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于露出馬腳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于露出馬腳了

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于露出馬腳了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4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嘔——嘔——”

副使吐得昏天黑地,然后如一灘爛泥,直接倒在地上,怎么扶都扶不起來。

那之前撞上的內侍,已經從莫名其妙,變成了汗流浹背,聲音里都有了哭腔:“狄三元,這……這可怎么辦吶?”

狄進面容鎮定,臨危不亂:“等在這里便是!我已經派人去喚閻都知了!”

入內內侍省都知、提舉皇城司的閻文應,確實很快趕來了。

在發現這癱倒在地,渾身滿是嘔吐酸臭的人,居然是契丹人模樣,這位大內總管的臉色也徹底變了:“狄伴使,這……這是怎的了!”

“遼人副使中毒了!被賊人下的毒!”

將方才御宴,宮婢端上蟹羹的前后情況說明,狄進直接道:“此事無疑是沖著使節團去的,事關重大,不可隱瞞,還望閻都知速速稟明太后與官家!”

閻文應心中正在猶豫,要不要在這個時候打擾太后過壽的雅興,聞言頓時如蒙大赦,官場上不甩鍋的擔當實在太少了,感激地一拱手:“哎呦!老奴立刻去后朝稟明圣人和官家,可那個假扮成宮婢的賊子,又該怎生是好?”

狄進并不認為是賊子假扮宮婢,但也馬上給予明確指示:“我記得那名宮婢的特征,想要尋找并不難,不過她既然對遼人使節下手,現在首先要做的,是確保殿上使節團和群臣的安全,同時要派人盯住御膳局,不能再度出現投毒之事!”

“好!”

閻文應明了輕重緩急,毫不遲疑地轉身離去。

很快,廣政殿的護衛就多了起來,一批內官朝著御膳局沖去,同時殿內御醫被悄悄喚出,匆匆來到面前。

先是檢查了脈象,又扒開副使的嘴,嗅了嗅味道,御醫目光一凝,開始施針。

“嘔——”

施針片刻,原本已經吐不出來的副使,居然再度翻身吐了起來,直到干嘔著連酸水都吐不出來,才呻吟了幾聲,暈了過去。

狄進見這身材也算魁梧的契丹漢子臉色變得慘白,呼吸聲都變得低不可聞,臉色頓時凝重起來:“怎么樣了?”

御醫低聲道:“此毒非比尋常,比起砒霜毒性更加陰狠,若不能及時驅毒,便是勉強保住性命,也是臟腑受損,日后都要纏綿病榻了!”

狄進不關心是不是會淪為廢人,遼人諜探想害宋人不成,最后只能加害自己人,純屬活該,他只關心一點:“此人能否活著回遼?”

御醫也聽出意思了:“幸得狄伴使及時催吐,若先調養一段時日,行程再不受顛簸,活著回遼應無大礙!”

“勞煩了!”

狄進點點頭,剛剛之所以不第一時間叫御醫,一來是不愿將中毒事情鬧大,二來也是因為以古代的醫藥條件,讓御醫過來,解毒的辦法同樣是先行催吐,再施針用藥。

現在將這位陷入昏迷的遼人交給御醫,這才終于有了空,開始思考兇手的抓捕。

“金剛會”反撲了!

明明機宜司里面躺著一具契丹人的尸體,遼國使節團入京后卻一片和氣,“金剛會”作為計劃的推動者,自然很清楚,蕭遠博要么妥協了,要么屈服了。

無論哪一種,對于極端忠于遼帝的諜探來說,都是徹底的背叛。

所以四方館里面,狄進貼身陪伴蕭遠博,同時讓曹牷嚴查手下,尤其是在吃食方面。

但等到真正入了皇宮,狄進的保護工作也不得不暫停,畢竟宮內他無法隨意走動,而且這里守衛森嚴,多少雙眼睛盯著,“金剛會”如果在四方館都下不了手,在宮中似乎更難找到行兇的機會。

可如今想來,廣政殿的御宴單單是官員的人數就多達數百,這樣規模的宴飲,自然不可能道道菜都試毒,再加上座次安排都有禮制,遼國使節團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果鋌而走險,反倒是絕佳的動手時機!

“所幸運氣不站在他們那邊,蕭遠博將我調到了側席,那個宮婢上菜的順序又錯了……”

“不對!不是犯錯!”

