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樸素的方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樸素的方式

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樸素的方式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6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四方館。

這里是接待外賓的地方,名稱不是宋朝特有,早在隋煬帝時,就在洛陽建國門外設立了這么個地方,對東西南北四方外族各設使者,掌管往來互貿,楊廣好大喜功,一向喜歡向四夷展現國家的富足,花老子楊堅積攢下來的財富完全不心疼。

到了唐朝,真正的四夷來朝了,四方館反倒不再直接接待外賓,移到洛陽皇城,隸屬中書省,但應該也是處理外交的相關事宜。

再到了宋朝,四方館自然就到了汴梁,只不過這地方的作用再度延伸,不僅接待外賓,平日里還為京官、致仕官、道釋、貢舉人、進奉使等提供接待之所。

也就是說,狄進之前回京,如果實在囊中羞澀,連租房的錢都拿不出,就可以申請住到四方館里面,暫且過度。

他自然沒到那個地步,其他京官除非逼不得已,也不會連這點體面都不要,畢竟買不起房子,租房的錢終究還是能出的,倒是有許多回京述職的地方官員,由于沒了俸祿,抱著能省一點是一點的態度,住了進來。

如今遼國使節團要入京,尤其是這回還來者不善,這部分官員當然被請了出去,里里外外再打掃干凈,布置一番,嚴陣以待。

負責這一切的,是四方館的主官,四方館使。

別小瞧這個位置,論品級還是正六品,是武官清要之選,多以外戚勛貴充任,而如今擔任此職的名叫曹牷,字信義,濟陽郡王曹彬的嫡孫。

這個人狄進還見過,《蘇無名傳》最初發布時,在郭府的書友見面會上,曹牷也在此列,當時還有太后的侄子劉從廣闖進來,由此掀開了外戚之死的案件。

曹牷同樣也印象深刻,只是沒想到對方進步的速度如此快,當時甚至還不是解元,只是一介趕考士子,有些才華罷了,而如今再見,竟然被朝廷任命為了館伴使!

哪怕本官的品級還不如自己,但誰不知道,武將勛貴的品級都是虛的,文官的品級雖低,但七品的朝官就足以外放出去為一地知州,一方父母官……

“讀書人就是厲害啊!比不了!比不了!”

心里感慨著,曹牷踱著步子,督促手下干活,然后就見一道英挺的身影走了進來,關鍵是穿著朱紅色的官袍。

“哪家的后人,這般牛氣,如此年輕就服緋了……嘶!”

認清楚來者,曹牷趕忙快走幾步,迎了上去:“狄……狄直院!”

狄進微笑一禮:“信義兄,別來無恙否?又不在朝堂之上,這般生分作甚?”

曹牷也是個爽快人,聞言立刻改了稱呼:“仕林莫怪,我聽延休說過,仕林回京后還未去過郭府,還以為你太過匆忙,忘了我們這些好友了呢!”

郭延休正是郭承慶,狄進特意解釋了一下:“我已給延休兄去信,過年時就去拜訪,曹府若是歡迎,也當多多走動!”

他未入仕時,能跟武人隨意往來,入仕為官后,就要考慮這方面的影響了,再加上離過年也不遠,所以約定年間走動,去郭府拜訪,郭承慶當然表示理解。

“哈哈!自是歡迎!自是歡迎!”

曹牷也只是鋪墊一下,拉一拉關系,但下一句倒是真心實意:“仕林的《蘇無名傳》還寫么?不瞞你說,前六卷我已經看三遍了,就等后續!”

狄進不免失笑。

如今都在探討《洗冤集錄》,只有這群忠實的勛貴書友,還念叨著《蘇無名傳》有沒有更新……

做出以后一定的保證后,狄進開始轉向正題:“此番我忝為館伴使,迎接遼國使臣,四方館內外事務,還要多多仰仗信義兄了!”

“你剛剛讓我別見外,怎的反跟我客氣起來了?放心交給我便是!”

曹牷擺了擺手,正色道:“只不過我這四方館使無所謂的,混日子的人,擔不了什么重擔,你這一關不好過啊,那遼人必定是要發難的,得千萬小心些!”

狄進點點頭,詢問道:“遼國正使蕭遠博的來歷,信義兄可有了解?”

曹牷面色沉下:“只知這蕭遠博是蕭太后的族親,似是親侄,在遼國地位頗高!”

