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賜銀魚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賜銀魚袋

第兩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賜銀魚袋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6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開封揚名

開封揚名

“原來如此!”

一句簡短的話語,解答了狄進的疑惑。

古人對于相貌和體態的要求,其實遠比后世嚴苛,即便才華出眾,如果長相丑了,仕途之路都會舉步維艱,同樣一旦身有殘疾,更是只能屈居幕后,成為出謀劃策的幕僚,無法站到臺面上,接受下屬與同僚的尊重。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小閣老嚴世蕃,據說就是一個獨眼瘸子,體態癡肥,但人家投胎好,本身也是鬼才,才能把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在肩膀上扛來扛去,屬于特例。

而遼自認中國,本身從一個奴隸社會向著封建社會過度,在有些方面是怎么改也改不過來,可有些方面又是更加嚴苛,“大爺”本身并非契丹貴族出身,再加上殘疾,也難怪在本國難受重用,被蕭太后派來了宋境。

如果早年立功,助蕭太后和遼帝南下功成,回去后賜姓為蕭,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后來遼軍兵鋒受挫,簽訂盟約,這場晉升之路也戛然而止了,從那之后,此人倒是在宋朝這邊深深扎下了根。

狄進明了大致情況,繼續問道:“賊首的相貌,你見過么?”

“沒有!”

吳典御露出回憶之色:“‘大爺’從第一次見我,臉上就用很滲人的面具遮著,身上披著寬袍,端坐在那里,聲音很古怪,都不似活人……”

狄進立刻問道:“連相貌都不愿意示人,又是身著寬大的衣袍,你又是怎么看出他身有殘疾的?”

吳典御解釋道:“‘大爺’教導我時總是坐著,我起初不以為意,因為學館的先生都是那般坐著的,但漸漸的,就覺得他的舉止似乎有所掩飾,有一次我不小心觸到他的下肢,才發現了原因,那寬袍下是空的,沒有左腿!”

說到這里,她的語氣里透出由衷的恐懼,當時的場景至今回憶,仍然心有余悸:“‘大爺’當時已經教了我一月,平日里都十分耐心,那是他首次暴怒,拿起身前之物就狠狠砸了過來,見什么丟什么,盧管事立刻出現,將我踢倒在地,狠狠踹我,我以為他們要活生生打死我……”

狄進聆聽著,等她神色恢復過來,才繼續問道:“有此激烈的反應,看來此人對于身體的殘疾確實極為在意,除了左腿,還有其他部位傷殘么?”

吳典御深吸一口氣道:“‘大爺’的雙手肯定是健全的,他教我讀書習字,兩只手都展示過,至于右腿是不是還在,我不能確定……”

狄進道:“每次教你時,盧管事都在賊首身邊么?”

吳典御道:“我原本就想說,那兩位管事不僅是‘大爺’的手下,也是護衛,正因為他的殘疾嚴重影響到了行走,時刻需要一人在身邊護持!”

狄進微微點頭:“左腿殘疾,行動受限,需要有一名管事在身邊隨時護衛,這就是你提供的‘金剛會’賊首的情況?”

“有關‘大爺’,就是如此了……”

吳典御頓了頓,頗為緊張地問道:“敢問狄三元,接下來準備怎么安排老身?”

狄進道:“你坦白交代,機宜司會根據情報,緝捕潛藏在京師的賊子,在搗毀‘金剛會’之前,當然會留著你的性命,至于行刑之日,應是與其他丐首一起,也算一并了結!”

吳典御身體一顫,眉宇間流露出對死亡濃濃的恐懼感,但又知道,這已經是所能爭取到最好的待遇,換成閻文應和皇城司,真到了這一步,反倒會氣急敗壞,什么酷刑都會在她身上用一遍……

所以吳典御趕緊提出請求:“此地陰寒,能給老身些衣物取暖,吃食不要太過惡劣么?”

狄進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此事皇城司自會稟明太后與官家,伱繼續招供便是,以‘大爺’的年紀,又身有殘疾,想必早就開始挑選繼承者了?”