“剛剛御醫說了,此毒極為陰毒,一旦服下,若無解藥,就算勉強救回來,人也廢了,下毒者認得我,且深恨我,特意將下了毒的蟹羹也提前給我上了一份,就是希望我和遼人使臣一起中毒!不然上菜的次序有先后,一旦旁邊的人毒性率先發作,慘叫起來,我勢必有所警覺,不再動筷……”

狄進分析到這里,對于防不勝防的下毒手段,也不免心懷忌憚的同時,眼睛又為之一亮。

如果“金剛會”是在背后操控,比如抓住了宮中某個人的把柄,將毒藥交給對方,威脅其今日宮廷御宴,必須在遼國大使的飯菜里面下毒,籍此完成行兇,那么下毒之人只是執行任務,肯定不會畫蛇添足,加害自己……

唯有“金剛會”成員親自上陣,看到屢次壞了他們好事,可謂眼中釘肉中刺的三元神探,才會忍不住臨時改變主意,想要一并毒害!

“終于露出馬腳了!”

“不是幕后操控,你們的人……就在宮中!”

確定了這點,狄進開始閉目養神,排空雜念。

大約半個多時辰后,略帶慌亂的腳步聲傳至。

狄進睜開眼睛,就見一群內官朝這里小跑過來。

為首的正是閻文應的干兒子,曾經去兗州查抄何金水家財的閻士良,腳下匆匆,額頭冒汗,眼中更有驚懼之色,到了面前就惶急地道:“狄伴使,御膳局已經控制住了,只是……只是……”

狄進眼睛瞇了瞇,直接發問:“有宮婢遇害了?”

“是!是!”

閻士良連連點頭:“宮婢清素落井而死,疑似畏罪自殺!”

狄進知道,對于宮內掌權的太監來說,當然希望下毒者直接死了,不要再深挖下去,不然誰知道能查出些什么,但這回他絕不允許有人稀里糊涂應付了事:“現場保護好了么?”

“就在一口宮井旁……”閻士良本來還想敷衍一下,發現狄進眼神肅然,灼灼地盯著自己,心頭一凜,不敢造次:“小的已經讓人看管起來了!”

狄進又問:“太后和官家特旨了么?”

閻士良道:“我家大人入了后朝,還未回來!”

“那就再等一等!”

狄進說了一句,再度沉默下去,只剩下閻士良在旁邊不安地立著。

終于,再過了兩刻鐘后,閻文應折返回來,身后則跟著趙禎最信任的貼身內侍張茂則。

相比起義子,閻文應顯然沉穩許多,到了面前后正色道:“太后特旨,宮內賊人當查,然不可聲張,特予狄伴使行走大內之權,于今日內緝兇!官家特旨,著內官張茂則跟隨狄伴使,協助查明真兇!”

“臣領旨!”

狄進對著后朝的方向行了一禮,又對著張茂則行了一禮,以示對官家的尊敬。

對于劉娥限制的查案期限,他并不意外。

換成別的統治者,宮內居然發生了中毒事情,那還不慌得馬上大肆抓人,劉娥卻是能沉得住氣,先讓他先行查案,如果查不出來,才會讓皇城司搜捕。

但狄進恰恰對皇城司的查案水平很不放心,能讓“金剛會”直接暴露的機會可不多,不能被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皇城司糟蹋了,所以領旨之后,毫不遲疑地問道:“死去的宮婢,隸屬于南班還是北司?”

閻文應顯然不知道已經有人死了,聞言一震,卻也趕緊發出了類似的判斷:“投毒者死了?莫不是直接畏罪自盡了?”

狄進不理,只看著閻士良。

閻士良不得不回答:“隸屬南班……”

狄進頷首:“既有太后特旨,請中貴人帶我們去她出事的地方吧!”

大宋內臣分兩省,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

名字挺拗口,但實際上,入內內侍省通侍禁中,掌后宮事務,又稱后省、北司;內侍省管內朝供奉及宮內灑掃雜役之事,又稱前省、南班。

以狄進的身份,是不能出入后宮查案的,即便太后讓他行走大內,該避諱的也得避諱,不能真的毫無禁忌,當然哪怕涉及到后宮,他也不會放棄抓捕,而是讓內侍出入,將情況不斷匯總過來,寧可多費些周章。

如果是前省南班,不涉及后宮私事,自是更好,狄進立刻動身。

死者落井而死,那口水井則在御膳局西側,較為偏僻的區域,從路邊生出的些許雜草來看,這里不是常常打掃的地方,狄進開口問道:“這個地方是怎么搜尋到的?”