遼國由于上層貴族姓氏稀少,有好多位蕭太后,但能被曹牷用這么鄭重的語氣稱呼,唯有那曾經親自領軍南下入侵,并且擂鼓為軍隊助威的當今遼帝之母,蕭太后蕭綽了!

這位后世也大名鼎鼎的執政太后,與前唐武則天,都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蕭太后的丈夫是遼景宗耶律賢,這個人也是身體不好,又不愿讓臣子分權,就調教妻子的執政能力,讓妻子幫助輔政,而武則天與李治二圣臨朝,被稱為天后,耶律賢也讓蕭太后以朕作為稱呼,李治的遺詔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耶律賢臨死時也是軍國大事悉聽太后之命。

其實劉娥也是如此,真宗身體不好,讓她協助處理政務,死后讓劉娥執政,而如今的年號又叫“天圣”,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有了武則天稱帝在前,后人可以像她,擁有無限接近于皇帝的權力,卻永遠成不了她,蕭綽如此,劉娥也如此。

這兩位還不完全是同一個時期的,蕭綽威風八面的時候,劉娥是地位低微的外室,被皇子趙恒養在張耆府上,如今劉娥執政國朝,蕭綽已經死了不少年了,但她的影響力并未徹底消除,至少親族還在遼國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既然蕭遠博有這樣的家族背景,狄進目光一掃,看向館中后院:“這里有練武場吧?”

曹牷點頭:“那些遼人一身蠻勁,自是要發泄的,后面有練武場,還有騎射之處。”

狄進掃了一眼四方館的布局,指了指兩處地方:“安排一下,在那里和那里也添加些武器架,幫我準備幾根銅锏,要重一些的!”

曹牷目光微動:“仕林是準備……”

狄進平和地道:“來者不善,有備無患吧!”

遼國使節團入京了。

汴京的百姓見怪不怪,一年要來三次,自然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少走街串巷的小販,還熟練地朝著四方館周圍聚過來,顯然想要趁著遼人來,多賣些吃食雜貨,狠狠賺上一筆。

無論朝堂上怎么斗爭,平民百姓都是這般實際的。

而使節團上下的神色也很正常,前方是開道的禁軍,其后是使節團官員,最后是上百遼人護衛,押送著長長的禮車,帶著的都是給太后祝賀的禮物。

每年使節來往,也是互贈禮物的過程,宋這邊送的自不必說,都是好物件,遼國也是自稱中國的國家,又有燕云之地,漢民工匠,在賀禮方面還真的不含糊,哪怕做不到價值完全對等,也不像某些邊陲小國,入京朝貢就是用不值錢的便宜貨換取中原王朝的珍貴回禮,狠狠賺一筆差價回去。

既然賀禮匹配大國的身份,遼國的姿態當然也是高高在上,所謂兄弟之國,那是遼帝和真宗,如今是真宗之子,還未成年及冠的小皇帝,儼然是叔叔看侄子的態度,尤其是這侄子還很富裕,叔叔我啊,可有些蠢蠢欲動了。

相比起來,為首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老者,倒是面容平靜,一絲不茍。

此人至少年過五旬,但須發黝黑,身高六尺,形貌依舊威武,端的是一條昂藏大漢,這也是契丹高層的風格,正如國朝官員需要相貌端正,在遼國也得孔武有力,才能當得了高官,壓得住手下。

身為遼國正使的蕭遠博,顯然就很有威勢,他目光沉靜地欣賞著汴京繁華的街頭,腦袋左右微微轉動著,每每望向一側,那一側后面的親隨趕忙垂下頭,不敢與這位的視線有絲毫接觸。

這般威風凜凜的勢頭,直到四方館前才稍稍消退。

因為一位更引人矚目的年輕男子,立于館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遠遠見到使節團,那人背脊挺立,依舊立于原地不動,直到使節團到了該見禮的位置,才邁著方規矩步,走了過來,聲音宏亮地道:“館伴使狄進,表字仕林,見過遼使!”