吳典御嘆息著點了點頭:“不錯!實際上他甚至催促過老身,讓老身考慮下一代傳承‘他心’之位的人,萬一突發重病,不會讓‘金剛會’的運作受到影響,既如此,他肯定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此人真是處心積慮!”

狄進冷哼一聲,接著道:“‘金剛會’第一代遼人諜探,對于你們這些傳人頗有防備,但他們既然想在國朝繼續發展下去,培養繼任者,繼任者之間就必須有所往來,才能確保日后合作的順利,你們二代傳人之間可有書信往來?”

吳典御繼續嘆息,這位太敏銳了,本想將情報一點點往外擠,結果一旦開口,就不得不往下說:“確有書信往來,不過那些書信閱后即焚,沒有藏于老身屋內……”

狄進問:“傳信的人呢?”

吳典御道:“應是給尚食局送菜的雜役,老身沒有親自接觸過,每次雜役將信件傳給魏承照,在魏承照那邊擺放三日后,確定無人追蹤緝拿,老身再取來信件閱覽,回信同樣是通過魏承照……”

“你們確實小心!”

狄進評價。

魏承照至今都沒有交代,那個內侍黃門的心思很簡單,他要報復國朝,就不能把吳典御這顆釘子給拔了,反正必死無疑,當真是怎么受刑都不說,只要這層阻擋在真相面前的防線守得住,正常情況下,吳典御還真是固若金湯!

“可還是被狄三元發現了,世上并無萬無一失的謀劃啊!”吳典御苦笑了一下:“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培養了第二代傳人……”

狄進道:“比如‘神足’盧管事?”

這是丐首何萬交代的事情,據何萬說,盧管事自認為仍在壯年,培養的傳人反倒擔不起重任,言語中多有排斥。

如今吳典御也點頭道:“‘神足’盧管事確無傳人,他武功高明,尤其擅長輕功身法,據說秘傳自遼東一派,不愿輕易傳人……”

“遼東的門派?”

狄進目光微動:“這個門派的傳人,是不是會一種點穴秘法?”

吳典御想了想道:“閣下這么一說,好像盧管事確實提過,他有一門折磨人的高明手段,可以截住氣血,讓人渾身忽冷忽熱,苦不堪言,最終受盡折磨而亡!”

狄進心頭有了數:“‘神足’盧管事自矜于輕功高強,傳承高明,不愿授予他人,那其他三位呢?”

吳典御道:“‘大爺’有了兩位傳人,分別繼承‘宿住’和‘無漏’之名,敵隱、敵烈共同挑選了一位傳人,繼承‘天眼’之名,楊管事有兩位人選,正在競爭‘天耳’之位。”

狄進眉頭一揚:“你在宮中,卻對這些了如指掌,是別的二代傳人特意書信告訴你的?”

“不錯!”

吳典御點了點頭,終究有些好勝之心,反問道:“狄三元以為,會是何人告知?”

狄進不假思索地道:“那些已經繼承了名號的二代傳人,沒有必要與你說這些,唯有兩位競爭‘天耳’之位的傳人,才會將隱秘告知,希望得到你這位‘他心’的支持!”

“果然瞞不過閣下!”

吳典御也不意外,只是覺得那兩位斗得實在毫無意義:“可惜她們運勢不好,至今還在爭那個名號,希望成為‘天耳’后,日后能有‘金剛會’全力庇護,結果卻碰上了閣下!”

狄進問道:“他們是什么身份?”

吳典御道:“我等二代傳人即便彼此聯絡,也不會透露具體身份,只知大概……”

狄進明白:“比如‘他心’在內侍省尚食局當差,具體是哪一位卻不知,你告訴我‘天耳’明面上的身份便可,我自會搜查緝拿。”

吳典御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道:“競爭‘天耳’之位的兩女,是教坊中人!”

狄進目光一凝:“是樂工?還是官妓?”

這又是與宮中有關!