閻士良解釋:“有人看到宮婢清素朝這里而來,她本是御膳局送膳的,不該來這個方向,覺得奇怪,因而稟告。”

“把那個目擊者找來!再仔細詢問一下,還有沒有同樣目擊到死者動向的人!”

“是!”

說話之間,水井的位置到了。

宮婢清素已經被打撈起來,陳尸于旁邊,周圍站著四個年輕的內侍,都有些瑟瑟發抖,顯然不愿意守著尸體,卻又不得立在原地。

狄進擺了擺手,內侍如蒙大赦地讓開,就見這位緋袍官員仔細觀察了片刻,開口道:“我口述定檢尸格,勞煩中貴人記下。”

其他人尚且怔仲,張茂則已經取出隨身帶著的紙筆,開始記錄。

“女尸一具,如法驗得已死。”

“頭部:發髻松散,發量略顯稀少;”

“面部:臉龐有淡淡淤血,口鼻處有細小均勻的白色泡沫,牙齒整潔;”

“頸部:皮膚發白皺縮;”

“手部:雙手拳曲,指甲縫隙有泥沙;”

“身體:腹部膨脹,內有積水;”

“足部:無鞋襪,赤腳;”

單看尸體還不明顯,當尸格各個部位的特征被記錄下來,就極為清晰了,閻士良舒了一口氣,趕忙道:“這位宮婢是淹死的?”

狄進微微點頭:“不錯!她具備著溺死者的諸多特征!”

閻士良又問:“她是不是那位給狄伴使和遼人上毒蟹羹的賊子?”

“從高矮身段來看,有些相似,還無法確定。”

沒有一位官員會在禁中仔細盯著宮婢看,狄進也不例外,當他發現上菜的不對勁,再去觀察上菜的婢女時,對方已經走開了,留下的是一道背影。

但根據背影,也有種種特征,比如高矮胖瘦,比如發髻頭飾,更有行走時的習慣,不過現在人已經橫尸于地上,發髻散開,頭飾消失,只能從最基本的身段判斷了。

“無妨!”

閻文應一直旁聽,此時倒是發表了一下看法:“御膳局送膳的宮婢皆有次序,只要將她們都喚來,此前殿上奉蟹羹的,是不是這清素,一問可知!”

閻士良怒哼一聲,緊接著道:“若真是這賤婢,定是她在送膳的途中,將毒藥放在蟹羹之內,自知此舉逃不過宮中搜查,被抓獲也是絕無幸免,干脆投井死了,倒是免受了重刑審問!”

閻文應嘆息:“這是死士啊!”

相比這對父子一唱一和,就要定性,狄進則來到井邊上,朝著里面探頭看了看:“這里地方偏僻,井水倒也沒有枯竭,是怎么回事?”

閻士良趕忙道:“想來是此處的井水,不如別處甘甜,但還是有宮中人用的……”

狄進轉身看向來處:“我們一路走來,有好幾處井,這個宮婢既然萌生死志,一心要自殺,為何不在那里投井?”

閻士良眼珠轉了轉:“想來是擔心有別人撞見,把她救上來,反倒死不了,故而有意選了這偏僻之處!”

狄進再問:“那尸體的鞋襪哪里去了?難道她一路上就是赤腳走過來的?”

閻士良也往井下看了看:“是不是在掙扎時,掉在水里面被沖走了?”

狄進不置可否,轉頭看向張茂則:“記錄在案了么?”

張茂則愣住,他將尸格一絲不茍的記錄,卻沒想到這些對話也要記錄,趕忙憑借記憶,飛速記錄。

閻士良變了色:“小的……小的只是猜測……這記下來,不會要給太后和官家過目吧?”

他確實想速速結案,所以處處找解釋,但如果最終事實不是如此,豈不是成了幫兇?

“有三元神探在,哪里有你胡亂猜測的份!”

閻文應趕忙上前,先是呵斥了干兒子,然后湊到面前,滿臉和煦地道:“還請狄伴使查案,我們定竭力配合,找到真兇,讓圣人與官家安心吶!”www.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