓不走,為的是什么?”

“這就不知了!”孫三娘同樣很是不解:“馬幫在遼東一帶活動,與我宋地全無接觸啊!”

“不是幫派的事情,不然的話,他肯定帶了幫中好手前來,應該是歐陽春個人的原因……”狄湘靈從不多猜,直接行動:“將歐陽春這幾日現身過的地方整理出來,我要親自去走一趟!”

鏢局里面也有好手,如武行者、公孫二娘,甚至眼前看似柔弱的孫三娘,都不是易于之輩,但這些人絕非歐陽春的對手,甚至會被輕松拿下,為了調查這個武功絕頂的強者,還是自己親自出馬,最有把握!

接下來的幾日,狄湘靈都在京師行走,歐陽春的路線還是有跡可循的,畢竟他本身的碧眼紫髯醒目,為了遮蔽容貌的特殊,又戴上了斗笠或其他裝扮,對于耳目眾多的長風鏢局來說,自然能一定程度上地還原對方的動向。

狄湘靈一路走著問著,并無什么收獲,直到抵達橫街,看向斜對面的一家店鋪。

“咦?這地方我來過吧……對!這里原來是仁愛堂!”

狄湘靈坐在茶肆,目光閃動,很快回憶起來。

外戚劉氏一案里,仁愛堂的溫大夫是劉廣義正妻秦氏的奸夫,秦氏起初與溫大夫相識相愛,后來嫁入劉家,這溫大夫余情未了,特意入了這家藥鋪問診,借此機會常常往來,開藥幫助秦氏裝病,以減輕劉廣義的殺機。

但最終,秦氏還是和自己的兒子一起,根據《蘇無名傳》上的手法,合力將劉廣義殺死,本來想嫁禍給小妾胡娘子,卻不知這一切是胡娘子在背后的推動,為的就是報復外戚劉家當年逼死她全家的惡果。

這件案子過后,仁愛堂也倒閉了,如今已經換了一家賣布料的店鋪。

狄湘靈目光微動,走了進去,不理伙計,直接來到掌柜面前:“前日可有一位戴著斗笠的壯漢來過?”

掌柜打量了一下這位,明顯地感覺到不好惹,老實回答:“有的!”

狄湘靈問:“他來你們鋪子作甚?”

掌柜道:“打聽一個姓溫的大夫,老夫告訴他,那是前面一家藥鋪的大夫,藥鋪早就關門了,他就離開了!”

“溫大夫?記得六哥兒說過,這個人有些古怪,歐陽春居然會找他……”

劉廣義之死是狄進入京后,查的第一起案件,其他證據線索都嚴絲合縫,唯一覺得蹊蹺的地方,是這個溫大夫的行為,不過后來此人死在了開封府衙的牢獄中,便也不了了之。

狄湘靈有了線索,立刻返回鏢局,派人去通知狄進的同時,對著孫三娘道:“橫街仁愛堂原來的幾位醫師,現在去了哪里,能尋到么?”

孫三娘道:“只要他們沒有離京,都能通過牙人找到!”

狄湘靈道:“那好!弄清楚他們的去處,行動隱蔽些,別被人察覺!”

仁愛堂關門還沒兩年,剩下的人還在京師,根據牙人提供的線索,三名大夫很快找到,狄湘靈上門拜訪,從他們口中了解溫大夫的具體情況。

“溫大夫是哪里人?”

“北方人吧!”“沒聽他說過,但應是北方人!”“最初的口音有些怪,后來就與京師人一樣了!”

“溫大夫與劉府娘子的事情,你們有察覺么?”

“沒有!絕對沒有!”“我倒是聽他提過,以前有個相好的,但早就反目成仇了!”“是有這事!溫大夫對其恨之入骨,說那女子騙自己騙了很多年,孩子根本不是自己的骨血,那咬牙切齒的猙獰模樣,從未在他身上見過!”

“溫大夫有什么特別之處?”

“就是身體不太好,早年就落下病根呢!”“醫者不自醫,溫大夫那么高超的醫術,當真可惜……”“老夫有一次,倒是撞見此人在夜間往身上扎針,還以為遇見了鬼魅,記憶猶新,那行針手段不是正路,老夫后來勸過一次,可惜他不聽,亦是無可奈何!”

將三名醫師的供詞詳細記下,狄湘靈隱隱覺得有什么關聯,毫不遲疑地回家,交予狄進:“六哥兒,看你的了!”

狄進將供詞看完,眉頭揚起:“這死去的溫大夫,不會是歐陽春的同門吧?”

狄湘靈突然明白了:“他的病?”

“不錯!那不是病,是練功帶來的后遺癥!”

狄進沉聲道:“倘若真是如此,當年不是寶神奴練功練岔了,而是歐陽春師門的秘傳,本來就會把人練瘋!”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