宋朝教坊承襲唐制,主要職責是掌管國家禮樂,成員多為樂工樂戶,宮中設宴是要她們去表演的,比如之前太后壽辰時的聲樂,就是教坊的樂工演奏,教坊中自然集聚了來自各地的杰出樂人,“四方之役之精者,皆在籍中”,有種皇家音樂、舞蹈學院的意思。

但教坊雖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種官辦妓院,官妓卻也同樣隸屬于教坊管轄,官妓自然不會入宮,活動范圍卻大了許多,時常流連于京師各大酒樓坊市。

所以狄進干脆問明身份。

吳典御道:“兩人來往便利,應是官妓無疑,而楊管事本是聯絡那些亂黨賊子,以官妓的身份,也便于出席貴人宴會的場合,傳遞消息!”

狄進想了下官妓的數目,有些頭疼:“有沒有更具體的特征?”

吳典御想了想道:“從書信中,老身確實能推測一二:這兩人原本的出身必然尊貴,因獲罪入了教坊,姿容出眾,平日里或許有些來往,甚至相互扶持,親如姐妹,暗地里勾心斗角,卻又能有所收斂,不至于壞了‘金剛會’的大事,這樣的目標,想來狄三元稍加篩選,就能找出來了!”

狄進看著這個宮婦,都不由地道:“‘他心’確實厲害,對付外人陰狠毒辣,對付你們自己人亦是如此!”

吳典御并不覺得尷尬,只是苦笑了一下:“我們這等人,一貫自私自利得很,若非如此,‘金剛會’也不會選上老身,不是么?”

“好!”

狄進站起身來:“你既然愿意配合,倘若所言無誤,那對于掃滅‘金剛會’確有功勞,想必這些時日,在牢內也能過得舒服些了。”

吳典御看著內侍記下這段,松了口氣,她能供認不諱,也是因為對方聲名極佳,足以信任,趕忙道:“老身絕對沒有說謊,不過‘金剛會’之人擅長躲藏,若是未能及時抓獲,狄三元可回來再問老身,老身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她這倒是真心的。

抓的人越多,審問的越久,處刑的時間也會拖得越久。

吳典御不想死,哪怕多活一日,都是好的……

狄進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帶著內侍出了牢門,來到依舊侯在外面的任守忠面前:“請任提舉將今日提審的案卷,交予太后與官家閱覽,罪人吳氏交代了關于賊子的關鍵情況!”

任守忠仔細接過案卷,展開看了一遍,確定上面沒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話語,才低頭道:“老奴定會交予圣人與官家,狄伴使可有稟告?”

狄進道:“依臣之見,一旦實施抓捕,必須要防備賊人頭領率先逃竄,得看好城門和碼頭水路,近來有腿腳不便的殘疾者,不許離京,只要拿了賊首和其傳人,‘金剛會’在國朝經營多年的勢力,定將土崩瓦解!”

任守忠記下,轉身去了。

半個時辰不到,任守忠折返,身后跟著一位內侍,小心翼翼地呈著托盤,上面放著一個精致的袋子,以銀絲繪以魚形。

“褒功錄善,邦有常法,圣人特賜狄伴使銀魚袋,以示尊榮!”

狄進鄭重接過:“臣謝恩!”

這個制度是前唐高宗時期開始的,賜五品以上官員魚袋,飾以金銀,內裝魚符,出入宮庭,金魚袋紫袍稱為“金紫”,銀魚袋緋袍稱為“銀緋”。

在特賜五品服,任館伴使時,銀魚袋其實也是可以一并賜予的,不過考慮到狄進年紀輕輕,資歷不足,當時太后劉娥省去了銀魚袋,兩府宰執認可了此舉。

現在則是找到機會,順理成章地補全,若無緋袍在先,就不是說賜就賜了,得經過中書任命,手續繁雜,不然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此時眼見狄進在緋紅官袍的腰間,佩戴好重臣要員往往才有的銀魚袋,任守忠古板的臉上也不禁閃過一絲羨慕嫉妒,卻又很好地掩飾住。

雖然江德明和閻文應的倒臺都是咎由自取,但與這位三元魁首又有著直接的接觸,此人似與內朝犯沖,一旦沾上肯定沒好事,任守忠準備敬而遠之。

關鍵在于,賜銀魚袋之后,還有特旨:“圣人有命,狄伴使特辦此案,務必領機宜司將賊人擒拿歸案……”

狄進一襲銀緋,正色行禮:“臣領旨!”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