蕭遠博愣了一愣,單看外貌,覺得來者只有二十多歲,臉嫩得很,但看氣度又頗為沉穩,還服五品緋袍,一時間倒也有些摸不準對方的年齡,畢竟宋人文官有些很顯年輕,比如那位樞密副使晏殊,一身富貴氣,單看容貌也只是剛過三十的模樣。

將年齡的疑惑暫時壓下,蕭遠博抱了抱拳,用漢話道:“大遼正使蕭遠博,字延元,小字合住,見過南朝官人。”

遼國時期,契丹貴族的名字挺復雜的,可能同時兼有契丹名、契丹字、契丹小字、漢語名、漢語表字、漢語小字。

按理來說,能告知別人小字,就是一種禮貌,可問題是,蕭遠博是騎在馬上說話的,并沒有按照禮數下馬。

“遼狗還是這般可恨!”

跟著狄進一同迎接外賓的,是站著靠后側的曹牷,見了目光一沉,心頭生怒,但也并不算多么意外。

外交有時候很高級,言語交鋒,引據論點,唇槍舌劍,驚心動魄,有時候又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在某些小地方,我壓你一頭,你壓我一頭,互不相讓。

而遼人在初次見面時故意失禮,也不是頭一回了,以前的館伴使真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大多數情況都是皺眉忍耐,有的也會直接出言訓斥,好好與對方辯論一番,不過到那個時候,遼人又自顧自地往四方館里面走,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在曹牷眼中,有鑒于此次的風波,狄進怎么選都不太好,但他萬萬沒想到,四方館外圍觀的人群里,突然爆發出一聲呼喊:“我朝文曲星在此,伱怎敢拒馬回話!”“下來!下來!”

蕭遠博本來在觀察狄進的反應,他不是簡單的失禮,是想要通過這個細節,來確定對方的性格,而在他的判斷中,這個年輕的漢人官員,應該是性情沉穩之輩,畢竟要是年輕氣盛的,南朝的太后也不會派對方出面。

然而狄進還沒反應,圍觀人群卻喧鬧起來,實在讓他有些意外,視線剛剛轉向那邊,就聽似乎有孩子叫囔,然后幾根細長之物被拋了出來。

“噼里啪啦——”

那是過年玩耍的爆竹,這個年代還沒有煙花,但炮仗早就有了,幾聲炸響,蕭遠博胯下的馬兒再是久經訓練,終究是畜生,受了驚頓時尖嘶一聲,要朝前沖去。

“使者小心!”

狄進手疾眼快,探手一拿,將韁繩硬生生扯住,那馬兒前蹄剛剛抬起,就被往后一拖,馬背上的蕭遠博頓時失了平衡,不得不躍身而下,由于事發突然,終究趔趄了一下,失了儀態。

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后方的護衛還未反應過來,事情就結束了,不過幾乎電光石火之間,一個馬臉大漢神出鬼沒地閃出,護在蕭遠博身前,目光兇狠地瞪了過來,曹牷被他一看,竟覺得身體發寒。

狄進對于那眼神一無所覺,繼續伸手虛扶了一下,然后朝著圍觀人群喊道:“各位不要喧鬧,這位遼國使臣,方才只是下馬慢了,絕非不知禮教,有意如此,我中國乃禮儀之邦,不可對盟國失禮!”

“噢!!”

人群里傳來喧鬧聲,曹牷定了定神,上前配合道:“狄伴使不僅是三元魁首,更在京師連破奇案,于百姓中極有威望,剛才周圍人也是實在看不過去了,驚擾使者之處,還望見諒!”

蕭遠博冷冷地道:“閣下年紀輕輕,威望好生了得,竟是大到街上的百姓個個都認得?還是一些別有用心之輩混在人群里,有意與我大遼為難?”

曹牷笑著道:“使者恐怕忘了,我朝進士游街時,全城的百姓都來觀看,大家可不都認得狄伴使么?絕無他意!絕無他意啊!哈哈!”

說話的過程中,剛剛那個丟爆竹的孩童早已鉆入人群消失不見,其他的小販眼見這一幕沖突,似乎也意識到了此番使節團與以往不同,不少機靈的挑著擔子,紛紛離開。

眼見四方館外逐漸空下,蕭遠博也知道不可能將宋人圍觀的百姓全都抓起來,面無表情地拂了拂袖:“南朝的待客之道,老夫今日算是見識到了,入館!”

作為正使,必然是有城府的,但其他遼國官員和護衛的表情就比較難看了,曹牷看著遼人一眾的臭臉,籠在袖子里的手,反倒興奮地握了握。

這才是高端的外交之爭!

跟這群蠻夷講什么道理,就該丟爆竹!炸他丫的!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